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奶瓶污垢多 清洁不可太大意
小小奶瓶污垢多 清洁不可太大意
清洁宝宝的奶瓶看起来是一项很简单,而且相对来说是直截了当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他们并不清楚清洁奶瓶的第一步要做什么。清洁宝宝的奶瓶可不比清洁其他餐具那样简单。由于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宝宝对于一些细菌是很敏感的,而这些细菌在成年人眼中又是极其容易被忽略掉的。
1.准备适当的材料
清洁瓶子和洗盘子可不一样。从清洗的专用洗涤剂、瓶刷、使用的水,一样都不能含糊。你一定不希望瓶子中有漂白粉的残余或者是剩余的奶水留在瓶子里。为了确保奶瓶干净没有细菌,清洗的时候要使用奶瓶刷子。此外,要尽量使用不含氯水的水来清洗,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使用宝宝奶瓶专用的清洗剂,这种清洁剂是根据宝宝的身体特点制造的,其所含有的成份与日常的洗涤剂不同,不会对宝宝的肠道以及身体造成伤害。
2.清洗时把瓶子拆解
清洗的时候把瓶子拆解开,这似乎看上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彻底清洁瓶子的最好办法。奶瓶都不是一体的,是有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也就意味着,在衔接处会存留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杂质和细菌。瓶身、奶嘴和如胶圈都要认真清洗,尤其是如胶圈,是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可不要怕麻烦哦!
3.奶瓶消毒
每次清洁完之后,都要养成对奶瓶进行消毒的习惯,这样才能够杀死任何可能存在的细菌。最简单的消毒办法就是,可以在热水中彻底清洁或者将洗好的瓶子放在热水盆中浸泡或者煮沸。如果是一些专用的奶瓶,是可以放在微波炉中进行消毒的。
4.把奶瓶弄干
潮湿的瓶子是真菌和霉菌的藏身之处,因此,要确保把瓶子弄干的同时也要有空气的进入。
如何有效地帮宝宝预防蛀牙
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宝宝还没长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妈妈也可用消毒棉签沾水,轻轻地将宝宝的口腔清理一下。
可在餐后喂宝宝喝些白开水,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2岁左右可以开始教宝宝漱口,让宝宝将温开水含在嘴中,然后鼓动双颊及唇部,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漱口水高速反复地冲击口腔各个角落,将口腔内食物碎屑和部分软垢清除,以免引起病菌繁殖。
为预防奶瓶性龋齿,要避免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如果宝宝一定要含着奶瓶才能入睡,必须先清洁奶瓶奶嘴,并且只装白开水。避免让孩子常吃糖分高、黏性强的食物,尤其在睡觉前。
口腔靠近鼻子方向的部位,这里最容易被忽略,但却是最容易藏污纳垢之处,因此更要注意此处的清洁。
保护孩子的小乳牙,别忘了帮他们清洁口腔哦。
宝宝喂奶不可大意
奶嘴和小嘴
第二次见小外甥
周日一早接表妹电话说要带孩子来给我看看,不到半小时,她家的老公兼司机就带着娘俩到了我家门口,开门见表妹抱着不满3个月的小外甥显得焦虑无比。我第一次见这小外甥是在他刚出生的第二天,我去医院探望。这次火急火燎地来准没好事。原来宝宝小小的嘴巴里竟然出现了溃疡。溃疡上方有黄豆大小的奶块样白膜。宝宝哭闹得不肯吃奶,自然是急坏了这新妈咪。这小外甥患的是典型的儿童鹅口疮。
鹅口疮来袭
