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蛔虫病的药物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 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 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 天内分2 次服。可于驱虫后10 天重复给药1 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 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 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 次/d,连服3 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 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 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 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
(一)苯咪唑类化合物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阻碍三磷酸腺苷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与生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
1.甲苯咪唑(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 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4.噻苯咪唑(Thiabendazole) 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二)噻嘧啶(Pyrantel)(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热病人应暂缓给药。
(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最高量不超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剂。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药已渐少用。
(四)苦栋皮有效成分为川栋素。实验证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用。
香椿的功效与作用
1、美容养颜
香椿中富含维生素E、性激素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延缓皮肤的衰竭,还具备了助孕的效果。
2、开胃
香椿是含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进入肠胃之后可以增加我们的食欲感。
3、治疗蛔虫病
香椿的挥发气味可以穿透蛔虫的表皮,使得蛔虫无法攀附在肠壁上了,从而治疗了蛔虫病。
4、提高免疫力
香椿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小儿常磨牙是病吗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晚上睡觉时磨牙,睡眠不安,时有脐周疼痛和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可不知是什么原因。首先应考虑是否有蛔虫,可到医院检查大便,如果从大便中查到蛔虫卵或发现排出成虫就可确诊。蛔虫病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约65%~70%的人被感染,儿童感染率更高。
小儿得蛔虫病时可无任何症状,或者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等,重者可并发蛔虫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症。大量蛔虫寄生于肠道,不仅消耗营养,而且妨碍正常消化与吸收,即使患儿食量较大,也常造成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所以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蛔虫病。环境被蛔虫卵污染是造成小儿感染蛔虫病的主要原因。小儿喜欢在地上爬玩,虫卵粘在手指和身上,特别是指甲缝内,很容易被带入口中。病从口入,所以小儿玩物不洁、吮指、喝不洁生冷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等都能带进蛔虫卵。
蛔虫病怎么治
蛔虫病,一般服用蛔虫药即可治愈。
儿童得了蛔虫病后,家长只要给他们服用蛔虫药,就可以将蛔虫杀死或驱出体外。经过驱虫治疗,一般3-4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没有虫卵就治好了。服用蛔虫药最好禁食油类食物。现在的蛔虫药一般毒性较小,但吸收后仍有可能产生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1、甲苯达唑,又称安乐士,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它能直接抑制虫体,使虫体肌肉麻痹死亡,在杀灭幼虫、抑制虫卵发育也起作用。这种药对蛔虫的疗效比较高,而且也可以治疗其他线虫,比如钩虫、蛲虫的感染,排虫有效率约90%。副作用小,偶尔会有腹泻呕吐、头痛头昏、发热、皮疹等。
2、枸橼酸哌嗪,又称驱蛔灵,也是临产上安全有效的抵抗蛔虫和蛲虫的药物。它可以使虫体肌肉发生迟缓性麻痹,虫体不能吸附在肠壁而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种药在麻痹前不兴奋虫体,所以也适用于并发症的儿童。但肝肾功能不良以及癫痫儿童禁用。在肠梗阻时,,为了避免引起虫体骚动,最好不用。毒性低,大量服用时偶尔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震颤等。
3、左旋咪唑,广谱驱肠虫药,可以使虫体肌肉麻痹随粪便排出。这种药起效快,服药30分钟就可由肠道排泄,不会蓄积中毒,驱蛔虫效果达90%-100%,对钩虫、蛲虫也有效果。副作用轻微,比较常见的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偶尔有肝功损害、白细胞减少、皮疹等等,所以肝肾功能不良的儿童慎用。
4、丙硫咪唑,又称肠虫清,一种新型的广谱驱肠虫药。它可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吸收,使虫体因能量耗竭而逐渐死亡。可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线虫等引起的单一或混合感染。不良反应较少,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等;并可发生骨髓抑制,影响白细胞生成。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蛔虫病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如果儿童患有蛔虫病其他并发症,则需要对症治疗。
