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

血栓性

  •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静脉炎

    曲张的浅静脉内血流缓慢,对损伤的抗病力下降,并发血栓形成导致炎症反应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检查时,可发现局部灼热,有轻度肿胀,并可触到线条状硬索。

  • 造成血栓性静脉炎发病的原因

    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栓性静脉炎是血栓性静脉炎形成的重要条件,如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和静脉瘤,妊娠时腹腔及盆腔内压力升高,下肢肌肉收缩无力等,都可以引起血流缓慢,促进血栓形成,其原因是缓慢的血流,使轴流变宽,有利于血小板的靠边和凝集,增加了与内膜接触和黏集机会;同时黏集的血小板以及在局部已经存在的少量凝血活性物质,因血流缓慢而不能被稀释和清除,聚集于局部,达到凝血的必要浓度;再加血

  • 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妹妹得了血栓性静脉炎,因为发现病情的时候,妹夫在出差,所以她叫我陪她去治疗。为了更了解病情,我和妹妹咨询了一下医生有哪些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后,妹妹的病情变好了。下面我把她的治疗经验分享给大家。1医生说,一般的病情只需要睡在床上休息,把下肢抬高,尽量让静脉回流,减轻病情。还可以用弹力绷带给患病的地方带来压迫治疗。但是妹妹的病情已经不可能用这方法治疗好了。2医生说溶栓疗法只对于那些新鲜的血栓有效,而

  • 血栓性静脉炎危害

    一、浅静脉炎常常被忽视:由于生活方式加快的原因,导致静脉炎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患病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在静脉炎发病早期也就是浅静脉炎期,患者患肢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而此时很多患者都并未放在心上,这就错过了静脉炎的治疗,给静脉炎逐渐发展的机会。有很多患者得了浅静脉炎常常被忽视。从临床就诊的患者来看,一般静脉炎患者在前期都不疼痛、难受,也不会很在意皮肤颜色

  • 血栓性静脉炎的诊断检查

    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诊断一般不困难,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方法:1、静脉压测定: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2、超声: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得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3、放射性核素检查: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

  • 静脉曲张有什么危害 血栓性静脉炎

    曲张的浅静脉内血流缓慢,对损伤的抗病力下降,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症状是在一个局限部位的曲张静脉骤然出现疼痛、发热。检查时,可发现局部灼热,有轻度肿胀,并可触到线条状硬索结块,范围较大和炎症反应剧烈者,可以有体温升高。

  • 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

    着眼于发生肺栓塞的严重威胁,对所有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均应提前进行预防。股骨头骨折、较大的骨科或盆腔手术,中老年人如有血粘度增高等危险因素,在接受超过1小时的手术前大多采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术前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5000U,以后每8-12小时一次,直至患者起床活动。急性心肌梗死用肝素治疗也同时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利。华法林和其他同类药物也可选用。对有出血倾向者可用右旋糖酐40。阿司匹林等抗血

  • 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1、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2、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3、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

  • 血栓性静脉炎有什么护理措施

    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护理措施?很多患者都知道静脉炎,却不知道血栓性静脉炎是什么?其实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壁发生炎症,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同,血栓性静脉炎包括深部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相对比较简单,血栓性深层静脉炎的治疗比较困难一些,系统的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血栓性静脉炎同样可以治愈,那么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原则是什么,下面我们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血栓性静脉炎

  • 血栓性静脉炎治疗方案介绍

    (1)一般疗法:以预防为主,病后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长期静脉输液应定期更换注射静脉;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需卧床,抬高肢体30°至疼痛及水肿消失。(2)抗凝疗法:局限性浅静脉炎一般不需要抗凝,广泛或进行性浅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3)手术疗法:有发生肺栓塞危险者可行近端静脉结扎;出现肢体坏疽需行截肢(趾)手术;四肢有残留结节条状物而时常疼痛者,可予以手术切除。(4)局部疗法:可给予局

  • 细述血栓性静脉炎护理措施

    一、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避免肢体活动,忌用手按摩患肢皮肤以防止栓子脱落; 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二、适当应用止血剂。应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止血剂的用法,一般术后 24~ 48小时即应停用。长时间止血合剂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三、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 6小时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 对于术后 24小时不能

  • 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因

    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35%):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如长期卧床,心力衰竭,肿瘤压迫,静脉曲张和静脉瘤,妊娠时腹腔及盆腔内压力升高,下肢肌肉收缩无力等,都可以引起血流缓慢,促进血栓形成,其原因是缓慢的血流,使轴流变宽,有利于血小板的靠边和凝集,增加了与内膜接触和黏集机会;同时黏集的血小板以及在局部已经存在的少量凝血活性物质,因血流缓慢而不能被稀释和清除,聚集于局部,达到凝血的必要浓度;再加血流缓慢时

  • 血栓性静脉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实验室检验1、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2、凝血:可有D-Dimer升高等血栓形成表现。二、影像学检查1、多普勒超声:探测局部血流的变化,当有血栓性静脉炎时可表现为局部血流信号消失或部分缺失,加压后管腔不能压扁。此种检查可发现约95%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2、放射性核素检查:原理为放射性标记的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摄取。可通过观察某一部位放射量的增

  • 中医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效果怎么样

    一:中医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效果很好针对腿部病变部位,根据血脉畅行原理进行介入治疗,同时结合中医,配合腿部血管恢复康复治疗对于病症早期的气滞血凝症,采取“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对于出现皮 肤红肿疼痛、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期,或小腿溃疡继发性感染者,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采用外用药膏对伤口进行处理,整体辨证论治。二:如何治疗药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茯苓、

  • 中药内服外治血栓性静脉炎

    同小区的欧伯下肢患上的血栓性静脉。时常感觉下肢酸沉无力,还发胀,到过医院进输液治疗。可是效果不明显,医生要求欧伯手术治疗,可欧伯不同意,后经朋友介绍到一个中医门诊,中医医生根据欧伯的症状进行中医治疗后,现在完全好了,所以说在这与朋友共享经验。1中医生给欧伯治疗的方法是,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疗二法并行。内服的中药方是,益母草60克,紫草1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紫花地丁10克,甘草10克,用法,煎

  • 血栓性闭塞脉管炎怎么治

    1、药物治疗。(1)右旋糖酐-40 用分子量为5000~20000的右旋糖酐静脉滴注。长期应用有出血的可能,对急性发展期和溃疡坏疽伴有继发感染时不宜应用。(2)血管扩张剂。可应用盐酸妥拉苏林、烟酸、盐酸苯苄胺等。(3)抗生素。有局部和全身感染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4)糖皮质激素。对病情急性期可考虑应用,每日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5)止痛药。患者的症状疼痛明显者可选用各种止痛药,或

  • 如何有效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好发于长期卧床的中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栓形成,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要预防血栓性静脉炎就要长期活动,保持下肢血液回流通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与手术的关系最密切,因此在预防上,特别是施行下腹部、盆腔、下肢人工关节置换等大型手术的病人,可采用以下预防措施:(1)卧床休息 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过度活动、挤压、搬动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并发肺栓塞。(2)

  • 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症状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1)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2)深部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