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药治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效果好

什么药治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效果好

1.婴儿室及新生儿病室的工作人员当入室前应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人员要相对固定,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室内发生流行性腹泻时应立即消毒隔离,将患儿集中治疗。对接触过患儿的婴儿集中在另一间观察,一旦发病即转入腹泻病房。流行病区应检疫至流行停止。至少应另开一间专收新病儿的病房,其中的工作人员应与流行区分开。

3.病儿及接触过的婴儿大便培养必须2~3次阴性后方允许出院。留下的衣物、被褥及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才能再用。出院后的婴儿如在一周内发生腹泻必须到原产院或医院就诊,不可收入其他医院,以免散播。

4.如孕妇发生腹泻应立即与其他产妇隔离,并积极治疗,暂时停止对婴儿抱奶。婴儿也应隔离,并做大便培养至阴性时始解除。

5.积极治疗患婴,(详见小儿感染性肠炎),腹泻新生儿易发生脱水、酸中毒和低血钾症,应及时从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中毒,下列补充量作为参考:轻度脱水足月儿120~150ml/kg/d,早产儿150~200ml/kg?d;中度脱水足月儿150~200ml/kg?d,早产儿200~250ml/kg?d;重度脱水足月儿200~250ml/kg?d,早产儿250~300ml/kg?d。补充钠、钾、氯离子根据血电解质测试而定,一般情况下生理盐水与10%葡萄糖液之比例在轻度脱水约为1∶2,中度1∶1,重度1∶1~2∶1。治疗酸中毒轻度者在补充液体后会自行纠正,严重酸中毒者在基础液体中增加NaHCO3,第一次量用5%NaHCO31~2ml/kg,待BE或CO2结合力检查结果出来后则根据BE计算。

婴儿腹泻有哪些表现

(一)警惕体温升高

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且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需要警惕的是,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以上),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

(二)警惕精神萎靡

一般轻症腹泻的患儿,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的,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警惕血水样便

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四)警惕长期脱水

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新生儿由于胃肠道的功能尚未完善,特别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新生儿腹泻的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其他像鼠伤寒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腺病毒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治疗方法

(一)控制治疗:

1、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

用药:可选用头孢第三代抗生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

注意:病毒性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真菌性肠炎应停用抗生素,用制霉菌素口服。

2、腹泻治疗

用药:可用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每次0.5g,2~3次/d。腹泻时间较长者需用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丽珠肠乐)口服。

(二)对症治疗

1、纠正酸中毒 用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BE值计算,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0.5,先用计算量的一半。纠正酸中毒的目标是使pH不低于7.25。

用药:用5%葡萄糖等量稀释静脉滴注。

2、纠正电解质紊乱 新生儿腹泻易发生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补钾不宜操之过急。

新生儿为什么会腹泻呢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其他像鼠伤寒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腺病毒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

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一般无粘冻、脓血和奇臭,次数较少。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非感染性腹泻,多数因喂养不当引起的吸收不良,大便次数增加,有不消化奶块或呈蛋花汤样粪便。一般也无粘液或奇臭,这类腹泻去除病因即可自愈。前二类腹泻应去医院治疗。在未送医院前,可先少量多次补充煮沸过的糖盐水防止脱水。

新生婴儿拉肚子症状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新生儿拉肚子在不同原因下症状不同:

非感染性腹泻症状:

1、生理性稀便引起的拉肚子症状: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会较多,每天可以排便7—8次,甚至10—12次,而且便便都会比较稀。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量也大,体重增长正常,爸妈就不用担心。

2、喂养不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3、对奶粉过敏引起的拉肚子症状:给宝宝喂食牛奶或奶粉后,宝宝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便便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肠道外感染腹泻症状:

4、患感冒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宝宝出现感冒、咳嗽、发烧,并且出现腹泻。

肠道内感染腹泻症状:

5、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拉肚子症状:宝宝的便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没有脓血,这个时候应考虑是轮状病毒感染。如果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6、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且会伴随脱水症状。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预防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主要是消毒隔离和治疗患者,以切断感染源,一旦发现新生儿腹泻就应立即隔离患儿和其父母,并积极治疗患者,如发现流行已难避免,立即将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婴儿集中在一个病房,每天做大便培养,严密观察腹泻的发生,对大便培养阳性者再另集中隔离。

有作者认为凡大便培养阳性者,不论有无腹泻都给予抗生素预防,疗程5天,但也有反对药物预防,因为药物预防后带菌率更高,症状可能推迟出现,有时还可能使症状反复发作,延长流行时间。

