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首乌藤可以养血祛风,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血虚身体疼痛以及各种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疾病。

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钙和枳椇子皂甙,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抗惊厥,防止手足抽搐痉挛,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

养生养血安神靠夜交藤

人们对中药何首乌的传说与功效比较熟悉,但对什么是夜交藤却知之甚少。其实,两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夜交藤是何首乌的藤茎,因夜里会自动相互交合而得名,药用何首乌则是这种植物的块根。

中医认为,夜交藤性平无毒,味甘微苦,入心、肝经,有安神养血、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虚烦不眠、风湿痹痛、皮肤痒疹等症。夜交藤的煎服剂量一般为10~30克,还可煎水外洗或捣敷外用。现将近年来主要的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1. 失眠夜交藤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常与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药配合应用。

①夜交藤麦豆汤:夜交藤10克,小麦45克,黑豆30克,加水煎煮取汤饮,日两次。有滋养心肾、安神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心肾不交之失眠、心烦等症。

②乌鸡交藤煲:乌鸡1只,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冲洗。夜交藤30克,洗净用纱布包好,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汤煲中,加入适量姜片、食盐、黄酒及水,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煲至鸡烂熟,加味精适量即可食用,可用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食疗。

③宁神合剂: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红枣7枚。用水浓煎,日服2次,临睡前加服1次。具有养血安神功效,治头昏乏力、耳鸣眼花、心悸多梦、入睡难等症。

④安神汤:夜交藤、合欢皮各20克,酸枣仁、柏子仁、猪苓各15克,琥珀10克,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30日为1个疗程,对失眠症有效。

⑤夜交藤粥:夜交藤60克,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毫升;再加粳米50克,大枣2枚,白糖适量,煎至粥稠即可。晚上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l 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顽固性失眠、多梦及风湿痹痛症。

2. 内伤头痛夜交藤20克,茯神、杜仲、牛膝、天麻各15克,钩藤、石决明各20克,山栀10克,黄芪6克,益母草、桑寄生各12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15剂。有人用此方治疗31例,约90%有效。

3. 脑血管硬化、高血压

①夜交藤3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5克,葛根20克。先用温水3 000毫升浸泡2~3小时后,煮沸30分钟,取汁沐足,持续20~30分钟,有健脑安神、降压催眠功效,用于脑血管硬化、血压升高、失眠多梦、记忆减退者。②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莶草、夜交藤、吴茱萸各10克,加水适量煎沸后,待温沐足,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脑安神功效,可降血压。

4.中风后偏瘫症临床用夜交藤散外洗,疗效满意。方用:夜交藤50克,桑枝、鸡血藤、威灵仙各40克,水煎2次,趁热熏洗,每日2次,每次15分钟,1个月为1个疗程,洗至手足灵活为止。

5. 过敏性皮炎夜交藤(鲜品)100克,扛板归50克,水煎2次外洗患部,洗后撒以夜交藤散(制法:夜交藤叶、仙人掌各100克,烘干共研细末,加冰片20克混匀瓶装备用)。据报道,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6. 顽固性荨麻疹临床有用夜交藤、地肤子各60克,水煎服,服后取微汗,每天1剂,治愈顽固性荨麻疹的案例,但该方剂量偏大,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7. 咳嗽有人治疗喉源性咳嗽,在用蝉蜕、僵蚕、荆芥、防风、桔梗、陈皮、半夏、前胡、茯苓、甘草等药的基础上,加用夜交藤15克,水煎服,观察到方中加用此药者,止咳作用较未加用此药者明显,说明夜交藤可能有止咳的功效。

此外,近年有人用夜交藤配合牛膝、桑枝、丹参、浮小麦、当归、大枣、甘草等煎服,治疗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有效。还有人将夜交藤用于男女性功能保健,例如,治女子性冷淡药方,即由夜交藤、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肉桂、制附片、菟丝子、蛤蚧、巴戟天等组成。但这方面的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有人将夜交藤添加到粮食中,试制成含有夜交藤成分的保健食品,其功效、作用可与何首乌食品相媲美,长期食用,能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畅大便、助消化,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显示了夜交藤更宽广的应用前景。

几大偏方帮你远离失眠危害

1、丹核佛片汤

配方: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5克,白糖50克。

制法: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如泥状,加入丹参、佛手汤中,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成。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2、乌灵参炖鸡

配方:鸡1只,乌灵参100克,酒、姜、葱、盐各适量。

制法: 乌灵参用温水浸泡4~8小时,洗净切片,放入鸡腹内。2. 将鸡放入砂锅内,清水淹过鸡体,放入酒、姜、葱适量,旺火烧开后,改文火清炖,待鸡熟后,加盐少许即成。每日2次,食鸡肉,饮汤。

功效: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3、夜交藤粥

配方: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枣2枚,白糖适量。

制法: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痛。

夜交藤配伍应用

配酸枣仁

酸枣仁味酸,入肝经,养肝血,安心神。

夜交藤昧微苦,入心经,滋心阴,宁心神。

相须为用,魂藏神安。血虚失眠,投之有效。

配生地

心肾之阴不足,阴亏水少致虚烦少寐之证。

生地善滋肾水以补阴,夜交藤善养心血而补阴。

二药相配,补不足之阴血,烦除寝安。

配天冬、麦冬

柯琴《名医方论》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自安。”

