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腮腺炎
-
小儿腮腺炎的病因
小儿腮腺炎病毒(paramyxovirusparotitis)与副流感新城、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同属于副粘液病毒系核糖核酸(RNA)型,1934年自患者唾液中分离得,并成功地感染猴及“志愿者”。病毒直径约为85~300nm,平均140nm。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1%来苏、乙醇、0.2%福马林等可以在2~5min内将其灭活;暴露于紫外线下迅速死亡。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
-
小儿腮腺炎需要做好预防
小儿腮腺炎肿痛一般会在3~5天达到高峰,所以一旦患有腮腺炎,就会让患病的宝宝感觉疼痛难忍。此外,腮腺炎还可能影响到患儿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脏功能,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说腮腺炎所带来的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最怕是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所以预防小儿腮腺炎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有人在2周时腮腺炎复发,但若无并发症,则本病预后很好。青春期后的病人,腮腺炎可能会累及唾液腺以外的器官,其症状可在唾液腺受累之前,之后,或者与其同时出现,也可在无唾液腺受累的情况下发生。 病人隔离到腮腺肿胀消失。腮腺炎免疫球蛋白和
-
小儿腮腺炎的病因病理
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自诊要点 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界限不清楚,表面皮肤不红,有压痛,吃东西和张口时疼痛加重。部分患儿有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好、呕吐、咽痛。这也是疾病初起的前驱症状,有些发病前无特殊感觉。 腮肿一般在7-10天消退,发热和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有些患儿可见颌下腺或舌
-
小儿腮腺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核心提示: 患儿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局部疼痛,口腔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的腮腺管开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可肿大,其开口处红肿,于两颌下深部可触及肿大的颌下腺,较硬,压痛不明显,不活动。 腮腺炎是儿童较高发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极高,而且发病原因有很多。很多患儿在疾病发病的时候豆瓣有发热、头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但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患上腮腺炎呢?这个疾病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患儿起病时先有发热,食欲不振,头痛,咽痛,呕吐,数小时至2日内腮腺肿大,1-3天达高峰,持续肿胀4-5天
-
小儿腮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神经系统并发症 据报道约有10%~20%病例可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脑炎(约5%)、脑膜脑炎(约27%)、脑脊髓炎。小脑病变为主者出现共济失调;以豆状核病变为主者,出现扭转性痉挛;尚可见颅神经损伤,脑积水等。总的预后良好,但也偶见死亡病例及留有后遗症者。脑膜脑炎的出现,可在腮腺肿胀前、肿胀同时以及肿胀后。统计表明肿胀前6~10日的发生率1.6%,1~5日为11%,肿胀同时为2.5%,肿胀后1~5日20.3%,6~10日为11%,11~26日1.6%。具体而言,脑膜脑炎可于腮肿前后两周出现。临床的主要表
-
小儿腮腺炎的三大症状
1.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和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⑴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 近年来应用凝胶内溶血法(Hemolysis-in-Gel法),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⑵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
-
如何治疗小儿腮腺炎效果好
腮腺炎如何治疗 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腮腺炎单方治疗: 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4、鲜天花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
-
怎么治疗小儿腮腺炎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如何治疗小儿腮腺炎是多数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那么怎么治疗小儿腮腺炎呢?看看下面的介绍。 (一) 取穴:主穴:少商、关冲、少泽。配穴:大敦、合谷、关元、大椎。 (二) 治法: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取,头痛加合谷,发热不退加大椎,并发睾丸炎加关元、大敦。取准穴后,用消毒三棱针(或28号0.5寸毫针)在主穴上点刺,并挤压出血3~6滴。双侧肿大取双侧,单侧肿大取一侧。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点刺
-
小儿腮腺炎的治疗
小儿腮腺炎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中药是常用的药物,内服可用普济消毒饮,单味药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用透热、红外线灯理疗。 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
-
小儿腮腺炎的症状特点
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主要病变,腺体呈肿胀发红,有渗出物,出血性病灶和白细胞浸润。腮腺导管有卡他性炎症,导管周围及腺体间质中有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浸润,管内充塞破碎细胞残余及少量中性粒细胞。腺上皮水肿、坏死、腺泡间血管有充血现象。腮腺思周显著水肿,附近淋巴结充血肿胀。唾液成分的改变不多,但分泌量则较正常减少。 由于腮腺导管的部分阻塞,使唾液的排出受到阻碍,故摄食酸性饮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加、唾液潴留而感胀痛。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而进入血循环,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并从尿中排出。胰腺和肠浆液
-
小儿腮腺炎病因
