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
【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茎具四棱,有沟纹。下部叶对生,上部叶有的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10~15cm,边缘具细锯 齿,齿缘反卷,骨质,并有突尖。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轴上有腺毛;花萼5裂,裂片边缘膜片;花冠褐紫色,上唇长于下唇;退化雄蕊近圆形。蒴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溪边、山坡林下及草丛中。主产浙江。
【性位、归经】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应用】
1.清热凉血:本品味咸性寒,能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常配生地、丹皮等同用,如营血汤。
2.养阴清热: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3.泻火解毒:本品味兼苦而性寒,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泻火所以解毒(热毒)。用于温热病发斑,热毒盛之咽痛、目赤、耳肿等症。常配麦冬、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治疗咽喉肿痛和白喉有良效。
4.软坚散结:本品味咸能软坚,性寒能清热,以清热软坚而消散郁结之痰火。用治疗痰火结核、瘰疬等症,常配牡蛎,贝母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药同用,如消瘰丸。
此外,本品有用于脱疽(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配银花、当归、甘草等同用,如四妙勇安汤,亦取本品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
【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养阴生津
元参质润多液,能养阴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常配麦冬、生地等同用,如增液汤。
人参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元气
人参泡酒属于一种大补药酒,能够很好的补充身体元气,对于器官也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同时还可以安神益智以及生筋固脱。如果是久病导致身体气虚,脾胃不足以及食欲不振、盗汗、乏力、脸色不好、口渴、神经衰弱等,都可以服用一些人参泡酒。
参芪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元气
人参甘温补虚,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适合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汗出不止、四肢发冷、脉微欲绝等证候的运用,而且现代医学认为,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外科等都有明显的作用。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
元参性凉,味苦、咸,如肺经,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常和鲜生地、麦冬、黄连、连翘、银花、竹叶卷心等同用于以上诸症;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鼻咽干燥,常与芦根、黄芩同用;用于毒犯营血,高热迫血妄行、神昏谵语者,常与犀角、生地、丹皮配用;用于胃热炽盛,口干舌燥,胃中灼热疼痛,常与蒲公英、黄连、吴茱萸同用。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降压
元参流浸膏对于麻醉兔静脉注射,小量能使血压先略有上升,继而下降;大量则仅使血压下降。水浸剂、乙醇-水浸液及煎剂,对于麻醉犬、猫、兔等有显著地降压作用。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抗氧化
元参中苯丙素苷类抗氧活性明显比环烯醚萜类强。苯丙素苷XS-8与XS-10对脱氧核苷酸羟基加成自由基产生显著的修复作用,而环烯醚萜苷XS-6与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不明显。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四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前两者明显强于后两者。
党参功效作用与主治 健脾和胃
党参归脾、肺经,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物质含量较高,适量饮用可以帮助温暖人体脾胃,促进脾胃运化、营养吸收,具有一定健脾和胃的作用。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保肝
元参中含有的苯丙素苷有保肝作用。研究发现苯丙素苷XS-10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能抑制肝细胞凋亡。抗肝损伤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元参的功效与作用 滋养肾阴
元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入肾经,有滋养肾阴的功效,常与地黄配合同用。但元参苦泄滑肠而通便,泻火解毒而利咽,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一般不作长服的滋补之剂;地黄则功专补肾养阴,可作为久用的滋阴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