鹅口疮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但以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小儿多发,尤以两岁以内的婴幼儿为多。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进食时仅有痛苦的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球菌引起。宝宝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此外,宝宝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易把细菌、念珠球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宝宝之所以发病,主要是因为口腔菌群失调。对小宝宝而言,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也可能是感染的来源。
清洗宝宝奶瓶的新招
吃完奶后,光是用水冲洗奶瓶,根本不能彻底消除奶垢及细菌。所以,奶粉宝宝的妈妈更应该多多了解科学清洗和消毒奶瓶的方法才是。
清洗
喂完奶后,妈妈应立即将奶瓶、奶嘴清洗干净,不要等到消毒前再一起洗,因为一段时间之后,奶垢已经沉积,不易彻底清除。清洗时,最好先用热水涮洗,以冲掉残余油脂。
有些家长会在清洗奶瓶时使用洗洁精,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婴儿长期使用洗洁精清洗的奶瓶、奶嘴,也就等于在长期食用有毒的清洁剂残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卫生,专家提醒我们洗涤婴幼儿奶瓶、奶嘴应用专用清洁液。
免刷洗奶瓶清洗液
过去洗奶瓶要用奶瓶刷,可依然有些角落是刷子无法触及的,很难清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大可以选择那些免刷洗清洗液,不用刷子也能将奶瓶洗得干干净净。这对怕麻烦的家长来说非常方便。这类清洗液是天然植物素去污配方,使用安全,具有防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能有效分解粘附在奶瓶内的油脂蛋白和奶垢。
奶瓶的清洗方法
用适量水稀释奶瓶清洁液于待清洁奶瓶内,然后摇晃奶瓶约10-15秒,最后,用清水将奶瓶冲洗干净。
奶嘴的清洗方法
奶嘴和奶嘴座必须拆开清洗。清洗奶嘴时,可用清洗液擦洗,挤压或揉搓奶嘴顶部,使清洗液与各部分充分接触,以便完全清除奶垢。此外,要注意奶嘴吸孔处有无奶垢沉积,可用细针来清洁奶嘴的吸孔。奶嘴孔部分较薄容易被撕开,清洗时要格外小心。
所有的喂奶用具在使用前都要消毒,即使是新的也不例外。如果奶瓶在24小时内没有使用,就必须重新消毒。消毒好的用具,应以夹子夹取。
脚踝疼痛不可大意
踝关节外伤后或长期不明原因疼痛是足踝外科门诊常见疾病。原因可能为踝关节严重扭伤后导致慢性不稳定,也可能为距骨骨软骨骨折或距骨局限性坏死,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也是常见原因之一。很多病人辗转数家医院不能确定诊断。足踝外科可通过仔细检查,用踝关节镜采用微小切口进入关节或使用其先进设备检查明确诊断,继而获得好的治疗。
中老年人踝关节疼痛病人中,有些为获得性扁平足的早期表现,足虽然没有发生畸形,但如果未能及时处理,晚期畸形后给治疗带来困难。骨科医生难以识别此种病征,应看足踝外科专科医生,尽早知道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延缓病情发展。
严重的跟骨骨折、距骨骨折是一种容易遗留残疾的骨折之一。现在省内很多地方仍然采取保守治疗或用钢针撬拨治疗。近20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使跟骨距骨骨折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大连市骨科医院手足外科从上海北京引进新的手术技术,在临床应用,获得好的疗效。并治疗数十例遗留残疾的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根据临床统计,脚踝扭伤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几乎占到所有急诊的10%。运动损伤中,40%是踝关节扭伤,篮球运动更是达到了52%。脚踝扭伤,病人不重视,一般医生也不太重视,用点扶他林,喷点药就让病人回家了。其实较重的韧带损伤,比骨折还要严重得多。关节的活动是要靠韧带维持的,关节旁的韧带断裂,关节的活动就会不稳定。踝关节扭伤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就会遗留下踝关节长期的不稳定及踝关节肿胀,这是在门诊很多见的。病人大概有20%到30%的人最后长期踝关节疼痛和肿胀,其中有一部分病人就是早期的治疗不当而造成的。长期的关节不稳定,会将关节表面的软骨磨坏,而软骨是不可再生的。软骨损坏后便开始产生疼痛,引发关节的炎症。逐渐加重后,便会产生关节畸形。畸形反过来又会加重关节的破坏。
