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
-
直肠息肉的病因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 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
-
肛门外有个小肉疙瘩怎么消除 直肠息肉脱出怎么治疗
如果肛门外的小肉疙瘩是直肠息肉脱出,一般确诊后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进行手术摘除。 直肠息肉手术摘除后,要注意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积极运动、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这样对于预防直肠息肉的复发有很好的帮助。
-
直肠息肉需要治疗的吗
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手术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 1.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 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2.高频电凝灼除法 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3.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 目前很少应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 4.活检钳除法 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
-
直肠息肉不典型增生的治疗方法
1、开腹手术: 直肠息肉位置高,无法用上述方法治疗,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开腹切开直肠前壁切除息肉。已癌变地要按直肠癌治疗。对多发地家族性息肉病,根据直肠内息肉地分布决定能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粘膜剥脱,经直肠浆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太等。 2、电灼切除: 在直肠镜可及地范围内,无法从肛门切除者,可经窥镜放圈套器套住蒂部予以电灼切除。直肠息肉要作病理检查,广基地息肉电灼治疗不安全。 3、微创疗法: 直肠息肉治疗可以采用HCPT微创手术疗法,和以上传统手术疗法相比,其优点是基本无痛 、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定
-
如何正确诊断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 诊断依据 1.直肠指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2.血便或排便时有息肉脱出肛外。 治疗原则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腰麻下手术切除。
-
直肠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 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牛奶、鸡、鸡蛋、痩猪肉、鱼、豆腐等。 2 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痩猪肉、鸡蛋、牛奶、胡萝卜、菠菜、白菜、韭菜、荠菜、雪里红、金针菜等。 禁食: 1烟、酒。 2 辛辣、煎炸及热性食物。 海鲜发物。如海鱼、蟹、虾等。 1.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3.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4.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4.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5.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6.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 平衡膳食是癌症患
-
直肠息肉的种类
1.乳头状息肉(绒毛乳头状瘤):本病少见,约占成人息肉的15%,多发生于35-50岁的男性。也是一种良性腺瘤,但先由粘膜表面细胞生长,然后肠腺发生改变。多发生直肠或乙状结肠下部。 2.腺瘤性息肉(直肠息肉):是一种肠道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由腺样组织构成,初起在粘膜上有一个小的突起,多无症状,逐渐长大如黄豆粒,再大如核桃。质软有弹性,色多鲜红而易出血。 3.息肉病:本病为结肠及直肠多发性息肉,有多种类型,常见者为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息肉综合征、遗传性黑斑息肉综合征、幼龄息肉。前二者易恶变,后二者不易恶变,
-
直肠息肉术后要做哪些检查呢
直肠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肠道炎症不除,息肉就会反复发作,因此术后3~5年一定要做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病变,避免发生癌变。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则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肛门指检、大便验血等检查,争取早期发现癌变。 复发的另一个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长期久坐、很少运动,同样会诱发直肠息肉,埋下癌变隐患。切息肉前一定要经肠镜进行“活检”,进行癌变病理分析。 如果活检病理报告显示息肉已癌变,就不是单纯进行手术,而是要确定可能发生癌变的范围,除息肉外还要切除其他组
-
直肠息肉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个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那直肠息肉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患者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
-
吸烟是直肠息肉的病因之一
专家对接受结肠镜普查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吸烟者354例,既往吸烟者364例,不吸烟者848例。既往吸烟定义为吸烟10年以上但已戒烟10年以上。所有患者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4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研究者调查了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个人结肠癌史、吸烟习惯、饮酒习惯、水果蔬菜摄入情况、体质指数、每周运动情况和炎性肠病史。 结果显示,既往吸烟者息肉病的发生率是19%,不吸烟者是17%,吸烟者是25%,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的一项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大多数吸烟者有2个以上息肉,息肉>1 cm或息肉的恶性可
-
直肠息肉术后护理要做到哪些
肠道症状饮食调养,肠道症状常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等。部分管状腺瘤患者可见轻度腹泻,粘液便,排便不畅,便条变细、腹痛等症状;多数绒毛状腺瘤患者可见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是其特点,有时还可出现里急后重,大便不爽等症状。 据统计,幼年性息肉患者中5-19%者可见腹泻,2-13%者可有便秘;腹泻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粘液血便,还可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
直肠息肉患者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直肠息肉的治疗,大多数是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来治疗的,而对于术后病人的恢复,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挺多的,首先就是关于饮食的方面,因为我们日常三餐肯定是不能少的,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肠息肉患者饮食需要注意的方面。 直肠息肉手术后,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一些方面: 直肠手术后一般需要根据个人状况遵医嘱禁食几天,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随后进半流食,而后可进容易消化的少渣普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为了防止人工肛门排出大便有恶臭,病人宜吃酸奶、藕粉等食物,避免蛋、蒜、葱、虾等食物,以防止
-
直肠息肉怎么治疗比较好
第一、药物治疗。枯痔散疗法、口服中药、外用药物等等的药物治疗的方法。 第二、手术疗法。外科手术疗法,是治疗肛门息肉最常用并且是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现在的手术创面比较小,愈合时间短,疗效得到一致的肯定,是治疗肛门息肉最彻底的方法。 第三、CLS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细胞治疗自己的病症。 第四、其他疗法。包括:红外线治疗方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等等。 手术治疗以后应该注意休息,为了避免出血等并发症,最好就是卧床休息;术后饮食的注意,应该进行半流质,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手术的一周以后,可以恢
-
直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道症状常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等。部分管状腺瘤患者可见轻度腹泻, 粘液便,排便不畅,便条变细、腹痛等症状;多数绒毛状腺瘤患者可见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是其特点,有时还可出现里急后重,大便不爽等症状;据统计,幼年性息肉患者中5-19%者可见腹泻,2-13%者可有便秘;腹泻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粘液血便,还可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那直肠息肉手术后营养怎么调理呢?有什么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
直肠息肉的病因
直肠息肉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院专家说,长期腹泻,很多病人肠道黏膜容易过敏,例如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出现腹泻,有些病人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这样,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易导致肠道息肉生长。 2、长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会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 3、遗传,例如家族性息肉病就是一种遗传疾病。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
-
如何避免患上直肠息肉
1、保持乐观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2、生活规律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
-
导致直肠息肉发生的原因
(1)直肠息肉出血之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2)直肠息肉出血之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3)直肠息肉出血之异物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4)直肠息肉出血之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
-
直肠息肉的治疗
1.电灼切除 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 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广基息肉电灼不安全。 2.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在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对带蒂的良性息肉,结扎蒂部,切除息肉;对广基息肉,应切除包括息肉四周的部分黏膜,缝合创面;若属绒毛状腺瘤,切线距肉眼所见腺瘤缘不少于1cm。 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 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图9)。麻醉后,经肛插入显微手术用肛门镜,通过电视屏幕,放大手术野
-
直肠息肉产生的具体原因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饮食因素是导致直肠息肉最主要的因素,但是,炎症
-
什么原因导致了直肠息肉
得了直肠息肉后,可能出现出血的症状,患者在一看到这些东西后,都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您不必过度惊慌,这是这种疾病的一个典型症状,患者只要找出病因,积极的接受治疗,这些现象时都可以消失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直肠息肉。 1直肠息肉出血之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2直肠息肉出血之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