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请慎用药物
孕妈妈请慎用药物
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在娘胎里妈妈们就要好好伺候小宝贝了。许多药物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关注胎儿健康,了解这5大妊娠药物分类不可少。
常用的很多药物都可能会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安定、安宁、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一些抗生素类药物,麻醉镇痛药,激素类,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抗癫痫药,抗癌药,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等,具体分为这五大类。
美国国家药物食品管理委员会,简称FDA,对常用的妊娠药物进行了A、B、C、D、X的分类。
A类药物是安全的,临床药物都不属于A类,除了几种维生素。
B类药物至少没有明确的致畸作用。比如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类的抗生素,还有红霉素等等。
C类和D类药物主要适应于疾病对于孕妇的生命构成很大的威胁,对胎儿有危害(致畸或流产)但对孕妇有益,需权衡利弊后慎用。如一些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X类药物对胎儿有危害,对孕妇无益,此类为孕期禁用药,如抗癌药物,性激素(雌激素、合成孕激素)等。
不同类型的药物,而且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药物其孕期应用安全性存在不同。如治疗甲亢的药物,常用的有两种药物,这两类药物孕期应用以后均能不同剂量通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但孕期患有甲亢者,不应用药物加以控制对孕妇本身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对胎儿健康发育也不利,所以,此时医生应给患者选用影响相对小的药物。
孕妈妈春季上火慎服降火药
最近天气干燥,孕妈妈要多喝水,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注意平时的适量运动,防止春季上火。
由于天气寒冷、干燥,容易引起上火。在医院妇产科,因服用降火药而导致小腹疼痛的准妈妈接二连三前来就诊。
专家给准妈妈们的建议是:一旦上火之后千万不能自己乱服药,尤其是一些含有黄连、牛黄等成分的降火药,很容易引起流产等其它危险情况,最近天气干燥,孕妈妈要多喝水,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注意平时的适量运动,防止春季上火。有一些孕妈妈因为平时很少活动,营养充足,很容易导致上火。如果已经服用了降火药,在常规检查没有问题之后,建议孕妈妈服用一些保胎的药物进行调理。
孕妈咪如果上火应该怎么办呢?
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
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凉拌、炒还是煲汤,只要能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都能达到“去火”的目的。
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有不错的“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芥兰、等,同样能清热解暑。
孕妈妈孕期要慎用精油
为了安全起见,专家建议,在孕早期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含精油成分的产品。
孕期绝对不能用的精油:罗勒、牛膝草、茉莉、杜松、樟树、苴香、马郁兰、没药、雪松、玫瑰、迷迭香、百里香、艾草、山金车、白桦、快乐鼠尾萆、丝柏、薄荷、冬青以及其他有毒性的精油。
孕早期后可以慎重选用的精油:柠檬、天竺薄荷、柑橘、檀香木、茉莉、玫瑰等。
此外,在购买精油的时候,要仔细察看包装上是否注明孕妇禁用的提示,并详细了解该精油的使用禁忌,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精油。
未准妈妈待孕期须慎用药
抗真菌药物让她忐忑不安 32岁的阿玲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告诉她,她比正常妇女的受孕几率要低一些。结婚后,渴望要孩子的她一直没有避孕。不久前,阿玲因皮肤病用了几天以往也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斯皮仁诺,病情好转后,阿玲同时也发现自己怀孕了。 心怀喜悦的她无意中看到斯皮仁诺的药物说明书有“孕妇忌服”的字眼,阿玲忐忑不安地到处咨询医生,胎儿会否畸形?
像她这样年龄偏大又有影响怀孕因素的妇女是否应该保留胎儿? 当阿玲得知,斯皮仁诺在动物试验中被证实有致畸的危险,而在人类中还没有相应的实验数据,风险难以评估时,经再三衡量,仍然决定保留胎儿,但此后,在妊娠期间,令人愉快的怀孕体验已被担忧所代替。 孕期不宜接种疫苗 梁智明介绍说,从优生优育的原则上来看,任何药物(营养类药物除外)在整个妊娠期间都是不宜使用的,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哪一种药物对胎儿来说是绝对安全的,胎儿期是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发育迅速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妊娠的前3月内,宝宝的重要器官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药物致畸的可能性就更大。
即使是像维生素、叶酸等营养类药物,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过量服用有可能出现中毒现象。例如,妊娠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致胎儿的高钙血症和智力低下;而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则可在妊娠早期造成胎儿畸形流产。此外,为避免患上传染病而接种疫苗,对孕妇来说也是不适宜的,在整个孕期里孕妇都不能接种疫苗。
待孕期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药师提醒,所有育龄妇女都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凡婚后没有避孕又打算要孩子的,只要不能排除怀孕可能的,最好不要服用任何药物,在看病、体检时,应把已婚待孕的情况告知医生,实在有必要用药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衡量利弊慎重地作出选择,以避免不利因素对孕育健康宝宝的内环境造成干扰。 如果在这个期间内用药,特别是注明孕妇忌服或禁服的药物,应迅速到医院咨询医生或临床药学师,让他们对药物致畸作出风险评估。
孕妈妈要时刻不忘谨慎用药
中医认为,怀孕期间,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中药,都应禁用或慎用。禁用药大都是毒性强峻和药性猛烈的药物,也有的有致畸、致流产、死胎的作用,例如麝香、斑蟊、水蛭、虻虫、商陆、巴豆、牵牛、大戟、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包括通经祛瘀、破气破血及辛热滑利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半夏等。慎用的药在病情需要的特殊情况下,亦可适当选用,惟须严格注意掌握剂量,适可而止,以免伤胎。
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妊娠用药禁忌歌》。
