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止痒的方法 中医治疗
湿疹止痒的方法 中医治疗
中医对于治疗因为急性湿疹也有一些方剂,能够帮助消除湿疹红肿、瘙痒等症状。可以选用一下方剂:荆芥、防风各6克,生地、当归、白癣皮、刺蒺藶各12克。将上述药材水煎2次之后,将两次的药液混匀服用。每天服用两次,每天1剂治疗湿疹、止痒效果不错。
或者是可以用苦参、苍耳子、花椒、食盐这一类材料水煎之间擦洗患处,也能有效止痒消除红肿。
中医治疗湿疹
湿疹是现在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患有湿疹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会让患者感到失望,如果反复使用西药或者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既会产生耐药性也会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下面就来让我们来了解中医是如何治疗湿疹的。
中医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等类似西医学的急性湿疹、耳周湿疹、阴囊湿疹、异位性皮炎及婴儿湿疹等。近年来,湿疹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气候环境变化,大量化学制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精神紧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有关系。
简言之,湿疹病患者兼受热和湿两种病邪困扰。病者一方面有实火,但却因身体机能呆滞,以致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未能发挥疏泄排毒的功能,将体内的热毒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结果只好转而从毛孔排出,若微循环系统欠佳或毛孔闭塞,毒素便会积聚在体内。当积聚至某程度时,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后,便会出现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其实,除皮肤问题外,湿热者亦会有胸腹胀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少赤黄等病症。
中医医治疗湿疹的方针,是把体内积聚的热毒引发出来而予以排除,同时要改善体质,令机能回复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湿、活血、清泻等,视乎病者的体质而定。中药医治湿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医治的重点不是把表面的皮肤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彻底改变体质,因此医治需时,并非一两个星期便能见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准备,因为吃药初期可能因要引发热毒排出以致病情更为严重。不过,这只是复原过渡期的短暂反应,无须过虑。
另一方面,要根治湿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须和医师配合,从日常饮食入手,因为若一面吃药排毒,一面又吃进带毒食物,无法使毒物排除,加重病情。湿疹病患者应戒吃能加剧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虾、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碱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
湿疹之类的皮肤病,即使是可以根治,若饮食不当或身体状态欠佳可能又会复发。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体调理好,以及进食与体质相配合的食物,避免发病,而非到病发后才求医治。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患有湿疹以后,采取中医治疗上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患有湿疹以后,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更加合理的选择治疗湿疹的方法,争取早日减轻病情。
多毛状小阴唇的中医疗法
在我们的意识里“西医治标,中医治本”,那么现在就为您介绍中医治疗多毛状小阴唇的方法。
除湿止痒
因湿邪是湿疹的重要病因,故白藓皮、苦参、地肤子三药,为湿疹止痒的常用要药。白藓皮、苦参,既可祛风化湿,又有清热解毒之功,为治湿疹、止痒、抗感染的良药。地肤子苦寒降泄,既能通淋利小便,又能解毒利湿。另外,除湿之时,要注意健脾,脾健则湿易化,常用的健脾祛湿药有薏苡仁、茯苓皮、白术、扁豆等。
祛风止痒
中医论“痒”,多离不开“风”邪,故止痒也常从“风”论治。但对阴伤血燥生风之慢性湿疹,当慎用辛温疏风解表中药,以免辛温之品助血燥之风而加重病情,若欲祛风止痒,可用辛凉解表之薄荷、蝉蜕等。即使外观皮损像神经性皮炎的慢性湿疹,也不可滥用辛温表散之药,否则常会引起湿疹急性发作。中医认为,“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故祛风止痒,应酌伍养血、活血药。
