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蛔虫病需要怎么治疗

蛔虫病需要怎么治疗

1、对于蛔虫病这种疾病首先就是进行药物除虫。

对于蛔虫病这种疾病首先要采取的就是要进行药物除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是苯咪唑类药例如阿苯达唑,需要重复给药治疗。

2、对于蛔虫病这种疾病其次需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果患者得的是胆道蛔虫病仅靠西药治疗效果并不佳,临床上治疗胆道蛔虫病多是中西医结合,解痉止痛、驱虫或内镜 取虫以及预防和控制感染。

3、对于蛔虫病这种疾病最后还需要通过日常进行预防。

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关于蛔虫病的知识,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注意事项:

蛔虫病这种疾病对于患病儿童来说对于营养的吸收影响特别大,所以这种疾病一旦检查出来就要抓紧治疗,同时注意好日常的生活卫生,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瓜子的作用 丝瓜籽的功效与作用

葫芦科植物丝瓜和奥丝瓜在秋季果实成熟后,采集丝瓜络时得到的种子。瓜子性寒、味苦,可也利水,除热,利便,驱虫。可以用于治疗肢面浮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下血,痔漏,便秘,蛔虫病。治蛔虫病时使用黑丝瓜子仁,成人每日40~50粒,儿童每日30粒。捣烂后装入胶囊,睡前1次服,连服天,排虫率甚高。

叩齿和磨牙有什么区别

磨牙是一种病症病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肠寄生虫病,如蛔虫病,多见于儿童。因肠内蛔虫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的多种毒素,刺激熟睡者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咀嚼肌的持续收缩,导致夜磨牙。②胃肠疾病,如消化不良。③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这些人在熟睡中,虽然大脑皮质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命令咀嚼肌收缩,而产生无意识的咀嚼动作。④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等。⑨颌关系紊乱,如早接触等。夜磨牙症有哪些治疗措施呢?首先要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如蛔虫症患者应服用驱蛔虫药物,彻底治疗蛔虫病;治疗胃肠道疾病;克服紧张情绪,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积极治疗牙周炎,矫正咬合关系等。对顽固性的磨牙症患者,可考虑制作颌垫,以保护牙齿、牙周组织和颞颌关节。洗髓金经》:“叩齿”可防牙齿动摇、脱落和治牙疼.具体练法:端坐, 凝神静心, 屏除杂念, 两唇轻合, 上下齿相互叩击, 铿然有声. 先叩臼(大)齿、次叩门(前)齿、再错位叩犬齿. 每日晨起、中午、睡前或不拘时刻, 每次叩一百下. 自觉有热片上冲于脑为宜, 如无, 则叩齿次数加倍. 舌下生出津液时不可随意吐弃, 以意送入脐下3寸左右的丹田. 叩齿时注意用力要自然适度, 过大过小都不好, 过大疼痛, 过小达不到效果.

蛔虫病治疗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中西医结合,解痉止痛,消炎利胆,排蛔,并驱除肠道蛔虫为主要目标。也可在内镜直视下取蛔虫。

2、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3-4天无效且症状加重,有明显并发症,即行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胆汁。胆囊坏疽者切除胆囊,胆道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动脉结扎术。有其他并发症时做相应处理。术中、术后均须考虑驱除肠道蛔虫,以防复发。

用药原则:

胆道蛔虫诊断明确,首选给予解痉止痛,用A中阿托品+哌替啶,肌注,消炎,用A中抗生素药物,如:氨S+庆大+甲硝唑,如感染严重时可用B中抗生素,给予利胆,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虫药。按以上用药大多胆道蛔虫可经非手术疗法治愈。另外,平时有肠道蛔虫病时,要定期选用A或B中任何一种驱蛔药给予驱蛔治疗,预防胆道蛔虫病。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典型者,先行A项检查,B超找到胆道蛔虫,是最可靠依据。有并发症时,示情况选用B项检查。注意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心绞痛等鉴别。

疗效评价:

1、治愈: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者。B超示蛔虫已排出胆道;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者。

2、好转:经保守治疗症状减轻,但B超等检查蛔虫未完全排出胆道者,或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者。

