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催乳素升高是什么原因
血清催乳素升高是什么原因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时,TRH及TSH分泌增加,致使血中催乳素水平上升,造成高催乳素血症。
2、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催乳素经肾脏排泄,当肾功能不良,血清催乳素上升。
3、最常见的是垂体催乳素瘤:在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病人中,患高催乳素血症闭经的病人,约l/3患垂体肿瘤。
4、肾上腺功能低下: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催乳素基因的转录和开释。有病例报道,肾功能不足病人,发生高催乳素血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替换治疗后,血催乳素恢复正常。
5、空蝶鞍综合症:由于先天异常或由于创伤、手术致成蝶鞍隔的缺陷,蛛网膜形成疝,进入蝶鞍,压迫垂体和垂体柄,由于运送多巴胺受到影响,致成高催乳素血症。
6、下丘脑垂体柄疾病:下丘脑疾病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的机制,考虑是由于PIF产生或运送发生紊乱所致。如垂体肿瘤压迫,使垂体柄受压也可影响PIF的运送。
7、特发高泌乳素血症:未查出病因,并尚未发现脑垂体瘤,属功能性异常催乳素增高称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有些病人可能垂体微腺瘤太小,目前尚未发现。
血清催乳素升高是什么原因?为了得了这种疾病的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以上就介绍了出现的一些原因,所以在了解以上的介绍以后,为了你能尽快的得到有效的治疗康复,可以尽快的选择正规医院,通过治疗让自己摆脱这种疾病,才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更高。
催乳素细胞腺瘤要做哪些检查
垂体腺瘤指的是垂体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生前无任何临床表现,在常规尸检时发现垂体腺瘤的约占10%~20%,MRI随机检查垂体腺瘤可达10%或更多,目前已成为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的第三位常见病。垂体催乳素瘤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是最常见的疾病,约占垂体腺瘤的50%,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临床上催乳素瘤除以高催乳素血症为特征外,还可以出现腺瘤体积增大对鞍区的占位效应。
但值得强调的是,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催乳素瘤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首选,现已取代手术与放射治疗成为治疗催乳素瘤的主要手段,适合于约90%的催乳素瘤患者,无论催乳素微腺瘤或大腺瘤均可应用,可降低催乳素水平、减少溢乳,缩小肿瘤,恢复月经和生育,在疗效、安全性与改善内分泌功能方面,优于手术与放射治疗,对巨/大腺瘤的治疗疗效尤为突出。催乳素瘤的治疗需要有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治疗科以及生殖医学科等专家团队的规范诊治,才能明显提高疗效。不同个体的病情差异,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合理应用综合治疗,重视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管理和神经内分泌的康复治疗。本文简要介绍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征与诊疗决策。
催乳素瘤的临床特征因性别而有所差异,但主要有肿瘤高功能分泌催乳素导致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增大导致的鞍区占位效应两大临床症候群。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溢乳、闭经与不孕溢乳和闭经,由Chiari于19世纪报道,也称Chiari-Frommel综合征,包括未哺乳的女性患者出现产后溢乳、闭经、子宫-卵巢萎缩。溢乳最常见的原因是高催乳素血症,其可使女性在非妊娠期及非哺乳期出现溢乳,溢乳率约为27.9%,同时合并溢乳与闭经者约占75.4%。大多数女性患有所谓特发性溢乳和闭经者都存在功能性催乳素瘤。催乳素瘤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可引起闭经(或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孕(或生殖功能障碍)。
当催乳素轻度升高时(100~150ng/ml)可引起黄体功能不足、反复自然流产;而随着血清催乳素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可出现排卵障碍,临床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闭经及不孕症。除催乳素瘤之外的其他鞍区垂体肿瘤压迫了垂体柄,也会因“垂体柄效应”使催乳素水平增高而导致溢乳。长期的高催乳素血症可因雌激素水平过低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出现骨密度减低、进行性的骨痛等症状。
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性欲减退与不育。催乳素瘤是导致男性ED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ED也常为男性高催乳素血症的最早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认为睾酮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男性ED的机制之一,但不少患者血睾酮水平完全正常,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ED,说明高催乳素血症对阴茎勃起功能可能有直接的作用。不能射精和性高潮障碍等也是催乳素瘤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的表现。高催乳素血症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频率和幅度均明显减低,使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的频率和幅度也减退、睾丸合成睾酮的量明显下降,而引起性欲减退,表现为对性行为兴趣下降甚至消失,精子生成的功能明显下降。
