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
-
玉屏风散是怎样预防感冒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种汤药,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它的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 这种汤药叫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以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方法是: 1.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 2.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
-
玉屏风散功效与作用 其它作用
玉屏风散除了上述两大作用,在临床上还被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多发性疖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围性面瘫、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等,其治疗效果要根据专业中医医生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后方可使用。
-
玉屏风散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
-
对于玉屏风散的论述有哪些
玉屏风散 1.《医方考》 卫气一亏,则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耆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表,故佐之以防风。东垣有言,黄耆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 2.《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
-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玉屏风散既治内风之“散脱”(汗出),又治外风之“闭塞”(外感),既治体虚之“本”,又治外感之“标”,属于非常典型的表里同顾、标本兼治的千古名方。因此,有的人把它当成治疗虚体感冒的专用方,其实,只要是内外风兼有的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肾小球肾炎等反复发作的病,都可以使用这个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名方。只不过,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医生亲自开方调理,而频繁出现的三大常见病“感冒、鼻炎、过敏”则可以靠玉屏风散进行“异病同治”。 由此得出,如果你的皮肤属于过敏性皮肤,动不动就会起红斑,用不了一天又会消退的症状,也可以用玉
-
玉屏风散有什么作用 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的缓和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邪容易侵入,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风寒束肺,使肺失宣降,津液凝滞,出现鼻塞、鼻痒、眼痒、咽痒等症状。 玉屏风散能够补益肺气,固表止汗,使正气内存,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
-
玉屏风散 重要文献摘要
① 《医方考》:“卫气一亏,则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芪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表,故佐之以防风。东垣有言,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1] ② 《古今名医方论》:“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作用有哪些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
-
玉屏风散功效与作用 止汗
白术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白术有益气健脾之功,与黄芪同用可以补正气,有固表止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