3、未愈:症状不消失,并出现夏科氏三联症;B超示胆道内仍有蛔虫。

治疗蛔虫病的药物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驱蛔虫作用较缓慢,常于用药后2~4 天蛔虫才从粪便排出。严重感染者需多次治疗方可治愈。治疗过程中可因蛔虫躁动而并发胆道蛔虫病。阿苯达唑对成虫、蚴虫及虫卵均有杀灭作用,成人及2 岁以上儿童剂量为400mg(200mg/片),顿服,或l 天内分2 次服。可于驱虫后10 天重复给药1 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多于服药后2~3 天出现头昏、失眠、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下降及乏力等,可于48h 内自行消失。有癫痫史者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幼儿禁用本品。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用法为2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可达80%;或100mg/次,3 次/d,连服3 天,虫卵阴转率可达95%以上。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昏及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孕妇禁用,2 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本品与左旋咪唑的复合制剂甲苯达唑/左旋咪唑又称复方甲苯达唑(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成人2 片,顿服,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 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该药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剂量为500mg,儿童剂量(基质)10mg/kg 体重,顿服,虫卵阴转率超过90%。不良反应轻微。

蛔虫病偏方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可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方药 花椒9~12g,麻油100~200ml。

用法 将麻油放置在锅中煎熬,放人花椒,炸至微焦即捞出。待花椒油微温后1次口服。小儿酌情减量。服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者,4小时后可再服1次。

方药 熟花生油。

用法 年龄在15岁以下的患者,每次服50ml,服后症状不见好转者,6小时后可再服1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每次服80ml。服1~4次多可见效。服后呕吐者可加入调味剂或从胃管灌人。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8~10小时开始排气、排便、排虫。

熟花生油有滑肠、通便、下积、驱虫的作用,用以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见效快,排虫率高,病人多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食用一些不干净的食物,以免蛔虫病的出现。

小儿蛔虫病的危害

蛔虫病是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尤其是出现蛔虫病之后,这些蛔虫常常寄生在,我们的肠道内会造成,我们的甲状腺以及脾,肾严重的损伤。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治疗蛔虫病,在生活当中及时的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蛔虫病一旦出现我们要及时的治疗,那么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出现蛔虫病之后,尤其是孩子经常会患有这种疾病,那么就会变得特别容易饥饿,而且还会特别挑食,经常哭闹腹泻。

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去治疗,在生活当中要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应该让他明白,使用过的玩具或者是,毛巾生活用品都需要清洁消毒。

蛔虫病患者饮食原则

蛔虫病是指因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多因吃了被蛔虫卵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或不注意个人卫生,蛔虫卵从口食入而引起。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临床表现为经常腹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障碍,情绪不宁、烦躁、磨牙、瘙痒及惊厥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还会引起并发症(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及肠穿孔、腹膜炎等)、异食癖。

1.走在蛔虫病前面——预防蛔虫病“净”为先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未经洗净的瓜果。

◆生吃蔬菜时,要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再吃,凉拌菜在制作前要充分冲洗,以免虫卵污染。

2.“快速走过”蛔虫病——治疗蛔虫病这样吃

◆爆炒大葱

大葱30克洗净切段,用植物油不加佐料爆炒,每天清晨空腹1次吃完,连服7天,食后2小时再进早餐。

◆爆炒洋葱头

洋葱头50克洗净切丝,用植物油不加佐料爆炒,每天清晨空腹吃。

◆炒蚕蛹

鲜蚕蛹50克,用植物油炒熟,每天吃1次,连吃3—5天。炒蚕蛹治疗脾胃虚弱幼儿的蛔虫症效果不错。

◆拌海带

海带100克洗净切细丝,按常法加入佐料凉拌。

◆醋

醋50毫升,吞服,治疗胆道蛔虫病效果不错。

◆醋姜汁

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升米醋中,置罐中密封7天后,每天早晨吃10毫升,连吃3天。醋姜汁治疗肠蛔虫症效果不错。

相关推荐

蛔虫病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蛔虫寄生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吞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水、蔬菜水果等。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不需要中间宿主,可以附在飞扬的尘土中,儿童吸入咽下后就会感染蛔虫病。儿童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儿童得了蛔虫病后,家长只要给他们服用蛔虫药,就可以将蛔虫杀死或驱出体外。经过驱虫治疗,一般3-4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没有虫卵就治好了。服用蛔虫药最好禁食油类食物。现在的蛔虫药一般毒性较小,但吸收后仍有可能产生头痛、头晕、恶心

