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山药煲猪肚的做法 功效
芥菜山药煲猪肚的做法 功效
补血益气、提神醒脑。
脾虚肾虚的食疗方2则
1、猪肚炒淮山芡实汤
做法:猪肚500克、炒淮山30克、芡实20克、生姜5片。用生盐或生粉洗净猪肚,再冲洗净。炒淮山、芡实稍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淮山能补肾生精、滋阴益肺,炒后能健脾补肺、和胃止泻。芡实能补脾止泄、祛湿止带。猪肚能调理气血双亏、辅助治疗便溏或泄泻。汤中还用生姜,能驱寒暖胃,能辅助治疗脾虚泄泻型慢性肠炎。
2、山药羊肉粥
做法:鲜山药500克,羊肉、糯米各250克。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碎,煮烂后,下糯米和山药共煮。
功效:适合肾阳虚者食用,具有温补脾肾,涩精止泻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腹泻及遗精者冬季食用。
春季多款美味汤有效祛湿
砂仁陈皮鲫鱼汤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汤
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功效:开胃消滞、健脾祛湿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肾、腊鸭肾各2个,猪[月展]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肾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肾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为3~4人量。
天山雪莲炖乳鸽
功效:驱风祛湿、祛寒除痹
材料:天山雪莲15克、乳鸽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雪莲洗净;乳鸽洗净,去脏杂等;猪瘦肉洗净,并与乳鸽一起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人用。
咖喱鸡丝羹
功效:香辣开胃、驱寒祛湿
材料: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做法: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为3~4人量。
眉豆苋菜田鸡汤
功效:祛湿热、健胃进食
材料:眉豆100克、苋菜500克、田鸡2~3只(约250克)、蒜头50克、生姜3片。
做法:眉豆洗净、稍浸泡;苋菜洗净;蒜头去衣;田鸡宰洗净,去皮、内脏,切块。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去渣留汤,放进眉豆、田鸡再煲1小时。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清热祛湿田螺汤
功效:解湿困、祛湿热
材料:田螺1000克、猪瘦肉200克、节瓜1个、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挑出螺肉,去尾端,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节瓜洗净、削皮、切大块;陈皮浸泡、去瓤;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放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莲子芡实炒扁豆煲兔肉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莲子50克,芡实、炒扁豆各40克,兔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莲子、芡实、炒扁豆分别洗净,稍浸泡;兔肉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
炒扁豆芡实淮山煲笋壳鱼
功效:清润可口、健脾祛湿困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实、淮山各50克,笋壳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猪瘦肉100克。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宰洗净,可慢火煎至微黄,亦可不煎;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约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木棉花炒扁豆煲鲫鱼
功效:祛湿健脾益气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苡米15克、鲫鱼500克(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料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云苓白术粉葛煲水鱼
功效:健脾祛湿、止腰酸背痛
材料:云苓40克、白术20克、粉葛800克、水鱼1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块;水鱼请售者宰洗净;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竹蔗红萝卜马蹄煲茅根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祛湿邪
材料:竹蔗400克、红萝卜250克、马蹄10个,鲜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竹蔗开边、切段;马蹄去皮切对半(或不去皮拍裂);红萝卜刮皮切段;鲜茅根切段。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即可(或下少许冰糖)。为3~5人量。
鲜土茯苓炖猪排骨
功效:祛湿毒、利筋骨、健脾胃
材料:鲜土茯苓500克、猪排骨400克、眉豆50克、红枣5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片;猪排骨切段;红枣去核;眉豆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为3~4人用。
拍姜韭菜滚猪红
功效:驱寒祛湿、益阳健脾
材料:生姜60克、韭菜100克、猪红500克。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拍裂;韭菜洗净切段;猪红清水漂洗。在镬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猪红滚熟后,下韭菜,下盐、油便好,为3~4人量。
狗肚鱼大芥菜汤
功效:清淡可口、解表邪祛湿热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胡椒根煲猪肚
