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补锌可以预防小儿锌中毒
合理补锌可以预防小儿锌中毒
小儿预防锌中毒要合理补锌
葡萄糖酸锌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因缺锌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厌食、异食癣及口腔溃疡、木后伤口愈合困难等,以及皮肤疾病如痤疮、湿疹。葡萄糖酸锌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因此不宜空腹或过量服用,以免影响铜、铁离子代谢,并忌与四环素、多价磷酸盐、青霉胺同时服用。
补锌药补不如食补
其实有时候,小儿补锌,不一定要买补锌产品。锌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只有长期严重偏食、素食、营养不良的人才有可能缺锌。补锌药补不如食补。因此只要正常饮食,就不会出现缺锌问题。缺锌不严重时,药补不如食补。最好的方法是多吃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和鱼类等富含锌的食物。如果要服用补锌产品,则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不能与牛奶同服;二是不能空腹服用,应该在饭后吃。
如何预防锌缺乏
1运用药物补充锌微元素。还可口服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或醋酸锌,一个疗程3个月,用量由医生决定,3个月后复查血锌。不可过量长期用,以防锌中毒。补锌后要注意饮食平衡,避免再次出现锌缺乏病。
2.预防小儿锌营养缺乏最简单的办法是强调母乳喂养,因为人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锌,随着月份的增长,母乳的锌含量也逐渐减少。牛奶含锌虽然不亚于人乳,但吸收比较困难,这也就更显示人乳喂养的好处。小儿若能吃全谷类、坚果、肉类和海味,就能获得足够的锌。
3.适当地改变惯有的饮食习惯。譬如在我国,南方大多以米饭为主,而北方以面食为主,在米面中存在一种叫做植酸的物质,它能够与锌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使得人体无法正常吸收,导致缺锌,少年儿童缺锌就会影响正常发育,存在于主食中的植酸也有一个特点,如果把它发酵,植酸就会减少,不再对锌的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吃馒头、面包就比吃米饭更有利于锌的吸收。有研究表明,以面食为主的的人,缺锌状况比较少。
补锌过量易导致锌中毒
锌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专家称“锌是生命和智慧的火花”,锌参与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脂质的代谢等有密切关系。锌是人脑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与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有关,因此,缺锌的儿童容易出现智力下降。锌还参与体内维生素A的合成,若锌缺乏,肝中的维生素A不能动员,可造成维生素A的利用障碍,从而影响维生素A发挥其生理功能(如预防夜盲症和干眼病、维持上皮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等)。此外,锌还可维持人的正常味觉和嗅觉,从而促进食欲;维持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性器官的正常发育等。因此,我们需要摄入充足的锌。
★锌越多越好吗?
既然锌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如此重要,那么是否锌摄入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人体对锌的需要量是有限的,服用锌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可致中毒。
首先,锌过量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密切。因此,要避免长期大量地摄入锌制剂。
其次,锌过量还会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锌过量会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和杀菌能力,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对疾病易感性增加。
同时,锌过量对铁和铜的代谢也产生影响。锌和铁都属于金属阳离子,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容易产生相互竞争作用,有研究认为高锌可竞争性抑制铁与铁蛋白的结合和释放,影响铁在体内的储存,因此摄入过量的锌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而且这种贫血容易成为顽固性贫血,即在体内高锌情况下,即使补充铁制剂,也难以治愈贫血。同样道理,锌和铜之间也会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长期大量摄入锌可诱发人体铜缺乏,引起心肌功能障碍,尤其是铜缺乏容易引起血管韧性降低,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血管破裂。
对于儿童来说,过量补锌不但起不到促进孩子生长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中毒,影响生长发育。
