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胀的按语
咽喉肿胀的按语
1.针刺治疗咽喉肿痛效果好。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能进食者应予补液,如已成脓则转科处理。
2.禁止吸烟、饮酒以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咽喉肿痛忌食物品
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爆米花
即炒米,咽喉肿痛者忌食。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明代医家缪希雍早就指出:“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咽喉肿痛为实热邪火,切勿服食狗肉。
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所以,《金匮要略》中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还说:“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凡咽喉肿痛之人,多属火热为患,故当忌食。
鸡肉
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生热动风。”《中药大辞典》亦云:“凡实证不宜食。”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明确告诫:“喉症忌之。”
鹅肉
民间视为发物食品,其性甘润肥腻,易于生热助痰。明·李时珍说它“气味俱厚,发热发疮”。所以,咽喉肿痛及扁桃体发炎化脓者,切勿服食。
鹧鸪
性温,味甘,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患有咽喉肿痛之人忌食之。王氏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告诫:“鹧鸪性属火,多食发喉痈。”
橘子
性凉,味甘酸,民间多视之为上火之物。如过多食用,极易出现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或溃疡。所以,在患有咽喉肿痛期间,暂不宜多吃橘子。
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易助热助火助痰。《药品化义》说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内有郁火均忌。”咽喉肿痛多属内有郁火,或肺热火炽所致,故应忌食之。
韭菜
性温,味辛。根据古代医家经验,患有疔肿疮毒者应忌之。如《本草汇言》中指出:“疮毒食之,愈增痛痒,疔肿食之,令人转剧。”对于咽喉肿痛之人,也属火毒为患,如《本草求真》中说:“韭,火盛阴虚,用之最忌。”由此可见,喉痈肿痛者,理当忌食韭菜。
辣椒
《群芳谱》中说它“味甚辣”。《食物宜忌》认为它“大热”。所以,辣椒大辛大热,易助热上火。《药性考》中指出:“久食令人齿痛咽肿。”因此,咽喉肿痛之人,法当忌食。
胡椒
为最常用的辛辣刺激性调味食品,其性大热。明·李时珍称之为“纯阳之物”,并说“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清·王士雄也指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发疮损目。”咽喉肿痛多属火毒为患,理当忌食胡椒。
砂仁
为常用的芳香调味品。其性温,其味辛,有辛燥动血之弊,又易助热上火。凡火热之病,皆当忌之。《本草经疏》中就告诫:“咽痛由于火炎”不可食用。
桂皮
又称肉桂、官桂。性大热,味辛辣,是一味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有益火壮阳之功。《得配本草》曾经指出:“痰嗽咽痛,……四者禁用。”急性咽喉肿痛多为火热之疾,故当忌食之。
小茄香
为五香粉的五种调味香料之一。性温热,味辛辣,凡火热之证或阴虚火旺者,皆不宜吃。《得配本草》就有告诫:“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咽喉肿痛多缘于肺胃火炽,故当忌吃茴香,无论小茴或大茴,皆当禁忌。
人参
性温,味甘苦,为温补性强壮之晶。《中药大辞典》中指出:“实证、热证忌服。”咽喉肿痛乃火毒为患,是属热证实证,故当忌食人参。
此外,患有急慢性咽喉肿痛者,还应当忌吃生姜、葱、蒜、丁香、荜拨、洋葱、香椿头、胡荽、芥菜、花椒、荔枝、樱桃、大枣、猪肥肉、虾子、海参、黄芪、紫河车、冬虫夏草、香烟、白酒、酒酿等。
天鼎的位置和作用
天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1、缓解治疗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上肢麻木、失语、暴喑气梗、瘰疬、瘿气等。
2、按摩天鼎穴的功效: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利咽喉,清肺气。
廉泉的功效
廉泉属任脉穴,具有消肿止痛,清利咽喉,利窍通关的功效,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治疗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等疾患;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言语不清,口腔炎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孕妇嗓子发炎
孕妇嗓子发炎时要及时消炎,谨慎用药。
