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诊断宝宝属于哪种类型的黄疸

如何诊断宝宝属于哪种类型的黄疸

新生儿皮肤越来越黄,时间久了变成了“小黄人”,这难免让新妈妈有些不安,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是生理问题还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呢?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所致,新生儿会发生黄疸,原因比较复杂,有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来讲不需要治疗,2周左右就会自然消退;病理性黄疸则是由很多疾病所引起,需要尽早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母乳性黄疸需要暂时停止哺喂母乳,待黄疸减轻后恢复喂养;药物性黄疸需要立即停止服用相关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60%的足月新生宝贝和80%以上的早产宝贝,在出生后2-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当然,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3-4周。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黄疸,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引发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较多,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

母乳性黄疸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宝宝出生两天黄疸偏高 宝宝出生两天黄疸偏高正常吗

宝宝出生两天黄疸偏高正常。

如果宝宝是足月出生的宝宝,正常情况下,宝宝属于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会自然消退,因此宝宝出生两天后黄疸偏高的,家长可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皮肤的黄染,一般正常的宝宝也会出现黄疸的现象,但是那是属于一种生理性黄疸,如果是说宝宝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像二十四小时内出现或者是黄疸进展很快,就是测的黄疸值明显有升高,或者是说它的发展程度比较重,或者是黄疸持续时间太长了,还有就是黄疸退而复现,这种都属于病理性黄疸,一般是病理性黄疸是建议去新生儿专科医生那里就诊,由专科医生对宝宝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判断宝宝需不需要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比较重,然后家长不放心,是建议及时去医院的,有可能会需要住院治疗干预。如果是黄疸程度太高了,有存在一些病理因素,家长不会观察宝宝,状态不太好,黄疸持续升高有可能会进入脑子,出现胆红素脑病,这种就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了,所以黄疸高还是建议及时干预。如果黄疸处于高峰期,建议每天都要检测黄疸,如果是黄疸高及时干预是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

宝宝黄疸几天能退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宝宝的黄疸一般都在半个月就会退掉的,有的宝宝也有1个月才会退。

对于肤黄过早出现或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诊。当婴儿出现黄染时,还要注意观察小儿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颜色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早治疗。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

宝宝出现黄疸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所以我们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黄疸情况没有加重则不需要对宝宝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没有办法帮助宝宝确定黄疸的类型,可以先暂停母乳,在到医院帮助孩子检查黄疸值是否出现了升高的情况。

宝宝出生3天黄疸偏高怎么办 第1步:判断病情

宝宝在出生后的两三天就出现黄疸偏高的情况,家长们首先要观察宝宝的病情,根据宝宝身体出现的黄疸的症状判断宝宝是属于哪一类型的黄疸。

通常在医院时,宝宝的黄疸指数属于生理性黄疸的范围,一般不用照光,就可与妈妈一起出院。如果妈妈发现宝宝体重持续下降,身体又有愈来愈黄的趋势,就得送医院观察。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为宝宝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2、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就属于病理性黄疸。另外病理性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指宝宝和妈妈血型不合引起的,一般在医生会在宝宝出院的时候就告知父母。

4、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5、母乳性黄疸

一般来说母乳性的黄疸很少见,其黄疸特点是: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母乳性黄疸做什么检查

目前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它的病因也不是很明确的,所以目前临床上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母乳性黄疸,是没有明确的相关的一些诊断的标准,但是根据他的临床特点来判断是不是属于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宝宝一般是生长发育是良好的,就是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病及溶血的表现,然后他的黄疸是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所以母乳性黄疸它的检查,常规的像病理性黄疸检查都是需要检查的,像检测一些感染指标,然后肝功能的一些检查,如果是溶血因素,需要排除一些溶血的指标,还有如果是有家族黄疸的病史,有可能是需要检测一些相关的酶的指标,或者是一些基因的相关性的检查。 母乳性黄疸是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然后还有宝宝的一些生长发育情况,停母乳黄疸下降的一些情况,来明确是不是母乳性黄疸,实验室指标目前是缺乏的。

宝宝皮肤有点黄究竟怎么回事

许多人都听说过新生儿生后几天皮肤会发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家里的老人也许会说,“这是胎黄,没关系。”

新生儿皮肤发黄真的没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

新生儿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多等原因,使大约50%的足月儿 、80%的早产儿在生后2-3天出现皮肤发黄,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常表现为生后2-3天皮肤开始发黄,4-7天黄疸最重,足月儿总胆红素应〈12mg/dl,早产儿总胆红素〈15 mg/dl,此后黄疸逐渐减轻,足月儿黄疸10-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黄疸期间精神及吃奶好,除皮肤黄染外一切正常,符合以上条件者诊断生理性黄疸。

还有一些新生儿黄疸出现过早,在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如果伴有贫血和网织红血球增多,应考虑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如果新生儿出生有窒息、肺炎、败血症、胎粪排出延迟等,黄疸常常程度较重,超过上述生理范围,而且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还有的新生儿出生时黄疸不重,2-3周黄疸加重,如果伴肝大和转氨酶增高,要考虑患有肝炎。还有的新生儿黄疸因母乳中含有一些抑制胆红素代谢的酶类所致,称之为母乳性黄疸;以上这些黄疸由于不符合生理性黄疸的条件,常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均属于病理性黄疸。

但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很难判断孩子的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后,最好抱孩子到医院,让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