男性第二性征减退,可表现为胡须生长速度变慢,发际前移,阴毛稀疏、睾丸变软、肌肉松弛以及出现男性乳腺发育。腺瘤增大导致的鞍区占位效应。肿瘤对鞍区占位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其他颅神经压迫症状、癫痫发作、脑积液鼻漏等。肿瘤的大小一般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mm)、大腺瘤(直径>10mm)、巨大腺瘤(直径>40mm),巨大腺瘤可向鞍外生长,破坏蝶鞍,向鞍旁、鞍上侵袭。但无论巨大腺瘤、大腺瘤抑或是微腺瘤均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
催乳素瘤直径>10mm者可因压迫鞍膈而有严重头痛;腺瘤若向鞍上生长可压迫视交叉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主要表现为颞侧偏盲或双颞侧上方偏盲;向鞍上生长还可以直接损害下丘脑功能而出现尿崩症、睡眠异常、食欲亢进或减退、体温调节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性早熟、性腺功能减退、人格异常等下丘脑综合征;向鞍旁生长则可侵袭海绵窦,压迫第3、4、6对颅神经而引起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和复视,还可影响第5对颅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而有神经麻痹、感觉异常等。约15%~20%的患者存在腺瘤内自发性出血,少数患者发生急性垂体卒中,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急剧下降、动眼神经麻痹,甚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昏迷等危象。男性催乳素瘤患者常因血催乳素水平升高引起的症状轻、未能及时就诊,导致病程延长,直到肿瘤体积较大,压迫视交叉神经引起视力、视野障碍或腺瘤卒中出现剧烈头痛时才就诊而获得诊断。
垂体催乳素瘤的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血清催乳素水平的测定:放射免疫、酶联免疫以及化学发光等测定方法目前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由于测定方法学的不同,催乳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常不一致,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正常参考值,但目前尚缺乏催乳素测定方法标准化的研究。目前大多数临床内分泌实验室对于临床症状与体征较明显的催乳素瘤血清催乳素水平一般定于>200ng/ml,若催乳素水平>300ng/ml,结合鞍区MRI影像学检查,则可明确或肯定诊断催乳素瘤,但如催乳素水平<200ng/ml,需要与其他药物和(或)其他慢性疾病,甚至生理性原因导致的高催乳素血症作鉴别诊断。
人体催乳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而人体催乳素偏高的原因是:
1、 乳素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孕酮)、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醇等药物,剧烈的体力活动、创伤等都可以引起催乳素的分泌增多。
2、 药物也可引起催乳素升高。较长时期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可通过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来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开释,以致于催乳素分泌过多,导致闭经溢乳。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出现闭经溢乳,有些口服避孕药者不能马上怀孕,就是这个原因。
3、 其它部位疾病也可导致催乳素升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性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疾病,也可引起催乳素升高。
4、 乳素增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这是由于肿瘤是由分泌催乳素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处于失控状态而无节制地分泌催乳素,同时也会因垂体柄受压等原因造成催乳素升高。
5、 剧烈运动也会导致催乳素偏高,专家表示剧烈的体力活动、创伤等急性应激情况都可以引起催乳素偏高。
6、 神经刺激:某些部位特别是胸部的皮肤受刺激,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
吗丁啉会致月经不调吗
吗丁啉,也称多潘立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呕吐、促进胃排空的药物,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或其他原因的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吗丁啉会致月经不调吗?因其可引起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升高而会出现沁乳,又因prl的升高,会影响促黄体生成素分泌,也同样会引起月经周期的失调,但较少见。
一旦用此药出现月经失调,可以减量或停药,或改用灭吐灵。若停药后1个月,仍有月经失调,须到妇科就诊,查明原因,然后做对应处理。
催乳素高要注意什么?