脚踝疼痛早期可行制动、局部使用或服用消炎止痛药物、理疗、指导功能锻炼。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早期可行韧带肌腱重建术,中期则需行截骨手术,晚期可能还需要做踝关节融合手术或者踝关节置换手术。
奶瓶清洗误区逐个盘点
误区一:只用清水清洗就干净
奶瓶只用清水了就完事啦?NO!奶液中含有大量的脂类,容易附着在奶瓶壁上形成奶垢,如果只用清水冲洗,那么只能洗掉附着在奶瓶壁上的奶液,无法把奶脂清洗干净。特别是对于塑料奶瓶而言,如果长期只用清水清洗,奶瓶就容易因为油气而发臭,使用时间不长。
正确做法:清理奶瓶应该选择适合的奶瓶刷,奶垢比较多,难以清洗干净时,还可以选择专用的奶瓶清洗剂。因为奶瓶清洗剂能有效溶解奶液中的脂类,宝妈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纯天然植物原料的奶瓶清洗剂,这样对宝宝无害。
误区二:只注重瓶身的清洁
清洗奶瓶的时候,你以为只要洗干净奶瓶瓶身就完事了?非也。除了光滑的瓶身,奶瓶其他部位和小组件更容易藏污纳垢,比如奶嘴、奶嘴座、奶瓶盖,带导管的奶瓶,还特别需要清理导管的内部哦。
正确做法:清洗奶瓶的各个部位,不妨使用专业的奶瓶清洗工具套装,比如奶瓶刷、奶嘴刷,把奶瓶的各零件拆开,仔细地清洗,确保清洗干净,让污垢无处藏身。
误区三:只用开水烫洗
有些妈妈认为,用滚烫的开水清洗就可以达到完全消毒的效果了,其实这样做还不够的。用了开水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菌消毒,但是不够彻底,奶瓶清洗完后直接晾干不做处理,这样也会让细菌再次附着于奶瓶。
正确做法:可以采取开水煮沸或者用专门的消毒锅,消毒好的奶瓶要用专门的夹子捞起并晾干,再放到专门的收纳盒里保存好。
误区四:过度依赖奶瓶清洗剂
对于奶瓶清洗剂的看法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效果不错值得用,有人则认为化学物质还是别用的好。那么,奶瓶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随机查看几款奶瓶清洁剂,发现标注的成分主要以植物配方的表面活性剂为主,加上少许的香料和防腐剂。普通的洗洁精也是以表型活性剂为主,区别在于其属于石化产品。
正确做法:奶瓶清洁剂确实要比普通的洗洁精更适合宝宝使用。但因为还是属于化学物质,还是建议适当使用,一些玻璃奶瓶更容易清洗,不必每次都要使用大量清洗剂来清洗,可酌情减量。最重要的是洗完要第一时间晾干奶瓶,只有保持干燥才不会滋生细菌。
奶瓶多久换一次
根据不同的情况更换奶瓶
奶瓶过保质期
虽然目前并没有数据表示,奶瓶过期后会产生何种有害物质,但是长期使用过期的奶瓶,不论是瓶内还是瓶外都会存在细菌隐患,新手爸妈要记得,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要养成定期更换新奶瓶的好习惯,一般在4-6个月更换一次。
奶瓶出现裂痕
如果是玻璃奶瓶出现裂痕,自然需要为宝宝购置新的奶瓶,不然很容易令宝宝受伤。另外,如果是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奶瓶有划痕,也需要给宝宝更换新奶瓶,划痕处是卫生死角,任何清洁方式都可能让奶瓶存在不卫生的情况,此时更换新的奶瓶会更加稳妥。
奶瓶内部有污垢
这里说的奶瓶内的污垢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黑色污垢。奶瓶在长期泡奶粉下,如果清洁不彻底,很容易在奶垢堆积下形成一层黄色物质,这也是需要为宝宝更换新奶瓶的重要标志。
根据不同的材质更换奶瓶
玻璃奶瓶和陶瓷奶瓶
玻璃奶瓶和陶瓷奶瓶适合于初生婴儿,安全性和耐热性较好,不易藏污垢,好清洗。缺点就是易碎,瓶身较重,宝宝捧着不方便。因此适合于大人喂食,使用期限约1年。
塑料奶瓶
