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闲体块指数来评判超重和肥胖
如何利闲体块指数来评判超重和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标准是,成人的体块指数(BMI)在18. 5~ 24. 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BMI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BMI在同年龄同性别标准值的第 85百分位(P85)与95百分位(P95)之间为超重,超过第95百分位(P95)为肥 胖。
肥胖会遗传吗
在成人,遗传因素对体块指数(BMI)的影响估计达到70%,而对年龄越 小的人群来说,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高于77%。研究证实,到目前为止,有8 个基因被证实与人类的单基因遗传肥胖症有关(LEP、LEPR、MC4R、POMC、 PCSK1、BDNF、NTRK2和SIM1),而现在的全基因组的相关研究使得我们 对多基因遗传背景导致肥胖有了更多的了解。至少有5个引起单基因肥胖的基因增加了多基因遗传肥胖的风险性。它们是MC4R、POMC、PCSK1、 BDNF 和 SIM1。
婴儿肥胖影响健康吗
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传统观念中,胖乎乎、肉嘟嘟、笑眯眯的孩子是安乐幸福、美满健康的象征。现实生活中,胖宝宝也总是比瘦宝宝更讨人喜爱。然而,随着超重肥胖人群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儿童超重肥胖所引起的长期健康危害的认识,宝宝太胖终于引起人们的警觉,部分妈妈也开始为宝宝太胖而发愁。但是,很多人心存疑惑:婴儿期肥胖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母乳喂养的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肥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
宝宝超重肥胖是否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超重肥胖,与成人时的超重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Ⅰ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
说到超重肥胖,人们马上联想到宝宝的体重。然而,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并不只能按体重来评判,必须同时结合宝宝的身高。有些宝宝是很重,但同时身高也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并不算超重肥胖;相反,有些宝宝比别人矮一截,妈妈还在为宝宝“不够分量”而发愁,结果宝宝却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儿。因此,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Tips: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以及健康检查,对判断宝宝生长是否正常非常有帮助。
将宝宝定期的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标点在儿童标准生长曲线图上,可以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如果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增长趋势与标准曲线一致,那就说明宝宝的生长是平稳和正常的。
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
最早证实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增加的证据,实际上是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中发现的。或许大家很难想象,看上去如此羸弱、瘦小的早产宝宝怎么会超重肥胖?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长期观察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比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在中年以后更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罹患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可能与宝宝宫内生长不良以及出生早期过快的体重增长有关。随后,在足月正常出生体重的宝宝中也发现,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体重增长过快可能造成儿童期血压偏高等,不利于长期健康。
然而,出生早期的宝宝也正处于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必须保持与宫内生长同样的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发育。因此,是为了保证脑发育而促进宝宝生长还是为了减少代谢性疾病而控制宝宝生长,成了两难之选。通常,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建议在出生早期尽量采用营养强化等措施促进宝宝生长,尽早赶上正常生长水平,特别是希望宝宝的头围能在6个月内赶上正常水平;而对于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则建议保持适度生长,让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按正常的生长速度平稳适度增长。
