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五里的意思是什么 足五里的治疗用法

足五里的意思是什么 足五里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刺灸方法: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大腿前侧面。应注意避开股动、静脉、血管。

3、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简易取穴:位于大腿内侧,先找到气冲穴,垂直向下4横指处即是。

足五里的意思是什么

1、足五里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别名:五里穴。

2、穴位含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广。

3、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广,故名。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5、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急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急脉穴配伍应用方法

临床上配足五里,血海,活血通络,治股内侧肿痛;配大敦,足五里,疏肝理气止痛,治疝气,阴茎痛;配关元,归来,有益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足五里的位置及作用 足五里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垂足,把手放在大腿的根部,手掌心朝着腿部,四指并拢,食指的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2.四指并拢,从下往上揉按,有胀,酸,疼痛的感觉。

3.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5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足五里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的配伍疗法

1、足五里穴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2、足五里穴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3、足五里穴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4、足五里穴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的下方,长收肌的前缘,气冲下3寸,按压有动脉搏动感处。

正确敲胆经瘦大腿方法 腿上肝经从上往下敲吗

是的。

腿上肝经从上往下敲,可依次阴廉、足五里、阴包、曲泉、膝关、中都、蠡沟等穴,从而进行调理肝气郁结等症,起到疏肝理气,消肿止痛,调经通络的功效,如逆行敲打的话,可能会影响其保健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饭后、女性经期不宜敲打,力度适宜,操作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养生按摩方法

将四指并拢由下往上揉按足五里3-5分钟,以感觉有酸胀,疼痛的感觉为宜,可缓解阴部湿痒,小便不畅,浑身倦怠无力的症状。长期坚持按摩,能缓解小便不利症状,改善肾脏和膀胱的亚健康状态。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功效和作用

功效: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作用: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同,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阴囊湿痒,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肾虚病症。

艾灸哪里对肾好 足五里穴通利小便

足五里穴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有行气提神,清利小便,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通,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阴囊潮湿,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肾虚病症。

取穴:在大腿内侧,当气冲(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阴包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阴包的配伍疗法

1、阴包穴配气海、中极、肾俞:有补肾益气,固摄膀胱的作用,主治遗尿。

2、阴包穴配关元、血海、三阴交: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3、阴包穴配交信:治月经不调。

4、阴包穴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5、阴包穴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的作用

足五里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按摩足五里有行气提神,疏肝理气,通利水道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对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四肢倦怠,嗜卧具有良好的疗效;长期按摩,还能够有效治疗阴囊湿疹,尿潴留,遗尿,阴部痒湿,股内侧痛,胸闷气短等疾患。

足五里的定位在哪里

足五里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的下方,长收肌的前缘,气冲下3寸,按压有动脉搏动感处。

足五里的作用

足五里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按摩足五里有行气提神,疏肝理气,通利水道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对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四肢倦怠,嗜卧具有良好的疗效;长期按摩,还能够有效治疗阴囊湿疹,尿潴留,遗尿,阴部痒湿,股内侧痛,胸闷气短等疾患。

足五里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垂足,把手放在大腿的根部,手掌心朝着腿部,四指并拢,食指的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2.四指并拢,从下往上揉按,有胀,酸,疼痛的感觉。

3.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5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常用配伍

1.配中极,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下焦湿热之小便不通,小腹胀痛,尿闭,遗精等。

2.配气海,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风市,蠡沟,针刺泻法,清湿热,利下焦,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睾丸肿痛等症。

3.配脾俞,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针刺泻法,健脾祛湿,益气化痰,治疗痰湿困脾之嗜卧,四肢倦怠。

4.配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气海,针刺补法,益气升陷,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阴挺。

相关推荐

通谷的意思什么 通谷的治疗用法

1、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 2、针刺方法:通谷穴,直刺0.3—0.5寸。 3、艾灸方法:通谷穴,艾条灸5—10分钟;艾柱灸3—5壮。

五里的功效及作用 手五里配伍应用

1、手臂红肿疼痛:手五里、曲池、通里、中渚、合谷、尺泽。 2、瘰疬:五里、大迎、臂臑。 3、嗜卧,四肢不欲动摇:五里、三阳络、三间、厉兑、天井。

建里的意思什么 建里的治疗用法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针灸疗法:直刺建里穴0.5—1寸。 艾灸疗法:可灸,艾炷灸建里穴5—7壮;或艾条灸建里穴10—20分钟。 按摩疗法:用拇指沿着建里穴的位置旋转按摩,每次按摩100下,能够很好地促进食欲,增进身体的健康。

肝炎可以刮肝经吗

肝炎可以刮肝经。 慢性肝炎在中医上属于“湿阻”、“胁痛”、“虚证”、“症积”等病范畴,治疗以消积化滞、疏肝活血、理气止痛,而刮肝经能够打通肝经,让这条经络的气血畅通、消除阻滞,并且泻肝火、缓解疼痛。 厥阴肝经经络循行: 从 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开始,向上沿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l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蠡沟、中都、膝关),上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 包、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至小腹(急脉),夹胃旁,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布于胁肋,沿气管之后,向上进

委阳的意思什么 委阳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2、针刺方法:委阳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大腿及小腿放散。 3、艾灸方法:委阳穴艾条温灸10—15分钟,委阳穴,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 4、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按委阳穴一分钟,左右腿交替5—8次。

五枢什么意思 五枢的治疗用法

1、五枢穴的针刺方法:五枢穴向外阴部斜刺1.0—1.5寸,酸胀扩散至耻骨联合及外阴部;五枢穴,直刺0.8—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腹股沟部。 2、五枢穴的艾灸方法:五枢穴,艾条灸10—20分钟,五枢穴艾炷灸3—5壮。

阴廉什么

1、阴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厥阴肝经。 2、名解:阴廉: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阴廉穴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阴廉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阴廉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3、穴位含义: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5、运行规律:化雨冷降并下传五里穴。

库房的意思什么 库房的治疗用法

治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针刺方法:库房穴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 艾灸方法:库房穴,艾条灸5—10分钟;库房穴,艾炷灸3—5壮。

侠白的意思什么 侠白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先点刺出血后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2、针刺方法:侠白穴,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向前臂部放散。 3、艾灸方法:侠白穴,艾条灸5—10分钟,侠白穴,艾炷灸3—5壮。 4、按摩方法:经常用中指指腹揉按侠白,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补肺气,预防肺气不造成的心跳过速、恐惧。

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三里治疗机制

1.三里属胃经,位居西下,为胃经之合穴,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之功,可用于心悸,气短,体弱多病,产后血晕,虚劳羸瘦等症。 2.三里为胃之下合穴,治疗肠胃疾患的要穴,不但可以健脾和胃,益气养穴,扶正补虚而治疗各种虚症,而且可以调理中焦气机,升清降浊,通调肠腑,消积化滞,行气止痛以治实证。 3.三里位于膝下,具有通经络,舒筋利节,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治疗下肢痿痹,中风瘫痪的要穴。 4.三里穴属土,土能指水,具有健脾祛湿利水之功,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 5.阳明经循乳里,本穴胃经的合穴,能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