有成人口服硫酸锌45天(总量折合锌元素4.5克)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硫酸锌对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50毫克/公斤体重,一次摄入80—100毫克即可中毒,儿童更为敏感。当测定尿锌含量为1000微克/升以上,说明人体已处于锌中毒状态。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如何正确补钙和补锌
钙和锌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均是十分重要的,一旦缺乏或不足,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发育和智力水平。钙和锌的吸收机理相似,而钙在人体中的含量远多于锌,化学性质也比锌活泼,因此,若钙、锌同时补充,会发生相互拮抗作用。因此,建议既需要补钙又需要补锌的孩子,应该先补锌后补钙。
★小贴士
锌的推荐摄入量:1—4岁:9毫克/天;4—7岁:12毫克/天;7—11岁:13.5毫克/天;11—14岁:18毫克/天(男)、15毫克/天(女);14—18岁:19毫克/天(男)、15.5毫克/天(女);18—50岁:15毫克/天(男)、11.5毫克/天(女);50岁以上:11.5毫克/天。
红肉和海产品是锌最好的食物来源,含锌丰富的食物主要有牡蛎、生蚝、猪肝、瘦肉、干酪、虾、花生酱等。
宝宝补锌过度的危害是什么
当然,宝宝补锌也不说越多越好的,补锌一定要适量,否则就可能引起锌中毒,危害宝宝健康。锌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锌在胃液中易转化为氯化锌,氯化锌对胃有强烈的腐蚀性,可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引起胃血管破裂出血。
当每日摄入的锌元素超过45毫克时,还可能会阻碍宝宝对铁、铜等二价离子的吸收,不仅引起贫血,还会使体内胆固醇、尿酸等增高,以及心肌弹性蛋白分子之间交联不全,有增加罹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
另外,准妈妈也需要预防锌中毒。锌中毒可致神经元的损伤;胶质细胞的损伤;母体锌含量过高,可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过高的血锌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袭。
哪些儿童容易发生体内锌缺乏而需要补锌呢
1.平时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儿童要适量补锌。锌富含于牡蛎、瘦肉、动物内脏中。如果儿童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每日锌的摄入达不到标准,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发生锌缺乏,缺锌会引起儿童地图舌,食欲下降等,造成锌摄入的进一步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存在挑食、偏食习惯的儿童应该适量补锌,但同时更应积极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这是引起这些儿童发生缺锌的根本原因,否则,缺锌现象将会反复发生。
2.受感染的儿童要补锌。锌参与人体蛋白质、核酸等的合成。儿童感染时体内对锌的需要量增加,而胃肠道吸收锌的能力减弱。有些感染还会引起锌从粪便或尿液中丢失,如反复腹泻与肾功能障碍蛋白尿等。因此,受感染的儿童容易发生缺锌,而缺锌又使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感染的持续和反复发生。所以,感染中的儿童要适量补充锌剂和富含锌的食物,这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缺锌,也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3.多汗的儿童宜补锌。人体中多种微量元素都通过汗液排泄,锌便昆真是你一。由于受遗传、生理和疾病的影响,有些儿童存在多汗的现象,大量出汗会使锌丢失过多,造成还有假锌,而缺锌又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儿童体质虚弱,加重多汗,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多汗的儿童应适当补锌。
被动吸烟的儿童应补充锌剂。烟雾中含有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镉。镉和锌在吸收时互相干扰,在体内也有对抗作用。
4.儿童被动吸烟时摄入和吸收增加、必然影响了锌的吸收。造成儿童缺锌。因此,吸烟者家庭的儿童应适量补充锌剂,预防缺锌的发生。
小孩子缺锌吃什么最好 一天吃多少锌会中毒
没有明确的数据。
因为锌的毒性比较小,需要在长时间大量摄入锌元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锌中毒,如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锌,一般会代谢排出体外,而且每个人的代谢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具体每天摄入多少锌会导致锌中毒,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数据。
建议如果本身锌元素并不缺乏,在不挑食、偏食的情况下,并不用特意进行补锌,如去医院检测确实缺锌的情况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锌,具体剂量遵医嘱服用,不要过量,以免引起锌中毒。
孩子补锌过量会诱发贫血
