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营养性贫血要吃什么好呢

孕妇营养性贫血要吃什么好呢

红枣兔肉

原料:兔肉300克,红枣30克。

调料:盐3克,油15克,料酒10克,醋5克。

做法:

1、红枣洗净、去核、沥干水分备用。

2.、将兔肉洗净,切块,均匀地抹上油、盐、料酒和醋,与红枣一起放瓦锅内,隔水蒸1小时,兔肉熟烂即可。

猪肝炒菠菜

原料:菠菜200克,猪肝300克,海米5克,香菜10克。

调料:油20克,盐2克,料酒10克,酱油3克,醋5克,蒜泥10克,香油10克,鸡精2克。

做法:

1、将猪肝切成小薄片;海米用温水浸泡好;香菜切成碎末。

2、将菠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的段,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捞出(菠菜含大量草酸,用开水烫一下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再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却后沥净水。

3、锅内放油烧,烧至七成热,先将姜、蒜煸香,再放入料酒、酱油、醋、蒜泥、猪肝翻炒。最后放入海米、菠菜、香菜炒匀,淋上香油,撒上鸡精即可。

虾米炒芹菜

原料:芹菜200克,干虾米10克。

调料:植物油15克,酱油10克,鸡精3克,盐适量。

做法:

1、将虾米用温水浸泡;芹菜去老叶(保留大部分叶子)后洗净,切成短段,用开水烫过。

2、锅置火上,放油烧热,下芹菜快炒,并放入虾米、酱油,用旺火快炒几下,出锅前撒些鸡精和盐(因为虾米已有咸味,盐需少放)即可。

孕妇吃鱼对胎儿很有好处,因为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维生素B2、烟酸等。此处介绍一道以鳜鱼为主料的美味菜肴:

蜜豆炒鱼柳

原料:

鳜鱼肉250克.蜜豆200克,姜片2片.蒜茸少许,食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上汤1汤匙,柠檬汁少许,生粉1茶匙.花生油500克。

做法:

1、将桂鱼肉切条.用柠檬汁、食盐、胡椒粉、生粉腌10分钟,蜜豆撕去老筋,用淡盐水飞水,过冷水,沥干水分。

2、起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鱼柳拉油至微黄,捞起沥干油分。

3、起锅爆香姜片、蒜茸,放入鱼柳、蜜豆轻轻翻炒,注八上汤,加少许食盐调味,待收汁,勾芡上碟。

孕养生之道网温馨提示:期缺铁性贫血是孕妇营养不良的常见表现之一,因此建议准妈妈们多在摄取中补充富含铁质的奶类、肉类、蔬菜水果等,尤其是补铁的菠菜、兔肉等。缺钙也是孕妇营养不良的征兆之一,此时可以适当吃一下含钙量高的海产,比如说虾。

营养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贫血表现

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2、精神神经症状

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3、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什么是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营养性贫血危害很大,但完全可以预防。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喂养观,合理搭配宝宝饮食,按时添加辅食等等。这一期我们就来介绍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宝宝贫血症!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会造成儿童发育迟缓,因此一旦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听从医生的嘱咐,通过药物或者饮食疗法的方法来改善孩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饮食也是非常采用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而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血、内脏等等,另外烹调用具可用铁制的锅。

另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含维生素C较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而维生素C含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有有西红柿、柿椒、苦瓜、樱桃、油菜、小白菜等。

要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食,不要偏食或者挑食,合理安排餐次和饮食内容,而对于食欲差、胃纳少的儿童患者可以少吃多餐,注意合理的休息与活动,多出去晒太阳。

