孩子得了霰粒肿怎么办
孩子得了霰粒肿怎么办
孩子得了霰粒肿不要惊慌。
(1)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
(2)大的霰粒肿,可做手术摘除。
小孩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进入夏天,炎热的天气不但让大人上火,一些孩子也加入到上火的队伍,出现了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大便干燥等多种症状。
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陈永辉表示,孩子最常见的疾病病因都比较单一,像夏天常见的孩子上火,除了外界环境比较燥热,更多的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要想孩子少生病,中医自古就有“若要小儿安,需得三分饥与寒”的说法。
“孩子不知道冷暖饥饱,全靠大人的观察,孩子的健康,关键还是看家长是不是用心、细心、耐心。”
“但是,对待孩子生病的事儿上,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像常上火等体质问题引起的,适当地吃些小中药进行调理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孩子老上火说明体质有问题
陈永辉指出,孩子上火的表现各不相同,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大便干燥,甚至在孩子中常见的霰粒肿等,都是因为有“火”造成的。
“像霰粒肿的问题,我经常在门诊碰到一些孩子,一二个月做2-3次手术,但术后没几天又复发了,其实霰粒肿的背后是孩子体质的问题。”陈永辉说,“如果霰粒肿发现的早,或者反复长霰粒肿,通过纯中药治疗就能解决问题。”
儿童最常见的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一类是内热着凉引起的鼻塞流涕、发热咳嗽、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一类是由于饮食失调,损伤脾胃引起的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夜卧不安、呕吐腹泻等。这些疾病基本上是因为上火或者脾胃不和引起的,所以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方面,中医有很大的优势。
大多数的小孩舌苔厚发白,都是因为平时不注意饮食引起的,比如平时身体上火,小便发黄,加上吃的食物过于辛辣,故意刺激都会引起舌头发白,平时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口腔健康,每天要多刷牙多给孩子喝水,避免孩子在夏季出现上火。
麦粒肿是什么引起的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麦粒肿可见于各个年龄层。
而霰粒肿是因为眼睑的睑板腺腺管出口堵塞从而形成的囊肿。它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和麦粒肿的表现不太相同,霰粒肿多见于小孩。霰粒肿比麦粒肿更让人头疼,因为它容易反复发作,吃油炸、油脂类食物更容易导致复发。
如何区分麦粒肿与霰粒肿
1、麦粒肿和霰粒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麦粒肿会痛而散粒肿一般不痛。麦粒肿在刚开始时只是很轻微的疼痛,然后疼痛会越来越严重,轻轻触摸肿起的地方会发现有硬块,并且一碰就非常的疼痛。而霰粒肿一般只有在发炎时才会有一点痛。所以知道这个就很好区别麦粒肿和霰粒肿了。
2、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还在于霰粒肿一般需要进行手术刮除治疗,遇到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热敷发出粒霰肿的眼睛,然后按照医生的嘱咐滴一些抗生素的眼药水。而麦粒肿患者则需要口服抗生素来治疗,一些严重的情况需要进行青霉素的注射,配合医生的嘱咐按时涂一些金霉素的药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3、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还在于霰粒肿时间长而麦粒肿是一种眼睛的急性炎症。一般来说麦粒肿是会在眼睛里突然长出小疙瘩,眼睛痒痛,一般很少需要开刀。只要涂一些药膏,多休息,一般就能得到治愈。
散粒肿与麦粒肿的区别
霰粒肿是因为睑板腺堵塞引起的分泌物积聚出现在眼睑内的包块,麦粒肿是因为眼睑内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包块,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炎症表现。两者有一定的联系,霰粒肿发生感染则转化为麦粒肿。指导意见:麦粒肿及霰粒肿炎症感染时需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如果脓腔形成,则需要刺破排脓。霰粒肿较大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较小的通过热敷可以促使消退。