孕妇的鼻、咽、气管等呼吸道粘膜肥厚、水肿、充血、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患感冒。而患感冒的孕妇常害怕用药治病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如有些孕妇在 怀孕早期,发高烧由于不敢用药,导致胎儿脑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不得已只能采用人工流产方式结束妊娠。因此,患了感冒的一方面可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在感冒 的早期,也可采用下列方法而不用吃药打针就能治愈感冒。
1、感冒初起喉头又痒双痛时,立即用浓盐水每隔10分钟漱口及咽喉部位。
2、食醋治疗:若喉咙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即可减轻疼痛。
3、炒盐治疗:将盐炒熟研细,吹入喉中,吐出涎水,可消炎止疼。
4、生梨治疗: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
5、藕汁巧治咽喉肿痛:用藕汁加蛋清漱口治感冒后咽喉肿痛有特效。蛋清可滋润咽喉,止咳;莲藕能消除疲劳,安慰精神。方法是将莲藕削皮洗净,捣碎挤出藕汁,与蛋清(鸡蛋1个可分3次用)一起拌匀,保存在阴凉处,即可用来漱口。
6、含服润喉糖:最好选用蜂蜜或水果口味的润喉糖,应避免薄荷味儿的。
7、使用空气加湿器
天气干燥会使声带之间的粘液干掉而彼此粘连,从而导致喉炎。空气加湿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从而缓解喉炎症状。
8、按摩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此穴能清咽利喉。不过按压力道不能过猛,应该以感到酸、麻、胀为度,时间以5至10分钟为宜。如果再配合按压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穴位,效果更佳。
9、少说话:既然咽喉肿痛,就应该让声带好好休息,应该少说话,甚至连低声细语也应避免。如果是迫于工作,需要提高嗓门,那一定记得使用麦克风。
如果除咽喉肿痛症状外,还伴有以下一些症状,则不宜采用自我药疗的方法,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廉泉的定位在哪里
廉泉的准确位置
廉泉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仰靠,在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与下颌之间。
2.正坐抬头,沿着喉结向上摸到舌骨,在其上缘凹陷处即是。
廉泉属任脉穴,具有消肿止痛,清利咽喉,利窍通关的功效,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治疗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等疾患;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言语不清,口腔炎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廉泉的按摩方法
1.用拇指指腹点揉本穴,点揉时用力要轻且均匀,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保护咽喉,远离中风失语。
2.正坐或仰卧位,伸出左手,手掌心向右,手指尖向上,大拇指弯曲,用手指尖按揉下巴下的穴位,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宜,交替用左右手大拇指按揉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1-3分钟。
咽喉痛按什么穴位
1、咽喉痛按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2、咽喉痛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3、咽喉痛按少商穴
治则: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施治:少商,别称鬼信。在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能宣肺利咽、解热醒神、治热病、咽喉肿痛、发热、发昏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左右手拇指指甲旁的少商穴各36-72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4、咽喉痛按鱼际穴
治则:清咽止痛。
施治:鱼际穴,在手大拇指掌骨重点,赤白肉际处。此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消肿、利咽止痛。治喘咳、咯血、咽痛、喉肿、失音、乳痈、小儿疳积、热病等。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大拇指肚推揉鱼际处36-72次,然后换手,用同样的手法再推揉其另外一手的鱼际处36-72次,每日1次,可连续推揉3次。
5、咽喉痛按太冲穴
治则:泄火化湿、消肿止痛。
施治: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是宋代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能泄火化湿、理气行瘀、解郁熄风、消肿止痛、平肝镇静。治热病、惊风、头痛、眼疾、肋痛、咽喉肿痛等。如《标幽赋》载:心胀、咽痛,取太冲必除。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端推揉左右足背处的太冲穴各36-72次,然后再用拇指肚推擦穴位部一会儿,每天1次,连续施治3-6天即可。
6、咽喉痛按耳尖穴
治则: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施治:耳尖,顾名思义,穴位在耳尖上。此穴能清热散风、消炎止痛。治眼疾、痄腮、咽喉肿痛、喉痹等。
