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可致胎儿出生后患癌
双酚A可致胎儿出生后患癌
孕妇接触商店小票、喝饮水机内的水都可能有风险
法国将呼吁在全欧洲范围内禁止使用含有双酚A的热敏纸,缘由是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说双酚A可能导致胎儿在出生以后罹患癌症。
国家卫生安全署先前在一份报告中呼吁,孕妇避免食用存储在含双酚A罐头内的食物或饮用含双酚A材料饮水机内的水,同时建议孕妇避免触摸商店收银台打印小票,并敦促进一步研究收银员曝露于双酚A的风险。
这家机构说,如果孕妇咽下、吸入或重复触摸包含双酚A的产品,对她们未出生的胎儿构成健康威胁。
一些研究把双酚A与大脑、神经系统问题、生殖障碍和肥胖相关联。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均禁止在婴儿奶瓶中使用双酚A。
法国环境部长说,依据国家卫生安全署的报告,法国将建议欧盟委员会禁止在热敏纸小票材料中使用双酚A,制造商应寻找替代品。
这份报告集合截至2012年7月全球相关课题研究。国家卫生安全署专家得出的结论显示,接触一定程度的双酚A对胎儿乳腺构成风险,“增加乳腺形成肿瘤的敏感性”,可能对两种性别都构成风险。另外,还可能对胎儿的大脑、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构成风险。
根据国家卫生安全署等机构建议,法国议会去年12月表决通过一项法律,从2013年起,禁止在婴儿食品包装中使用双酚A,2015年起禁止在所有食品包装中使用。
世界各地在塑料制品中依然广泛使用双酚A。美国去年宣布不会全面禁止双酚A,因为没有迹象显示其对成年人有害。
双酚A
是一种常见化学成分,在光碟、塑料餐盒、塑料瓶、食品罐头内涂层以及收银台小票所用热敏纸或自动取款机凭条等广泛使用。
购物小票有害孕妇需要远离
业内人士称,双酚A广泛存在于银行凭条和购物小票上。
专家称短时、少量接触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像收银员等长期接触人群工作时最好戴手套
美国一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TM机取款后打印的凭条上面,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这种物质长期接触可能致癌。
消息一传来,ATM凭条和购物小票陷入“致癌门”。
究竟双酚A危害有多大?市民如何防患于未然?
昨日,郑州大学化学学院吴鸣建教授介绍,用手接触超市或ATM机的打印小票,短时、次数较少时不会造成严重危害,若频繁接触,应戴手套。
外媒报告
四成购物小票双酚A过量
据一家外媒报道,美国环保组织环境工作组(EWG)日前在全美7个州抽检了多家商业机构发出的收据,并对其中36张进行了化验。
结果显示,其中40%以上的收据含有过量有毒物质双酚A,双酚A对于购物者来说已经成为一大隐患,而工作中经常接触收据的人,例如收银员等,更是高危一族。零售店的工作人员体内的双酚A含量也会比其他成年人高出30%。
研究显示,双酚A长期接触或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甚至可能致癌。
含有双酚A的纸张主要集中在感热纸和热敏纸。但目前的研究尚不能确认,沾染到皮肤上的双酚A有多少进入人体。
据了解,感热纸和热敏纸主要用于传真纸、收款机纸、电脑打印纸、复印纸、ATM机纸、银行排队机纸、超市收银纸、移动和联通对账单等。
纸厂老板
是否含有双酚A属于商业机密
在知情人士的引荐下,记者联系上了郑州一家专门制造感热纸、热敏纸的造纸厂。
这两种纸张是否含有双酚A呢?