搜风止痒
慢性顽固性湿疹患者,往往局部皮肤有明显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且瘙痒剧烈。中医认为是风、湿、瘀搏结所致,非一般祛风除湿药能治。所以,常常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一些具有入里搜风、走窜通络、化瘀止痒的虫类药进行治疗,如乌蛇、蜈蚣、全虫、僵蚕、地龙等。临床上,虫类搜风药用于治疗风毒顽痒,常效如桴鼓。如果虫类药入汤煎服,效果欠佳,乃药不胜病之故,可将虫类药研粉冲服。
应用虫类药时要注意两点:1.部分虫类药有毒,要掌握剂量,不可过用。2.少数病人对虫类药过敏,如服用虫类药过敏(虫类药异体蛋白质过敏),可用地肤子、白藓皮、徐长卿等煎汤内服。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多毛状小阴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从中医角度看什么是皮炎湿疹
大家都知道,中医与西医字疾病的致病机理和治疗上有着不同见解和方法,西医治疗皮炎湿疹一般都是消疹止痒,那么中医有什么不同呢?中医会用什么方法去治疗该病呢?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从中医的角度看皮炎湿疹是什么样的。
中医和西医对皮炎湿疹的致病机理、命名、治疗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湿疹在中医中相当于“湿疮”,“湿疡”,也属于“侵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病的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一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者曰“臁疮”,生于肘窝或胭窝部则称“四弯风”,生于阴囊即为“绣球风”,其名不下十余种。本病发病,我们认为大体有三个原因,一是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所致、一是因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淫侵肌肤而发;或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湿热蕴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分类治疗中医在临床上将湿疹分:湿热症,血虚风燥症。湿疹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艾叶能治疗湿疹吗
很多人认为艾草是妇科用药,多用于治疗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其实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中医中认为,湿疹有胃经积热证,脾虚化热证,血热外感证,风湿蕴毒证四种,如果是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的情况的话,就是属于胃经积热证,可以用艾草泡水外用洗。想快速治疗的朋友这种方法不适合你,外敷的作用比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最好是每天晚上睡前用艾草住的水泡澡,然后在涂抹一些浓缩的艾草水,当然也可以吃一些西药,加速湿疹的好转。
艾叶对于湿疹,皮肤过敏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疾病,还可以让皮肤光滑。现在很多药物都是抗生素,而艾草这种原生态的植物却被遗忘,用它治疗湿疹,不仅不伤害皮肤,而且还具有保健的作用,最主要是成本低,可以坚持坚持使用。
湿疹好治吗
婴儿湿疹好治吗?宝宝一旦出现湿疹症状,妈妈便会感到措手无策,眼看宝宝脸颊红得一片一片更是心痛。一旦发现宝宝得了湿疹,要马上就医治疗,切勿错过治疗时间。
治疗任何疾病都应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引起婴儿湿疹主要的原因与奶有关,常理来说,应该停用奶制品喂养,可是孩子才几个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疗婴儿湿疹最主要的方法是对症治疗——消疹、止痒。消疹可以缓解皮肤的损坏,避免皮肤感染;止痒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肤抓伤,也可预防感染。
目前,真正有效的药物即是含有氢化可的松激素的药膏,常选用0.1%浓度的制剂。一般将药膏薄薄地涂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显好转,痒感也明显减退。在皮疹好转后经常涂些润肤露可以延长缓解时间。由于湿疹的根本原因是对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时间后,湿疹又会出现。这样反复使用激素药膏,直至添加辅食后,奶的需求逐渐减少,以及孩子对奶的耐受性逐渐增强,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湿疹的发生。
春季,让湿疹远离你的宝宝
