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的形态
虾的形态
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虾体长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 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虾以鳃呼吸,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为甲壳所覆盖。虾的口在头胸部的底部。头胸部有2 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颚组成的咀嚼器。头胸部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虾的运动器官很不发达 , 平时只能缓慢地爬行在海底 , 利用身体腹部的屈 伸动作 , 也能作短距
离的游动 。
海虾的形态特征
海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约 18~24厘米,雄性稍短,体躯透明,雌性棕蓝色,雄性稍显黄色;全身披有甲壳。胸甲较坚硬而宽大,前端中央延伸成长而尖的剑颧,上缘有7~9齿;下缘有3~5齿。剑额下两侧具有柄的眼1对,头部有附肢5对,第1、2对成为两对鞭状触角,其第2对很长。其他足3对,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为口器之组成部分。胸部附肢8对,其中3对成为颗足,为口器的一部分,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后2对末端成爪状。腹部7节,分节明显,能屈曲;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性内肢极小,雄性变为生殖器。第6对为尾肢,粗短,和腹部第7节尾节合成尾鳍。
青虾的形态
青虾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甲壳在头胸部称头胸甲,身体由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头胸部的体节已经愈合,共同演化成头胸部各器官和体节。腹部7节,第二腹节的侧甲边缘覆盖在第一和第三腹甲上,至体尾时渐细,尾节呈三角形演化成部分尾扇。除腹部第七节外,每个体节各有附肢一对。成体雄虾的第二对步足比雌虾强大。雌虾的生殖孔开口于第三对步足内侧,外观呈一小突起,生殖孔四周有刚毛。雄虾输精管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另外,第二腹肢的内肢内缘有一棒状突起,而雌虾却没有。
从外部看,青虾的体色呈青蓝色,间杂有棕绿色的斑纹。头胸部和腹部分界明显,头胸部粗大,从腹部开始逐步细小。体外覆盖以坚硬的几丁质甲壳,体节之间有肌膜相连,头胸部前端中央延伸额剑,长度约为头胸甲长的3/4,额剑上缘有12~15个齿,下缘有2~4个齿。头胸甲的前下侧部每侧各具2个刺。头胸甲在体侧形成鳃甲,鳃甲内为叶状鳃。体色的深浅常随生活的水质环境而起变化,水质清澈、透明度较高时,虾体色浅淡,在水肥透明度差的环境,虾体色变深发暗[2] 。
基围虾形态特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广温广盐性
刀额新对虾(
虾类。广泛栖息于沙底、沙泥底、泥底的海区,在沿海50米等深浅范围内均有分布,而以10米内数量较多。刀额新对虾水温适应范围很广,在海区8~29°C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C为宜。刀额新对虾是广盐性种类,盐度范围可在0‰一34‰间。食性很杂,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基围虾与凤尾虾的区别
基围虾之所以叫“基围虾”是因为它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所以叫“基围虾”。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凤尾虾是虾的一个品种。此外,有的菜也叫凤尾虾,因为虾做成凤尾状而得名。
基围虾的形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生活习性
广温广盐性 虾类。广泛栖息于沙底、沙泥底、泥底的海区,在沿海50米等深浅范围内均有分布,而以10米内数量较多。刀额新对虾水温适应范围很广,在海区8~29°C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C为宜。刀额新对虾是广盐性种类,盐度范围可在0‰一34‰间。食性很杂,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龙虾的形态
龙虾,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已扩展至安徽、湖北、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龙虾的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腹部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宽短。龙虾有坚硬、分节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对足其中一或多对常变形为螯,一侧的螯通常大于对侧者。眼位于可活动的眼柄上。有两对长触角。腹部形长,有多对游泳足,尾呈鳍状,用以游,尾部和腹部的弯曲活动可推展身体前进。
斑节虾的形态特征
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7~8齿,下喙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基围虾吃不完怎么保存最好 基围虾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
基围虾是一种海虾。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在平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因为很多的商家往往会用一些白虾来冒充基围虾。所以在挑选基围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虾的颜色和斑点。
基围虾是淡水还是海水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海水虾。
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时令季节要求严格,冬季海水冷的时候,就不易打捞了,从口感上来说,基围虾肉质十分细嫩,所以白灼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
长毛对虾的形态特征
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 7~8齿,下缘4~6齿。额角基部侧视比中国对虾高,比墨吉对虾低。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无中央沟。第一触角鞭比头胸甲稍长,雄虾第三颚足未节有毛笔状长毛,其长度为本第二节的1.2~2.7倍。额角脊上有断续的凹点。雌交接器前片顶端的疣突比墨吉对虾小。
洋葱的吃法和禁忌
洋葱的吃法
醋泡洋葱:洗净一个洋葱,剥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大约2~3分钟,再将洋葱放到容器里,加入5大汤匙食用醋,然后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晨即可食用。每天早餐用这种洋葱佐餐,可有效降低血糖,并使体重减轻。
用醋泡莴苣叶和洋葱:把洋葱洗净切薄片,再加几片莴苣叶子,然后倒入苹果醋,淹过洋葱即可。这种吃法可以治疗多年的便秘,稳定血压,还能有效改善睡眠。
洋葱外皮煎水喝:用洋葱外皮煎水喝,或多吃炒洋葱,可减轻眼睛的玻璃体混浊,改善视力。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哪些食物不能和洋葱一起吃。
洋葱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洋葱+皮皮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小龙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河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蜂蜜:一起吃会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失明。
洋葱+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不能和什么食物搭配
洋葱+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黄豆:会降低钙吸收
洋葱+蜂蜜:一起吃会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失明
洋葱+河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小龙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皮皮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蜂蜜:会伤害眼睛
洋葱+松子:可预防心血管
洋葱+小米:可生津止渴、降血脂、降血糖
斑节对虾的形态特征
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1] 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