适合于较大的婴儿,这种材质的奶瓶较轻,不易破裂,耐摔,适合宝宝自己动手哦。缺点是容易留下奶垢,清洗不方便。塑料奶瓶有老化迹象时,瓶身变的模糊,手感粗糙,就需要替换了。PP材质奶瓶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3个月。PES和PPSU材质奶瓶使用期限一般为6~8个月。
不锈钢奶
这种奶瓶的材质是铝合金,材料化学稳定性高,不轻易腐蚀,而且奶瓶耐摔高温,非常实用。保质期非常长,几乎可以无限期的使用,但也要注意不锈钢奶瓶在使用时过度损坏,也是要更换的。
硅胶奶瓶
硅胶奶瓶由于硅胶材质的优点,所以不需要常常的更换,只需要平时注意做好奶瓶的消毒工作就行了。若是奶瓶没有损伤的话,奶瓶最长可以6个月换一次。不过若是发现奶瓶出现损伤的情况了,则需要立刻给宝宝换一个新的奶瓶了。
清洗宝宝奶瓶的新招
清洗
喂完奶后,妈妈应立即将奶瓶、奶嘴清洗干净,不要等到消毒前再一起洗,因为一段时间之后,奶垢已经沉积,不易彻底清除。清洗时,最好先用热水涮洗,以冲掉残余油脂。
有些家长会在清洗奶瓶时使用洗洁精,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婴儿长期使用洗洁精清洗的奶瓶、奶嘴,也就等于在长期食用有毒的清洁剂残留。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卫生,专家提醒我们洗涤婴幼儿奶瓶、奶嘴应用专用清洁液。
免刷洗奶瓶清洗液
过去洗奶瓶要用奶瓶刷,可依然有些角落是刷子无法触及的,很难清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大可以选择那些免刷洗清洗液,不用刷子也能将奶瓶洗得干干净净。这对怕麻烦的家长来说非常方便。这类清洗液是天然植物素去污配方,使用安全,具有防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能有效分解粘附在奶瓶内的油脂蛋白和奶垢。
奶瓶的清洗方法
用适量水稀释奶瓶清洁液于待清洁奶瓶内,然后摇晃奶瓶约10-15秒,最后,用清水将奶瓶冲洗干净。
奶嘴的清洗方法
奶嘴和奶嘴座必须拆开清洗。清洗奶嘴时,可用清洗液擦洗,挤压或揉搓奶嘴顶部,使清洗液与各部分充分接触,以便完全清除奶垢。此外,要注意奶嘴吸孔处有无奶垢沉积,可用细针来清洁奶嘴的吸孔。奶嘴孔部分较薄容易被撕开,清洗时要格外小心。
蛋壳竟有五大妙用
1、洗衣服。可把蛋壳捏碎,装进薄布袋或丝袜里,然后放入盆中用热水浸泡5分钟后取出,用此水清洗衣服格外白净。
2、可做漂白剂。白色手帕,台布用的时间长了大多数会泛黄,可以把蛋壳放入一起煮,煮后小心洗涤。
3、使皮肤细腻滑润。把蛋壳内一层蛋清收集起来,加一小匙奶粉和蜂蜜,拌成糊状,晚上洗脸后,将调好的粉糊涂到脸上,过30分钟后洗去,常用此法会使脸部肌肤光滑细腻。
4、清洗奶瓶、纽口瓶等各种瓶子及油桶中的污垢。将蛋壳碾成碎末,放入陶瓷器皿,热水瓶,玻璃瓶中,加清水后左右摇晃,可以去垢。如果油污严重,放入蛋壳加满水放置1-2天,中间摇晃几次,就可以将油污洗净,此方法对于油桶的清洗非常有效。对于清洗奶瓶更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不用清洁剂,所以给宝宝用是最安全的。
5、清洁果汁机。果汁机刀刃部分的污渍很难清洗,容易伤到手,可以将半个鸡蛋壳加一些水和清洗剂倒入果汁机中,打磨几分钟后打碎的鸡蛋壳就可以将果汁机清除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
奶瓶有保质期吗 换奶瓶的其他原因
1,奶瓶出现裂痕,奶瓶出现裂痕了肯定是要换的,不然很容易刮伤宝宝的嘴。尤其是玻璃奶瓶,刮伤之后更麻烦。
2,奶瓶内部有污垢,奶瓶长期泡奶粉,很容易因为清洁不够而有残留,当奶垢慢慢堆积之后,奶瓶内部就形成了一层黄色的污垢,很容易带来细菌滋生,会让宝宝拉肚子。所以,当发现奶瓶内部堆积污垢的时候,就要果断换奶瓶了。
脚脖扭伤不可大意
脚脖扭伤了怎么办?万一骨折,自然会去医院治疗。没骨折的话,就和平常一样生活咯,可别大意了,这里面还是大有名堂的。
先举个病例吧。62岁的林老伯30多年前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在最初的几年里,他的踝关节隐痛、水肿,之后的20年里,他经常容易扭伤,还有打软腿的感觉。近年来,他的脚跟歪向了内侧,并且逐渐加重,路走多了,疼痛难忍,以致无法行走。检查结果是,踝关节严重的骨关节炎,伴有内翻畸形。他先做了截骨矫正手术,可能还需要做踝关节融合手术或者踝关节置换手术。
