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 (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推运100遍。 (5)拿肚角:患儿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医者用三指拿法

  • 春季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

    1、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流动摊贩、卫生条件不好的饭馆吃饭,不要举着食物边走边吃。对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2、对于婴幼儿,鼓励母乳喂养,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断奶。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适时添加辅食,添加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3、腹泻应及时治疗,尤其是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时就医,把腹泻对患儿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 小儿腹泻时的饮食禁忌

    (1)忌含有长纤维素的各种水果和蔬菜 水果如菠萝、柚子、柠檬、广柑、西瓜、橘子、梨等;蔬菜青菜、菠菜、白菜、毛笋、竹笋、洋葱、茭白、辣椒等,腹泻时忌食长纤维素的水果与蔬菜的原因是由于纤维质、半纤维质均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而加重腹泻。 (2)忌导致胀气食物 腹泻时肠蠕动增强,肠内常胀气,更使腹泻加剧,故导致胀气的食物必须禁食,牛奶食用后在肠道内会导致胀气,故不宜食,然而酸牛奶因其含有乳酸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豆类物质及豆制品,如黄豆、赤豆、绿豆、蚕豆、青豆、黑豆及豆腐、百叶、粉丝、豆浆、豆芽等,这

  • 半数小儿腹泻轮状病毒引起

    半数小儿腹泻轮状病毒引起 秋天转季气节,各种病毒细菌容易滋生,儿童很容易“中招”感染,容易出现一些其它的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顾宝柯医师指出,在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一半左右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 一般来说,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起病急、病情重,发热、呕吐、腹泻,排出的大便像洗米水或蛋花汤样,而且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专家提醒,当孩子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 1岁以下小儿最是易感对象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从今年11月到第二年1

  • 小儿腹泻的认识误区

    现在生活中有不少年轻爸妈,不知道该如何照顾宝宝,特别是面对小儿腹泻这种常见问题,居然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顺便检查自己有没有走进误区,或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功课。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

  • 小儿腹泻常见的八种类别及治疗方法

    细菌感染性腹泻 引起腹泻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大便检验有白细胞,主要发生在夏季。主要使用对肠道感染有效的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药。一般治疗1周,大便检查正常可以停药。辅助治疗为退热及液体疗法。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大便通常带有黏液,伴有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严重的中毒型痢疾可以出现高热、惊厥、神志障碍,尤其小婴儿,反而没有或轻度腹痛、腹泻。痢疾患儿大便检验包可表现以白细胞为主,也会有红细胞,与大肠杆菌肠炎只有通过大便培养可以鉴别。治

  • 小儿腹泻有哪些常用药物

    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国内外较推崇的有: 1、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2、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3、丁桂儿脐贴(原名:宝宝一贴灵),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且无副作用。 此三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父母还可以自己去药店买一些药材来制作,但是父母要根据医生的叮嘱来做,还要了解孩子会不会对这些药材过敏。婴幼儿腹泻可由

  • 小儿腹泻的治疗注意事项

    1、补足液体很重要 脱水是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必须及时预防和纠正脱水,以免发展成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循环衰竭。对急性小儿腹泻患者,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具体的做法,可以配制米汤盐溶液(米汤1000ml加食盐3.5g)或糖盐水(白开水1000ml加蔗糖20g,食盐35g),先在四小时内按每公斤体重20-40ml口服,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就给多少。如果患儿病情不见好转或三天内出现腹泻次数和量增加,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以及发热、大便带血等任何一种症状,就应该找医生诊治。静脉输液适用于中、重

  •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 调整饮食:轻型腹泻只需停止辅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类食物。继续母乳喂养,可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可服“口服补液”,或者选用专门腹泻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宝宝腹泻症状减轻,则与母乳混合喂养,慢慢过渡到母乳。重型腹泻则需暂时禁食6-12小时。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待腹泻、呕吐好转后,再服“口服补液”,并逐步恢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可先喂米汤,稀释牛奶(一份牛奶加两份水或米汤),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待停止腹泻后再恢复辅助食品,由一种到多种,先流质后半流

  • 小儿腹泻千万别做的三件事

    一、腹泻后马上要止泻 有些妈妈看到孩子腹泻后上吐下泻,身体十分虚弱,就会给孩子采取立即止泻方式。其实腹泻是肠道排泄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通过腹泻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所以,腹泻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治疗腹泻重点应该是找到腹泻的原因并解决掉,而不是单纯的止泻。 在宝宝出现腹泻状况后,应当在不刻意止泻的前提下,注意预防脱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及针对腹泻原因适当用药。 二、腹泻要用抗生素 秋季宝宝腹泻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宝

