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何时才能咀嚼食物 小儿咀嚼实例介绍
孩子何时才能咀嚼食物 小儿咀嚼实例介绍
孩子已经10个月,已长出前面的4颗小牙。生长发育一切正常,只是近来大便次数开始增多。原来每天1-2次大便,大便性状非常正常——黄色软便。近来,孩子每天至少排便3次,每次量多,且消化极差,经常可以见到没有消化的食物。
父母认为孩子已10个月,应该可以进食接近大人的食物。加上孩子又喜欢大人的食物,于是每天吃三顿大人的食物。当然,孩子吃的食物要比大人的软些、也比大人的烂些。家长形容孩子进食时有咀嚼动作,进食过程非常愉快,进食速度也不慢。因此家长才会坚持给孩子喂接近大人的食物。可是体检发现近来孩子体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孩子已经2岁半,生长发育都很正常。家长唯一担心,也十分恼火的是,孩子至今拒绝接受含有小块状的任何食品。只要食物中含有块状食物,他一定吐出来。父母形容,孩子进食时几乎没有咀嚼动作,完全同小婴儿一样,仅仅是吞咽。
乳牙的作用 咀嚼食物
小儿的乳牙是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健康的乳牙,能充分发挥咀嚼功能,有助于消化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
宝宝辅食越精细越好吗
正确添加辅食训练宝宝咀嚼能力
有的人认为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所以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吃东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王玉玮教授表示,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因此,在宝宝4-6个月就应该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适时地供给一些有硬度的食物,帮助宝宝乳牙的萌出,同时兼有训练咀嚼功能的作用。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应注意时间
整吞整咽期:4-6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出牙,刚添加泥糊状食品时,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即使是吃进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将食品从舌面运动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因此会整吞整咽,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的缘故。
舌碾期:7-9个月
孩子的牙齿刚开始萌出,一般用舌头碾烂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咀嚼期:10-24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门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因此在这个时期,食品的形状也要由糊状的食品进一步转换到半固体的食物进而到固体的食物。
多咀嚼记忆力好
研究人员发现,咀嚼会刺激脑部主管记忆力的部分。脑部的海马区细胞,也就是掌管学习的部分,会随着年纪增大而衰退,短期记忆力也会衰退。而咀嚼的动作可以增加海马区细胞的活跃性,防止其老化。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人员同样证实,多咀嚼可加快心脏运动,使脑部荷尔蒙分泌增多,从而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随之提高。
此外,咀嚼还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因此,吃饭时多咀嚼、饭后漱口、经常叩齿,都能帮助提高脑活力。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中青年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对老年人的好处则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那么,每吃一口要咀嚼多少次为好呢?据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专家介绍,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经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给我们带来的恩惠,如果能达到30次更好。但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已成了习惯,一下子改为细嚼慢咽很有难度,要么不知不觉地忘了,要么嚼不到10下就咽了下去。
对于这样的人,可以尝试在饭菜中多加一些有嚼头的食物,例如在煮饭熬粥时,可以适当加入玉米、燕麦、花生、核桃仁、芝麻、各种豆类等;炒菜或凉拌菜时,不要舍弃一些有嚼头蔬菜(蔬菜食品)的茎或叶,如荠菜、芹菜、菠菜、大白菜、苋菜等,还可以把栗子、瓜子之类的坚果用来入菜;喜欢煲汤的人,不妨多放点海带、莲藕,既有营养,又有嚼头。
小孩换牙应该怎样饮食
孩子牙齿生长与牙弓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孩子在换牙之前,就应该经常咬一些硬的食物,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
宝宝换牙时,乳牙松动,此时应该多吃一些硬食硌掉乳牙,避免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甚至产生“双层牙”。
新牙齿萌发出后,多咀嚼硬食能够充分锻炼口腔肌肉功能,帮助宝宝长出一口好牙。
在食物的硬度上,专家认为芹菜、瓜类、苹果等食物的硬度适宜儿童咀嚼,而强行咀嚼骨头等比牙齿还硬的东西才会导致牙齿爆裂,况且生物进化决定了人的牙齿咬不烂的东西即使吞进肚子也难以消化,因此硬骨头顶多吮一下就要吐掉。甘蔗的中段是很好的咀嚼食品,能够锻炼牙齿,但结节处就太硬了。