这名工厂负责人不愿多谈,只称“这属于公司商业机密,不能外泄”,同时坚称产品符合行业的相关标准。
然而,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行业调查,目前国内双酚A的年产量大概在3万吨左右,其中约1/3用于造纸业。
贸易公司
购物小票含有双酚A很常见
国内造纸业尚无明确用量标准
随后,记者通过阿里巴巴联系上海市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一位人士称,目前公司主营的双酚A每吨售价在1000元左右,上个月销售了10多吨,其中大部分都卖给了造纸企业。
“银行凭条、购物小票上含有双酚A这种物质很常见的,现在的小票、收据都需要有防水成分、增加透明度等,而双酚A就是常说的透明剂,添加它就会使票据有防水功能。”这位人士介绍。
记者了解到,双酚A在包装品上的含量标准是0.6毫克/千克。但目前国内打印纸行业,对双酚A的用量还没有具体规定。
化学教授
双酚A对胎儿影响最大
双酚A,也称BPA,用来生产防碎塑料,工业上又叫做聚碳酸酯,广泛应用于包装、光盘、建材、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比如在矿泉水瓶、可乐瓶、太空杯和奶瓶等中普遍都会含有。
双酚A本身属低毒性化学物质,侵入途径主要为吸入和食入,长时间吸进双酚A粉末有害于肝功能及肾功能。另外,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
“双酚A主要是危害胎儿,对于怀孕期的妇女来说,双酚A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对于成年人来说,对男性的影响会比女性大,主要是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为儿童选择用品时要格外注意,用手接触超市或ATM机的打印小票等,短时、次数较少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长期、大量接触或易感人群可以适当注意防护,如操作时戴手套,吃东西之前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
相关新闻
不少国家已经开始限制双酚A
不少国家已出台了双酚A限制法规。
加拿大在2008年宣布双酚A为有毒化学物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双酚A列为有毒化学物质的国家,并禁止在婴儿奶瓶的制作过程中使用。
美国的马里兰州等州规定,不得销售或为销售提供含有双酚A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婴儿奶瓶和儿童饮料容器。
法国参议院也制定双酚A禁止政策。
逛街购物是很多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最好的消遣方式,不过,在购物时要注意购物小票的处理,如果长期接触,对于胎儿的影响也是很不好的。
一种“一次性物品” 女人多用惹来乳腺癌
一次性餐盒含有类 雌激素 ,容易引发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走高。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更加显著[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乳腺癌的高发与基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等都有密切关系。
由塑料或树酯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含有一种叫做双酚A的类雌激素的物质,经高温后会从餐盒中渗出,随着食物而进入体内。长期低剂量的双酚A可使乳腺导管增生、增加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引起乳腺组织的癌前病变。
乳腺癌病人乳腺细胞中双酚A的含量与肿块大小及肿瘤分级呈正相关。在对患乳腺癌的双酚A相关生产及使用厂家的女性职工的调研中发现,患乳腺癌的职业妇女血清、尿中双酚A水平及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其中,工龄对血清、尿中双酚A水平的影响最大,患乳腺癌的女性接触双酚A的时间越长,血清和尿液中双酚A水平也就越高。
含有双酚A的日常用品除了一次性餐盒外,还有婴儿奶瓶、金属罐装食品容器内涂层和牙科用填充物等。
塑料奶瓶都有哪些材质
塑料奶瓶分为PP材质奶瓶、PPSU材质奶瓶、PES材质奶瓶、硅胶材质奶瓶、PC材质奶瓶(全球已禁止用)。
PP奶瓶:PP又称为聚丙烯,半透明,轻巧耐摔,易清洗,安全不含双酚A,广泛应用于奶瓶、餐具的材料,PP材质世界上公认的用来制作食物容器的安全的材质,材质韧性很大,耐摔,抗冲击性非常强。
