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酸碱性的认识误区
食物酸碱性的认识误区
不少读者对“食物酸碱度”存在认识误区,专家详细澄清五大误区
近年来,食物的酸碱度一直令老百姓困惑。有的人认为,自己是酸性体质,故要吃一些碱性食物,以求中和,这样才能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本刊编辑部曾经接待过一名读者,他说自己每天早晨要取一小块烧碱泡一大杯水喝,认为这样做才能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他自己非常得意小小的喝水习惯改变,进行“烧碱水疗法”半年来,“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其实,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对他的长久健康是极其不利的。为此,本刊邀请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为大家澄清一些有关“食物酸碱度”的问题。
健康焦点: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新闻 健康饮食
澄清问题一:食物的酸碱性不能凭口感判断
我们每天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中,有些是属于酸性的,有些是属于碱性的。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人们味觉的感受,不能凭口感判断,而是指食物的生物化学特性,即它在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性质。含硫、磷、氮等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肉类、蛋类、谷类、油脂、酒类等,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偏于酸性,属于“酸性食物”;含钾、钠、钙、镁等元素较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大豆、牛奶、茶叶等,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偏于碱性,属于“碱性食物”。
澄清问题二:人体能进行自动调节,随时保持机体酸碱平衡
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一切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需要在酸碱度(pH)恒定的体液中进行,这种体液pH的稳定现象就是“酸碱平衡”。健康人体的体液pH 值在7.4左右(波动在7.35~7.45),呈弱碱性。机体必须维持体液处于这种弱碱性状态,才能保证各种生理活动和物质代谢的正常运行。偏酸或过碱都是疾病状态。pH值高于7.45称为碱中毒,低于7.35称为酸中毒。碱中毒和酸中毒仅出现在患有代谢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状态。
人体是高度进化的生物体,自身通过多重调节功能,随时进行自动调节,保持体液酸碱度稳定在7.35~7.45。通过呼吸功能、肾脏排泄与再吸收功能,以及血液中的碳酸盐、磷酸盐、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4个缓冲随时对pH值进行微调,确保机体的酸碱平衡。
澄清问题三:单单吃碱性食物会发生糖类缺乏
碱性食物中,蔬菜水果能量密度很低,不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豆类、奶类含较多蛋白质和脂肪,但是含糖类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较低。单吃碱性食物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糖类,也可能缺乏硫胺素等B族维生素。糖类应该是膳食中最主要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也是身体利用最方便的能量来源。神经系统必须由糖类供给能量。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每一种产能营养素的合适供能比都有一个范围,粗略地讲三者的比例应当是 5∶3∶2。如果来自糖类的比例太低,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就必然过高,破坏了膳食营养平衡。营养不平衡是若干慢性病的重要因素。
澄清问题四:人体的酸碱平衡不用食物来矫正
如果只是说人体要保持酸碱平衡,这是正确的;但要说吃酸性食物多一些或碱性食物多一些就能改变体液的酸碱度,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人把它引申为吃酸性食物会造成“酸性体质”,甚至说“酸性食物是百病之源”,这就更加离谱了。
前面说过,人体体液必须维持在弱碱性,在生理学中人体根本就没有什么“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只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因为不同种类的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特点,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吃谷类和动物性食物,会发生能量缺乏及优质蛋白质和某些微量营养素的不足;如果不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会发生若干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这两种情形都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引发相应的疾病。只有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获得全面和充足的营养。
所以,偏食的危害不是“酸碱平衡失调”,而是营养素摄入不平衡。人类不需要去操心你的“酸碱平衡”,也不要想通过饮食来调节它。需要操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求得营养素摄入的充足和均衡。
澄清问题五:每天喝一碗碱水是有害的
每天喝一碗碱水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影响胃液的酸度,破坏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为0.9~1.5。胃液所含的重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胃腺主细胞分泌入胃腔的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多肽和氨基酸。胃液中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合适的pH值为2.0,随着pH的增高,其活性降低。
喝一碗碱水到胃里当然会使胃里的pH值升高,降低胃蛋白酶的消化功能。我们吃的食物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微生物,胃酸可抑制和杀死大部分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喝碱水使胃液的酸度减弱就保护了细菌,增加了发生感染的风险。另外,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胃的正常酸度有重要的营养和防病作用,千万不要人为地去破坏它。
柠檬水是碱性的吗 如何判断食物酸碱性
食物酸碱性不依赖于味觉和pH值,它的判断标准是,食物经由人体分解代谢后,其代谢产物的酸碱性来判别的,一般与人类食物酸碱度有着密切关系的矿物质有八种,分别为:钾、钠、镁、钙、锌、磷、氯、硫,前五种进入人体后呈碱性,后三种进入人体后呈酸性。
卵巢囊肿有2个认识误区