常用驱肠虫药有哪些

肠虫清(阿苯达唑,10×200毫克,12.50元) 有片剂与胶囊剂各100毫克与200毫克。成人治蛔虫及蛲虫病时,每日400毫克1次服用。2岁以上小儿治单纯蛲虫、单纯轻度蛔虫感染时,各取2片(每片 100毫克)1次服用。成人治疗钩虫病、鞭虫病时,每次400毫克,一日2次,连服3日。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 有些病人服用后,可有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凡对本品过敏者,孕妇、乳母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对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皮炎、癫痫等不宜应用。若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去医院治

蛔虫的危害 引起蛔虫合并症

蛔虫有爱钻孔的习性,当蛔虫受到各种刺激及(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时,就会发动骚动,引起蛔虫病的合并症。最常见的是胆道蛔虫,蛔虫钻入胆道内,发作时上腹部剧烈绞痛,其次也可以发生蛔虫性阑尾炎,突然发作腹痛。蛔虫集结成团,可以堵塞肠管造成蛔虫性肠梗阻,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以发生肠坏死和腹膜炎。

蛔虫病如何防治

蛔虫病是儿童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不仅影响小儿的食欲、肠道功能和生长发育,还可以引起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蛔虫病主要是通过手的污染,其次为食物污染,如用未经处理的粪便做肥料,随地大小便,使瓜果蔬菜污染,饭前便后未洗手,可将虫卵吞人口中而感染。蛔虫的幼虫可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而发生干咳、发热、哮喘、荨麻瘆、腹痛等。幼虫成虫后在肠道寄生,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蛔虫可损伤肠黏膜,使小儿感到脐周围或上腹部间歇性发作性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烦躁、精神不振、睡眠不安、磨牙、易原等症状。由于用药

大人会有蛔虫吗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故成人也是可以感染蛔虫病的。蛔虫病是一种疾病,是似蚓蛔线虫(人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一旦得了蛔虫病,要及时治疗。可选用安全、广谱、高效、服用方便的驱虫药。

小孩得上蛔虫病怎么治疗

一、驱虫治疗 1、甲苯咪唑: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 2、丙硫咪唑: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一次吞服疗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 3、左旋咪唑:用量为150mg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较哌嗪为优副作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肝功能轻度损害早期妊娠肝肾疾患应慎用。 二、并发症治疗 1、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的详细治疗

一、治疗原则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均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但须彻底驱虫。以防复发。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疰时,可酌情选择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治疗方法 (一)内科治疗 1.解痉镇痛 可酌情给予适量阿托品、山莨若碱、维生素K3等药物肌注,以扩张胆管、缓解胆道痉挛。对诊断明确且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使用哌替啶、吗啡等中枢镇痛剂止痛,或配合使用苯巴比妥钠、异丙嗪或氯丙嗪等药物缓解症状。握痛发作时可口服20%甘露醇100~150mL。甘露醇是脱水药,口服后不易被胃肠道吸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生活注意

1、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2、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3、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区别

概 述 人们身体患有的胆道蛔虫病还有肝蛔虫病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但是胆道蛔虫病还有肝蛔虫病是有着区别的两种疾病的,胆道蛔虫病还有根蛔虫病的都是由于肠道蛔虫引发疾病的,胆道蛔虫病是诱发人们患有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自身的卫生条件良好,患有的胆道蛔虫病的发病几率也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了。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区别 步骤/方法: 1 肝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往往会出现在胆道蛔虫病剧烈腹痛以后,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要比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的,肝蛔虫病会表现人们的肝部出现脓肿的,而胆道蛔虫病

蛲虫和蛔虫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是两种寄生虫,蛔虫比蛲虫要大的多。蛔虫是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特别是儿童极易感染。妈妈们可以观察宝宝的表现,宝宝如果出现肚子疼、食欲不振、睡觉磨牙、脸上有白斑、易烦躁等症状, 那说明有可能宝宝肚子里长了蛔虫。得了蛔虫病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要不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蛲虫是另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得了蛲虫病常会有肛门、会阴部瘙痒等症状。蛲虫病很容易广泛流行和传染,其传染的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吸入空气等。如果宝宝得了蛲虫病,全家都要注意,孩子在学校、幼儿园等也很容易被集体感染,所以在治疗时应该同时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