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遗传子女怎预防
糖尿病会遗传子女怎预防
对糖尿病患者家族史的调查表明,糖尿病病人子女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家属高4至10倍。双亲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发病风险率40%;双亲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发病风险率可达70%。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糖尿病基因,就一定要在生活上多加注意,才能避免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如何预防?1. 避免肥胖
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得糖尿病的几率要比体重正常的人高数倍。基于以上原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想不得糖尿病,必须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的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体重超重或肥胖。
糖尿病如何预防?2. 注意饮食
饮食要保证合理体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食物成分合理,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
糖尿病如何预防?3. 调节情绪
人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会使血糖升高。对一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很容易诱发糖尿病。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注意调节情绪,合理释放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糖尿病如何预防?4.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戒酒戒烟,吃饭不要太快,改掉暴饮暴食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糖尿病如何预防?5. 加强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肺癌遗传子女吗 肺癌会遗传吗
准确来讲肺癌不属于遗传病。肺癌是一种后天因素引起的疾病,病人之所以得肺癌,主要原因是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致癌化学物锡、铬、石棉等)、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是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第一种1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30岁以下的人,发病比较突然,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食但是消瘦明显。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肥胖的人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经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主要症状是口渴、乏力,但是血糖增高不明显。
目前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主要都是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和免疫机制有关。1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但是并不是指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是十分明确,也有遗传的倾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目前书上是说1型的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只是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和免疫机制有关。1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但是不代表一家子里一定每个人都有。2型的糖尿病病因也不确定,只是说有遗传倾向,主要还是生活习惯作用大。
糖尿病会传染吗
糖尿病专家告诉大家:糖尿病目前主要有一型、二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目前都还没有案例和证据可以证明糖尿病是会传染的,所以,糖尿病是不会传染的。
专家解释到: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一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2.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假如有人患了糖尿病,那么引发的因素就只有两种可能,即遗传因素跟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一型或二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二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一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以上就是糖尿病专家对于糖尿病的简单介绍和一般患病的简单分析,告诉大家了糖尿病发病因素,可以肯定跟遗传没有关系,大家不要担心糖尿病会遗传,不要自己吓自己,要有健康的、良好的心态,不要被糖尿病会遗传这类简单的问题所困扰。
糖尿病遗传吗
糖尿病现在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得这个病的人不仅仅是老年人,不少年轻人也患有此病,如今的社会,各种各样的病症是越来越多,好多人都得了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更是好多啊。那么,糖尿病会遗传吗?这就需要小编来告诉你们了,让你们好好了解一下糖尿病是如何到来的。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 所以不存在隔代遗传问题。
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基因倾向,家族中可以有糖尿病发病聚集,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对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为高。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而2型糖尿病则是一种遗传倾向性疾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美国卫生和营养普查发现:约35%的2型糖尿病患者,报告其双亲中有1个或2个患有糖尿病; 先前无糖尿病,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符合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诊断标准的患者,分别有28%和27%报告其双亲1个或2个患有糖尿病;若用寿命表计算2型糖尿病累积患病率,假如全部活至80岁,其一级亲属将38%发生糖尿病,而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仅11%;若双亲均患糖尿病,则子代糖尿病患病率可达50%,可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是发生糖尿病的最主要的高危人群。
1号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生活。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糖尿病遗传吗 让你了解糖尿病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1型糖尿病的发病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出生后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
防范措施
一些研究表明,一直给宝宝母乳喂养并且在他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可以略微降低1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
为了预防I型糖尿病的发生,家长应为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儿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少喝糖分多的甜饮料,少吃高热量的快餐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早春、秋冬时节,要注意保暖防护,避免受到病毒的侵袭和化学毒性物质的刺激。患了感冒及各类炎症时,要积极科学地进行治疗。
结语:虽然目前糖尿病还不能完全治愈,但只要大家多多了解这个病是可以控制的,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应该知道了好多关于糖尿病遗传的相关知识了吧。其实糖尿病还是挺可怕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防着自己的血糖的升降,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能遗传,答案是肯定的。有20.%~30%糖尿病人具有家族史。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为50%,而1型糖尿病中达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铰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种子在土壤里,必须有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糖尿病易感性就象是“种子”,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如果注意节食、减肥及运动,则不易发生糖尿病,否则就容易发生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近亲结婚者得糖尿病的机会比较多。因为近亲结婚不仅使有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后代人数增多,而且也使遗传的作用增强。例如西太平洋的裴济、印度族盛行近亲结婚,糖尿病发生率很高,就是一个证明。