总结: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小孩在几岁换牙,相信大家看完之后都有了答案。除此之外,文中还给各位讲述了孩子换牙期间的注意事项,父母们要多注意,重视孩子的牙齿发展,让孩子以后有漂亮的牙齿。
多吃坚果保证儿子的牙齿整齐健康
据医师介绍,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后天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中咀嚼功能退化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儿童食品越来越精细,大量奶制品、面包、膨化食品,使孩子的咀嚼功能越来越弱,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肌肉无力、萎缩,颌骨发育异常,但牙齿的数量并没有减少,所以儿童牙齿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精细的食物还容易引起牙齿龋坏,出现牙齿缺损、乳牙过早丢失、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进而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在替牙期内补钙对于牙齿及颌骨生长的作用远低于咀嚼功能训练。应加强儿童咀嚼功能训练,充分锻炼口腔肌肉功能,进而有效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要多给孩子吃一些坚硬耐磨的食品,如排骨、干、烧饼、锅巴、馒头干、等。孩子2岁左右乳牙基本完全萌出后,应定期到正规口腔专科检查,预防龋齿,保证恒牙的正常萌出,同时对有颌骨异常发育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幼儿吃口香糖好吗
首先,以蔗糖为甜味剂的口香糖不利于牙齿保健。咀嚼口香糖时,糖分会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口腔中的致龋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产生腐蚀,致使牙齿脱钙,从而诱发龋齿。《美国牙科协会杂志》建议民众选择以木糖醇替代蔗糖型口香糖,因为木糖醇具有和蔗糖一样的味觉和营养价值,但不会发酵产酸,不会破坏牙齿。同时咀嚼后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减少唾液酸度,因此还有助于预防龋齿。
其次,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瑞士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水银含量超标,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
另外,嚼口香糖对于儿童也不利。因为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整天把口香糖含在嘴里,有可能吞食或者误入气管,危及生命。另外,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睡梦中磨牙的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美国人睡觉时磨牙的习惯“都是源自口香糖”。
医生建议,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有胃病的人更不宜过多地嚼口香糖,因为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不仅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长期下去还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过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夜晚磨牙的习惯。此外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期如果嚼口香糖,可能使咬肌过度锻炼,刺激下颌角的肌肉和骨骼发育,最终外观呈现“方形国字脸”,影响女性的脸型。
上面就是对幼儿吃口香糖好吗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最好不要经常给宝宝咀嚼口香糖,首先口香糖中的糖分会对宝宝的牙齿造成伤害,另外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脸型发育,所以不要过多的给小孩吃口香糖
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
1、影响身体的发育 婴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间断,营养的摄取、消化都与乳牙的健康有关。宝宝吃食物时感到压痛,不敢用力咀嚼,使食物不能很好的嚼碎,影响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影响面部发育幼儿期正是面部新宿发育的发展阶段。因为乳牙早失或不敢咀嚼,就会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使面容失去和谐、美观。
3、影响恒牙的健康乳牙的好坏会影响到恒牙的牙齿质量,乳牙龋齿,那么恒牙就会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开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乳牙的早失,可造成邻牙的咬齿关系紊乱,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
首先,当你的宝宝开始吃辅食时,应该多摄取一些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有助于乳牙坚固;开始咀嚼食物时,请不要费劲的把食物弄得又细又软,影响宝宝的咀嚼功能,更要控制宝宝吃糖、喝饮料及一些膨化食品。
更要养成发后漱口、刷牙的好习惯,及进餐用具的独立使用。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有哪些了吧!知道儿童乳牙龋齿的危害了吧!所以以后一定要注意儿童得口腔卫生,宝宝对空腔卫生的意识比较薄弱,所以,还是需要家长的好好引导,平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甜食,吃完东西要记得给孩子刷牙或者漱口哦!