1、催乳素高应注意饮食和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适当运动。另外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经常熬夜,注意休息。
2、催乳素高应注意用药:较长时期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可通过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来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以致于催乳素分泌过多,导致闭经溢乳。所以催乳素高患者一定要注意用药。
3、催乳素高应注意禁止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出现闭经溢乳,有些口服避孕药者不能马上怀孕,就是这个原因。
4、催乳素高应注意垂体肿瘤:有些患者催乳素高是垂体肿瘤引起的,这是由于肿瘤是由分泌催乳素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处于失控状态而无节制地分泌催乳素,不孕不育同时也会因垂体柄受压等原因造成催乳素升高。
5、催乳素高应注意一些疾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疾病,也可引起催乳素升高。
三、催乳素高怎么办好?
一些的女性被泌乳素高这个问题所困扰,泌乳素高就导致怀孕很困难。但是泌乳素高并不是没有办法治疗的。
1、病因治疗,也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假如是药物引起的应先停药,假如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则可服用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假如是垂体肿瘤,则可根据肿瘤的大小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溴隐停为首选药物,这种药可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分泌,可控制垂体微腺瘤的生长,甚至使肿瘤明显缩小,溴隐停的常见副反应是恶心、头痛乏力和便秘。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资料显示用药一周催乳素即可明显下降,用药2-4周溢乳停止,月经恢复,用药3-6个月可出现排卵并可妊娠。
3、联合治疗,有生育要求的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先用溴隐亭治疗,如仍不能恢复排卵,加服促排卵类药物。
用什么方法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有很多女性朋友就想知道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其实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在发生不孕的时候,临床上就会为患者做一些相关检查,那么,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让专家为大家解答。
用什么方法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初诊时一定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分泌。乳汁分泌量最多,其它病人一般均需经挤压才会有乳汁分泌。用孕激素观察有无撤退性出血,垂体腺瘤病病人多为Ⅱ度闭经。按摩乳房和吸吮乳头反射性促进催乳素分泌。产褥期(4周内)血浆催乳素仍维持高水平。非哺乳妇女催乳素在3个月内降至非妊娠期水平。空腹、胰岛素性低血糖、运动、应激、性交时催乳素明显升高。
生理性高催乳素血症 正常健康妇女夜间和睡眠(2~6am)期间、卵泡晚期和黄体期血浆催乳素升高。妊娠期血浆催乳素升高5~10倍。妊娠中期后羊水中催乳素浓度高于血浆。哺乳期妇女,血浆催乳素浓度高于非妊娠期1倍。胎儿和新生儿(≥28孕周~产后2~3周)血浆催乳素相当于母体水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让女性朋友们了解不孕不育原因,关注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方法,关爱女性健康祝您早日康复!
什么是高泌乳素血症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催乳素(PRL)异常升高,大于 1.14nmol/L(25 μg/L),称为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月经紊乱、不孕、溢乳、性功能紊乱。
女性催乳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1、 乳素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孕酮)、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醇等药物,剧烈的体力活动、创伤等都可以引起催乳素的分泌增多。
2、 药物也可引起催乳素升高。较长时期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可通过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来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开释,以致于催乳素分泌过多,导致闭经溢乳。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出现闭经溢乳,有些口服避孕药者不能马上怀孕,就是这个原因。
3、 其它部位疾病也可导致催乳素升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性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疾病,也可引起催乳素升高。
4、 乳素增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这是由于肿瘤是由分泌催乳素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处于失控状态而无节制地分泌催乳素,同时也会因垂体柄受压等原因造成催乳素升高。
5、 剧烈运动也会导致催乳素偏高,专家表示剧烈的体力活动、创伤等急性应激情况都可以引起催乳素偏高。
6、 神经刺激:某些部位特别是胸部的皮肤受刺激,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痛,都可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而引起泌乳素增高。如胸部手术、灼伤、胸背部的带状疱疹等。
哪些辅助检查可以帮助发现高泌乳素血症
(1)血液学检查:血清催乳素 > 1.14nmol/L(25 μg/L)可以确诊为高泌乳素血症。
(2)影像学检查:当血清中催乳素 > 4.55nmol/L(100 μg/L)时,应行垂体磁共振(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垂体微腺瘤或者腺瘤。
(3)眼底检查:垂体腺瘤可以出现视野缺损,眼底检查有助于确定垂体腺瘤的大小和部位,尤其适用于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