那么黄疸对新生儿究竟有那些危害呢?当黄疸程度不太重时,对新生儿影响不大,当黄疸程度较重时,特别是生后一周之内,胆红素中的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并沉积在脑神经核,引起胆红素脑病,患儿出现嗜睡、不吃奶,反应差,严重时头后仰,出现频繁抽风,甚至死亡。侥幸存活者常留有后遗症,如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智力落后等,因此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积极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父母,在了解了宝宝皮肤发黄是怎么回事呢之后,虽然也有了简单的知识,但是在宝宝皮肤发黄之后,怎么处理治疗,却也还是不知所措,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旦宝宝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一定不要放任其发展,因为听之任之,也会对宝宝的健康有所损害,如果再留下后遗症的话,父母就后悔莫及了。

新生儿黄疸抽血都检查什么 总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血液内总胆红素的异常升高引起的疾病,血清总胆红素的高低直接影响宝宝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也是诊断新生儿黄疸的金标准,属于必须检测项。

相关推荐

宝宝喝茵栀黄注意事项

茵栀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一种比较常见的,一般使用比较多的一种中成药。茵栀黄一般适用于湿热熏蒸的婴儿的黄疸的治疗。茵栀黄一般就是促进大便的排泄,然后缓解黄疸的程度。一般吃茵栀黄,我们建议就是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孩子情况辩证分析,属于湿热熏蒸型的黄疸型的才建议吃茵栀黄。如果小孩子不是这种类型的,属于偏寒向的吃茵栀黄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它的一个胃肠损伤比较严重,像如果小孩子出现了明显的腹泻,拉肚子比较多,这种情况,茵栀黄最好是不要吃了。所以茵栀黄,是对小孩子治疗黄疸是需要辩证分析的,不能够随随便便给宝宝宝吃茵栀黄。

胆道闭锁常见问题解答

从大便颜色看健康!家中有新生儿的家长,帮宝宝清理粪便时,可别因臭味和恶心感而急着包裹和丢弃,仔细看看便便的颜色,若出生两周后仍有黄疸现象,大便颜色呈现浅黄或灰白色,可能是新生儿胆道闭锁所致,需尽快手术治疗,一旦延误治疗,容易造成肝硬化,甚至在2年内失去生命。 胆道闭锁严重可致命黄疸、便色灰白是判断基准 根据统计,每20万名新生儿中,约30至40人有胆道闭锁的症状,发生率约万分之1.6,而近10年来共出现325个胆道闭锁症的病例,其中300是经“婴儿大便辨识卡”筛检而发现异常,比例高达92.3%。 胆道闭锁

婴儿满月黄疸怎么办

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

宝宝出生17天了黄疸没有消怎么办 宝宝出生17天还有黄疸需注意

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皮肤黄疸情况,注意黄疸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诊断。 注意观察黄疸宝宝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黄疸宝宝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正常,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生17天还有黄疸,虽说是不大正常的病理现象,但家长们千万不可自行用药,以防加重病情,如宝宝黄疸确实比较严重,第一要务是

怎么给宝宝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顾名思义它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正常的新生儿黄疸像足月宝宝2-3天出现,4-5天到高峰期,然后7天左右慢慢往下走,两周以内是完全消退的,这种是不需要干预的,宝宝黄疸他一般情况还好,一般都是不需要处理的。一般宝宝黄疸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进展很快,然后程度比较重,或者是说持续时间较长,这种就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判断一般都是由医生判断,家里一般是建议宝宝在出生两周以内最好每天去监测一下黄疸,然后医生根据宝宝

如何判断宝宝得了黄疸

专家解释,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母乳性黄疸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母乳性黄疸可以打预防针吗

建议母乳性黄疸如果没有达到病理数值可以打预防针。 根据上述的解释,我们很清楚的知道了为什么母乳性黄疸病理数值期间不能打乙肝疫苗,而乙肝疫苗属于预防针的一种,因此,宝宝是否可以打预防针的原理和打乙肝疫苗是同理的,建议宝宝不管是母乳性黄疸还是其他类型黄疸,都要等到宝宝黄疸值退到正常范围了才能去打针。

新生儿黄疸拉屎怎么回事

一般 在医院里,经常可以见到新生儿患黄疸的现象发生,很多刚降生孩子会出现黄疸,医生一般回进行判断是不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的黄疸.是生理性的黄疸根本不用管,但是病理性的黄疸就要看医生了。新生儿出现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早产儿的身上,一般没有正常出生的早产儿容易患黄疸.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根据调查显示大约有50%-60%的足月新生宝贝和80%以上的早产宝贝,在出生后2-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生理性的黄疸对新生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以自行消退,家长因此不

新生儿黄疸分几种 新生儿黄疸艾叶洗澡吗

艾叶性味辛、苦,温,归肝、脾、肾经,主要的功效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具有祛湿止痒的效果,新生儿黄疸要的证型分为湿热郁蒸型、寒湿阻滞型,还有气滞血瘀型,早期的黄疸如果是皮肤黄染比较明显,比较鲜明的,大便次数减少、尿黄,一般是属于湿热郁蒸型的黄疸,这时候是不能用艾叶洗澡的,如果是面目发黄,然后色泽晦暗,持久不退,小孩子的精神萎靡,四肢欠温,大便是稀溏,尿量短少,这是属于寒湿阻滞证,主要是脾胃虚弱、湿气重,然后有寒象的表现,这时候可以用艾叶对宝宝进行洗澡,有一定的温经散寒的作用。所以新生儿黄疸要根据宝宝的具

导致小儿黄疸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症状,新生儿的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的2-3天出现,7-10就会消失,如发现宝宝黄疸很长时间都没有消退,还引起了宝宝的其他症状,考虑宝宝是不是患了病理性黄疸。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五种: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