医学专家表示在没有诊断锌缺乏病之前,不需要预防性补充锌剂。最重要的是注重合理膳食结构,及时给宝宝添加辅助食物,食补永远是最佳的选择,蛋黄、瘦肉、鱼、动物内脏、豆类和坚果类含锌较丰富,从辅食中婴儿也能摄取锌。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纷纷给孩子补锌。但是如果补锌过多,可能就会影响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锌补过头“弱不禁风”
要补血先补锌,不少家长对于孩子补锌格外重视。但研究表明,如果缺钙的宝宝补锌过多,可能因为抵抗力的降低而感染其他疾病。健康宝宝对锌的需求量其实很小,1岁以下每天3毫克-5毫克就够了,如果过量会产生体内微量元素比例失调,严重过量的同样会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发热、吐泻等情况,而且成年后也易发展成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适当摄入肉类可以预防儿童缺锌
50%孩子可能“中招”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介绍,在我国,学龄前儿童缺锌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统计大约有50%的孩子可能会发生。
轻中度锌缺乏,患儿会出现生长缓慢、反复感染、食欲下降、皮疹等,补充锌后症状改善或消失。重度锌缺乏相当少见,这类患儿会存在生长落后、严重皮疹、腹泻、脑发育异常等症状,血清锌水平极其低下。严重锌缺乏患儿,最终可因继发营养不良、严重感染而死亡。
肉类肝脏含锌丰富
“预防缺锌,从合理饮食做起。”任榕娜建议,每天推荐锌摄入量,6个月以内的婴儿1.5mg,7个月-1岁为8mg,1-3岁为9mg,4-6岁为12mg,7-10岁为13.5mg,11-17岁为男童约18mg、女童约15mg。
鼓励母乳喂养。2岁后预防和治疗儿童锌缺乏除服用锌制剂外,必须配合膳食调整,增加儿童膳食锌的摄入量。牛肉、瘦猪肉、肝脏等肉类含锌丰富,且容易获得,保证经常摄人适量肉类可预防儿童锌缺乏。同时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不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同时去除缺锌的各种病因。
过度补锌也不好
如孩子不缺锌,或者缺锌后补锌,已达到正常水平,还缺盲目地让孩子口服含锌的各类制品,过多的锌对肝造成损害,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过量的锌还会干扰铜、铁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损害免疫功能。
生活中,还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补钙、锌合剂或钙、铁、锌合剂,以为可以一次同时补充多种必需元素。实际上,同时服用含钙、铁、锌的复合剂时,铁、锌降低了钙的吸收,而铁和锌几乎不吸收。因此,在服用有机的锌、钙补充剂时,一定要遵守“先补锌,后补钙”的原则,两者至少间隔2-3小时。
小儿不可盲目补锌
锌摄入过量导致中毒,称为锌中毒。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保证锌的营养素供给量,对于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正常人体内含锌量2~2.5g。但锌过量摄入人体内也会导致中毒。
医生建议,一般儿童补锌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得超过0.5毫克,补锌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锌摄入量超过正常值5倍-10倍时,会刺激消化道,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顽固性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甚至还会出现昏睡、头痛、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孩子不吃饭,补锌是关键。”随着这句广告词的流传,很多人知道了锌元素的重要性,一些父母把补锌纳入了孩子的保健日程。人体对锌的需要量是有限的,不能盲目给孩子补锌,更不要把补锌药当作补品。如怀疑小儿缺锌,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补锌,切不可盲目听信广告。
补锌注意事项
1.药物补锌需慎重
使用药物进行补锌,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服用补锌剂,切记遵医嘱。一般情况,补锌类药品不可连续服用2~4个月,即使遵医嘱服药,也应及时复查,合理安排服药、停药时间。
2.警惕过量补锌
锌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补锌一定要适度。凡事过犹不及,摄入过量锌元素,百害而无一例,严重者甚至引起锌中毒。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过量补锌会干扰其他营养的正常吸收,反而适得其反。详细说来,宝宝不缺锌却持续补锌,容易引起代谢紊乱,而体内有过量锌元素难以排出体外,可能抑制人体对铁、铜、钙等其余营养素的吸收,引发其他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将锌元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度调整。
3.钙锌不能同补
钙锌不能同补的原因在于:钙元素会与锌争夺运输载体。若一定要同时补充,两者之间也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差,最少为30分钟,这样才不会因为载体不足而造成吸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