PPSU奶瓶:PPSU又称为聚苯砜,成淡淡的金黄色,是安全的母婴用品新材质,安全无毒不含致癌物质双酚A,耐高温达180 ℃ ,可以经受反复高温消毒,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兼具玻璃的安全通透、PC的轻盈耐摔等优点。
PES奶瓶:PES也称为聚醚砜,无色透明,轻巧耐摔,易清洗,安全不含双酚A。
硅胶奶瓶:更多用于制作奶嘴的材料,无毒,不含双酚A,不含有害物质; 柔软,打不破,经济耐用。现也开始用于制作奶瓶瓶身,耐高温、耐老化。
PC材质奶瓶:也称为聚碳酸酯,透明度高,广泛用于奶瓶材料的制造,但奶瓶里面含有双酚A的成份,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欧盟宣布从2011年3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中国卫生部于2011年发布第15号公告,公告中明确规定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
中国儿童肥胖或与双酚A暴露有关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肥胖流行”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环境致肥胖因子”领域的研究迅速兴起。其中,双酚A摄入过多导致肥胖流行的观点引起国际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十分缺乏,证据和作用机制一直没有查明。日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周颖领衔的课题组以尿中双酚A作为生物标志物,对上海市的259名8岁至15岁学龄儿童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尿中“双酚A”浓度与儿童体重指数值呈正相关,即“双酚A”浓度愈高,其肥胖程度愈高。这是国内首次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双酚A”促进肥胖效应的研究。这一结果表明,双酚A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或将为我国未来制定儿童肥胖流行的防控策略提供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刊发于美国《环境卫生》杂志,被评为年度高访问论文。
双酚A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化学物质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被用于制造奶瓶、幼儿用吸口杯和食品饮料罐内侧涂层。
用塑料杯喝水好吗
1、塑料杯受热后会析出一些化学物质。
虽然塑料表面看似光滑,但实际上有许多空隙,易藏污纳垢。而办公室里,人们对杯子的清洗大多只有用清水冲,杯子得不到彻底清洗和消毒。
2、塑料杯还极易滋生细菌。
杯子受到电脑、机箱等静电的影响,会吸附更多的灰尘、细菌、病菌,久了会影响健康。专家建议,最好给杯子配个盖儿,并且不要靠近电脑等电器,平时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让灰尘随风而去。
3、塑料太空杯、豆浆机危害最大
专家说,塑料瓶中最有大问题的是太空杯,很多人用太空杯沏茶,温度高,双酚A容易释出,“实际上也应该关注太空杯,这很危险。”至于饮用水桶、矿泉水桶、矿泉水瓶等这些常温使用的塑料制品则不必担心,他指出,这些饮用水瓶一般不需要用到双酚A,而且多数是在常温下使用。“过于透明的矿泉水瓶也要注意,很可能也会含双酚A”,如果矿泉水瓶像玻璃一样透明,就要注意了。
一些透明的豆浆机材质也是PC料,可能含双酚A,有些豆浆机还是可以蒸煮,释出量比较大。所以建议用不锈钢材质的豆浆机。至于塑料饭盒、筷子、勺子等产品,一般不含双酚A。在金属罐头内层有一层涂料,也会用到双酚A,所以不能直接将金属罐头加热食用,要在常温下食用,或者把罐头的东西倒出来加热。
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以免增加双酚A释放的速度及浓度。
专家表示,如果家长已经为孩子或自己购买了编号为7的塑料用品,可以在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苏打粉加温水清洗,在室温中自然烘干。因为双酚A会在第一次使用与长期使用时释出较多。此后在使用时勿加热,不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不要在阳光下直射。
4、塑料饭盒不可加热
塑料饭盒、筷子、勺子等产品,一般不含双酚A。专家表示,在金属罐头内层有一层涂料,也会用到双酚A,所以不能直接将金属罐头加热食用,要在常温下食用,或者把罐头的东西倒出来加热。
5、清洁有方可防毒
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以免增加双酚A释放的速度及浓度。
