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刮痧刮哪里 气秘刮痧疗法
便秘刮痧刮哪里 气秘刮痧疗法
取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太冲,阳陵泉。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再刮腹部天枢,然后刮下肢阳陵泉,最后刮足背部太冲。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如前所述,太冲是肝经俞穴可疏肝解郁行气,除胀;阳陵泉为胆经合穴疏肝理气。
刮痧可以治疗便秘吗
刮痧可以治疗便秘。
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毒,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清宿便,改善便秘的情况。刮痧治疗便秘可以辩证施治:
热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刮拭穴位:天枢,曲池,合谷,支沟,照海。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天枢,再刮上肢曲池,合谷,支沟,最后刮下肢照海。
取穴原理:天枢为大肠募穴,可通调大肠腑气;曲池,合谷清泻大肠腑热;支沟,照海合为治疗便秘之经验要穴。
气秘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胸胁满闷,腹中胀痛,肠鸣矢气,嗳气频作。
刮拭穴位:中脘,天枢,支沟,照海,太冲。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中脘,天枢,再刮上肢支沟,最后刮下肢照海,太冲。
取穴原理:天枢通调大肠腑气,支沟,照海为治疗便秘之经验要穴,中脘,太冲疏调气机。
便秘刮痧刮哪
背部刮法,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脉和夹脊穴。背部正中线刮拭时手法应轻柔,用补法,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椎。可用刮板棱角点按棘突之间,背部两侧可视病人体质、病情选用补泻手法,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
循行路线:刮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及夹脊穴,从大椎刮至长强。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处。夹脊穴位于后正中线旁开0.5寸。
适应症:刮拭背部可以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如刮拭胆俞可治疗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急慢性肝炎等,刮拭大肠俞可治疗肠鸣、泄泻、便秘、脱肛、痢疾、肠痈等。背部刮痧还有助于诊断疾病。如刮拭心俞部位出现压痛或明显出痧斑时,即表示心脏有病变或预示心脏即将出现问题,其他穴位类推。
胸部的刮拭,刮拭胸部正中线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大。宜用平补平泻法。用刮板棱角沿胁间隙刮拭。乳头处禁刮。
循行路线:
(1)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2)刮拭胸部两侧,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胁骨走向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适应症:胸部主要有心肺二脏。故刮拭胸部,主治心、肺疾患。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另外可预防和治疗妇女乳腺炎、乳腺癌等。
一种方法轻松清肠道排宿便
成年人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一次。随着饮食精细化,运动量减少,现代人便秘的情况比较多见,有的甚至一星期才解一次。肠道里的废物留存时间过长,不但会吸收过多毒素,还可能增加大肠癌的患病风险。
人体的大肠经分布在手臂外侧,经常用刮痧板刮拭大肠经,可以起到清理肠道、排出宿便的作用。具体方法是:用刮痧板的长边,从肩上部开始,沿着大肠经分 段向下刮至食指甲根部外侧的商阳穴。然后用刮痧板凹槽从食指根部刮至指尖。可以隔着衣服刮拭,至局部微热即可。也可以直接在皮肤上刮拭,刮拭时间短时可以 不涂刮痧油。如果遇到疼痛之处,在痛点部位涂抹刮痧油重点刮拭。每天有空时就刮一刮,十分适合饮食油腻又缺乏运动的上班族。
刮痧不宜过度,以防消耗正气。刮痧后建议喝一杯热水,可以补充水分,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平时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走一走,伸展一下身体,补充一些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如火龙果、香蕉等,可以帮助调理肠道,改善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
中医刮痧治疗便秘---刮痧方法
头部:全息穴区——额顶带中3分之1、额顶带后3分之1。
背部:膀胱经——双侧大肠俞。
腹部:胃经——双侧天枢。 脾经——双侧腹结。
上肢∶三焦经——双侧支沟。大肠经——双侧手三里。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至上巨虚。
患有便秘的人群不妨试试中医刮痧来治疗你便秘的痛苦吧。
肚子上如何刮痧
刮痧时最好仰卧,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用刮板进行刮拭按摩,力度均匀,不必过于用力,以腹部皮肤红润为度。然后采用角揉法按摩上述提到的天枢穴、关元穴和气海穴。
所谓角揉法,就是以刮痧板的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侧面为着力点,着力于有效穴位,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搓揉活动,用力适中。
肚子刮痧可以缓解便秘、减掉小肚腩,一般坚持刮痧三天至一周,便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坚持半个月至一个月,就能明显感觉身体轻盈,腹部赘肉减少。
便秘刮痧有效果吗
便秘刮痧有效果。
便秘刮痧有治疗效果。
通过对背部,腹部上特定穴位的刮拭,可以有效改善肠腑功能,帮助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导致的便秘。配伍手足部位的特定穴位,可以更好的调节大肠功能,使排泄变得规律正常。
刮痧部位变黑是怎么回事
别小看刮痧:古代医家常用的特色疗法
古代医家认为刮痧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这与现代研究刮痧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和加强新陈代谢等功能基本吻合。现代刮痧疗法是在古代刮痧基础上治疗范围更为广泛的一种外治法,是中医临床特色技能之一,与针灸、按摩、拔罐一并列入中医临床适宜推广技术,已广泛应用。
研究“刮”和“痧”的概念及刮痧疗法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可发现古今对于痧的表现、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以及刮痧的工具、方法、刮拭部位、适应症和宜忌等方面既有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别小看刮痧:刮痧后红斑反应病情轻重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阻塞人体脉络和气血,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直到刮出皮肤凝结成砂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痧毒”排出体外。不过,现代有些西医理论认为,刮痧后皮肤上留下的红色,是痧板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并不是“毒”。然我们觉得,老祖宗的东西,其中的奥秘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是现代医学所不能解释得通的。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这些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中医生指出,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这种刮痧方法可活血化瘀,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
别小看刮痧:刮痧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科学认识刮痧疗法的禁忌很重要,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尽管刮痧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也与其他任何一种疗法一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禁忌,如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者应禁刮或慎刮。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要求,如果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但是现在满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有刮痧服务提供,好奇君提醒你,睁大眼睛辨别刮痧场所真假,要寻找正规的中医院和专业的医生刮痧,才能让身体里真正的“毒气”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