腹泻流行的婴儿室都应检疫,不收新婴儿或新病人,将已康复的婴儿集中在一起,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出院,未发生腹泻的新生儿也另集中在一间,经过潜伏期(1~6天)后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方可出院,任何病儿出院后,原床位上的用品如被褥,被单,枕头及病床都应消毒。

婴儿室和病室在流行期间应每天消毒,地板湿拖,家具湿揩,不让灰尘飞扬,定时作空气,地板,墙壁和家具拭子培养。

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的刷洗,每接触一患儿后应再洗手,方可接触另一婴儿,定时作手拭子,鼻腔拭子和大便培养,阳性者暂脱离病室或婴儿室,喂奶前需戴消毒手套然后装奶头,对有粪便污染的尿布和床单需集中在一起,消毒后才可送出病室。

新生儿为什么腹泻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它常常发生在医院里的新生儿室,病菌经过母亲产道时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细菌扩散开去。此病潜伏期短,症状重,开始时厌食、吐奶、腹胀,继之腹泻呈黄绿色水样大便,有击拍声,腥气奇臭,一天大便次数可达10天左右,很快出现脱水症状。其他像鼠伤寒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腺病毒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腹泻,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

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一般无粘冻、脓血和奇臭,次数较少。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非感染性腹泻,多数因喂养不当引起的吸收不良,大便次数增加,有不消化奶块或呈蛋花汤样粪便。一般也无粘液或奇臭,这类腹泻去除病因即可自愈。前二类腹泻应去医院治疗。在未送医院前,可先少量多次补充煮沸过的糖盐水防止脱水。

新生儿腹泻有哪些症状?

腹泻轻者大便每天可10次以下,黄绿色,带少量粘液,有酸臭,蛋花汤样或薄糊状,脱水症状(前囟,眼窝凹陷)不明显。重的多数是肠道内感染所造成,大便每天多达10--20次,黄绿色水样带粘液、伴呕吐及发烧、脱水症状明显,面色发灰,哭声低弱,精神萎靡,体重锐减,尿少等,很快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一旦发现腹泻,不管轻重,都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千万不能耽搁。

新生儿腹泻为什么

新生儿肠道娇嫩,引起腹泻的原因也多种多样。

1. 喂养不当

新生儿胃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太多、每次的量较大,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类的食品,人工喂养时配方奶或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冷,都可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

2. 感染

●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常常在产科婴儿室或新生儿病室内流行,病菌经过母亲产道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病菌扩散开去。可由不同病原引起,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最常见,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

●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一般无黏液、脓血和腥臭,次数较少。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主要是喂养时母亲的乳头或内衣不卫生,手洗得不干净或配方奶、牛奶喂养时所用器皿不干净,将细菌或病毒带给新生儿引起腹泻。有时家中有感冒病人,也会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引起肠炎。有的新生儿患呼吸道疾病如肺炎,也会因抵抗性减弱或者毒素作用于肠道,而引起新生儿腹泻。

3. 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

足月儿的消化酶除胰淀粉酶外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而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均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同时新生儿发育又比较快,所需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过早地喂养奶糕、米粉等食物,就可引起消化不良,发生腹泻。

小儿腹泻的症状类型有什么

1.生理性稀便:

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

2.病理性:

(1)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对奶粉过敏:100名婴儿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干2—3个月的婴儿。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2)病毒或细菌感染:

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在无细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在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生长,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患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预防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什么方法好

表现和原因

潜伏期约2~5天,最短可能只数小时。病情轻重不一,轻型表现不愿吃乳、吐乳、大便次数增多,一日3~5次,稀薄,不带脓血。重型热度高,呕吐频繁,腹泻一日十余次,大便血样,不久即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尿少或无尿。不少细菌和病毒可引起新生儿流行性腹泻。如埃希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最多见,国内报道的有O127、O111、O55、O128等引起的流行,也有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暴发流行的报道。

及时隔离

对患儿的及时隔离能为治疗带来很大便利。新生儿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主要是消毒隔离和治疗患者,以切断感染源,一旦发现新生儿腹泻就应立即隔离患儿和其父母,并积极治疗患者,如发现流行已难避免,立即将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婴儿集中在一个病房,每天做大便培养,严密观察腹泻的发生,对大便培养阳性者再另集中隔离。

抗生素预防

用抗生素进行预防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临床的印证。有作者认为凡大便培养阳性者,不论有无腹泻都给予抗生素预防,疗程5天,但也有反对药物预防,因为药物预防后带菌率更高,症状可能推迟出现,有时还可能使症状反复发作,延长流行时间。