孕妇营养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命素D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现代医学把本病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两种。前者也叫缺铁性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1岁的婴儿。主要由于婴儿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很多。而人乳和牛乳含铁量都很低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需要,此时若未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后者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主要是由于小儿饮食中的维生素D2与叶酸的含量不足,或肠道细菌合成量不足,使红细胞成熟的因素缺乏而发病。中医学把本病归属“虚劳”、“血虚”等范畴。认为血液来源于脾,根本在肾并涉及心、肝两脏。如果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产生贫血。血虚五脏失养,便可出现心血不足,肝肾两亏等症。常见症状为本病起病比较缓慢,轻者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牙床、眼睑、指甲等部位更为明显。严重贫血可见头晕,全身乏力,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患儿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有的还出现吃土块、煤渣、墙泥等。贫血过久,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营养性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30%):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3、失血: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

1、摄入不足: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奶类含量甚少。叶酸以新鲜绿叶蔬菜、肝、肾含量较多。维生素B12主要需要量成人为每日~3g、婴儿为每日~1g。叶酸的生理需要量成人为每日~75g。婴儿为每日~20g。如不及时添加辅食、或年长儿长期偏食,易发生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

2、吸收和利用障碍:在慢性腹泻小肠切除,局限性回肠炎、肠结核等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吸收,肝脏病、急性感染,胃酸减少或维生素C缺乏,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代谢或利用。

3、需要量增加:未成熟儿,新生儿及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造血物质需要量相对增加,如摄入不足,则易缺乏。反复感染时,维生素B12吸叶酸消耗增加,从而需要量增多而易导致缺乏。

4、先天贮存不足: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叶酸贮存在肝脏中,如孕妇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时则新生儿贮存少,易发生缺乏。

营养性贫血的特性

一、发病原因

1.缺铁性贫血。(1)铁的吸收不良:胃肠手术后(如胃部分切除及胃空肠吻合)由于食物迅速通过胃而进入空肠,影响了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肠粘膜病变、脂肪泄或肠道功能紊乱均可使铁吸收不良,而上述疾病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损失过多:慢性失血占缺铁原因的首位。反复多次的各种出血可显著消耗铁储存,如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反复的鼻出血等均可使铁丢失,终致储存铁消耗尽而引起缺铁性贫血。(3)游离铁丢失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内含有游离铁。衰老的肠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游离铁随之丢失,胃肠道的疾病不仅使铁的吸收不良,且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加,加重了铁的负平衡。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虽然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是它必须由胃粘膜腺(主要存在于胃底和贲门部)所产生的一种粘蛋白(或称内因子)的作用,才能顺利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回肠部。所以一旦胃肠功能紊乱(胃切除手术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必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2)阔节裂头绦虫病所致:此虫长期寄生在较高的小肠部位,可与人争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时间过久,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3)偏食或烹调方法不当所致:据有关调有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患此病者较多,原因主要和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其次是叶酸不耐热,食物过度烹调特别是长时间煮炖即被破坏,从而影响吸收。

(4)药物影响所致:常见的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等)、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导眠能等)以及某些抗肿瘤的化疗制剂。

贫血,祖国医学统称为“血虚”、“萎黄”。中医认为血资生于脾,根源于肾。这是因为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生血液;肾主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充足则可化而为血。所以贫血一证多与脾肾两虚密切相关。脾虚则不能运化吸收,肾虚则精髓不足,均可致血液化源亏乏而形成贫血。

二、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面色无华,皮肤、粘膜、指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或思想不易集中,稍活动或情绪激动后,气急心悸,以及食欲不振、恶心欲吐等症状最为常见,体重减轻则不显著。

2.特殊表现。缺铁性贫血严重时,若伴有胱氨酸缺乏,则可出现指甲扁平不完整、脆薄而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等症;若伴有维生素B缺乏时,可以出现舌炎、口角龟裂,食管粘膜萎缩等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若仅见维生素B12缺乏者,可出现神经功能失调,如感觉异常,其中手足麻木、刺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以后逐渐出现振荡和体位感觉障碍,大脑活动迟钝,甚至精神状态的改变。

三、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各种慢性或隐性病证出血。如痔疮出血、钩虫病(一条钩虫每天摄血约0.5毫升)、阔节裂头绦虫病。

