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地仓针刺方法

地仓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口角水平外侧延线与鼻唇沟延线的交界点。

简易取法: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是穴。

进针方向:取侧坐或侧卧位,向颊车方向透刺,或向迎香穴透刺。

进针深度:向颊车透刺1.5-2.5寸(治疗面瘫);向迎香穴透刺1-2(治疗三叉神经痛)。留针20分钟。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或半侧面可有酸,胀,痛感。

针刺地仓穴怎么正确操作

地仓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口角水平外侧延线与鼻唇沟延线的交界点。

简易取法: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是穴。

进针方向:取侧坐或侧卧位,向颊车方向透刺,或向迎香穴透刺。

进针深度:向颊车透刺1.5-2.5寸(治疗面瘫);向迎香穴透刺1-2(治疗三叉神经痛)。留针20分钟。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或半侧面可有酸,胀,痛感。

作用主治

地仓穴位足阳明胃经穴,并为该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脉相会之处,有祛风扶正,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小儿流涎诸症。

注意事项

1.施针透刺颊车时,应注意掌握平刺角度,如果角度过大而近于斜刺,则有可能刺破面颊内部而刺入至口腔中。

2.地仓不宜艾炷灸,因穴位处皮肤肌肉浅薄,穴区附近有面动,静脉,直接灸可能会损伤血管,引起面部皮肤损伤,因此应慎灸。

地仓针刺方法 针刺地仓注意事项

1.施针透刺颊车时,应注意掌握平刺角度,如果角度过大而近于斜刺,则有可能刺破面颊内部而刺入至口腔中。

2.地仓不宜艾炷灸,因穴位处皮肤肌肉浅薄,穴区附近有面动,静脉,直接灸可能会损伤血管,引起面部皮肤损伤,因此应慎灸。

地仓的准确位置图 地仓怎么按摩

1.正坐或仰卧,轻轻闭口,举起两手,用食指指甲垂直下压口吻两旁的穴位,稍用力掐揉穴位,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天按揉两次,每次1-3分钟。

2.用双手食指指腹垂直下压左右两侧地仓穴,稍用力掐揉,以有痛感为佳,每天坚持按摩,可以刺激口轮匝肌及面颊深层肌肉,使肌肉恢复弹性。

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生活的护理,应该合理的用药,特别是应该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停止用药。此外,中医治疗面瘫是一个好的方法,其中,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是怎样的?以下,展开介绍:

以针灸治疗面瘫,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发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说明:普通面瘫不需要任何治疗,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正规的医疗体系,是不应该用药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针灸能够治疗面瘫。

大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大迎穴常用配伍

1.配太阳,翳风,地仓,四白,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㖞斜。

2.配地仓,颊车,下关,承浆,合谷,针刺泻法,熄风止痉,治疗风邪入络之牙关紧闭,唇瞤动。

3.配颊车,翳风,内庭,商阳,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治疗风热面肿痛,颊肿等症。

4.配曲池,臂臑,支沟,肘尖,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瘰疬。

5.配下关,耳门,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荣筋,治疗经筋松弛之牙关脱臼。

下关针刺注意 下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熄风解痉,开关通络,如配耳门,合谷,太冲,大椎,治疗破伤风口噤不开;配合谷,水沟,井穴,治疗中风闭证牙关紧闭;配内关,水沟,颊车, 治疗气厥牙关开阖不利。

2.配太阳,风池,翳风,四白,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口眼㖞斜。

3.配翳风,合谷,颊车,地仓,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胃火齿痛。

4.配耳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热降火,聪耳利窍,治疗少阳胆火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5.配风池,大椎,翳风,听宫,外关,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聤耳。

6.配风池,四白,迎香,颊车,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泻阳明胃火,通络止痛,治疗胃火面痛。

7.配百会,风池,行间,太溪,水泉,针刺补泻兼施,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

8.配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精强筋,坚固关节,治疗精血不足,经筋失养之惯性下颌关节脱位。