1、胆道蛔虫病,治疗原则是镇痛、解痉、驱虫、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驱虫时最好选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药。如果得不到缓解,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2、蛔虫性肠梗阻,如果是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等儿童疼痛缓解后再驱虫治疗。如果是完全性肠梗阻,需要即时手术治疗。
3、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手术治疗。
小孩肚子有蛔虫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因为小孩常常把没洗过的手指或手、不够清洁的东西放进嘴里或嘴边,所以发生肠道寄生虫症的概率远大于成人。以下方法可以治疗小孩肚子里的蛔虫:
1、合理选择药物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很多,疗效很高,而副作用很少,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四咪唑等,患蛔虫病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治疗。
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2、驱除蛔虫二法
取石榴树皮15克,洗净入锅,加水500克,煎浓汁约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虫有特效。
食醋2汤匙,6小时服1次,连服2日,可驱蛔虫。
3、预防
(1)培养儿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家长要给儿童修彻底洗晒衣服和被褥。
(2)儿童的指甲缝中很容易藏有蛔虫卵。家长要经常给儿童修剪指甲,教育他们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3)消灭苍蝇、蟑螂等,不让儿童吃被它们爬过的食物。这些昆虫会把蛔虫卵、细菌等带到食物表面,从而传播消化道疾病。
(4)积极发现、治疗蛔虫病,控制传染源。特别是在幼儿园,可以采取集体服用驱虫药物来进行普遍治疗,预防儿童互相传染。另外,蛔虫病的重复感染率极高,家长要预防孩子重复感染。
经过治疗,经3~4个月后检查粪便无虫卵即为治愈。愈后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蛔虫病
蛔虫病的治疗可分为驱蛔虫治疗及并发症处理,但最根本的是驱虫治疗。
1.驱虫治疗
苯咪唑类药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虫药物,目前应用最广的有甲苯咪唑(mebendazole)和阿苯达唑(albendazole)。甲苯咪唑,200mg/次,1~2次/d.共1~2天。阿苯达唑,4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达90%以上。一般无副作用,偶有轻泻或轻度腹痛。此外,有时可见服药后引起蛔虫骚动和游走,发生呕吐蛔虫现象等。对严重感染者往往需多次治疗才能治愈。治疗中偶可出现蛔虫躁动现象,有可能发生胆道蛔虫症。广谱驱虫药伊维菌素(ivermectin),100μg/kg,口服一次,治愈率接近100%。
2.异位蛔虫症及并发症的治疗
①胆道蛔虫症主要采用内科治疗,应予镇静、解痉止痛、控制合并感染。内科治疗无效者则需手术治疗;②阑尾蛔虫病应及早给予手术治疗;③蛔虫性肠梗阻应服用适量豆油或花生油,可使蛔虫团松解,再给予驱虫治疗。上述治疗措施无效时,及早给予手术治疗。
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南瓜籽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南瓜籽性平,味甘,具有杀虫驱蛔、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蛔虫病、手足浮肿等。此外南瓜子还有保护前列腺的功效,男性每天食用约50克炒熟的南瓜籽,可治疗前列腺肥大,还可预防前列腺癌。
如何治疗蛔虫病
一般来说,蛔虫药可有效将蛔虫驱逐体外甚至杀死蛔虫,一般治疗时只需给宝宝服用蛔虫药。正常情况下,可在三、四个月后检查粪便,若其中无蛔虫卵说明已经治好。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在服用驱虫药物期间,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油腻食品。一般的蛔虫药毒性都比较小,但服用后仍可能会有头疼、呕吐等症状。
· 西药治疗
给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先关注患儿的健康情况,最好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进行。一般来说,给宝宝服用一个疗程的驱虫药物便可。
1.安乐士
学名叫做甲苯达唑。可直接遏制虫体,麻痹其肌肉促使死亡。对杀死幼虫,阻碍虫卵生长也起一定的效果。该药物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品之一。
安乐士具有副作用小、药效高等特点,偶尔可能会产生头疼、呕吐、拉肚子、发烧等症状。该药还可治疗其他线虫感染,例如蛲虫、钩虫等。连续服用三天,早晚各服用1片(100mg)或一次性服用2片(200mg)。
2.肠虫清
学名又叫丙硫咪唑,是一种新研制的驱虫药物。对治疗由蛔虫、鞭虫、线虫等诱发的虫体病有一定的功效。该药物可有效阻止蛔虫对体内营养物质及葡萄糖的汲取,使其能量完全消耗直至慢慢死去。一次性服用2片(200mg),未满两岁的患儿服用剂量需减半。
该药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现象,以及肚子疼、拉肚子、头发脱落、恶心等情况。另外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的现象,对体内白细胞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产妇以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
3.驱钩蛔
也称为左旋咪唑,也属于广谱类驱虫药之一。药效很迅速,服用后半小时内便可将蛔虫通过粪便排泄出来,而且不会出现蓄积中毒的现象。该药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90%,甚至是100%,对钩虫等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早上空腹服用,或者晚上睡前服用一次,一次性服用2-3mg/Kg。