2.积极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这对防止贫血的发生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全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应定期给与维生素B12,一般每月肌肉注射1次,每次50~100微克,作为维持剂量。

3.改变偏食习惯。由于老年人因牙齿脱落,或长期的生活习惯等原因而偏食,这样就容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的摄入不足,预防的办法应是定期补充一些动物的肝、肾,这些食物中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含量较高,多食一些牛肉、豆类,含叶绿素的蔬菜、海带及水果,这些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铁(其中李、桃、杏、葡萄含铁量最多)。

4.由于药物影响所致的贫血,要及时调整用药,但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的检查

缺铁性贫血

1、血象:

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比一般的中幼红细胞略小,边缘不整齐,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3、骨髓铁染色。

4、血清铁蛋白。

5、血清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血像

呈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94μm3,MCN>32pg,MCNC为32-36%。红细胞较少,中央淡染区不明显、染色较深、轻度大小不均,偶见幼红细胞,可见嗜多色性及嗜硷性点彩红细胞,也可见豪一周氏小体及卡波氏环。

白细胞数稍低,粒细胞胞径增大,核分叶过多(核右移),分叶可超过5个以上,常出现在红细胞改变前,故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血小板计数一般均减低,其形态较大。

二、骨髓像

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正常或倒置。红细胞系体积均大,核染色质疏松,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早幼红细胞可早期出现血红蛋白,显示浆老核幼。这种细胞增大、胞核大、染色质疏松的现象,称之为巨幼变。依其成熟程度分为巨原、巨早幼、巨中幼和巨晚幼四期,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总数可达30~50%。粒细胞系统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亦可见巨幼变。

巨核细胞中出现核分叶过多,血小板大,颗粒松散。

三、血生化检查

1、血清维生素B12含量测定,正常值为200-800pg/ml。如〈100pg/ml提示维生素B12缺乏。

2、血清叶酸含量测定,正常值为5-6ng/ml。<3ng/ml提示叶酸缺乏。

孕妇贫血的种类都有哪些呢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

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孕期贫血的症状

轻度贫血者,除皮肤粘膜苍白外,很少有其它明显症状。病情较重者,则常有口腔炎、舌炎、皮肤及毛发干燥、脱发、面黄、水肿、全身乏力、头晕、心悸、胃纳不佳、呼吸短促等症状。当血色素下降至5~6克%时,心脏明显增大。严重贫血者,由于心肌缺氧,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在妊娠或分娩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营养性贫血四防范

1、预防关键是科学喂养

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由于生长速度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要增多,因此要及时添加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辅食。

2、添加辅食一定要循序渐进

可以先给吃一些糊状食品,比如烂米粥、烂面条等。蛋黄是含铁较多的食品,而且也容易被婴儿接受,应该首先选用。大豆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做成豆浆每天给宝宝喝一些。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蛋、鱼、虾等维生素

12的含量较丰富,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应该多吃一些这类食品,宝宝大了可以给宝宝做成肉馅、肝泥、鱼汤等食物。还要给宝宝逐渐添加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苹果、橘子等。

3、从小注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少吃零食,全面摄取营养对宝宝一生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4、饮食多样化并常翻新花样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妈咪千万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经常给宝宝不断变换花样,添加各种色、香、味、形都好的食物,多样化的食物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也可引起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宝宝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重要的营养一定不要忽视。营养学专家把小儿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叫做“一个鸡蛋一点肉,一把青菜一把豆”,这是最基本的营养,妈咪一定要记住。

小儿营养性贫血有几种类型

小儿营养性贫血有两种类型: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的特性

贫血在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由于很多人吸收营养有障碍,体内缺乏造血物质引起的贫血,医学傻瓜称之为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老年朋友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营养性贫血的相关疾病知识。

正常人的红细胞数,男性为40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4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为13.52~15.74克%,女性为11.3~13.78克%,低于此数者即为贫血。本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发病原因