功效:祛湿除痹、舒筋活络、健脾暖胃
材料:胡椒根40~60克、猪肚1个、陈皮1/4个、生姜2~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猪肚反转,用生粉揉擦洗净,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
功效:祛湿驱寒、健脾安神
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圆肉10克、糯米酒50毫升、光鸡1只(约7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光鸡处理干净,去尾部,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为3~4人用。
土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材料: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用。
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
功效:驱风祛湿、舒筋健骨
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生蝎子45克,鸡壳1副,猪瘦内150克,生姜3片。
做法:用胶袋盛装生蝎子倒入沸开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各物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即可。为3~4人量。
新鲜木棉花煲鲫鱼
功效:清润、祛湿、除浊
材料:鲜木棉花4朵、鲫鱼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鲜木棉花洗净,用淡盐水稍浸洗,再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女人气色不好怎么办
莲藕木耳老鸭煲
材料:鲜莲藕500克、黑木耳60克、老鸭1只和适量精盐、鸡精、生姜、黄酒。
做法:先将莲藕洗净并切块。把黑木耳温水泡发和洗干净。然后,把老鸭洗净加生姜、黄酒熬汤直至八成熟后,放入莲藕、黑木耳煮熟后,放入适量精盐、鸡精。
莲藕木耳老鸭煲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黑糯米粥
材料:大枣30克、黑糯米100克、桂圆10粒和适量红糖。
做法:首先,将大枣、去皮的桂圆、黑糯米洗净,然后,加入大枣、桂圆和适量水煮成粥状,根据自身口味加入适量红糖。
材料:大枣30克、黑糯米100克、桂圆10粒和适量红糖
奶黄香粥
材料:牛奶250毫升、香梨2个、鸡蛋黄1个、粳米100克和适量冰糖。
做法:首先,将梨去皮、核并切成丁,按个人口味加适量的冰糖蒸15分钟。然后,将鸡蛋煮熟后取黄,打碎。最后,将牛奶放入洗净的粳米中熬成粥状,再将梨丁和蛋黄放入煮好的粥中。
奶黄香粥能清热润燥、养血调经。
山药栗子猪肚煲
材料:鲜山药500克、栗子50克、猪肚1个和适量生姜、料酒、精盐。
做法:首先,将鲜山药、栗子去皮、洗净并把山药切块。把猪肚用面粉或精盐多次搓洗洗净并切块,加入适量的姜、酒、清水,煲至八成熟后,加入山药、栗子,最后加适量精盐。
菠莱猪肝汤
材料:菠菜250g、猪肝100g和适量调料。
材料:菠菜250g、猪肝100g和适量调料
做法:先把菠菜、猪肝洗净,再把菠菜切节,猪肝切片,把水烧沸,加入猪肝、菠菜并煮熟,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
健脾养胃吃什么最好
参莲山药猪腱煲
配方:党参30克、湘莲30克、淮山60克、龙眼肉15克、猪腱二个。
制作:先将湘莲淮山浸清水半个钟,洗净,再加党参、龙眼肉、猪腱、加水适量,文火煲两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一切脾虚胃弱,肌肉消瘦,精神不振,大便不实,均可食用
参蓍牛肉煲
配方:党参30克、黄蓍30克、桂枝9克、牛肉500克。制作:牛肉切块,桂枝(布包)加党参黄蓍水适量,文火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行气补脾,脾胃虚冷,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均可食用;湿热虚热者忌用,胃热燥火者忌用。
霍斛洋参海竹老鸭煲
配方:西洋参15克、海玉竹30克、霍山石斛9克、淮山30克、蜜枣三个、老鸭一只。
制作:淮山清水浸半个钟洗净,将鸭宰杀去毛去内脏,全部材料加水适量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本方治疗胃阴虚的慢性胃炎,津亏血燥,很有效。
冬瓜薏米扁豆汤
配方:冬瓜500克、薏米50克、湘莲肉30克、扁豆30克、瘦肉300克。
制作:冬瓜洗净切块,瘦肉切块,薏米莲子扁豆洗净,加适量水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脾胃湿热,胃肠不适者适用,虚寒者不宜,最宜夏天服用。
猴头菇淮山瘦肉汤
配方:猴头菇30克,淮山30克,湘莲肉30克,蜜枣三个,党参15克,瘦肉300克。
制作:猴头菇淮山莲子浸清水半个钟洗净,瘦肉切片,全部材料加水适量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清补脾胃,最宜夏秋食用。
太参四神猪肚煲
配方:太子参30克,莲肉30克,芡实30克,淮山30克,云苓15克,蜜枣三个,猪肚一个。
制作:猪肚洗净,放热水中煲五分钟捞起,芡实淮山莲子清水洗浸半个钟後,全部材料加水适量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一切脾胃衰弱可用,本方不寒不燥
归蓍羊肉煲
配方:当归9克、黄蓍30克、生姜三片、羊肉500克。
制作:羊肉洗净切块,放热水中加生姜少许,煲五分钟捞起,加以上药材再加适量水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补脾益胃,气虚最宜
胡椒莲子猪肚汤
配方:胡椒9克、莲子60克、佛手9克、猪肚一个
制作:猪肚洗净放入滚水中煲五分钟捞起,胡椒(布包)加莲子、佛手,加适量水煲二个钟,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温胃补脾,疏通胃气,胃冷气滞者宜。
益气养心粥: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200克。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有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功效。
黄鳝饭:黄鳝150克,生姜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盐、花生油各适量。将黄鳝宰杀,去内脏,去骨,洗净后切成片,放碟内,以生姜汁、精盐、花
生油拌匀。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减少一半后,放黄鳝于饭上,继续煮至饭熟即成。有补益肝肾、调中健胃的功效。
