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怎样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一般来说,在2型糖尿病患病初期,医生会指导病人进行饮食控制,鼓励病人加强运动,并根据情况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如果经过这些处理血糖控制还不满意,就应该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如果仍不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就要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一般首选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

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应能够模拟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可持续覆盖全天24小时,而且平稳,无明显高峰或低谷,这样就能保证将全天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且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目前甘精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是能较好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胰岛素制剂。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早期启动胰岛素治疗不够积极。如在血糖长期控制不满意,甚至已发生并发症后再开始胰岛素治疗,则不但血糖控制难度增加,还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造成很大损害。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每天所进行的血糖测定仅仅反映了检测当时的血糖变化,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让人看到在过去的 2-3个月的时间内患者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关专家建议,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到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对于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即我们常说的血色素。当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接触时,两者就会交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糖化血红蛋白,故有人将糖化血红蛋白又称为糖基化血红蛋白。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就相对较高。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来讲有120天(3个月),在人体红细胞死亡之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由此看来,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每120天变化一次。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所反映的是过去 2-3个月的时间内平均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4-5.5%. 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提示: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它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因此需要对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做出重新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此外您还需要较现在更为频繁地测定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何时该用胰岛素

糖尿病人,很抵触打胰岛素,他们觉得这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标志,这个误会贻误了糖尿病的最好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如果已经同时服用了2种降糖药后,血糖还是控制不住的话,就到了用胰岛素的时候了,再往后拖延,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也会受影响。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在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就应该开始使用基础胰岛素了。降糖药疗效不佳后开始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往往已经达到10%,高出指南建议的7%很多了。研究发现,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药的服用种类越多,或者剂量越大,用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难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难控制。这就提示,当降糖药治疗疗效不佳时,胰岛素治疗的时机是:糖化血红蛋白最好不要超过8%,同时,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最好不超过2种,当已经服用3种口服降糖药,仍旧疗效欠佳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最终的效果不如在2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另一个问题是,开始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要及时,现在发现,从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平均只有1~2个单位,这也是中国的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后,病情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化验

血红蛋白A1是主要的糖化血红蛋白成分,正常情况下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约占血红蛋白总量6%~8%,无性别、年龄、种族的差别。当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较正常人高2~3倍。且与过去的2~3个月间的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对百分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病程中下降缓慢。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浓度下降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仍升高,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出患者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但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评价糖尿病的治疗控制程度。

8.1 英文名

glycoseylated hemoglobin

8.2 糖化血红蛋白的别名

糖化血红蛋白,GHb

8.3 原理

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此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物以1-脱氧-1-吗啉果糖(DMF)为标准参照物,进行比色测定。

8.4 试剂

(1)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 10.8,无水碳酸钠9.54g,碳酸氢钠0.84 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

(2)0.11ml/L NBT试剂:称取氯化硝基四氮唑蓝100mg,用上述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冰箱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3)4mmol/L DMF标准液:称取DMF 99.6mg,溶于40g/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100ml中。

糖化血红蛋白才是金标准

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很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化,这叫“血糖监测”。其实,血糖监测只是过程,其目标是衡量“糖化血红蛋白”,它才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糖尿病监控达标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与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起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要明显增高。

监控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必要部分。但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患者某一具体时间——即“那一刻”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完整地反映血糖控制的真正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衡量的是血液慢性糖中毒的情况,可以显示患者2-3个月间血糖控制的水平,它不仅能够衡量患者血糖水平.还可反映血液细胞中被糖化的蛋白对患者组织器官伤害的情况。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30%。如果将“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作为达标标准的话,那么达标的患者仅占25.9%。这表明,相当多的患者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其实,我国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都具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条件,检测费用在50-100元之间,虽然单次比检测血糖的费用高,但一年只需检查3-4次.就可以达到了解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目的,还可以了解并发症发生的趋势。

在我国的糖尿病指南中,建议“糖化血糖蛋白”的控制目标是6.5%,如果超过7%就要调整治疗方案。所以,仅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仍未达标的话,证明血糖水平仍然不正常。患者最好在日历上标注自己一年内监测3-4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时间,定期做这项检查,将控制血糖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糖化血红蛋白偏低是什么情况

1、糖化血红蛋白偏低是什么情况

经常发生低血糖,继而又发生高血糖,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血糖的平均值,所以其糖化血红蛋白完全有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数值就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变化了。同时,糖化血红蛋白还受红细胞的影响,在合并影响红细胞质和量的疾病(如肾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时,所测得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反映真正的血糖水平。

2、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3、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化验

血红蛋白A1是主要的糖化血红蛋白成分,正常情况下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约占血红蛋白总量6%~8%,无性别、年龄、种族的差别。当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较正常人高2~3倍。且与过去的2~3个月间的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对百分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病程中下降缓慢。在糖尿病被控制和血糖浓度下降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仍升高,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出患者过去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但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评价糖尿病的治疗控制程度。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定期检查血糖,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忽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了解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更好的控制疾病。那么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呢?