1.缺铁性贫血。(1)铁的吸收不良:胃肠手术后(如胃部分切除及胃空肠吻合)由于食物迅速通过胃而进入空肠,影响了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肠粘膜病变、脂肪泄或肠道功能紊乱均可使铁吸收不良,而上述疾病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损失过多:慢性失血占缺铁原因的首位。反复多次的各种出血可显著消耗铁储存,如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反复的鼻出血等均可使铁丢失,终致储存铁消耗尽而引起缺铁性贫血。(3)游离铁丢失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内含有游离铁。衰老的肠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游离铁随之丢失,胃肠道的疾病不仅使铁的吸收不良,且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加,加重了铁的负平衡。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虽然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是它必须由胃粘膜腺(主要存在于胃底和贲门部)所产生的一种粘蛋白(或称内因子)的作用,才能顺利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回肠部。所以一旦胃肠功能紊乱(胃切除手术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必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2)阔节裂头绦虫病所致:此虫长期寄生在较高的小肠部位,可与人争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时间过久,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3)偏食或烹调方法不当所致:据有关调有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患此病者较多,原因主要和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其次是叶酸不耐热,食物过度烹调特别是长时间煮炖即被破坏,从而影响吸收。

(4)药物影响所致:常见的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等)、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导眠能等)以及某些抗肿瘤的化疗制剂。

孕妇整个孕期都要吃叶酸片吗

1、孕妇整个孕期都要吃叶酸片吗?

叶酸片,对于孕妇和备孕期间的女性来说,吃叶酸片是很重要的,这对于防止宝宝出现畸形很关键,当然,每个人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吃叶酸片。

我国目前对准妈妈补充叶酸的建议是:整个孕期都可以一直补充,每天400微克。在怀孕中晚期补充叶酸是为了预防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妊娠的其他合并症,如胎盘早剥、早产、妊娠高血压等疾病。因此,即使已经过了孕早期,准妈妈也还是要坚持吃叶酸哦。孕妇整个孕期都要吃叶酸片吗

2、叶酸片的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较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时,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同管注射。

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诊断明确后再用药。若为试验性治疗,应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合并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B族维生素。

恶性贫血及疑有维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单独用叶酸,因这样会加重维生素B12的负担和神经系统症状。

孕妇贫血缺什么

孕妇贫血一般缺铁的原因最常见,还有一种是营养性贫血,因为营养不足导致贫血的症状产生。而缺铁性贫血是很多孕妇最常见的因素,所以孕后妈妈一定要营养均衡摄入,有助于避免怀孕后各种问题的诱发。

对于轻微的贫血症状,对于胎儿不会造成影响,但如果贫血严重对胎儿和孕妇本身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注意营养的摄入。

相关推荐

婴儿补血口服液的作用

婴儿补血口服液最大的功效和作用就在于给出现营养性贫血的婴幼儿补血。营养性贫血是指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民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营养性贫血在婴幼儿中非常常见,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出现营养性贫血的孩子会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甚至倒退的现象,例如已经到了会爬走的月龄却迟迟不会爬走,或者是原来已经会坐会爬的病后又不会了。有的孩子患上营养性贫血之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或者萎靡不振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等症状。 营养性

孕10周你最想问专家什么

网友问:补钙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天应该补多少,哪种钙剂最好? 专家答:怀孕初期钙需求量与正常人大致相同,因此此时不需特别补钙,而怀孕4个月后随胎儿骨骼的发育,孕妇每天对钙的需求量增长为1000mg~1500mg,饮食钙摄入不足,需从含钙食物和钙片中摄取。作为普通孕妇,每天除正常的膳食以外,再额外地补充钙片500~600毫克比较适宜。另外,多到户外晒晒太阳,有利于钙质吸收。目前国内市场上补钙产品有很多,孕妇常选择的钙剂:钙尔奇D600、惠氏玛特纳、乐力氨基酸螯合钙胶囊、盖天力牡蛎碳酸钙咀嚼片、福施福-孕妇营养