湿疹俗称胎毒,也叫胎癣或奶癣,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宝宝过敏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刚出生到2岁的宝宝。大多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出现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
宝宝出湿疹的原因:
天生的过敏体质:湿疹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宝宝天生就是过敏体质,多数含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可以引起这类宝宝皮肤过敏而发生湿疹,如牛奶、鸡蛋、鱼、肉、虾米、螃蟹等。
后天因素的刺激:吸入空气中的化学性粉尘、气雾、霉菌孢子、植物的花粉、植物挥发物、尘螨、羽毛、动物皮毛碎屑等,也会刺激宝宝而引起过敏。
衣物、日用品的原因:宝宝穿的毛织品、絮有羊毛绒的被子、装有动物毛绒的枕头、衣物上的染料和母亲的有色衣服等,都可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原因。如果宝宝穿得太厚、穿的衣质过粗、吃得过饱、室温太高等也可使湿疹情况加重。
湿疹的常见症状:
其他原因:如,有些患儿家族中往往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异性皮炎等。此外,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喂养过度、大便干结、腹泻等情况时,也可诱发湿疹。
出现部位:湿疹多长在头面部、颈背和四肢
形状特征:刚开始为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开始,以后逐渐增多,并伴有小水疱。水疱破溃后有黄白色浆液渗出,局部皮肤出现潮红。长在头皮上的湿疹,多糜烂流水…
宝宝感觉:湿疹痒得厉害,所以宝宝经常烦躁不安,不断搓擦搔抓,容易出血,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脓疤或脓痂。
中医治疗
中医内治
(1)胎热证—婴儿期:面部红斑、小丘疹水疱、渗出。渗液干燥后橘黄色痂皮,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治法:清心导赤,护阴止痒。(2)湿热症—儿童期:主要在四肢、腘窝、肘窝见红斑,上有针头大小的丘疹、小疱,部分融合成片,自觉痒重,搔抓后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治法:清热、祛湿止痒。抗敏灵冲剂有清热除湿解毒止痒作用;稍大一点的幼儿,还可用湿疹汤煎剂。
中药外治
(1)中药湿敷法(冷湿敷):药液不加热,选用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中药,煎汁过滤,以4-5层纱布敷于患处,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适用于潮红、肿胀、糜烂皮损。(2)涂药法:用自制的紫草油、中药Ⅰ号、中药Ⅱ号中药油剂涂于患处,以收敛、止痒,适用于亚急性湿疹及小的糜烂面。(3)中药保留灌肠法:将中药液从肛门灌入大肠,不受吞咽功能限制,吸收快,药效迅速。 1岁以内药液20毫升;1-3岁30毫升。灌肠的动作要轻缓,留置时间30分钟,每日1-2次。(4)喷雾法:是用雾化器雾化后,将中药液喷到皮损处以达到治疗目的,无机械刺激,但要注意保护眼睛。
中医治肛肠病
要知道,肛肠病的种类有上百种,不是一类中医治疗方法就可以全部解决的。中医讲解对症下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辨证论治。不同身体体质的肛肠病患者会进行不同的中医治疗。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肛肠病常见的几类疾病的最好方法,希望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中医治疗肛门湿疹主要分为风湿热邪留滞和血虚生风化燥两类:
一类血虚生风化燥的患者通过内服除湿止痒中药来缓解瘙痒感。主要包括: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苍术和黄柏等等;另外同时利用苦参、细辛、皂刺、当归、蛇床子药物煎汤外敷患处止痒。
另一类是风湿留滞的患者,通常会选用地丁、土茯苓、赤小豆、连翘和双花等中药来消炎防感染;若患者还会出现便秘情况可以同时加入大黄、槐角等药物来进行调理。
中医治疗肛瘘的最好方法:中医药中对于肛瘘患者常用九华膏、黄连膏和金黄散油膏莱进行消炎止痛。若肛瘘患者出现溃疡皲裂的情况可使用疯油膏,功能润燥、杀虫、止痒的作用,在敷油膏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肛门处闷热糜烂,应勤换药保持干燥为宜。在敷药时不要让肛肠病患者触碰患者,以免出现二次感染。
中医针灸疗法可治疗痔疮:中医专家认为痔疮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节制,胃肠燥热,伤津耗液,才会导致大肠下迫致生痔疮。所以利用针灸刺络拔罐法,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针灸治疗。主要是运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再加上火罐拔于针眼处,治疗时患者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
另外对于肛肠病病的患者,中医还有食疗配方,可以调理肛肠病患者的身体:
乌鱼红枣汤:选数十粒大枣去核备用,之后选一条乌鱼清理干净拿砂锅炖到烂熟,之后加上盐和生姜来进行调味,放入发大枣。此汤适用于肛肠病患者由于痔疮或肛瘘造成的气血两虚。
阿胶糯米粥:选用糯米熬煮,等到粥快熟时放入适量捣碎的阿胶,一边煮一边搅匀。熬十五分钟作用加入红糖一同服用。对于由于肛肠病所导致患者出血较多的病人使用,可养血止血,滋阴补虚。
湿疹止痒方法
1. 局部冷敷,对于瘙痒的部位不要用热水烫洗,很多人觉得热水烫洗后会很舒服,但是这种舒适的感觉只是暂时性的,烫过之后局部瘙痒会更加严重。所以湿疹止痒要用冰敷的方法,可以使用冰毛巾或者冰袋进行冷敷,这样会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瘙痒感。
2. 避免挠抓,当皮肤出现瘙痒时人都会不自觉的去挠抓,但是这个动作可能会越抓越痒,因为挠抓时局部的皮肤温度增高,因此会从血液中释放出更多的过敏源,不但起不到止痒的作用还会使瘙痒感加剧。
3. 湿疹止痒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些镇静剂或者麻醉剂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饮酒、咖啡、浓茶等,这些都很容易加剧湿疹的瘙痒感。
4. 湿疹患者洗澡不要太勤,并且避免使用碱性较大的肥皂,洗澡水要注意温度,热水对于皮肤有刺激的作用。同时衣物要选择柔软宽松的,这些对于湿疹止痒都有很大的帮助。
湿疹止痒妙招有哪些
湿疹止痒妙招有哪些
验方疗法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外治法
急性湿疹,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敷,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西医疗法
全身疗法:
1,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脉注射,1次/d。
2.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应用,对急性期炎症显著且泛发者可考虑短期服用,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可酌情减量以至停用。
上面就是对湿疹止痒妙招有哪些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希望对患有湿疹的朋友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出现湿疹一定也要注意调整饮食,在饮食上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另外也要注意皮保持皮肤的干燥,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湿疹止痒偏方 药物治疗
现在不管是西药还是中成药都有不错的治疗湿疹的效果。将湿疹彻底治好了,皮肤瘙痒的 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效运用到治疗湿疹的药物有像扑尔敏等等。要是瘙痒难耐也可以用松软膏等药膏进行患处涂抹,都是不错的湿疹止痒的药物。
荔枝壳煮水孕妇能喝吗
不建议喝。
荔枝壳性凉、味苦,入心经,有除湿止痢、止血的功效,属于中草药,一般荔枝壳煮水外用可以治疗湿疹、止痒消肿,但是内服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孕妇尤其不可擅自喝。
中医治疗痒疹
(1)蜀羊泉30g,夜交藤30g,徐长卿15g,皂角刺9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外治法:用大枫子30g,牡丹皮30g,白鲜皮30g,荆芥30g.苦参30g,紫草30g,大黄30g,煎水外洗。此外用药方有清热解毒和活血的作用。
(2)全虫方加减。对难以康复的顽固患者宜活血化瘀,加红花、丹参,气虚的患者加黄芪入药。也可选用四物消风散,除湿胃苓汤加减。
(3)石膏30克,水牛角丝20克,僵蚕1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虫退10克,防风10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苦参20克,甘草10克,车前草15克,大黄6克,煎水服用。
(4)中成药治疗:可选用秦艽丸,除湿丸服用。
(5)外擦疗法:可用雄黄解毒散30克加百部酒100毫升擦于患处。
(6)内服蜂蜜、蜂胶、蜂王浆等,每日1-3次,饭前空腹冲服,可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7)黑故子15克,鸦胆子、黄连各9克,冰片,雄黄各6克,轻粉3克,75%乙醇100毫升。将前6味(鸦胆子去壳用核仁)捣碎,置容器中;加入75%乙醇,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用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即可。
宝宝湿疹痒的睡不着怎么办 药浴止痒
湿疹是因为过敏引起的皮肤病,具有多样性,反复性,经常伴随剧烈瘙痒。想要止痒,彻底远离湿疹不妨试试药浴的治疗办法,天天坚持既能有效止痒。具体的是可以用生山楂、生大黄、苦参、蝉蜕加水煎煮再加入朴硝再煎沸之后用药液擦洗患处,能够活血化瘀,透疹止痒,对于湿疹效果很好。每天可以坚持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