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

  • 男性更易运动猝死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运动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美国“健康日新闻”网站13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法国研究人员发现,相比女性,男性更容易出现运动性猝死。 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2005至2010年发生在法国的800例与运动有关的猝死案例,其中女性只占到5%。研究人员在计算了各项数据后得出了女性与男性的运动猝死概率:每100万名运动的女性中,只有0.51个人出现猝死。每100万名男性运动者中,会有10.1个人猝死。这一研究结果已刊登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 运动猝死心率失常是主因

    近年来,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时突然死亡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那么,此类校园人身伤亡事故有什么特征?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可否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有无现场救护的办法挽救患者生命的可能?学校在这类事故中承不承担责任? 两个典型案例 某日上午12点30分左右,某高中一身名身材高挑的17岁女生在参加班级拔河比赛中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学校立即拔打110和120,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做人工呼吸后随即送往医院。在急救室继续做人工呼吸并上呼吸机,不过据医院救护医生诊断,该生送进医院时已经停止了呼吸(身亡

  • 运动猝死的原因 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运动猝死绝大多数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而又以前者居多。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等心源性疾病是造成运动猝死的第一位死因。此外,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及高血压等疾病也是诱发运动猝死的危险因素。其中,青年人发病多与先天性心血管异常有关,而老年人多为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

  • 哪些人容易发生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偏爱这两类人,是为什么? 运动猝死者均死于心脏病,致死的直接原因,最常见的是室颤。室颤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和心脏传导性疾病等。剧烈运动时全身耗氧量大 幅增加,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出汗和脱水导致体内电解质浓度变化,三者共同作用于心脏,加重本身就不健康的心脏负担,从而诱使心脏病发,运动员猝死。 50岁以上的运动猝死者几乎均有冠心病,剧烈运动时汹涌澎湃的血流冲击着冠状动脉上的脂肪斑块,最终将其从动脉壁上冲下来,堵塞远端为心肌供血的小血管,此时心肌缺血,室颤发生,导致运动员猝死。

  • 运动猝死的原因 外界温度高诱发运动猝死

    夏天天气热,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为了跟上新陈代谢的步伐不得不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在超负荷工作,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特别是在天气热,湿度大,没有风的天气里做运动,最容易出意外。

  • 男性预防运动猝死要切记健身四点

    男性普遍喜欢运动,运动不仅可以让男性保持健康的身体,而且还可塑造男性完美的体形。然而一项法国的研究结果表示,男性更容易在运动过程中猝死,导致运动猝死很大的因素是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运动方式,过大的运动强度就易导致运动猝死。下面男性健身运动的四大要领,是运动中要特别注意到的地方,可避免运动中猝死。 1、锻炼时间最好固定。 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

  • 青少年需警惕心肌病诱发的运动猝死

    心肌病是一组与病毒感染、免疫、自由基、遗传有关的以心肌本身病变为主的疾病。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目前我国青少年中每年因心脏病引发的猝死事件不在少数,而导致青少年心脏猝死的主要元凶就是心肌病。 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称之为运动性猝死。运动猝死有很多种原因,心源性猝死是其中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的原因意外引起的猝然死亡。它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有的甚至短到30秒钟,而且没有任何前兆。导

  • 心律失常可引发运动猝死吗

    心脏病复发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猝死,心律失常患者可引发运动猝死,所以这些人群要慎重对待运动,把握好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还要掌握急救知识。 心律失常可引发运动猝死。运动猝死之所以在瞬间发生,是由于心脏骤停致死。在正常情况下0~8分钟内如果迅速妥善进行心肺复苏紧急抢救,患者成活率在43%。 不当的体育锻炼可引起心绞痛和心律不齐等有害心脏症状,是引起心肌梗塞的可能原因。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运动猝死虽然可怕,但只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注意科学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