该药物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后可能有头疼、恶心以及肚子疼等症状,偶尔会出现疹子、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等情况,因此肝、肾不好的孩子需谨慎服用此药。
4.驱蛔灵
该药又叫做枸橼酸哌嗪,服用后可慢性麻痹蛔虫,从而使其无法吸附在人体肠壁上,虫体随排泄物排出。该药在麻痹之前不兴奋蛔虫,因此该药也适用于有并发症的孩子。一天0.1-0.15g/Kg,连续服用两日,晚上睡觉前服用,一天服用的总量不多于3g。
此药的毒性比较小,当服用过多时可能会表现出呕吐、荨麻疹、颤动、肚子疼等症状。在孩子肠道梗阻时,最好不服用该药物,以免引发蛔虫的不断骚动。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癫痫病或肝肾不好的孩子切勿服用此药。
怎样给宝宝防治蛔虫病
蛔虫病流行很广,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乡村儿童发病最多。成虫寄生在小肠,一般症状轻微或无,儿童或体弱者可有不思饮食、偏食、异嗜癖、腹痛,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
病人和带虫者小肠中寄生的成虫卵随粪便排出,特别是小儿随地大便,造成家庭内及其周围环境污染。用新鲜人粪施肥可污染蔬菜。食用污染了蛔虫卵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饮水等)后便受到感染。小儿常在地上爬玩,有的习惯将手指放入口中;或通过污染的玩具将虫卵传入口中。虫卵进入易感者的消化道后发育成蛔虫而发病,所以预防蛔虫病要把握好病队口入这一关。应对病人和易感者定期检查。发现大便蛔虫卵阳性者,即须服药治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搞好家庭饮食卫生,凉菜加工前应认真清洗干净。教育儿童、帮助幼儿改进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不随地大便。
治疗蛔虫病可选用肠虫清,左旋咪唑,遵医属服用。感染严重者1周后重复治疗一次。亦可选用噻嘧啶,属驱蛔虫较理想的药物。
小儿蛔虫病的危害
蛔虫病是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尤其是出现蛔虫病之后,这些蛔虫常常寄生在,我们的肠道内会造成,我们的甲状腺以及脾,肾严重的损伤。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治疗蛔虫病,在生活当中及时的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蛔虫病一旦出现我们要及时的治疗,那么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出现蛔虫病之后,尤其是孩子经常会患有这种疾病,那么就会变得特别容易饥饿,而且还会特别挑食,经常哭闹腹泻。
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去治疗,在生活当中要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应该让他明白,使用过的玩具或者是,毛巾生活用品都需要清洁消毒。
常吃山药可治疗蛔虫病
蛔虫病吃什么
山药桂圆粥
制作方法
1. 首先我们要把粳米淘洗干净,在清水里浸泡以便备用;
2. 山药刮洗干净,切成小薄片;
3. 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均洗净备用;
4. 然后再往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的冷水,把粳米、山药片、桂圆肉、荔枝肉以及五味子一起放入锅中,调成小火煎煮;
5. 待米烂粥稠时,用白糖调好味,稍焖片刻即可。
营养解析
桂圆肉:桂圆因其种圆黑光泽,种脐突起呈白色,看似传说中“龙”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鲜的龙眼肉质极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实为其他果品所不及。
鲜龙眼烘成干果后即成为中药里的桂圆。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是健脾长智的传统食物,对失眠、心悸、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贫血有较好的疗效。桂圆味甘性温,有上火症状者和孕妇不宜食用。
常用驱肠虫药有哪些
肠虫清(阿苯达唑,10×200毫克,12.50元) 有片剂与胶囊剂各100毫克与200毫克。成人治蛔虫及蛲虫病时,每日400毫克1次服用。2岁以上小儿治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时,各取2片(每片 100毫克)1次服用。成人治疗钩虫病、鞭虫病时,每次400毫克,一日2次,连服3日。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有些病人服用后,可有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凡对本品过敏者,孕妇、乳母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对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皮炎、癫痫等不宜应用。若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去医院治疗。
安乐士(甲苯达唑,6×100毫克,2.40元) 有片剂、胶囊剂、混悬剂可供选择。成人治疗蛔虫、蛲虫感染,可每日取200毫克1次服用。成人治疗钩虫、鞭虫感染,每次取200毫克,一日2次,疗程 3~4日。4岁以上儿童应用成人剂量,4岁以下者减半量应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特别是蛔虫感染较严重的病人服药后,可引起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吐蛔虫,甚至引起窒息,此时应立即就医。孕妇、乳母、未满2岁的幼儿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除习惯性便秘外,不需服泻药。
另有肠虫净片(复方甲基咪唑片),成人在驱蛔虫时,一日服2片;驱蛲虫时,每日服2片。混合感染每次1片,一日2次。
驱蛔灵(哌嗪,100毫升,2.80元) 又称枸橼酸哌嗪、磷酸哌嗪或六一宝塔糖,常有片剂与糖浆剂。主要用于治疗蛔虫病,但对蛔虫所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和早期胆道蛔虫病也有效,还可用于蛲虫感染。
成人治疗蛔虫病,常用枸橼酸哌嗪,量为3~3.5克(或糖浆剂19~22毫升)睡前1次服,连服2日。小儿每次按0.25克/千克体重(糖浆剂0.6~1毫升/千克体重),一日量不超过3克(糖浆剂不超过19毫升),连服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