专家介绍,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测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是在检查糖尿病中的一项比较重视的环节,通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可及时掌握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正常。6%~7%:比较理想。7%~8%:控制一般。8%~9%:不理想。

孕妇糖尿病可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最容易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此方法不仅可使病人的血糖迅速降低,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或恢复已经损伤但并未坏死的胰岛β细胞,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程度和减缓并发症进展速度。

糖尿病孕妇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胎儿一个健康的环境。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缓慢、持续且不可逆地进行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形成两周后不易分开。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相对较高。正常生理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产物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由于蛋白质浓度保持稳定相对稳定,糖化水平主要决定于葡萄糖浓度,也与蛋白质与葡萄糖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

2、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变。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HbA1C是评价血糖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检查什么

1、在现在的体检套餐中,除了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检查糖尿病的主要项目,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监测血糖控制水平的作用。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群查糖化血红蛋白很有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

2、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也可用于指导对血糖的调整,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另外还可以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

糖尿病人何时该用胰岛素

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在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就应该开始使用基础胰岛素了。

但在我国,降糖药疗效不佳后开始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往往已经达到10%,高出指南建议的7%很多了。

研究发现,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药的服用种类越多,或者剂量越大,用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难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难控制。

这就提示,当降糖药治疗疗效不佳时,胰岛素治疗的时机是:糖化血红蛋白最好不要超过8%,同时,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最好不超过2种,当已经服用3种口服降糖药,仍旧疗效欠佳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最终的效果不如在2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是,开始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要及时,现在发现,从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平均只有1~2个单位,这也是中国的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后,病情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人何时该用胰岛素

中国的糖尿病人,很抵触打胰岛素,他们觉得这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标志,这个误会贻误了糖尿病的最好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如果已经同时服用了2 种降糖药后,血糖还是控制不住的话,就到了用胰岛素的时候了,再往后拖延,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也会受影响,这是中国专家最近在“美国第76次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给出的建议。

2013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明确有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在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就应该开始使用基础胰岛素了。

但在我国,降糖药疗效不佳后开始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往往已经达到10%,高出指南建议的7%很多了。

研究发现,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药的服用种类越多,或者剂量越大,用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难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难控制。

这就提示,当降糖药治疗疗效不佳时,胰岛素治疗的时机是:糖化血红蛋白最好不要超过8%,同时,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最好不超过2种,当已经服用3种口服降糖药,仍旧疗效欠佳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最终的效果不如在2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是,开始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要及时,现在发现,从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平均只有1~2个单位,这也是中国的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后,病情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推荐

糖尿病人能吃蜂蜜吗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上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国的糖尿病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蜂产品的升糖指数较高,一般不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

如何诊断糖尿病

1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看区间 来辨别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

无明显反应,生活习惯抽烟喝酒

您好,空腹血糖大于7.2mmol/L,没有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症状,需要再测一次空腹血糖或行OGTT试验明确糖尿病诊断。确诊后,生活上尽量戒烟戒酒,控制饮食,甜的先都不要吃了,像粥啊、面条啊尽量少吃,会升高血糖,餐后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上,若糖化血红蛋白低于9%,可口服药控制例如盐酸二甲双胍拜糖平,若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需要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

高血糖的人可以吃石榴吗

血糖高的人是可以吃石榴的,但是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也就是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之内,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血糖波动不大,比较稳定的时候我们在两餐之间可以吃石榴,也要控制量。 那如果血糖波动很大,血糖很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建议吃石榴,如果说这个时候进食石榴的话,那么它还是会引起血糖增高,更加引起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法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标准的HBA1C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 2.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孕妇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特别是在我们国家,许多人都有着传宗接代的思想,所以对于孕妇总是过多的关注,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担心。糖化血红蛋白是我们人体中血液血红蛋白和血糖的产物,这跟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人体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人体的血糖也会升高。在我们的了解中发现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是很普遍的现象,那么如果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怎么办? 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5~5.8,孕妇和正常人标准是一样的,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说明血糖都高的,可能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以先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血

预防糖尿病最好食物 坚果

坚果不仅有助于抑制饥饿,还能够提供健康脂肪、镁和纤维。核桃等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和纤维素。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每天吃约70克坚果,可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8%,大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健忘

得了糖尿病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饮食控制这些事儿,糖尿病的并发症同样需要警惕,除了常见的眼病及糖尿病足,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会扩大到脑部,造成大脑记忆力、注意力和其他认知功能的下降。 新研究显示在过去十年里,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在认知测验中的得分下降幅度超过其他年龄相仿的老年人。表明患者对病情的控制越差,大脑功能退化就越严重。而此前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和若干年后患上阿尔茨海默症或痴呆的较高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传统的血糖检查只反映人体内一瞬间的

血糖高可以吃橙子吗

因人而异。 血糖高的人群能不能吃橙子,需要个体化对待,若是患者近阶段血糖控制比较稳定且达标,一般来说空腹血糖低于7.0毫摩尔每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那么适量吃吃橙子,但要是患者血糖不稳定,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情况下,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吃橙子的,避免诱发病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糖尿病的血糖监测方式是什么

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标准的HbA1c 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 2. 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指导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