孕妇贫血有几种

1、叶酸缺乏性贫血 叶酸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怀孕后,孕妇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 150—300微克,却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了体内对叶酸的摄入。加之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孕期孕妇最常见的贫血,一般从怀孕5—6个月开始发生。很多孕妇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造成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宝贝的发育都需增加血

营养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妊娠期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妊娠后期贫血的患病率可达40%,其中70%为缺铁性贫血,28%为叶酸缺乏性贫血,其余为缺铁和叶酸,或者兼有缺乏维生素B12三种因素所致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从妊娠第10周起,孕妇血容量就急剧增加,很快达到原来血容量的140%。血液先稀释,血细胞逐渐增加,过度期称为“生理性贫血期。如果营养充足或及时补充铁剂,孕妇血细胞先增至原量的120%,第20周前后再增至原量140%,就可以使血红蛋白达标而不致于出现贫血。在补充含铁膳食时,由于混合动植物食物铁的吸收率降低至10%左右,所以

​女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而发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种,在营养性贫血中占很大比例,主是因为缺铁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原因,因为慢性失血就等于失铁。妇女月经过多是缺铁最多见的人群。慢性失血还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如溃疡

孕妇什么营养品好

到了孕中、晚期,热量的需求增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需量均增加。如钙的需量,中国的推荐标准为孕中期(4~6个月)每日需1000毫克,孕晚期每日需1500毫克。中国人群膳食结构的一个明显不足是奶制品摄入较少,很多孕妇孕前很少喝奶甚至不喝奶,奶制品是钙的一个最主的来源,奶制品摄入较少,钙的储备就会不充足,因此,在选择孕妇营养品时,除了选择奶类及其奶制品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为了促进钙的吸收,可以多晒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制剂。 孕中期以后,由于血容量的增多,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若膳食中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贫血症状,如经诊断确定,则应给予补充口服铁剂,其中又以乳酸亚铁为主的成份最好,且必须连续服用三、四个月来矫正贫血现象,以及补足体内铁质的储备量。 每天摄取含铁量丰富的食物也是十分必的,像谷类、绿色蔬菜、蛋、肉及新鲜肝脏等,都是很好的含铁食品。人体对于动物性食物的铁质吸收率比植物性食物好。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通常会造成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偏食、肠道吸收不好等,若是女性则也有可能与月经过多有关。应找医生彻底检查。 用新稀宝+铁之缘治疗营养性贫血效果

女人贫血需做哪些检查

充分认识贫血,首先必须知道血液从哪里生产出来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液中的主成分是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它呈鲜红色。是在人体骨髓里生产出来的。人体的骨髓好比生长血液的“土壤”。父母遗传下来的造血干细胞就象血液的“种子”,加上优质的造血原料,血液就能在骨髓中不断的生产出来。如果生长血液的“土壤” 即骨髓出了问题;或者造血的“种子”变异或恶变、以及造血原料即营养物质缺乏,均可导致各种各样的贫血。 女人贫血常表现为面色外观苍白或苍黄,只能怀凝有贫血,彻底弄清贫血,就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查即通常称化验。 引起贫血的原

小孩子缺铁性贫血是什么原因

营养性贫血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3岁以内宝宝约有30-40%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以6个月-2岁发病最多见。营养性贫血的发病比较有规律性,临床上发现大多生在6个月到2岁的小孩,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萌芽阶段,就是开始长乳牙到乳牙发育完全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之后,营养性贫血的发病就减少了。 贫血的原因,常见的有四个。第一个就是先天储铁不足。正常胎儿从母体获得铁约225mg,可供出生后4—5个月生长之用。如果妈妈缺铁性贫血严重,孩子体内铁元素的储备往往是不够的,或者是孩子早产,多胎,从母体获得的铁不足以致生后3

孕妇贫血什么好 黑色食物

民间有一种说法,黑色的食物含有丰富的铁物质,具有明显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效,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所以孕妇贫血不妨多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