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检查是不是得了肥胖症

如何检查是不是得了肥胖症

肥胖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除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肥胖症和对肥胖相关疾病的检查。通过皮质醇节律结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以除外库欣综合征,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RI有助于发现由于下丘脑摄食中枢病变导致的肥胖症。3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判断肥胖患者糖耐量状态,血脂、肝肾功能、性腺轴功能、呼吸睡眠监测、心功能评价、肝脏和血管彩超有助于筛查肥胖症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如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诊断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但应该注意有些BMI增高的患者不是脂肪增多,而是肌肉或者其他组织增多。

熬夜减肥还是增肥

熬夜的人更容易肥胖。

每天睡眠低于6.5小时的人,更容易得肥胖症,而且熬夜还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内分泌失调,而肥胖跟内分泌失调也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体内促进食欲因子的水平会迅速提高,而且体内的生物碱含量偏高,容易诱发暴饮暴食,导致身体吸收能量过量,从而引起肥胖现象。而且睡眠不足的时候,体内脂肪存储会增多。当人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的许多生长激素会被释放出来,这些激素指挥身体分解脂肪,释放能量,但如果吸收过多热量,同时又处于缺乏深度睡眠的状态,那么久缺乏充分的生长激素来分解这些脂肪,于是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臀部,大腿和腹部,导致身体发胖。还有就是,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多在夜间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才会分泌,经常熬夜的话,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了新陈代谢,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肥胖症状出现。

小儿肥胖症具体症状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儿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增加,尤其是小儿肥胖症,该病的发病率近几年是非常高的,这给家长朋友带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对小儿肥胖症的不了解,所以往往不能及时的发现孩子的病情,耽误了治疗,那么究竟小儿肥胖症的具体症状有哪些呢?

目前,由于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孩子得肥胖症的人数也在增加,这给孩子的健康和生活都带去了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及时的治疗,那么儿肥胖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1、体重/体脂超过参照人群值的界值点

体格生长发育迅速,但骨骼正常或超过同年龄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均值20%以上,或体重超过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M2SD);或体重指数大于23者。

2、食欲极佳

小儿食欲极佳,食欲旺盛、食量大大超过一般小儿,且喜食淀粉类、甜食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欢吃蔬菜等清淡食物。

3、性发育

性发育一般较早或正常。男孩由于大腿会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掩藏在脂肪组织中,而显得很小,实际上属正常范围。

4、常有家族肥胖史

智力佳,皮下脂肪丰满,分布比较均匀,身体脂肪积聚以乳部、腹部、臀部及肩部为显著,腹部皮肤出现白纹、粉红色或紫纹,四肢肥胖,尤以上臂和臀部明显。无内分泌紊乱和代谢障碍性疾病;常有疲劳感,活动时气短或腿痛,行动笨拙,膝外翻或扁平足。

家长可通过三种方法测量小儿是否患有肥胖症:

1、最简单的目测法。

2、体重测量法:计算标准体重的一般公式: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

3、皮褶厚度测定法 。

通过上文的介绍 ,大家对小儿肥胖症的具体症状有哪些都了解了吧,希望通过上文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去帮助,如果您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积极的到医院检查!

婴幼儿肥胖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 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 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宝贝快8岁了,本人(妈妈)身体肥胖,宝宝体检的时候,医生说宝贝有单纯性肥胖症,请问,是本人遗传给宝贝的吗?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有什么治疗措施?

A: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此外,过度营养,缺乏运动也是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原因。

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肥胖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小儿的父母往往显示肥胖症状,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

肥胖症的检查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但注意由于肥胖症引起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障碍也可引起上述检查不正常。

为除外继发性肥胖,可考虑做下述检查以鉴别诊断:

1、X线检查 蝶鞍是否扩大,骨质有无明显破坏。

2、心血管检查 心电图、心功能、眼底等。

3、肥胖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实测体重、体重指数、肥胖体型、脂肪百分率,B超测定皮脂肪厚度,测血压。

吃太多的肉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首先,容易得肥胖症。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肉类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当肉类进入人体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所以大部分的脂肪都会被我们肠胃所吸收,如果吃的肉过多,那么就会造成肥胖症的发生,所以我们平时吃肉要有个度。

其次,容易提高胆固醇。因为肉类里面大都含有丰富的脂肪,提供给我们的能量是很多的,如果我们无法消耗完所有的能量,就会导致脂肪的堆积,从而造成胆固醇增高。所以我们吃肉一定要有度。