专家表示,如果家长已经为孩子或自己购买了编号为7的塑料用品,可以在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苏打粉加温水清洗,在室温中自然烘干。因为双酚A会在第一次使用与长期使用时释出较多。此后在使用时勿加热,不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不要在阳光下直射。
选婴儿奶瓶要警惕双酚A
奶粉风波未息,奶瓶危机又至。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委员会近日通过欧盟委员会一项决定,禁止使用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的塑料生产婴儿奶瓶。最新研究显示,双酚A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副作用,可能对发育、免疫反应等产生影响。
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许多婴儿奶瓶、饮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装物中含有这一物质。双酚A是否危害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争论由来已久,一些研究认为,双酚A可能会发挥类似雌激素的作用,扰乱人体代谢。而在我国,大部分奶瓶均为塑料材质,但大多数品牌均无中文标识,没有明确注明是否含有双酚A。
专家建议家长,可选择大品牌玻璃奶瓶,如果使用塑料奶瓶的话,消毒时温度不要超过100℃,要用专门的消毒锅。此外,塑料奶瓶在反复消毒后会磨损老化,此时溶出的双酚A也会增多,因此最多用8个月到一年就必须更换。
准妈孕期别碰这些化学品
环境雌激素
包括塑料制品、洗涤剂、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用品;DDT、除虫菊酯、二恶英、烷基酚等化学农药。尤其要注意的是,较多接触收据中含有的双酚A,可能会影响胎儿性别、致畸。
杀虫剂
家庭常用的杀虫剂多为灭蝇、灭蚊、灭蟑螂的。孕早期接触这些对胎儿的危害最明显,可能导致无脑儿、胎儿缺陷、畸形、智力低下、先天性癌症等。
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苯系物、氨、可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氡元素等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研究显示,有苯接触史的孕妇,自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呕吐及妊娠贫血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所怀胎儿出现小头畸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缺陷的较多。
重金属铅
孕妇铅暴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源性的,如水污染、墙壁油漆、家庭装修、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二是内源性的,随着孕龄增加,孕妇存储于骨骼中的铅释放入血液的量也增加。妊娠期若受到铅污染,则会使快速发育的胎儿神经系统受影响。
另外,孕妇还应避免接触烟酒。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经妊娠妇女吸入后,严重者可致胎儿生长受限、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流产。孕妇饮酒过量,胎儿易发生“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从而引起生长发育缺陷,如胎儿的出生体重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小头畸形等。
孕期远离化学物伤害,要做好以下工作:
1.不要通过塑料容器微波加热食物;
2.尽量不接触收据;
3.孕期禁用祛斑霜、香水、染发剂、口红、美白产品等,少用润肤霜、沐浴露;
4.戒烟,戒酒,避免二手烟;
5.严格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质量;
6.室内注意通风换气;
7.在家周围限用杀虫剂;
8.妊娠期不宜住在新装修后的房间,不宜用含铅化妆品。
孕妈们你用的水杯安全吗
6种常用杯子的优缺点
1.玻璃杯——最安全、最健康
优点:因为是由无机硅酸盐类烧结而成,不含有机化学物质,用以喝水、饮料都不必担心有害物质被喝进肚里。另外,表面光滑清洗容易,细菌和污垢不易滋生。
缺点:易碎,保暖差;玻璃导热性强,不慎易烫烧手;次品杯子倒入开水可能爆裂。
建议:孕妇首选玻璃杯。使用前可先以盐水煮一下,这样杯子不易碎。最好选用无色透明的,不用有色玻璃杯,也尽量少用杯身细长的,以免歪倒致人受伤。