其病原体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直径约有90~135nm,系RNA病毒,属副粘病毒。此病毒具有V抗原(病毒抗原)和S抗原(可溶性抗体),感染后1周在患者体内可出现S抗体,2周内达高峰,以后渐下降,可持续存在6~12个月,此抗体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V抗体出现晚,病后2~3周才可测得,4~5周达高峰,2年后仍可测出,此抗体对病儿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本病毒在乙醇、甲醇、1%来苏液中经数分钟可被杀灭,用紫外线照射可迅速死亡。在冷冻的条件下可生存较久,~45℃ 可生存9个月,4℃可保持活力2个月,在37℃只能生存24小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腮腺炎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 用二维超声常规扫查5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观察其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情况,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结果 受侵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正常或减弱,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流行性腮腺炎 本文对2001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的56例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声像图具有特征性
-
小儿腮腺炎会引起哪些疾病
神经系统并发症 据报道约有10%~20%病例可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脑炎(约5%)、脑膜脑炎(约 27%)、脑脊髓炎。小脑病变为主者出现共济失调;以豆状核病变为主者,出现扭转性痉挛;尚可见颅神经损伤,脑积水等。总的预后良好,但也偶见死亡病例及留有后遗症者。脑膜脑炎的出现,可在腮腺肿胀前、 肿胀同时以及肿胀后。统计表明肿胀前6~10日的发生率1.6%,1~5日为11%,肿胀同时为 2.5%,肿胀后1~5日20.3%,6~10日为11%,11~26日1.6%。具体而言,脑膜脑炎可于腮肿前后两周出现。临床的主要
-
小儿腮腺炎患者不可吃发物
多吃流食、多喝水 多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稀粥、软饭、软面条、水果泥或水果汁等;多饮温开水、淡盐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腮腺管管口炎症的消退。 不可吃酸性食物和饮料 腮腺有炎症时,进食酸性食物时会增加腮腺的分泌,使疼痛加剧。因此,忌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 不可吃发物、刺激物、硬物 忌吃鱼、虾、蟹等发物;忌吃辛辣、肥甘厚味等助湿生热的食物;忌吃不易咀嚼碎的食物。 吃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有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如绿豆汤、藕粉、白菜汤、萝卜汤等。
-
小儿腮腺炎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一宜食 1.流食和饮水 多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稀粥、软饭、软面条、水果泥或水果汁等。多饮温开水、淡盐水,保证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腮腺管管口炎症的消退。 2.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有些食物具有清热解毒功能,如绿豆汤、藕粉、白菜汤、萝卜汤等。 二忌食 1.酸性食物 腮腺有炎症时,进食酸性食物时会增加腮腺的分泌,使疼痛加剧。因此,忌进食酸性食物和 饮料。 2.发物、刺激物、硬物 忌吃鱼、虾、蟹等发物;忌吃辛辣、肥甘厚味等助湿生热的食物;忌吃不易咀嚼碎的食物。 通过以上饮食的调节,有利于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患者要克
-
小儿腮腺炎的日常保健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患了腮腺炎的病儿也很重要,病儿常会诉说张嘴和咀嚼食物时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饭,如牛奶、米粥、面条汤等,菜也要炒得烂一些。病儿忌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可刺激腮腺分泌增加,使腮腺肿痛加剧。要给病儿多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对于发热38.5℃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药。 在腮腺肿大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局部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
-
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伤害作用的疾病,很多小孩都会不同程度地染上这个顽疾。据了解,腮腺炎很难根治,患者除了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外,还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那么,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一、居室应空气流通。冬季可定时开窗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暖。 二、应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三、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以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四、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朵贝尔溶液或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五、腮腺肿胀部位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也
-
小儿腮腺炎如何治疗
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药如意金黄散15克,用水调匀即可。外敷后可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同时还可服板蓝根冲剂一般说腮腺炎得过
-
治疗小儿腮腺炎的外敷中药
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传染病之一,儿童因为机能发育不全,对病毒的抵抗力较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患人群,为了防止孩子受到流行性腮腺炎的困扰,各位家长应该对流行性腮腺炎有充分的了解,保证发病之后孩子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小儿腮腺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1、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要症状:腮部漫肿,壮热,头痛,烦躁,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中医处方:普济消毒饮。主要药物:黄芩、黄连、连翘、玄参、马勃、板蓝根、牛蒡子、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人参、甘草。腮部漫肿、硬结不散者,去甘草,加夏枯
-
引起小儿腮腺炎的原因有哪些
腮腺炎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具有可溶性抗原(S抗原),其外层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和一种血凝素糖蛋白(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具有病毒抗原(V抗原)。S抗原和V抗原各有其相应的抗体。S抗体于起病后第7d即出现,并于二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可保持6~12个月,可用补体结合方法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V抗体出现较晚,起病2~3周时才能测得,1~2周后达高峰,但存在时间长久,可用补体结合,血凝抵制和中和抗体法检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