最后,可能会患上直肠癌。我们都知道肉类进入我们的胃里面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肉类在胃里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腐化变质,那些霉素被肠子吸收了,就很容易患上直肠癌了,所以我建议平时可以少吃点肉类食物。

儿童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最突出的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合理,很多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经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据调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1.8%。

生活习惯:不爱运动,经常看电视,吃完饭后喜欢静卧,这些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据调查,平均看电视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症的概率增加1.5%。

内分泌紊乱:虽然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见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缺乏和皮质醇过多,但是这些疾病以能量消耗下降和生长减少同时存在为特征,引起缓慢生长的矮身高儿童出现显著的中心性肥胖。

药物: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特殊形式的向心性体重增长。

肥胖的检查

肥胖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除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肥胖症和对肥胖相关疾病的检查。通过皮质醇节律结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以除外库欣综合征,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RI有助于发现由于下丘脑摄食中枢病变导致的肥胖症。3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判断肥胖患者糖耐量状态,血脂、肝肾功能、性腺轴功能、呼吸睡眠监测、心功能评价、肝脏和血管彩超有助于筛查肥胖症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如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遵循原则

一、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问: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问: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问:医生您好,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症者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不过,后天饮食及运动也是决定宝宝是否肥胖的关键,妈妈们可不能忽略这一因素。

肥胖的检查

1、体重标准:

目前临床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kg·m-2者为体重过低,18.5~23.9 kg·m-2为正常范围,≥24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在幼儿园,我们一般是用杠杆秤测量幼儿的体重,然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来判断: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10%——超重儿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轻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30%——中度肥胖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标准体重的50%——重度肥胖

2、肥胖的常规检查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

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

晚上怎么吃花生不会发胖

1、不要油炸:花生最好不要油炸,也尽量不要生吃,最好吃水煮花生,这样不但能把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感染到的黄曲霉素破坏,还容易消化,也不会损失太多营养元素,而且也不会造成肥胖。

2、不要过量吃: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食用,吃太多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少吃,而且花生含油脂高,吃多了易得肥胖症。每日15粒花生米就够,白天如果吃了,晚上建议还是再少吃点哦。

如何预防肥胖症

对于女性来说,肥胖症的出现肯定是无法承受的,除此之外,也会使得肥胖症患者遭受到疾病的困扰,但是肥胖症为什么会导致如此频繁的出现呢?首先需要从饮食上做好预防工作,这才能真正改善肥胖症的出现,使得自身的体重达到标准的体重。

1.总热能可根据性别、劳动等情况控制在4200~8400千焦1000~2000千卡。以每周降0.5~1公斤体重为宜,直至使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时给予维持热能。热能控制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及机体不适。一般应根据肥胖程度来决定热能控制程度,通常超重者可按所需热能的 80~90%供给,中度肥胖超重30~40%可按所需热能的70%供给,重度肥胖超重50%以上可按所需热能的50%供给。

2、控制脂肪

在减肥膳食中脂肪的热能比以低于30%为宜,烹调用油以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为好,应尽量减少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肥肉、动物油脂等。

3、减少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较快,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促使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且耐饥饿性差,易诱发食欲,故应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尤其是单糖类中的蔗糖、果糖等在体内转变为脂肪的可能性很大,并能提高血甘油三酯水平,更应严格限制。一般认为减肥时应采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每日供给量以100~200克为宜,但不宜少于50克,否则会因体脂过度动员,出现酮症酸中毒。

4、坚持低盐膳食

减肥期间每日食盐摄入量可保持在1~2克,体重降至正常后可给盐每日3~5克,有利于减少水潴留,使体重下降,且对防治肥胖并发症有利。除此之外,肥胖症患者还要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少量多餐、避免晚餐过于丰盛等。

其实肥胖症患者按照上述的内容去做好预防的工作,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症,只有保持正常的饮食才能帮助到肥胖症患者,每个肥胖症患者的体质也不一样,因此并不是对于所有的患者都有帮助,苗条健康的身材这是大家想拥有的。

为什么儿童会得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的发生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主要包括饮食因素、运动因素、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

(1)肥胖儿童普遍食欲都比较好,即便在不饥饿的时候也有旺盛的食欲。食欲好,且喜欢吃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及零食。吃得多的同时进食速度比较快,因此能量摄入更多。

(2)运动不足是肥胖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3)调查发现父母均肥胖儿童的肥胖率为 33. 6%,显著高于父母均正常儿童的肥胖率。