天冬、麦冬甘寒滋润。有清虚火之效;夜交藤微苦坚阴,具养心阴之功。

三药相合,清虚火,养心阴,阴补而神藏,心和而神安。

配羌活、独活

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夜交藤专搜全身之风邪。

三药合用,祛风胜湿,舒利关节而通痹,厢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

头痛身重,或腰背疼痛等证,效果较佳。

配当归

肌表不固,感受风邪,致络脉不通,气血受阻,而为疼痛。

治宜祛风活血,通痹定痛。夜交藤性善走窜,专于搜风。

当归辛温行散,善化瘀廊。两药相配,风邪可除,瘀血可消,痹痛则解。

夜交藤的选购

夜交藤的选购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茎长圆柱形,稍扭曲,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扭曲的纵皱纹及细小圆形皮孔。节部略膨大,有分枝痕。外皮菲薄,剥离。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导管孔明显,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

以枝条粗壮、均匀、外皮棕红色者为佳。

晚上失眠吃什么好 夜交藤粥

配方:

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枣2枚,白糖适量。

制法:

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用法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痛。

鳝鱼血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鳝鱼血入肝经,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眼歪斜、血燥筋挛等症。

全身痒有什么快速止痒 偏方快速止痒

材料:夜交藤100g

做法:取夜交藤100克,煎水,倒入浴桶或浴缸中清洗皮肤。

功效:此方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之功效。对于全身痒有快速治疗作用。

材料:熟地黄30克,当归20克,粳米40克,陈皮末少许。

做法:将熟地黄和当归洗净,切片,将粳米和陈皮洗净,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上述食材倒入,熬煮成粥。

功效:此方具有补益精血之效,对于肾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身瘙痒有很好的疗效。

材料:黄芪30克,当归10克,羊肉10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黄芪、当归洗净,用布包好。羊肉洗净,切成块,与药包、调味品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炖熟服食。每3日1剂,连服7~ 10剂。

功效:当归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的功效;黄芪有补气、升阳,健脾止泻的作用。成菜汤浓味鲜,羊肉酥烂,是美味可口的滋补佳肴,令最宜。此方对于冬天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疗效。

炒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炒路路通是一种中药,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对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与独活、木瓜、当归、鸡血藤等配伍,用来煎水,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利于缓解风湿疼痛以及手脚发麻的、痉挛的情况,所以如果是具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适当的煎水服用。

相关推荐

面瘫可以艾灸吗 面瘫的其他偏方

组成:牛蒡子30-40克,白芷6-10克。 用法:先煎牛蒡子,沸后煎1小时,再加入白芷同煎3次,每次煎30分钟左右。每日1剂,每剂煎汤至少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日服3次,直至痊愈。 功效祛风,主治面瘫。 注意:根据病情,剂量由小到大。个别患者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1-2次,不需停药,继续服药2-3后,大便可恢复。 组成:防风30克,全蜈蚣2条。 用法:防风煎汤,蜈蚣研细末。以防风汤送服,每日1剂,晚饭后服,儿童量酌减。 功用:祛风通络,主治面瘫。 注意:服药后避风寒。

后顶的准确位置图 后顶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头散风,祛风通络,健脑安神。 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痛,癫狂,痫证,失眠。 作用:后顶穴属于督脉,位于头顶,故有清头散风,通督止痛的作用,用以治疗头痛,目眩,项强;由于督脉入络于脑,故本穴还有健脑安神作用,用于治疗失眠,癫狂痫症。

头痛难忍怎么办

1、天麻钩藤汤天麻、钩藤、白蒺藜、当归、赤白芍、川芎、丹参、枣仁、茯神加减。 此方有平肝宁神、和营的功效,适合于肝阳上亢的头晕胀痛,常伴有目眩昏花、心悸不安、夜寐不宁等不适的人。 2、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加减。 此方有活血化瘀、通窍活络的功效,是头面七窍为主的活血散结方,用于血瘀所致的偏头痛,此类头痛多会日久不愈。 3、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加减。 此方为治风剂中的疏散外风剂,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偏头痛等属风痰痹阻经络的人也可以加减应用。

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办法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川芎、当归、升麻、生地、地龙、甘草、赤芍、柴胡、红花、桔梗、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风寒阻经: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苔薄白,脉浮弦。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荆芥,白芷,香附,羌活,蔓荆子,细辛;气虚血淤如面部疼痛缠绵难愈,时痛时止,麻木不仁,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细涩。治法: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脉络淤

神经衰弱如何改善 夜交藤

材料: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 做法: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毫升,煎取药汁约300毫升,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毫升煮至粥稠,盖紧盖闷分钟。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服食。 功效夜交藤有镇静安神,调节神经的作用,适宜于神经衰弱心血不足,失眠多梦者服食。

日常中药泡脚药方

一、用白醋泡脚好,但是,用醋泡脚的作用有哪些? 用白醋泡脚的好处1:改善睡眠 不少人问,用醋泡脚好吗?睡前泡脚有助于快速入睡,放醋效果更佳。每天用白醋泡脚半小时,可以协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疏理、松弛紧张的神经,调和经络气血,通达平衡阴阳,长期坚持,就可大大改变睡眠质量,治愈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 用白醋泡脚的好处2:美容、祛寒,预防感冒 醋有美容功效,用醋泡脚还可以增强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还可以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并且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用白醋泡脚的好处

路路通的功效作用 祛风活络

路路通机能祛风湿,又能舒经活络,通经脉。是治疗风湿痹通、手足麻木拘挛的良药。同时由于路路通能够通经脉而散淤止痛,还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疾病。

海风藤的功效作用 通络止痛

海风藤可行气血、通经脉、舒筋骨而利关节、止拘挛,可用于因中风、中寒、中湿所引起的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活动不便。

夜交藤功效作用

【出处】出自《本经逢原》 【拼音名】Yè Jiāo Ténɡ 【别名】棋藤、首乌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采割藤茎,除支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 【炮制】清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后,切段,晒干。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南瓜藤的功效作用 通络

《本草再新》中记载南瓜藤:"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滋肾水。治肝风,和血养血,调经理气,兼去诸风。"可见南瓜藤还具有通络功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