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有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任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肥胖会引起性早熟吗
超重和肥胖女童中性早熟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且女孩性早熟的发生与体块指数(BMI)的关系较男童更为密切。随着肥胖度的增加,女童性 早熟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脂肪堆积对性早熟的发生有推动作 用,增加的脂肪或迅速升高的BMI可作为性早熟的前兆。对于女童来说,超 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导致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在评价肥胖时,体块指数优于体重
体块指数用身高的平方反映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的体积,再拿 体重除以体积,考虑了身高对体重的影响,与皮褶厚度高度相关;故在评价儿 童肥胖时,体块指数优于体重,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Ⅱ型糖尿病孩子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有些家长会问:“孩子每次到医院,医生要我们多注意生活方式,那我们 应该怎样做呢?”,对于Ⅱ型糖尿病的孩子,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目标是:①尽 可能降低体重,使体块指数(BMI)达到或接近于正常同龄儿童,或者体重至 少减少5%~10%;②鼓励减少总热量摄入以取得降低体重的目标;③使摄入 的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百分比下降至30%以下;④膳食纤维的摄入增加 到大于0. 36克/千克(15克/1000千卡);⑤运动量增加到4~5小时/周。
如何判断小儿肥胖
(一)根据体重评估
肥胖度=(实测体重一平均体重)÷平均体重。
在±10%的平均体重的范围中为正常,大于平均体重10%~19%之间的为超重。
(二)根据体重和身高评估
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因素,身材高的人体重亦重。有的小儿身材很高,体重超过了标准,如单根据体重来评定可以评为肥胖,但如结合身高来评定却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结合身高来评定肥胖更为准确,而且可以不考虑年龄的因素,应用更为方便。如果小儿的体重大于同性别小儿相应身高体重的第97百分位数(将100个相应身高的小儿的体重从轻的排队排到重,第97个小儿的体重即为第97百分位数),那么可以认为这小儿是肥胖。同样,根据上述标准,也可根据相应身高的体重,或相应年龄的体重来评价小儿肥胖的程度。
(三)根据皮褶厚度和中上臂围评估
由于小儿肥胖是体内的脂肪超过了标准水平,因此测量小儿身体内的脂肪是一个精确的方法。但要测量小儿全身脂肪比较困难,测量时又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不可能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小儿皮褶厚度来评价,即测量小儿上臂三头肌的皮褶厚度。
(四)根据体块指数(BMI)评估
小儿体块指数是根据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千克/米2)所得。在成人超过25千克/米z为超重,超过30千克/米2为肥胖。
如何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
小朋友的脸肥嘟嘟的很可爱,可是如果小小年纪就有了“将军肚”,而且 肚皮捏起来厚厚一层,就要提高警惕了。我们可以算算他(她)的体块指数 (BMI),参照附录2,如果超重或肥胖,就需要定期带小朋友参加体检,检查血 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代谢综合征的 目的。
判断儿童肥胖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来判断儿童肥胖的指标有:体块指数(BMI)、身高别体重、腰围身高 比(WHtR)、皮褶厚度,等等。中国儿童青少年WHtR女童>0.46、男童> 0. 48即可考虑为中心性肥胖。测定人体不同部位的皮下脂肪的厚度,一般也 可反映肥胖程度。
肥胖和肥胖症如何区别
肥胖有全身性肥胖和局部脂肪堆积两种。但是通常说的肥胖会更注重于分度而不是分型。通常根据身高体重指数(简称BMI)来分。它的定义如下: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w=体重,单位:Kgh=身高,单位:M对于成年人,BMI指数一般代表了体重是否超重或者是否具有肥胖症的可能,而众所周知,肥胖或者超重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人种的区别,各地区人种的具体判断数值有所区别。在中国,BMI数值与腰围可以作为判断超重的依据:体重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需要提醒的是,BMI只是简单评价体重身高的关系,只能间接反应脂肪含量的高低,而无法反映具体的比例。例如经常运动健身者由于肌肉发达,其BMI指数也会相应升高。这种情况下,BMI指数无法正确反映超重与肥胖症的关系,当然也不能作为衡量肥胖相关疾病可能性的指标了。
办公室久坐不动的男性易变胖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每天坐在办公桌前6小时以上的男性,其体重超重的比例比每天坐办公桌前少于45分钟的男性多两倍;女性则因为在办公室中经常走路而不会面对同样的危险。