糖尿病会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到目前已经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不过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要低于60%,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更强一些。
糖尿病高发并非由于遗传
虽然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导致肥胖,继而造成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这是导致当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主因。
因此,专家说,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和运动)才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即使父母患有糖尿病,如果子女注意预防,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糖尿病病人子女也不必过于担心。同样,即使父母无糖尿病,但如果不注意预防,其子女照样会患糖尿病。关注自身的“预警信号”,如高体重、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早发现、早治疗,把糖尿病拒之门外。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分为两种类型,其中I型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这一类的糖尿病大多有明确的遗传倾向。II型糖尿病患者多数胰岛素分泌是正常的,但是存在生物作用受损,这种糖尿病多由后天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健康引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不过在同一个家庭,饮食和生活习惯多数相近的,所以也需要注意饮食结构和锻炼的习惯。
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冠心病会遗传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高发病。很多人会问,我父母有冠心病,会遗传给我自己吗?我有冠心病,会遗传给我的子女吗?现实中确实存在一家几代人都有冠心病的现象,这提示冠心病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但是,冠心病不是遗传病。
动脉粥样硬化在家族中有聚集发生的倾向,遗传因素或者说家族史确实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经年龄、性别、总胆固醇、血压、吸烟、糖尿病、左心室肥大等分层次控制后,冠心病患者的亲属比非冠心病组的亲属患冠心病的危险大2至3.9倍。而且,冠心病患者的一级亲属比一般人群有更多的危险因素。此外,冠心病家族史在婴儿期即有影响,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生命早期冠心病中起到的作用比在生命晚期冠心病中的作用更重要。阳性家族史伴随的危险性增加可能是基因对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其他易患因素介导所致。
所以,冠心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但并不是遗传病。如果您有冠心病的家族史,您更需要在年轻时就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运动、避免肥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在医师的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脂、血压、血糖,把冠心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专家为您介绍心脏病的遗传问题
(一)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大量的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先天性心脏病既然是从娘胎里带来的,那就与胎内的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与母体密切相关。如果在怀孕期间母亲患了病毒感染,尤其是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就很可能造成胎儿心脏畸形,因为心脏的发育成形是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怀 孕的母亲服用太多的镇静药、抗菌素和奎宁等也是原因之一;母亲患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时,也会使胎儿心脏发育不正常;高龄妇女的多产儿容易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畸形;怀孕期间接触放射线,饮食中缺乏叶酸,孕妇的心情不佳等,均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系。
另外,也可以见到在同一家庭中,双胎或几个孩子都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畸形,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心脏病时,小孩得先天性心脏病的也多。这些情况都说明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有一定关系。
(二)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会遗传吗?后天性心脏病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因而定。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前者是由于患风湿热所造成的心脏瓣膜损害,是不遗传的。对于冠心病,其病因很多,也很复杂,它是否遗传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
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后天性心脏病进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双亲中有1人患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若父母亲 均患冠心病,则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父母亲均早年患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率较无冠心病双亲子女的患病率高5倍。但这不是说冠心病一定都遗传,而 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虽然冠心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然而其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说,上一代患有冠心病,并不意味着下一代也肯定会患冠心病。
心脏病真的会遗传吗?总之,心脏病的发病是各有原因的,有的会遗传,有的只是可能会遗传,还有的不会遗传,要根据病种、家族史、母亲孕期情况等综合分析。 目前国际上的观点认为: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遗传因素,但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儿却与遗传有关;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不一定是因为父母有心脏病,而是父母的染色体中有问题,譬如像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这些染色体位置改变或异常都是与遗传有关的。而健康的父母由于母亲在孕期时的一些因素影响也可 能生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所以说父母患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有心脏病;父母没有心脏病,孩子不一定就不会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怀孕期间做好产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白血病会遗传给子女吗
白血病在遗传学里,染色体和基因都是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的人由于染色体的各种异常而患有种种疾病,据医学家们统计,在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病人中,他们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可以说白血病在某些方面是具有遗传性的,某些染色体的异常几乎总和某白血病密切相关。如一种叫PHL的染色体的存在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单卵双胎的孪生子女,其中一人若患白血病,那么另一人患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