1、认识误区一:没有性生活,就不会患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发病率很高,仅次于宫颈癌,很多未婚女性认为没有性生活,就不会有卵巢囊肿的发生,因此忽视卵巢囊肿,直到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突然破裂引起下腹剧痛,去医院就诊时才恍然大悟。事实上,卵巢囊肿可发于任何年龄的女性,甚至可发于未成年的儿童,其发病与是否有性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
2、认识误区二:绝经后卵巢囊肿就会自动消失
卵巢囊肿的发病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因此很多患者认为,女性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明显降低,而卵巢囊肿也会随之自动消失,不治而自愈。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认为,卵巢囊肿的形成是因内伤情志,气血瘀凝而致,或痰瘀凝结引起气滞血瘀。因此要提醒绝经前患有卵巢囊肿的女性,绝经后囊肿非但不会消失,还会随着卵巢的逐渐衰老而加重甚至恶化,需要积极的治疗。
碱性食物有哪些呢
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味道酸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味道涩的就是碱性食物;也有人用石蕊试纸检测食物汁液,根据试纸呈红色或呈蓝色来判断酸碱性。其实恰恰相反,很多味道酸的食物,如柠檬、柑橘、杨桃、食醋等,进入人体后,食物中的有机酸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大部分阳离子,代谢产物大多数为碱性物质,因此属于碱性食物。
按碱性程度来区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性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1、强碱性食物:葡萄酒、茶叶、海带、葡萄、柑橘、柿子、黄瓜、胡萝卜等。
2、中碱性食物:蛋白、大豆、蕃茄、菠菜、香蕉、草莓、柠檬、梅干等等。
3、弱碱性食物:豆腐、马铃薯、甘蓝菜、卷心菜、油菜、红豆、梨、苹果等。
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
一般,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有:
1、绝经了囊肿就会消失。
多数患者认为卵巢囊肿的形成与体内雌激素有关,绝经后会随着雌激素的降低而消失,其实并非完全如此。中医认为囊肿的形成是因内伤情志,气血瘀凝而致,或痰瘀凝结引起气滞血瘀。在这里要提醒的是绝经前本身患有囊肿的患者,有的在绝经后囊肿非但不会消失,还会随着衰老卵巢的变化而加重病情,甚至会恶化。这是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
2、没有性生活,就不会长囊肿。
也是常见的卵巢囊肿的认识误区。卵巢囊肿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未婚女性也会患有。很多未婚女性认为无性生活,就会忽视其的发生,直到因囊肿扭转或破裂引起下腹突然疼痛,还不一定去医院就诊,因此此类疾病常被误诊为疼痛,进而使囊肿得不到及时治疗。
茄子是碱性食物吗
茄子是碱性食物,所有的蔬菜,水果都是碱性食物,所有的肉类,蛋类,都是酸性食物。
大部分的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很多人甚至认为吃起来味道酸的就是酸性食物。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简单的味觉能够判断的。所谓的食物的酸碱性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碱性。
食物的酸碱性主要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者碱性的物质来界定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物质的就是酸性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等,反之代谢产物是碱性物质的即为碱性食物,比如菜瓜豆类等等。
碱性食物简介
碱性食物,即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碱性的食物。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依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而定。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进入体内后,经过胰液、胆汁、肠液、碳酸的中和后被肝脏吸收,很快燃烧成二氧化碳,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所以,消化功能不良的人应该尽量避免过度摄取酸性食物,尤其要减少蛋白质、脂肪、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增加碱性食物的比例。
偏酸性体质怎么改变
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可大致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食物酸碱一览表 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甜点、白糖、金枪鱼、比目鱼。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 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啤酒、海苔、章鱼、巧克力、空心粉、葱。 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 中碱性食品: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弱碱性食品:红豆、苹果、甘蓝菜、豆腐、卷心菜、油菜、梨、马铃薯。 大部分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吃起来酸酸的柠檬就是酸性的。其实,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用简单的味觉来判定的。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取决于食物中所含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钾、钠、钙、镁、铁进入人体之后呈现的是碱性反应;磷、氯、硫进入人体之后则呈现酸性。碱性食物主要分为:一、蔬菜、水果类;二、海藻类;三、坚果类;四、发过芽的谷类、豆类。要避免或减少以下酸性食物的摄取:一、淀粉类;二、动物性食物;三、甜食;四、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五、油炸食物或奶油类;六、豆类(如花生等) 碱性食品推荐 1.苹果。水果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也是最好的体内清洁剂。在水果中,苹果被称为最佳的碱性食物,它可以改善酸性体质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除了中和酸碱平衡,研究分析还表明:常吃苹果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2.蔬菜类:几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都属于碱性食物。它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能够为身体增加养分。蔬菜中的大量纤维素还能够使人体的消化功能得到改善,保持肠胃的健康。所以,非常适合用它们来中和体内大量的酸性食物如肉类、淀粉类,帮助食物及时消化和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