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500多名在澳大利亚全日制工作的男女资料,比较了资料中的体重指数(bmi,以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来判定超重与肥胖的方式)、性别、职业、休闲时的活动、工作时坐着的时间等。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者平均每天会坐3小时以上,男性平均坐209分钟,女性平均每天坐在办公桌前有189分钟,四分之一的工作者每天会在办公桌前坐6小时以上。研究发现,对男性来说,坐着上班的时间与超重或肥胖的危险之间有着明显的关系,但对女性来说并非如此。每天坐着时间较多的人,超重(bmi超过25)的可能性会增加68%。
研究人员说,男性每天坐在办公桌前的时间平均比女性多20分钟,造成了男女之间体重超重的巨大差异;即使在调整了年龄、职业与休闲时在办公室外活动的时间,该研究结果仍成立,即工作时坐得越久的男性,越容易超重;而在女性中则没有这种关联性。
腰围身高比的意义是什么
腰围身高比(WHtR)是用所测腰围数除以身高数即为腰围身高比,它是 继腰围(WC)后又一个评价腹型肥胖的有效指标。因为该值具有在不同人群 间变异程度小、相对稳定的优势,同时将身高的因素予以考虑,尤其对处于生 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比体块指数(BMI)、腰围(WC) 和腰臀比更适合用于儿童肥胖的筛查指标。7~16岁儿童WHtR正常参考 值为:女童
只吃不胖可能是隐形胖
谈到肥胖,总有人将体重与胖瘦划等号。国际上常用BMI指数(计算方法: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来判定一个人是否肥胖。然而,单纯依靠BMI的方法却并不能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
人的体重,包括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反映体内脂肪的蓄积程度,会将体重进一步划分为脂肪重量和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是指除脂肪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质量总和,包括肌肉、骨骼等)。因此,体重的高低与体内脂肪重量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一个肌肉非常发达的运动员,BMI指数可能将他判定为肥胖人群,但实际上,他体内的脂肪含量却很少;反之,有些人虽然体重不重,BMI判定为体重偏轻的人群,但实际上,骨架很小、肌肉也并不发达,体内脂肪重量却很高。
可见,体重并不能确切反映出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体重秤有时也会撒谎。
判断方式1:皮褶厚度法。这个测量方式最好玩也最直观,揪起你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你算不算肥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
评判标准: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或者70mm(女性)就可认为是肥胖。
判断方式2:体脂测量仪。可以用专业的体脂测量仪测出体内脂肪率,市场上有家用的体脂仪。
评判标准:中国肥胖病研究会推荐的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中,男性体脂率20%~25%,女性25%~30%被归为超重,而男性≥25%,女性≥30%就被归为肥胖范围了。
超重死胎概率高
研究者提醒,超重孕妇更容易流产。新的研究审查显示,在怀孕之前或怀孕早期,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的女性,其宝宝在怀孕或分娩过程中死亡,包括死胎,出生后不久死亡的风险更高。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严重肥胖女性的风险最大——比拥有健康体重的女性高出三倍多。根据对38研究的回顾发现,即女性的稍微增加一点,风险就会开始上升。在英国,每天都会有17名婴儿在出生之前、分娩期间或出生之后不久死亡,一年内死亡婴儿总数为6500名。国民保健署的数据显示,每天都会出现11名死胎婴儿。死胎婴儿通常在怀孕24周后死亡,婴儿死胎的概率是猝死的15倍。
在英国,每年大约有4000例婴儿死产病例,死胎概率为0.5%。根据最新数据,大约15%的英国准妈妈为肥胖者,而在20年前这一数据为7%。医生们警告说,肥胖孕妇给NHS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负担,这可能危及下一代的健康。
肥胖女性在怀孕出现的并发症从糖尿病到危及生命的子痫前症,而胖女人生下的婴儿,长大后也有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上一任公共卫生部长,现任国会议员安娜·苏布里说,助产士不再经常为孕妇称体重,这是“绝对疯狂”的现象。首席研究员,达格芬·昂博士在新的审核中调查产妇的体重和婴儿死亡之间的联系。
这38项研究中共出现了1万零147多名胎儿死亡,超过1万6274名婴儿死产, 4311名婴儿在围产期死亡,1万1294新生儿的死亡,4983名婴儿夭折。医生使用体重指数(BMI) 比较身高体重来评估患者是否超重,这一指数中体重按公斤计,乘以以米计的身高的平方。健康的体重指数介于20~24.9,而BMI达到25到29.9的是超重者,而超过30为肥胖。BMI 40 以上的为超级肥胖者
什么是儿童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是一种疾病,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 脂肪过度积聚、体重或体块指数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通俗 地讲,就是儿童长期吃得多,消耗得少,脂肪过度堆积超过一定程度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