麦粒肿: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改变。又称睑腺炎 线粒肿:是睑板腺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睑板腺囊肿。这两种都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所以不要耽误,尽早确诊明确。
沙粒肿应该如何预防
霰粒肿是由于眼睑内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如果任其发展,可能因为阻塞部位的重新开放而自行吸收消失,也可能长期无明显变化。比较严重的情况是霰粒肿从皮肤面穿出,局部皮肤变薄、发红,影响外观。若从眼睑内面结膜穿出,则形成肉芽,患者感觉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加,此时如不及时通过手术彻底去除。病程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排尽。
平时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羊肉、油炸食品和辛辣食品等发物,对预防霰粒肿有帮助。特别是皮脂分泌旺盛的人。一些方法确实可以起到缓解霰粒肿的作用,比如:用热毛巾敷、用煮熟的鸡蛋热敷,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患病后应该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到医院检查治疗。
平时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霰粒肿的发作和复发。此外,隐性远视眼还常伴有多发性反复性霰粒肿发生,戴眼镜矫正远视可以缓解调节性疲劳,对预防有所帮助。
霰粒肿和麦粒肿是一回事吗
一、外麦粒肿与霰粒肿较容易鉴别
病因: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的皮脂腺与睫毛汗腺受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所致。
诊断:
1、发病时间短,一般几天,眼睑皮肤局部红肿,压之有硬结及压痛,一般位于睫毛根部,由于疼痛宝宝一般拒绝触摸或触摸后哭闹。
2、轻者可自行消退或在三至五日有脓肿成熟,皮肤面呈现黄色脓头,脓肿破溃排除后疼痛立即缓解,红肿也逐渐消退。
3、较重病例可发展为眼睑蜂窝组织炎并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治疗:
1、早期局部勤做热敷,眼内滴消炎眼药水眼药膏。
2、若脓肿未成熟局部红肿明显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状时,除上述局部治疗外,应尽早内科会诊,同时应用抗菌素全身治疗。
3、脓肿如已成熟,此时红肿局限,疼痛缓解且出现黄色脓头,压之有波动感时,则应到医院做切开排脓。
而霰粒肿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包块,发病时间也较长,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因为霰粒肿为包裹性的肉芽肿,一般点药效果并不好,所以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针眼”点药不见效,一定要想到会不会是霰粒肿,尽快专科医院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二、内麦粒肿与霰粒肿不易鉴别
病因:是因睑板腺受葡萄球菌急性感染所引起。但其特点是“痛性包块”。
诊断:
1、症状大致与外麦粒肿相同,由于睑板腺位于致密的纤维组织内,故疼痛较剧。
2、早期睑结膜充血,数日后在结膜面出现黄色脓头。
3、如炎症未能控制,炎症扩散可形成眼睑脓肿或眼睑蜂窝组织炎。
4、待红肿逐渐好转,有些肿块可以完全消退吸收、痊愈;有些则会在眼皮内形成无痛性的小包块,此时就转化为霰粒肿了,需要由医生检查,把握手术时机,以防包块进一步向皮肤破溃,形成瘢痕。
治疗:同外麦粒肿,脓肿形成后应自睑结膜面做与睑缘垂直的切口排脓
睑板腺癌的诊断
此癌在临床上主要和下列三种病变相鉴别:
1.霰粒肿
⑴霰粒肿大多离睑缘较远完全位于睑缘的霰粒肿比较少见。反之,癌期组织容易沿着睑板腺导管蔓延,故睑缘受累者多见。
⑵形态上这二者在早期阶段是十分相象的,不过在癌瘤,其病变表面的结膜往往比较粗糙,并且有时见到黄色的斑点。在霰粒肿病变处结膜一般呈青灰色或稍充血,表面一般是光滑的。
⑶霰粒肿切开时,里面可见含一种胶质样内容物,如有继发性感染和液化,就会有灰黄色液体从切口处溢出。在癌瘤则是质地硬而脆的黄白色肿瘤组织。霰粒肿自动穿破后,可形成息肉样肉芽组织,不象在癌瘤中所见到的那样表面粗糙的菜花样肿物。
⑷青年时期腺体机能分泌旺盛,容易发生霰粒肿。人到老年,腺体趋向萎缩,分泌功能减少,所以在老年人霰粒肿比较罕见。因此在老年人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出现时,必须警惕睑板腺癌发生的可能性,最好将切出的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以免误诊。
2.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在病理上和鳞状细胞癌十分相似,但在临床上这两者却有显著区别。
⑴睑板腺癌好发在上睑;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下睑。睑板腺癌位置较深,在睑板当中或在眼睑皮下深层,而鳞状细胞癌因为起于皮肤表皮,位置一般较浅。
⑵早期的睑板腺癌非常像霰粒肿,早期鳞状细胞癌在皮肤表面似痣或乳头状瘤。晚期的睑板腺癌的年龄比鳞癌还要大些。