根据临床统计,踝关节扭伤是骨科急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几乎占到所有急诊的10%。运动损伤中,40%是踝关节扭伤,篮球运动更是达到了52%。脚脖扭伤,如有较重的韧带损伤,比骨折还要严重得多。关节的活动是要靠韧带维持的,关节旁的韧带断裂,关节的活动就会不稳定。统计发现,有韧带损伤的踝关节扭伤,50%会遗留后遗症。长期的关节不稳定,会将关节表面的软骨磨坏,而软骨是不可再生的。软骨损坏后便开始产生疼痛,引发关节的炎症。逐渐加重后,便会产生关节畸形。畸形反过来又会加重关节的破坏。所以踝关节扭伤并非小事,如果有明显的肿胀、淤血,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拍片后没有骨折,可以两周后再去医院做核磁共振,看看踝关节周围韧带及软骨的损伤情况。如果已经有过多次踝关节扭伤,或有关节不稳定的感觉,最好抓紧时间去医院治疗,不要耽搁。
治疗方面可以保守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要根据情况而定。重要的是预防扭伤。下雨天出门,如果考虑到要走湿滑的路面,最好穿登山鞋。打篮球最好穿篮球运动鞋,这样的高帮鞋子可以保护踝关节。此外,下楼梯,走不平整的路面,都要格外小心。
宝宝奶瓶怎么消毒 奶瓶清洁要注意
宝宝出生后,身体许多器官功能都还在慢慢成熟,抵抗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奶瓶清洁与消毒更加重要!奶瓶尽量用完就洗,为避免瓶身因刷洗而产生刮痕,可选择海绵或硅胶制的奶瓶刷,清洗后可先放置在一旁晾乾,之后再进行清毒。她提醒,清洗奶瓶时,奶嘴和奶嘴环一定要拆开,将空隙处用奶嘴刷仔细清洗,不然很容易藏污纳垢。至于是否需要使用奶瓶清洁剂,可以清水刷洗后,奶瓶与奶嘴是否仍有油腻感去评价,建议选用奶瓶清洁专用液会较理想,特别提醒使用奶瓶清洁剂一定要冲洗干净喔!
婴儿奶瓶怎么清洗才正确
宝宝喝完奶后,千万不要将奶瓶堆在一旁,而要立即用清水先冲洗一遍,并将奶瓶所有组件包括奶瓶、瓶盖、奶嘴、套环全都拆开,逐一使用专门的毛刷将奶瓶内部、瓶口刷干净,再用小毛刷仔细刷洗奶瓶奶嘴,连奶嘴之螺纹、透气孔都要仔细刷过,确保没有奶垢堆积。
清洁奶瓶的毛刷应依奶瓶形状作选择,家长另可购买小型毛刷来清洁奶瓶奶嘴。家长清洗时可用奶瓶专用清洁剂,清洁剂可尽量选择天然性、植物性,而且容易冲洗干净者为优先。值得注意的是,母乳或配方乳中之乳脂肪容易残留在食具上,而坊间清洁剂种类多,洗净力可能略有差别,家长清洗后一定要再次确认食具是否已彻底清洁了。宝宝每次喝完奶后,妈妈可以先用奶瓶刷将奶瓶清洗干净,搜集放置于奶瓶架上晾干,待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或消毒锅可容纳的大小,再一起进行消毒工作。所以妈妈一次必须准备很多支奶瓶,才足以应付宝宝一天所需。
奶瓶多久换一次 根据不同的情况更换奶瓶
虽然目前并没有数据表示,奶瓶过期后会产生何种有害物质,但是长期使用过期的奶瓶,不论是瓶内还是瓶外都会存在细菌隐患,新手爸妈要记得,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要养成定期更换新奶瓶的好习惯,一般在4-6个月更换一次。
如果是玻璃奶瓶出现裂痕,自然需要为宝宝购置新的奶瓶,不然很容易令宝宝受伤。另外,如果是塑料和不锈钢材质的奶瓶有划痕,也需要给宝宝更换新奶瓶,划痕处是卫生死角,任何清洁方式都可能让奶瓶存在不卫生的情况,此时更换新的奶瓶会更加稳妥。
这里说的奶瓶内的污垢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黑色污垢。奶瓶在长期泡奶粉下,如果清洁不彻底,很容易在奶垢堆积下形成一层黄色物质,这也是需要为宝宝更换新奶瓶的重要标志。
买婴儿用品注意什么 0-6个月注意奶瓶选择
不同年龄的宝宝要用不同的奶瓶。0-6个月宝宝以玻璃奶瓶为佳,安全、耐热,不易刮伤、不易藏污垢、好清洗,但是不方便孩子捧着喝奶,所以适合在家里或医院使用,并由大人喂食。宝宝满7个月以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最好是选择安全耐摔的硅胶奶瓶。圆形奶瓶适合0—3个月的宝宝用;弧形、环形适合4个月以上的宝宝。带柄小奶瓶适合1岁左右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