地仓怎么按摩 地仓穴名解析

地,脾胃之土的意思;仓,五谷存储聚散之所。地仓的意思就是,胃经地部的经水在此聚散。此处穴位的物质是胃经上部各穴位的地部经水聚集而成,再由此处穴位分流输配,具有仓储的聚散作用。因为地仓是一身之粮仓,国家之粮库,由君皇管辖,头为君皇之位,所以这处穴位在头部而不在腹部。地仓也被称为“会维穴”“胃维穴”,这个穴位的气血输配的正常与否,直接维系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所以称会维或胃维。

相关推荐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有哪些

1、体针法治疗面瘫 治疗面瘫的体针法每次选常用穴4-5穴,备用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可根据透刺二穴间距离选针,经常用作透穴的穴位为地仓透四白、太阳透丝竹空等。对于治疗面瘫需要迅速进针,缓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如透穴,以针尖到达上穴后再刺入o.3寸左右为宜.翳风穴斜向上刺,以面部出现针感为宜,睛明穴用5分长毫针浅刺0.1~0.2寸。 2、针罐法治疗面瘫 治疗面瘫常用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备用穴为透针所到的止穴,根据主穴的需要而定。第一组阿是穴,以28~30号毫针,分别自皮

面瘫的治疗

面瘫生成的原因就是面部中风,从而导致面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面部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经麻痹、发炎、甚至坏死。使面部肌肉,不受大脑控制产生松弛下垂。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 中医治疗方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

如何治疗面瘫效果最好

治疗面瘫临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泼尼松等等)、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12之类的药物)及活血化瘀药共奏抗炎、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之功效。显而易见,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强烈,加之其本身就是对症支持治疗,疗效并不确切。但如果过用激素,将产生许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让面瘫患者肥肿难分、水钠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而维生素B1、B12之类的药物是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见效缓慢,作用比较弱,使用周期比较长。 所以治疗面瘫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面瘫患病15天之内是面部神经缺血水肿期,这个时间也是面瘫疾病的急

地仓的准确位置图 地仓按摩的好处

地仓穴汇聚胃经经水,有储藏的作用,它还维系着脾胃的精微向人体的输配,输配的正常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按摩地仓具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还有助于控制食欲,活血润面,起到改善面部松弛,提拿嘴角的功效。

地仓怎么按摩 按摩地仓主治疾病

1.地仓穴对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痉挛,疼痛有一定的疗效。 2.经常按摩地仓穴,能缓解口歪,流涎,三叉神经痛,眼睑跳动等症。 3.长期按压地仓穴,对口渴,失音,目昏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效。 4.配伍颊车,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能够治疗口喎,流涎,齿痛,唇缓不收等症状;配伍颊车,承浆,合谷,有通气滞利机关的作用,能治疗口噤不开。

地仓的功效与作用 地仓穴常用配伍

1.配翳风,太阳,下关,颊车,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歪斜。 2.配合谷,承浆,颊车,针刺泻法,理气通滞利窍,治疗风邪入络之口噤不开,唇缓不收,流涎等。 3.配太阳,鱼腰,阳白,四白,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外袭之眼睑瞤动。 4.配颊车,下关,合谷,内庭,针刺泻法,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治疗风火颊肿,面瘫,胃火齿痛等。

地仓的功效与作用 地仓穴穴位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颊支,深层有颊神经的末支。

针灸疗法治痛性肌痉挛

针灸治疗: 1、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

大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大迎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下颌角前下方约1.3寸,咬肌附着处的前缘。 2.正坐位,闭口鼓气,在下颌角前下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按凹陷下端有搏动处。 作用 类属:足阳明胃经。 作用:疏风通络,清热消肿,过滤浊气。 主治疾病: 1、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口噤不开,唇吻瞤动,面浮肿,牙关脱臼诸病症。 2、风热上攻之齿痛,颊肿,瘰疬诸病症。 3、龋牙痛,智齿冠周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太阳,翳风,

巨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巨髎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或仰卧位,直视前方,瞳孔直下,沿瞳孔直下垂直线向下轻推,至与鼻翼下缘水平线的交点处,按之有酸胀感。 作用主治 类属:足阳明胃经。 作用:疏风清热,疏经通络,明目退翳,紧实脸部肌肤,消除脸肿,美化曲线。 主治病症 1.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眼眶瞤动,唇颊肿,目翳诸症。 2.风热上攻,火热上炎之鼻衄,齿痛,唇颊肿诸病症。 常用配伍 1.配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