  • 导致小儿腹泻的两大原因

    一、消化不良: 1、有肠道外感染症(上感、中耳炎、肾盂肾炎等),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致病因素。 2、胃肠道症状一般较轻,一日大便数次至十余次,为黄色或黄绿色"蛋花样"或稀糊便,混有少量黏液。呕吐轻,无明显脱水或酸中毒。 二、肠炎: 1、多有特异性感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病毒、真菌等),部分可自消化不良发展而来。 2、胃肠道症状较重,腹泻一日十至数十次,为水样便,量多,有酸、腥或腐臭味,偶有脓及血丝,呕吐较重。 3、易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等水、电解质紊乱。 4、食欲减退,多有发热、精神萎靡、

  • 秋季小儿腹泻需严防脱水

    腹泻是小儿秋季的常见病。家长在照顾时应该注意,严重的腹泻有时候会引起小儿脱水症状。 小儿脱水的表现与脱水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类型的脱水表现有所不同。多数患儿表现为较快地消瘦、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甚至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粘膜干燥,腹部凹陷,脉细数,血压降低和尿量减少。小儿脱水根据表现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 1、轻度脱水:患儿体液的丢失量仅占体重的5%以下。患儿的精神稍差,面色略显苍白,皮肤稍干但弹性尚好,眼窝稍差,小便较平时略少。 2、中度脱水:患儿体液的丢失量约占体重的5%~10%。患

  • 小儿腹泻的表现

    小儿腹泻的症状初期表现往往不是腹泻,而是呕吐。而这种呕吐带有一种代表小儿腹泻症状的呕吐特点。那就是无论给宝宝吃什么喝什么,他都会在几分钟之内突然间全部呕吐出来。出现这种症状,家长就要细心观察,宝宝是不是要发生腹泻了。 小儿腹泻的症状常有一些通性表现,如: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一天多于3次以上;大便稀薄或水样;感染性腹泻,宝宝常常有发烧的表现,一般在37-38度;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表达,就会哭闹不止,不吃奶,宝宝大些,会表达自己的小肚肚疼,情绪也比较低落。 当然,除了以上小儿腹泻的普遍症状外,小儿腹泻的症状又可

  • 小儿腹泻的治疗

    小儿腹泻推拿 补脾经: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肠: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按摩腹部:即用掌或四指按摩腹部,100-300次。 揉龟尾:尾骨末端就是龟尾,用拇指按揉100-300次。 揉中脘: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用拇指或掌根按揉100-300次。 运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

  • 小儿腹泻的护理

    一、生活上的护理 1、给足够的流体以防脱水 从腹泻开始要给小儿喂比平日更多的水。6个月以上的可喂些茶汤、米汤。可腹部按摩,还要注意保暖。 2、加强臀部的清洁和护理 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因此,对小婴儿要勤换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质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 3、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就诊 小儿腹泻病因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科学就诊很重要。 二、饮食上的护理 在饮食上,护理腹泻的宝宝也有东西注意,妈妈们一起看

  • 小儿腹泻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面对腹泻的宝宝,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家长应及时将宝宝的大便送检:平时最好在家中备上一个医院化验便常规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湿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内送检。为及时有效,家长可以选择将标本送附近医院化验。 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验可见白细胞,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应该在大便常规化验三次阴性后才能停药,不要过早停药。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复时,应及时做大便培养,了解细菌种类及有无抗药性。如果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可暂不应用抗

  • 小儿腹泻仅仅是拉肚子吗

    我们知道,腹泻让患者非常痛苦,同时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小儿腹泻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但是一些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发现孩子出现这种症状,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便能够进行对症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在医学对于小儿腹泻的检查项目。 小儿腹泻的临床检查项目有: 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大便培养

  • 小儿腹泻有什么症状

    小儿腹泻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 多为单纯性腹泻,常由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大便每天5~6次,稀薄,含有少量黏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无呕吐或偶有溢乳和呕吐恶心,精神尚好,能进食,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每天10次以上,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黏薄水分多,伴有呕吐、食欲低下、精神不振、嗜睡,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出口干唇燥、皮肤干燥、尿少、精神差、口唇樱红,以及出现皮肤花纹、眼窝和前囟凹陷等症状。

  • 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方法

    1、生理性腹泻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能遇见一些持续腹泻的宝宝,经多方治疗无效,而且在腹泻这段时间里,从不发烧,精神、食欲很好,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检查大便常规正常,这种情况一般属于生理腹泻。这种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不久的小婴儿,表现为排便次数一直较多,大便的性质也总像消化不好,外观呈黄绿色稀糊便,混有未消化的食物或奶瓣,但是孩子的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体重也逐日增加;因此不应认为是一种病态。这种腹泻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4-5个月时逐渐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和性状就会转为正常了。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

  • 父母必知小儿腹泻的5个护理常识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勿滥用抗生素 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对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