(4)目前研究发现,孩子出生时体重过重和过早地进行非母乳喂养也是引起儿童肥胖症的可能原因之一。

晚上吃花生会胖吗 过量吃花生的危害要注意

花生毕竟还是属于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虽然吃了有很多的保健功效,但是任何食物都不能过量食用,吃太多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少吃,而且花生含油脂高,吃多了易得肥胖症;再者花生消化的时候多耗胆汁,因此有胆囊炎等症的人群要慎吃花生;阴虚内热人群忌吃炒花生,以免助热起火。

相关推荐

肥胖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肥胖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但注意由于肥胖症引起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障碍也可引起上述检查不正常。 为除外继发性肥胖,可考虑做下述检查以鉴别诊断: 1.X线检查 蝶鞍是否扩大、骨质有无明显破坏。 2.

甘油三酯高容易什么病 甘油三酯高容易肥胖症

甘油三酯是人体最重要的脂肪成分之一,假如做个比喻,生活中常见的肉,甘油三酯就等于是白色的肥肉。甘油三酯是由3个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人体摄入脂肪过多,甘油三酯高了同时人体自身的脂肪体重也在升高,逐渐累积形成肥胖人群。

花生有哪些副作用

1、热气 花生含油脂过多消化时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使用;阴虚内热者忌食炒花生,以免助热起火。 2、发霉 花生米很容易受潮变霉,产生致癌性很强的黄曲霉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种毒素耐高温,煎、炒、煮、炸等烹调方法都分解不了它。所以一定要注意不可吃发霉的花生米。 3、肥胖 毕竞花生蛋白质、花生油都是高热量的食物, 吃多了是不易消化的。尤其是肠胃功能差的人更应少吃些。花生含油脂高达50℃%左右,吃多了易肥胖症。 所以花生要良好保存,如果发现不再新鲜,就不要再食用了。一次性也不

葡萄吃多了的3大坏处

葡萄吃多了的坏处 虽说葡萄不上火,但不代表可以多吃,葡萄吃多了是有坏处的: 1、首先,可能会患有胃溃疡哦。因为我们葡萄多吃了会有太多的胃酸,胃酸过多了,就会刺激我们的胃黏膜,那样子长期的话,我们就会有可能患有胃溃疡。 2、其次,我们多吃葡萄可能也会肥胖症,因为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吃的葡萄,它含有很多的糖类,吃多了会蛀牙,还会发胖。 3、最后,也会诱发糖尿病。我们很喜欢吃葡萄,但是葡萄吃多了,就会糖尿病,因为,葡萄里面含有十分丰富的糖类,所以我们不能吃多了。

小儿肥胖的检查

1、人体测量学指标 如腰围臀围、大/小腿围、臂围皮下脂肪厚度等过度增加,行为偏差。 2、血清胆固醇增高 三酰甘油、胆固醇大多增高,严重者β脂蛋白也可增高。 3、内分泌紊乱 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糖增高性发育常较早,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肥胖女童初潮早易伴各种月经紊乱。 4、免疫机能降低 尤其T、B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迟发皮肤反应可转阴,中性粒细胞功能减低。

肥胖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体脂肪率、身体质量指数 1.血脂检查 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2.血糖检查 包括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测定。 3.脂肪肝检查 B超、SGPT。 4.水代谢检查 抗利尿激素测定。 5.性激素测定 雌二醇、睾酮、FSH、LH。 6.检查血皮质醇、T3、T4、TSH等,用以除外间脑性、垂体性、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和自主神经紊乱等。 肥胖症的诊断: 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见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

妇科病会导致肥胖吗

发胖是目前大多女性最忌讳的事,妇科病也是会导致发胖的。所以专家提醒要保持好身材,先保持好身体健康。肥胖大多数与遗传遗传,饮食习惯等有关,无明显病理因素的肥胖叫单纯性肥胖,但一些妇科病与肥胖有直接关系。 多囊卵巢综合症,常发生于20岁~35岁,除肥胖和体重增加外,常伴有月经稀少、闭经、多毛和不孕,这是由于体内存在相对过高的雄激素而致。子宫内膜癌,该病好发于55岁~60岁,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人认为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因为脂肪细胞能使雌酮水平增高,而雌酮是比较明确的致病因素之一。 肥胖生殖

什么是遗传性肥胖呢

遗传物质(染色体、 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 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

孕期妈妈体重增加多少儿童才不容易肥胖症

孕妈妈在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1. 25~15千克是比较合适的,孕期体重增 加过多或过快,不仅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还会增加产后减肥的难度。反 之,若体重增加过少,则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