蛀牙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不少儿童因糖吃多了或饮料喝多了患有蛀牙。我们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儿童蛀牙除了对牙齿、口腔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蛀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对营养需求较高,而营养的摄入离不开良好的咀嚼功能。由于乳牙严重龋坏或早失,导致咀嚼功能降低或丧失,进而影响对食物的切割和磨细,对于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孩子要么不吃,要么咀嚼不充分,影响胃肠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临床上发现,满口蛀牙的小朋友比同龄儿童瘦小。经常有家长说,龋病治好后,孩子吃饭香了,更健康更结实了。
儿童蛀牙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专家介绍,由龋病引起的根尖周炎可成为身体其他疾病的感染病灶,称之为“病灶牙”。牙齿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其他器官,在机体过度疲劳、感冒、抵抗力降低时,可诱发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另外,婴幼儿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乳牙龋齿,尤其是前牙的严重龋坏或早失,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孩子讲话时会出现“漏风”现象,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偏食怎么办
一、肠胃功能絮乱也会让孩子偏食
有许多宝宝不肯吃饭,变得面黄肌瘦,不仅直接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儿科专家指出,儿童偏食挑食,不一定是喜恶情绪作怪,很可能是孩子的肠胃功能絮乱、咀嚼能力差导致的。
二、不吃青菜,可能是咀嚼功能没得到锻炼
不少孩子不愿意吃青菜,一喂青菜就吐掉,家长就以为是他挑食。育儿专家指出,其实这种情况跟孩子的咀嚼功能有关,如果咀嚼功能不好,食物进到口腔后不能磨碎、嚼烂,就会影响吞咽,孩子就不愿吃这类食物了。
婴儿从半岁开始,需要添加辅食,要用杯子喝水、用汤勺吃东西,不然任何东西他都只习惯于吞咽。但是,有的婴儿在添加蛋黄、菜叶等辅食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多喂几次就没问题了。但是,有的家长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看到孩子吃辅食吐了,就心疼得不得了,同时也担心吐了以后营养跟不上,就放弃添加辅食,继续给孩子喝奶。
直到孩子一岁以后,家长意识到必须让他正常饮食了,由于孩子的咀嚼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就不喜欢吃饭菜了,即使吃也只吃软的好吞咽的食物,对正常饮食无法产生兴趣,慢慢出现偏食、厌食的情况。
专家提醒家长,孩子6个月至1岁是锻炼咀嚼功能的最佳时期。孩子咀嚼功能锻炼好了,不但能避免偏食、厌食的发生,还能促进大脑发育。
吃得太精细易孩子牙齿长不齐
为什么随着营养条件的变好,儿童出现牙齿不齐的现象却越来越多了呢?口腔科专家介绍,人的各个器官,包括口腔、牙齿,正常行使功能才能促进形态的发育。现在有一个误区,在儿童的抚养方面,以为把食物做得很精、很细,这样利于孩子消化吸收。导致的结果,都不需要充分咀嚼就咽下去了,咀嚼系统根本得不到功能上的刺激,所以,孩子的颌骨、牙齿发育就会受影响。这就好比不经常锻炼,那么肌肉、心肺功能就会弱,这是一个道理。你的咀嚼系统得不到功能的刺激,也会影响牙齿颌面这个部分正常的发育。
尤其在孩子换乳牙、长恒牙的阶段吗,必须给他一定的足够的功能刺激,才会促进颌骨正常的发育。我们鼓励孩子适当地吃一些粗纤维的东西,需要咀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就是很精细的食物给他吃。
为什么通常乳牙比较整齐,而恒牙就变得不齐了呢?专家解释,因为乳牙比较小,一般来说,不齐的情况比较少见。换牙以后,恒牙都比较大,但是,随着生长发育,颌骨也会长大,并且需要有足够的功能刺激,颌骨发育才会很好,这样牙齿才不会不齐。
婴幼儿饮食3大禁忌妈妈要牢记
一忌硬、粗、生
由于婴幼儿的咀嚼和消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消化能力比较薄弱,不能够充分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所以供给的辅食或饮食应软、细、熟,如将蔬菜挤出菜汁、切成菜泥,瘦肉切成肉末等。
二忌咀嚼喂养
有些家长喂养婴儿时,习惯于先将食物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口对口喂养,这样做的目的是怕孩子嚼不烂,想帮帮忙。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婴幼儿消化机能的成熟。
如果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消化程度选择食物,烹调时做到细、软、烂,婴儿虽然没有牙齿或牙齿未长齐,咀嚼能力差,仍是能够消化的。咀嚼喂养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它会将大人口中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传染给孩子,而孩子抵抗能力差,很容易因此而引起疾病。
三忌饮食单调
婴幼儿对单调食物容易发生厌倦。为了增进婴幼儿的食欲和避免偏食,保持充分合理的营养,在可能口瘀情况下,应使食物品种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这样,既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又可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