2.陶瓷杯—安全性能高
优点:颜色鲜艳、漂亮,造型多样,材质也较安全,装冷热水皆可,且耐高温,保温效果较好。
缺点:通常涂有釉层,盛开水或酸、碱性饮料时,釉中的铝或其他重金属元素易溶入液体。
潜在危害:摄入的铝过多,会在大脑、肝、肾等器官蓄积,造成多方面损害。孕妇摄入过量铝,有可能伤害自己和孩子的智力。
建议:选用无彩釉陶瓷杯,尤其内壁要无色,带釉宜选“釉下彩”(先上彩后上釉),这种杯相对安全。紫砂杯(壶)也不错,但一定要选用正规材质制作的。
3.搪瓷杯——比较安全
优点:杯子为金属里子,外涂釉层烧制而成。杯子耐磨、耐热、不易摔坏,通常也较安全。
缺点:釉层由硅酸钠与金属盐组成,含铅较多,且含铋、钼、镉等有毒金属。贮存咖啡、柑橘类酸性饮料时,金属易溶出。
潜在危害:长期使用有增加慢性铅中毒风险。镉、钼等重金属会影响新陈代谢,严重者可致癌。对孕妇而言,重金属会通过胎盘渗透,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
建议:孕妇少用。即使用的话,也不要用杯子装碳酸饮料、咖啡、柑橘汁、柠檬汁等。另外,搪瓷杯内壁划痕多或掉瓷后,不宜作为水杯用。
4.不锈钢杯——相对较安全
优点:美观,耐用耐锈蚀,不怕摔。
缺点:杯子含金属铬、镍、镉等元素,如属劣质材料生产,其重金属会严重超标。长期使用,金属元素可能累蓄人体而有害健康。
建议:不锈钢性质虽相对稳定,一般条件不分解出有害物质。但孕妇仍不宜长期当水杯用,更不要用此装酸性或高盐饮料。
5.塑料杯——安全性较差
优点:造型美观,颜色鲜艳,易摔,携带方便。
缺点:属高分子化学材料制成,杯中常加增塑剂、稳定剂等。装开水时,杯中的化学物质易分解出毒物。塑料杯壁、底部易隐藏污物,清洗不净易滋生细菌。
潜在危害:遇高温、酸性饮料都可能溶出有害物质,即使是极微量,对健康都危害极大,如PC材料杯,遇热容易释放“双酚A”,这种“类似激素”的成分对胎儿神经、生殖系统都十分有害。最近,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一项实验研究证明:双酚A不仅影响胎儿,若胎儿是个女婴,还会导致女婴卵子发育不正常,这直接影响女婴成年后她所生的后代。另外,塑料杯大多含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会干扰孕妇的内分泌,直接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建议:孕妇尽量少用,更不要长期用。临时使用,可喝冷水或温开水,切忌装开水。
6.一次性纸杯——安全性最差
优点:方便,使用后免得清洗。
缺点:纸杯被认为是“最不卫生”的东西,受潮易生细菌;不少纸杯子含荧光增白剂、油墨、石蜡等,均对健康有害。杯底过软或渗水,易烫伤手。
潜在危害:纸杯中荧光增白剂、油墨、苯等都有致癌风险,苯类可能致胎儿畸形。石蜡在40℃左右会融化,而蜡含致癌物质多环芳烃。研究发现,一次性纸杯中还含类似雌激素的“双酚A”,这种物质可诱发腺疾病和某些癌症,还会影响新生儿发育,尤其对雌性后代的生殖系统危害极大。
建议:孕妇尽量不用。不能喝开水,因纸杯遇热会溶出或挥发出有害物质。如果使用,应先倒入温水两三分钟,让有害物质充分挥发后,再盛水喝。
小贴士 当心,纸杯比塑料杯“毒”30倍
双酚A是一种类似于雌性激素物质,塑料容器常含双酚A。一项最新研究令人吃惊:一次性纸杯中也发现含很高的双酚A。南京医科大学胡琴教授曾作过对比研究,通过对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饭盒双酚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一次性纸杯的双酚A浓度是最高的,是一次性塑料杯的近30倍,这个结果也令胡教授感到吃惊。随后的实验中,她把含0.0855ng/ml双酚A的自来水倒进了一次性纸杯中,稍等片刻后,杯中自来水的双酚A的含量上升至3.12ng/ml,足足高出了36倍。研究者分析认为,产品加工工序越多,双酚A的含量就会越高,而一次性纸杯的加工工序也是最多的。
女人多用惹来乳腺癌
一次性餐盒含有类 雌激素 ,容易引发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走高。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更加显著[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乳腺癌的高发与基因、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等都有密切关系。
由塑料或树酯制成的一次性餐盒,含有一种叫做双酚A的类雌激素的物质,经高温后会从餐盒中渗出,随着食物而进入体内。长期低剂量的双酚A可使乳腺导管增生、增加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度、引起乳腺组织的癌前病变。
含有双酚A的日常用品除了一次性餐盒外,还有婴儿奶瓶、金属罐装食品容器内涂层和牙科用填充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