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治疗营养不良 第四步:对症加减
1、小儿长期消化不良者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加推大四横纹约10分钟(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根连接掌面的横纹上来回推按); 2、若小儿有痰者,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加运八卦10分钟(以掌中劳宫穴为中心,以掌根凹陷下处即掌边高起之处为之边缘做顺时针推按); 3、若有腹痛明显者可改用揉外劳宫15分钟,补脾15分钟,平肝5分钟。
-
小儿肺俞准确位置图片 小儿推拿肺俞功效主治
益气补肺,止咳化痰。 揉肺俞,分推肩胛骨能调肺气,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鸣等病症; 风寒咳嗽,寒喘用揉肺俞或擦肺俞,风热咳嗽,热喘用推肺俞。
-
得了湿疹该怎么办 小儿推拿治疗湿疹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旋推。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将孩子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 定位: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手,用右手拇指自孩子的无名指指尖向指根直推。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指腹自孩子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 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家长用食指、中指指腹自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
小儿推拿风热感冒图解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自指尖方向向指根方向推揉100-300次。 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 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推25-50次。 捏挤天突:用中指指端揉按天突10-15次。 运太阳:用中指指端或拇指指端揉太阳30-50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即运太阳,也可称揉太阳。 揉风池: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同时捏起而提之,揉5-10次。 揉风府: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揉按风府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小天心: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
-
小儿推拿便秘手法图解 小儿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面赤身热,口渴欲饮,小便短赤,纳食减少,腹部胀痛而硬,苔黄燥,指纹色紫。 推拿方法: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中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以右手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以左手握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推向拇指根300-500次。 3.清肺经:以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左手无名指,使其指尖朝上,掌心朝外,以右手拇指指腹自无名指尖向无名指第二之间关节横纹推100-200
-
小儿推拿治厌食偏食
1、推脾经 父母一手将宝宝手握住,并将其拇指末节屈曲固定,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在屈曲的拇指上,由指尖向指根做向心性直推300~500次(也可旋推宝宝拇指末节罗纹面)。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廋、精神萎靡、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 父母以拇指罗纹面或桡侧面着力,从虎口推向食指端,300~500次。有清热通便之效,可治疗便秘。 3、运内八卦 父母以拇指或中指罗纹面着力,以宝宝掌心为圆心,沿从圆心到中指根的2/3为半径划的圆做顺时针运法,100~300次。有消腹胀,治疗食欲
-
小儿推拿眼睛手法 揉丝竹空
用两手中指螺纹面着力,分别揉按小儿两眉梢处的丝竹空100次。 好处:降浊除湿,明目止痛,主治小儿目眩,目赤肿痛,眼睑跳动,视物不鸣等眼部疾病。
-
小儿推拿止腹泻
马娅的女儿快满周岁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筹划着要好好为这个惟一的小宝宝庆祝一下。可距女儿周岁还有两天,马娅夫妇却变得愁眉苦脸:小家伙又拉肚子了! 有过多次上医院的经验,马娅知道女儿还是消化不良引起腹泻。但这次,马娅不愿看到女儿过周岁时还在吃药,于是带着女儿来到中医院。 医生告诉马娅,宝宝的症状,按中医理论解释,就是由喂养不当或饮食不洁所致的内伤乳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马娅学会了这种按摩治疗方法。 那几天,每隔几小时,马娅都会把女儿抱在怀里,用手轻轻地触摸女儿的腹部,轻柔地画圈,然后用
-
小儿推拿哮喘手法图解 小儿哮喘主证
寒哮: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涎清稀,或咳白沫,恶寒蜷卧,无汗,鼻塞声重,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浮紧,指纹青红。 热哮:咳嗽哮喘,喉间痰鸣,息粗气急,张口抬肩,痰稠色黄,烦躁不宁,口干多饮,面唇舌红,或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指纹青紫。
-
宝宝肺虚咳嗽小儿推拿 小儿肺虚咳嗽推拿方解
脾胃虚弱,必致肺不足,故补脾经,摩膻中,中脘,食窦,揉运按摩脾俞,胃俞,乃健脾胃,补肺气之大法;补肺经,揉肺俞,膏肓俞,乃补肺气,益虚损,宽胸利膈,止咳化痰之治。
-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 揉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在大指本节之下0.5寸,相当于鱼际穴处。 推拿手法: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以拇指端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100-300次。 功效: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症。
-
小儿推拿真的安全、有效吗?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追求自然、绿色的保健、治疗方式成为时尚的趋势。平时加强对宝宝的护理,让宝宝强身健体、尽量不生病或少生病是家长的希望。即使宝宝生病,在天然、物理的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使用化学药物,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和儿童家长的追求。小儿推拿就是天然的、物理的小儿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之一。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小儿推拿的作用具体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等,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
推拿脊柱有什么好处 小儿推拿脊柱的作用主治
小儿推拿脊柱具有解表通络,补益气血,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常用于治疗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腹痛,呕吐,便秘等病症。
-
小儿推拿治水痘 毒热重症型水痘
主要症状: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谁都分布较密,根盘红晕较重,疹色紫暗,泡浆浑浊,伴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黄糙而干,志宏或红绛,脉洪数。 治疗原则:清热,凉营,解毒。 处方:情味经,清肝经,清大肠经,运八卦,退六腑,揉小天心,肉大椎,推背。
-
小儿推拿脊柱的图解 小儿推拿脊柱的位置
在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大椎穴)至尾椎端(龟尾穴)成一直线。穴呈线状,属督脉,系小儿推拿之特定穴。
-
小儿推拿治腹泻的手法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清胃经
-
小儿推拿治疗打嗝 第四步:推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骨上,平第四肋间隙处,相当于小儿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方法:用两拇指自穴位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即为推膻中穴。 功效作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推之可以宽胸理气,降逆止呃。
-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吗
腹泻是宝宝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为多。腹泻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本文给您介绍小儿推拿法,帮您巧治宝宝腹泻。 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
-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推拿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 推拿方义:清肺经,清天河水宣肺清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发汗解表,风热加推脊,清天河水以清热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