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如下:
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粥样物质(包括:脂质结晶、胆固醇、重金属、血液毒素等血液垃圾)沉积在动脉内膜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心绞痛,心梗的发生。
1、心绞痛部位发生在胸部以外,现象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辨别。
2、无胸痛发作,仅现象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现象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种类。
3、少数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仅发生脑血管病的现象,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如头晕、肢体瘫痪、忽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理由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现象时,应作心电图诊断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区别 心绞痛和冠心病的区别
冠心病按照病因不同,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冠心病包含着心绞痛,所以说心绞痛一定是冠心病,而冠心病不一定是心绞痛。
如何区分心肌炎与心肌梗塞
心肌炎和心肌梗塞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肌炎与心肌梗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病因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症状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心肌炎与心肌梗塞,心肌炎与心肌梗塞的区别是什么呢?请看详细的介绍。
心肌炎与心肌梗塞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两者的症状存在一些区别。心肌梗塞患者的典型症状多表现出胸痛,也往往存在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而心肌炎患者则少见典型胸痛症状,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表现。发病前常会有感冒病史,可能缺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肌炎与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除了从年龄、病史、症状、体征方面入手,更需要相关辅助检查的证据。及时就诊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64排螺旋CT等检查,冠脉造影可用以确诊心肌梗塞,心肌炎的明确诊断可能需要心肌活检获取病理组织。
心肌炎与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早期检查明确,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应马上送医诊治,万不可拖延,考虑急诊溶栓或支架介入,一般治疗包括镇痛、吸氧、卧床休息等。如果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待病情进入稳定阶段后及时行冠脉造影,通过支架介入或冠脉搭桥,可尽快恢复远端血运。药物是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基石,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要知道些关于冠心病的各项检查
冠心病的检查有:
(1)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这就属于冠心病的检查项目。
(2)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也是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3)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这种冠心病的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老年人心慌恶心是什么病
老年人心慌恶心很可能是患上了冠心病。
冠心病症状
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
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
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
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
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作为基础,也有无心绞痛史而突发心肌梗塞的病例(此种情况最危险,常因没有防备而造成猝死)。
心肌梗塞的表现为:
1、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左臂或其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
3、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
4、大约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唯一表现是晕厥或休克。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应该让其多吃一些含有大量钾的食物,比如豆制品或者是紫菜海带等等。水果方面可以多吃一些香蕉以及西瓜。平时要给老人多准备一些降低血脂的食物,比如新鲜的牛奶或者是羊奶都是可以的。凡是甜食千万不能给冠心病患者吃。
陈旧性心肌梗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而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等不适可减轻或消失,但多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仍常有心绞痛、胸闷、心悸和气促等症状。不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无不适或病情轻重,他们中有15—20%的患者可能在1—2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塞;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并有梗塞后的心绞痛,个别患者甚至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突然死亡。老年,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特别是胆固醇升高)和心梗范围较大的患者危险性更大。所以急性心梗后的康复治疗主要在于积极预防以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即医学上称为对患者的“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是与“一级预防”相对而言的。一级预防是使没有冠心病者控制和消除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达到预防冠心病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对已有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梗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使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延年益寿。
冠心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一、冠心病早期症状
冠心病早期症状一般包括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其次,夜晚睡眠枕头低时,常会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立即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一般说来,冠心病会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而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也属于冠心病症状。
二、冠心病的不典型症状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如果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但少数患者不典型的冠心病症状使患者掉以轻心,也常使医生误诊,从而延误了冠心病的诊治。如以下情况:
1、冠心病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2、有些冠心病患者仅表现为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3、少数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仅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如头晕、肢体瘫痪、晕厥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表现时,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4、由于老年人记忆减退,感觉迟钝,对症状又不善表达,易被家人及医生所忽视,所以,在给老年人做有关检查时,别忘记做个常规心电图。一旦发现有心肌缺血的情况,即应对症治疗并进一步检查确诊。
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1/2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前先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塞发生或使梗塞范围缩小。
心肌硬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先兆症状
①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
②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③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④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
⑤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⑥无心前区疼痛等不适,而表现为牙痛、胃部不适、左侧肩肿部酸痛。
急性心肌梗塞可在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青、中、老年人中发病,且因症状不典型不易被重视而延误诊断。因此,有以上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知道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必须认识一下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才行。
如何辨别冠心病的初期症状
冠心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是专家对冠心病的初期症状的介绍:
(1)主要发生在乳房部以外,现象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导致的不适相辨别冠心病的初期症状。
(2)少数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仅发生脑血管病的现象,如头晕、肢体瘫痪、忽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理由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重症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
(3)有些冠心病者,无乳房痛发作,仅现象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变态,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障碍等心衰现象为首发的冠心病的初期症状,是冠心病的初期症状中较少见的一种种类。
(4)冠心病的初期症状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殊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