⑶睑板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而鳞癌的患者则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都比较大,但睑板腺癌的年龄比鳞癌还要大些。
⑷两者都可以发生转移,但鳞状细胞型睑板腺癌的转移率60%)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率(10%)更高些。
3.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单纯根据病理,非常容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因此应当结合临床方面的表现进行鉴别。
⑴睑板腺癌病变位置较深,在皮肤和结膜之间,基底细胞癌一般多起源于皮肤表皮,病变位置较浅,病变部位多位于下睑近内眦处。
⑵早期的睑板腺癌似霰粒肿,晚期在皮下形成核桃状分叶的硬块,溃破后,有黄白色癌组织暴露,形似菜花状。基底细胞癌早期似痣,晚期则形成硬底潜行卷边的典型蚕食性溃疡。
⑶睑板腺癌患者女性比男性多;在基底细胞癌,则男女约略相近。
⑷基底细胞型睑板腺癌的转移率约为40%,而皮肤基底细胞癌则基本不发生转移。
麦粒肿的种类
1、外麦粒肿:外麦粒肿是患者眼睫毛根的皮脂腺或毛囊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该病发病较急,其主要表现是:患者的眼睫毛根部会出现局限性红肿和疼痛。患者的眼睑上还会出现局部水肿和充血,并有胀痛和压痛感,接近眼睑缘等部位可出现硬结,这些硬结经数日后会逐渐软化,并可在眼睫毛根部形成黄色的脓疱,这些脓疱可自行破溃排脓。
2、内麦粒肿:内麦粒肿是患者的眼睑板腺发生了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相似,但因眼睑板腺生长在致密的组织内,所以该病患者会感觉到非常疼痛。内麦粒肿常从眼结膜面上穿破排脓,如其致病菌的毒性强烈,其炎症还可扩散至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专家表示,临床诊断此病时应与霰粒肿相区别。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儿童时期由于睑板腺功能旺盛,更易发生此病。
麦粒肿的危害
针眼又称麦粒肿,一般可以自行痊愈,但为什么乐乐患上的“针眼”会造成如此严重后果?乐乐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孩子得的是霰粒肿而非麦粒肿,孩子妈妈的治疗方法只对麦粒肿有效”,专家介绍,霰粒肿和麦粒肿较为相似,都是眼睑处的硬块,两者很容易混淆,每年都会有不少家长错把霰粒肿当做针眼,而耽搁了孩子及时治疗。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麦粒肿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因此它的初始症状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多,而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炎性肉芽肿,早期可在眼睑附近皮肤上摸到黄豆或绿豆大小的硬结,无明显疼痛症状,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继发感染,出现与麦粒肿类似红肿疼痛的症状。不同于麦粒肿可自行痊愈,霰粒肿的症状只会加重,严重的话肿块会在皮肤面破裂。
眼睛里面长了个疙瘩怎么回事 霰粒肿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为睑板腺囊肿,属于常见病,会反复发作。在眼睑上可以摸到坚硬的肿块,疼痛感不明显。早期的小粒霰粒肿可以进行热敷或者理疗按摩消散吸收,无需特别治疗,大粒霰粒肿需要进行手术去除,而且一定要将囊壁清除干净,防止复发。
莫把霰粒肿当麦粒肿延误治疗
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
我们医院眼科门诊接诊了大量的霰粒肿的患儿,最初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等着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这两种的看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儿童的霰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后霰粒肿发展成为霰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我们北京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大量的临床总结,制定出了一整套治疗皮面霰粒肿肉芽肿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达到使皮肤不遗留瘢痕或减小皮肤瘢痕的目的。
麦粒肿或霰粒肿的营养及饮食
补充维生素A和C,它们有益于皮肤健康。进食清淡饮食,仅吃水果蔬菜,饮奶酪、草本植物的茶,果汁和矿泉水,中医认为儿童患者多为脾胃不合所至,所以对于多发性儿童霰粒肿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食助消化的药物,以及服用一些调节脾胃的小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