婴儿室的消毒

对于医院来说,婴儿室的消毒至关重要。腹泻流行的婴儿室都应检疫,不收新婴儿或新病人,将已康复的婴儿集中在一起,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出院,未发生腹泻的新生儿也另集中在一间,经过潜伏期(1~6天)后大便培养阴性3次后方可出院,任何病儿出院后,原床位上的用品如被褥,被单,枕头及病床都应消毒。

每天消毒清洁

流行期间的消毒是万万不能疏忽的。婴儿室和病室在流行期间应每天消毒,地板湿拖,家具湿揩,不让灰尘飞扬,定时作空气,地板,墙壁和家具拭子培养。

勤于洗手

洗手是接触患儿前、后的必要程序。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的刷洗,每接触一患儿后应再洗手,方可接触另一婴儿,定时作手拭子,鼻腔拭子和大便培养,阳性者暂脱离病室或婴儿室,喂奶前需戴消毒手套然后装奶头,对有粪便污染的尿布和床单需集中在一起,消毒后才可送出病室。

相关推荐

新生宝宝腹泻你该怎么办

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另外,子宫内胎儿在无菌的温室环境中生长,生后立即落入众多的细菌,病毒污染环境中,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能也比较差,因此,新生儿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同时也易患感染性腹泻。 “便便”辨病 新生儿的便便性状因吃进的食物不同而有差异。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日2-4次。喂配方奶的宝宝大便多为浅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一些,每日1~2次。 有些新生儿肠道黏膜娇嫩,

引起新生儿吐奶的疾病有哪些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

小儿腹泻如何诊断

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专家指出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一旦喂养不当,非常容易发生腹泻。那么新生儿腹泻如何诊断呢?如下就是专家给出的具体建议。 小儿通过产道时,吞咽病原微生物或接触污染的手都可引起感染,尤其是在病毒流行期。医院的婴儿室过于拥挤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爆发。卫生条件差,居住条件太拥挤的贫穷家庭更容易发生婴儿腹泻,感染性腹泻在幼儿园也很常见。 症状和诊断 感染可引起突发的腹泻、呕吐、血便、发热、食欲不振和乏力,腹泻常伴脱水。轻度脱水,患儿仅有口唇干燥;中度脱水,患儿皮肤弹性差,眼眶

新生儿腹泻

新生儿腹泻又称为新生儿消化不良以及新生儿肠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肠胃道疾病,新生儿一旦出现大便稀水样次数濒繁时,家长最为着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给小儿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宝宝饿坏了。 部分新生儿生后几天内还在医院婴儿室刚喂几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还伴有发烧。与感冒的医务人员接触不知不觉也发生了便稀次数增加,有时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够添了一些牛奶,小婴儿就受不了,大便次数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

腹泻的中草有哪些

1、将土党参和大枣准备好,清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用水煎服,这道偏方具有很好的疗腹泻的作痛,特别是脾虚腹泻效果非常的好。 2、将新鲜的山莓根用水煎服,能够有效的止泻。 3、将毛大丁草和南五味子根按照2比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 4、将土丁桂以及勾儿茶、南五味子根还有白术准备好,然后用水煎服,能够很好的止泻,特别是对于那些慢性腹泻的情况具有很好的疗效。 5、将桃金娘、车前草、木香用水煎煮,然后在汁之中加入炒熟的淀粉,搅拌均匀之后晒干制作成为片,成人每次服用四片左右,不仅方便服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

新生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羊水吸入: 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 2、幽门痉挛: 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 3、新生儿便秘: 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 4、感染因素: 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泻、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儿呕

怎么疗宝宝腹泻效果好

腹泻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而秋季发生腹泻的病人最多,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又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婴幼儿秋季腹泻就是一种病毒感染性腹泻,据调查,这种腹泻有80%—9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以下三方疗1至3岁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 风寒型主证 大便色淡,清稀有泡沫,臭味不甚,或见呕吐,腹痛肠鸣,喜按喜暖,唇舌色淡,苔薄白。予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4g,黄连1g,黄芩4g,人参4g,甘草3g,干姜4g,大枣2枚。煎服,一日一剂,一剂分3次服用,每次取原

小儿腹胀呕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羊水吸入:由于羊水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用1%的苏打水洗胃。 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幽门痉挛,可以用 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先从1滴开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过4滴,直到小儿出现面红为止,一般能获得明显疗效。 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生后数日排便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状

一、流行性感冒常见症状畏寒、头痛、浑身酸痛、咽喉疼痛、发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二、流行性感冒症状 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热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B型流感的病童会有小腿痛、肚子痛等不典型的流感症状,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腮腺炎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方法 用二维超声常规扫查5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腮腺,观察其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情况,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流。结果 受侵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正常或减弱,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流行性腮腺炎 本文对2001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的56例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声像图具有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