鸭肉冬瓜汤:冬瓜500克,鸭肉500克,猪瘦肉100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
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剪成小块。将鸭肉、猪瘦肉、冬瓜、荷叶与芡实、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鸭肉熟
烂,调入精盐、味精即成。当菜佐餐,食肉饮汤。有滋阴养肝、健脾利湿的功效。
山药枣豆糕:山药50克,扁豆3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适量。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成。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皮肤瘙痒吃什么食物好
姜丝山鸡肉
材料:山鸡肉300克,生姜50克,食盐少许。
制作:山鸡肉洗净切细丝,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煸炒山鸡肉,待半熟时放入调料及姜丝,加入食盐,翻炒即可。隔日一次,连服7~10天。
芥末猪肚
材料:猪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
制作: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入芥末、香菜末。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湿热型
多发生在女阴、阴囊、肛门等处。患处瘙痒不止,甚至糜烂。女子白带多,小便黄赤,口苦胸闷。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海带绿豆苡仁汤
材料:海带50克,绿豆100克,苡仁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苡仁同煲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匀,分次服食。隔天一次,连服7天。
土茯苓煲乌龟
材料:土茯苓50克(鲜250克),乌龟一只(可用草龟代)。
制作:将乌龟宰杀干净,与土茯苓同煲,至龟熟烂,加盐调味,食龟饮汤。隔天一次,连服3只为一疗程。
对于老年人的皮肤瘙痒症,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辨证食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②保持皮肤有一定的油润性,避免皮肤过度干燥。
③维持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在一定的范围,冬季室内温度应为16~2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0%~40%为宜。若相对湿度低于20%,就应进行调节。
④内衣和内裤要保持清洁、柔软、宽松,最好是纯棉织品。
⑤加强平常的饮食调养,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和豆制品。忌食虾和辛辣刺激性食品,不饮浓茶、咖啡,戒除烟酒,等等。
阴道炎食疗
淮山鱼鳔瘦肉汤
食材:淮山药30克,猪瘦肉250克,鱼鳔15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淮山药、猪瘦肉洗净切块,鱼鳔用水浸发,洗净,切丝。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阴补肾,涩精止带。
马鞭草猪肚汤
食材:马鞭草30克,猪肚100克,调味料适量。
方法:马鞭草洗净后,切成小段,猪肚切片。将水煮沸,把猪肚、马鞭草倒入煮沸。去渣取汁,每日1次。
功效:解毒杀虫,清热利湿。孕妇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淡菜芡实墨鱼汤
食材:淡菜100克,墨鱼(干品)50克,芡实2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料适量。
制作:将淡菜和墨鱼分别用清水浸软、洗净,连其内壳切成3-4段;芡实洗净,猪瘦肉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滋阴清热,收敛止带。
怎么饮食应对皮肤瘙痒
风热型
初起皮肤瘙痒,局限一处,继而迅速蔓延走窜扩大,甚则累及周身而遍身作痒,患处肌肤色红灼热,搔之更甚,饮食燥热食物则更严重,抓后呈条状血痂,可伴有口干心烦。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猪大肠绿豆汤
猪大肠适量,败酱草15~30克,绿豆50~100克。将猪大肠洗净备用,绿豆洗净浸泡20分钟,然后取出装入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牢,同洗净的败酱草一起加清水适量煮烂熟,食盐少量调味,分数次服食,饮汤,吃大肠和绿豆,隔日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
冰糖银耳茅根银花汤
银耳10克,冰糖100克,竹叶5克,白茅根30克,金银花10克。将竹叶、白茅根各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每煮沸15分钟取药汁一次,反复三次,三次药汁合并备用,再将银耳用温水浸泡涨开,洗净后与药汁同入锅,小火煎至银耳烂熟后,加冰糖调匀,最后把洗净的金银花撒入银耳汤中,稍煮沸后即可服食。早晚餐服食,5~7天为一疗程。
风寒型
皮肤干燥,揩之脱屑,瘙痒不绝,每遇风寒而病情加重,无原发皮损,伴面色无华。治宜祛风散寒,补养气血。
姜丝山鸡肉
山鸡肉300克,生姜50克,食盐少许。山鸡肉洗净切细丝,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煸炒山鸡肉,待半熟时放入调料及姜丝,加入食盐,翻炒即可。隔日一次,连服7~10天。
芥末猪肚
猪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入芥末、香菜末。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湿热型
多发生在女阴、阴囊、肛门等处。患处瘙痒不止,甚至糜烂。女子白带多,小便黄赤,口苦胸闷。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海带绿豆苡仁汤
海带50克,绿豆100克,苡仁50克,白糖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苡仁同煲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匀,分次服食。隔天一次,连服7天。
土茯苓煲乌龟
土茯苓50克(鲜250克),乌龟一只(可用草龟代)。将乌龟宰杀干净,与土茯苓同煲,至龟熟烂,加盐调味,食龟饮汤。隔天一次,连服3只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