中医认为,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使孕妇机体处于一种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的生理状态,"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所以,民间有"产前宜凉"的说法。各种滋补性药品都要经过人体内分解、代谢,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毒性作用和过敏反应。如果用之不当,会对孕妇、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母体摄人的药物,都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胎儿的肝脏发育不全,几乎没有什么解毒的功能,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名贵补品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群。中医认为,人参、桂圆、蜂王浆、蜂乳等都属于甘温补品,极易助火。孕妇大多阴虚内热,盲目进补无异于火上加油。火盛则灼伤阴血,动胎动血,易出现先兆流产或是早产。人参是大补元气之品,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则使"阳气愈盛,阴血愈虚",加重妊娠呕吐、血压增高等现象,还可导致**出血或流产、胎儿窘迫等。据对17名先兆流产者的调查,其中7人吃过桂圆,4人吃过人参,1人这两种都吃过。
此外,像鹿茸、鹿胎膏、鹿角胶等温热大补之品,怀孕后更不宜服用。如果阴虚内热的症状较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滋养阴血的补品,如银耳汤等。至于其他补品,本着"产前宜凉"的原则,可酌情选用清补、平补之品,如太子参、北沙参、石斛、百合、怀山药、生白术、白芍、藕粉和莲子等。若脾胃机能良好,食欲正常,无恶心、呕吐和腹泻,也可适量服用阿胶,以养血安胎。
孕期请准妈妈疏远5种食物
菠菜
说起少吃菠菜人们可能有些诧异,菠菜富含铁质可以补血,又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孕期本应该多吃,为什么要少吃呢?研究表明,菠菜里虽然含有铁但并不多,却含有大量的草酸。而草酸是钙和锌的天敌,它会影响钙、锌在肠道的吸收。殊不知,钙和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如果被草酸大量破坏,就会使孕妇体内缺钙缺锌。而且钙缺乏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发育;锌缺乏会使孕妇食欲不振,不能为胎儿摄取丰富的营养,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山楂
山楂酸甜可口,开胃助消化,一向是备受很多女性青睐的小食品,特别是在怀孕早期,孕妈咪更喜欢随身携带一些,因此在这一时期会吃大量山楂。医学专家指出,山楂虽好但孕妇不宜多吃,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会刺激子宫肌肉发生兴奋,从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尤其是那些曾经发生过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以及有先兆流产征兆的孕妇,在这一时期更是要少吃山楂,以防引发不测。
酸菜
尽管人们都在说腌制品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可酸白菜、酸萝卜还是以其特殊的风味成为很多女性钟情的“食友”。特别是一些孕早期的孕妇,对它更是喜爱不尽。因为,酸菜类食物总算能够帮她提起倒掉的胃口,吃进去一些东西。但这种食物不宜多吃,只能调剂一下口味。且不说酸菜类食物的营养在腌制过程中几乎完全被破坏掉,已经失去了蔬菜的营养价值,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所含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不只是使身体患上癌症,同时还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不宜过多进食酸菜类食物。
冷食
孕期很多孕妇血热气盛,总觉得身上很热很燥,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于是她们随意吃冷食、喝冷饮,殊不知这样对自身健康和胎宝贝发育都有害处。医学专家指出,过多摄取冷食会伤及脾胃,使营养吸收受到影响,不能保证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而且,太多的冷刺激还会使口腔、咽喉、气管等部位的抵抗力下降,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另外,冷食刺激还会引起胎儿躁动不安,所以孕期一定要节制冷食。
浓茶
很多孕妇从小就习惯饮茶。但在孕期就不能像以往那样随意地喝茶水了,特别是较浓的茶。因为,茶水中含2%-5%的咖啡因,会刺激胎儿过度活动,甚至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另外,过多喝茶水可使其中所含的鞣酸与孕妇食物中的铁结合,促使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给胎儿造成先天缺铁性贫血的隐患。因此,孕期别再喝太多茶水,即使适量饮用也最好在饭后,以减少对铁吸收造成的损害。
孕妈妈需慎用的外用药
百多邦软膏
是一种抗生素外用软膏,广泛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妊娠期最好不要使用该药。因为药膏中所含的聚乙二醇会被人体吸收且蓄积,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皮质激素类药
如皮炎平等,这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广泛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病的治疗。妊娠期孕妈妈大面积或长期外用时,可造成胎宝宝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风油精
风油精含有樟脑,正常人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会很快与之结合,变成无毒物质。但孕妈妈体内的葡萄糖磷酸脱氢酶含量降低,若过多使用风油精,樟脑就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于胎宝宝,严重时可导致流产或胎宝宝死亡。
孕期准妈妈服药要谨慎
患病要吃药、打针,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对于怀孕的妇女,用药就必须谨慎小心。60年代初期,德国等国家应用了药物"反应停"治疗孕妇妊娠早期的呕吐,结果造成成千上万名四肢短小的畸形儿("海豹胎")。此后,妊娠期用药问题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也引起了广大孕妇及家属的关注。怎样合理用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涉及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用药不当,可导致胎儿畸形、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当孕妇患病而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要充分考虑到用药的必要性、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应考虑药物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怀孕以后,孕妇体内酶系统有一定变化,氧化、还原、水解等作用都会受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药物的解毒和排泄,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妊娠后妇女肝功能有所下降,因此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会受一定影响。妊娠期孕激素上升,可抑制代谢酶,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代谢,所以药物在体内蓄积时间长。妊娠期血浆蛋白下降,有些药物需要和血浆蛋白结合解毒,因此容易增加药物的毒性。这些造成了孕妇用药当慎重,不同于未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