根据人体经络路线,提耳尖能使耳朵部分充血,减轻喉部压力,促进颌下腺、腮下腺、舌下腺、腺体的分泌,使喉咙湿润,从而缓解疼痛。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和食指相对,分别有节奏第捏提患者左右耳尖穴各36次为一遍,这样反复捏提三四遍,疼痛即可缓解。
怎么预防喉咙干咳嗽
禁止吸烟、饮酒以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
水能润喉,咽喉肿痛者应该多喝。而且最好是喝温水,冷水很可能会刺激喉咙,使喉炎更严重。
蜂蜜茶
将茶叶用小纱布袋装好,置于杯中,然后沸水冲泡,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每隔半小时,用此溶液漱口并咽下,见效后连用三日。
喝中药护嗓茶
取生甘草、麦冬、桔梗、玄参、五味子各3克,然后混匀,开水冲泡即可。
此茶外有舒解之功,内有清热之用,利咽润喉,去痛消炎。
含服润喉糖
最好选用蜂蜜或水果口味的润喉糖,应避免薄荷味儿的。
使用空气加湿器
天气干燥会使声带之间的粘液干掉而彼此粘连,从而导致喉炎。
空气加湿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从而缓解喉炎症状。
按摩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此穴能清咽利喉。
不过按压力道不能过猛,应该以感到酸、麻、胀为度,时间以5至10分钟为宜。
如果再配合按压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穴位,效果更佳。
少说话
既然咽喉肿痛,就应该让声带好好休息,应该少说话,甚至连低声细语也应避免。
如果是迫于工作,需要提高嗓门,那一定记得使用麦克风。
暂戒烟酒
吸烟喝酒会使你的嗓子越发干燥,从而使喉炎更加严重,所以当咽喉肿痛的时候,应该暂戒烟酒。
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咽喉肿痛的时候,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无疑是火上浇油。
此外,油腻的食物也不利于喉炎的恢复,也应该避免食用。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按揉天突穴有助于治疗咳嗽,失语,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喉炎等症。
天突穴位置: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
按揉方法: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尖点于天突穴,食指末节位置于颈项平行位置,指力沿胸骨柄的后缘向下点住不动一分钟,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按揉膻中穴有助于治疗咳嗽,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心悸,缺乳症等不适。
膻中穴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左手大鱼际或掌根贴于穴位,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扩散为佳。
按揉中府穴可以治疗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胸满痛,肩背疼等不适症状。
中府穴位置:胸前壁外侧,喙突起下方,第一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中指点按中府穴不动,约半分钟,然后向外按揉2分钟,当时即觉呼吸通畅,咳嗽症状可以缓解。
按揉鱼际穴可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扁桃体炎以及乳痈,乳房肿胀疼痛,手部冻疮,皮肤干瘪等症。
鱼际穴位置:掌心向上,在大鱼际肌肉最丰厚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对侧拇指端用力向下按压半分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轻柔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猩红热吃什么食物好 樱桃饮
组成:樱桃核10g(或鲜樱桃250g)、白糖适量。
制法:将樱桃核水煎,加白糖;或将鲜樱桃挤汁炖热,加白糖。
服法:口服,每次20~30ml,日服3次;或鲜樱桃汁每次10~20ml,日服2次。
按语:本方具有透疹解毒之功,用于猩红热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者的辅助疗法。
咽喉疼痛吞咽困难要当心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的原因及症状
急性会厌炎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症状如下:患者常呈急性病容,有剧烈的咽喉痛,吞咽时加重,严重时连唾液也难咽下,讲话语音含糊不清,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急性会厌炎的危害
急性会厌炎的危害不容小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会厌部位急性充血肿胀,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因此咽喉疼痛不可大意,应及早就医。否则,一旦到了会厌炎晚期,保守治疗就无效了,只能施行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