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药膳治疗口臭

中医药膳治疗口臭

近年研究发现,海藻类植物海带中含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其消臭的效果是现有口臭抑制物黄酮类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 ,常食海带有消除口臭作用。下面几款粥对防治口臭有一定疗效:

麦门冬粥

将麦门冬20~30克洗净,入锅加水煎熬,弃渣取药汁待用。粳米50~100克淘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再将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即成。

藿香粥

将藿香15克(鲜品30克)洗净,放入铝锅内(一定要用铝锅),加水煎5分钟,弃渣取汁待用。再将粳米50克淘洗净,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薄荷粥

将鲜薄荷叶30克(干品15克)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弃渣取汁待用。将粳米50克淘净,加适量水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叶汁,煮沸即可食用。

中医治疗宫寒的药膳

中医治疗宫寒的药膳有哪些?中医认为通过饮食是可以有效驱除宫寒,使得气血双盈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药膳有这功效?

1、红花暖宫蛋,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 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2、燕窝粥,燕窝既滋补,又很平和,可以温和地调养体质。《红楼梦》中的凤姐因为年幼时不知保养,流产后体虚气弱,就是以燕窝粥加清淡饮食慢慢调养身体的。我们可以再加些材料,将燕窝用清水浸发、洗净沥干后,与百合、雪梨(连皮)一起放入炖盅内,盖上盅盖慢火炖45分钟,食时加入蜂蜜即成。

3、宫廷暖宫羹,这道食物可以温暖下身的元阳之气,经常作为清代后宫嫔妃每月必食的药膳。材料为鹿茸粉0.5克、冬虫夏草1根、鸡蛋1枚、食盐少许,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长期吃可以调理子宫的寒气。

4、红姜茶,取红糖50克(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加或减少),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是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

5、加强锻炼,增加血液循环,可以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知道了中医治疗宫寒的药膳,建议您根据您的条件及宫寒的症状,来选用合适的药膳,但是一定要切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一定要坚持食用方见效果。

风湿病的中医药膳治疗方法

黄瓜焖鳝鱼

原料:黄瓜150g,紫苏10g,黄鳝500g,精盐、味精等适量。

制法:黄鳝去除鳝骨及肚内杂物,用盐擦洗干净,用滚开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块;锅中倒油,烧至八成热,倒入黄鳝、煸炒;放紫苏、黄瓜,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放入精盐、味精等调味品,搅匀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强筋。《随息居饮食谱》谓“鳝甘热,补虚助力,善去风寒湿痹,通血脉、利筋骨”。苏叶既有善解鱼蟹之毒的特性,还有芳香健脾、调味的作用,此肴趁热食用香嫩可口。

春季咳嗽有痰吃什么 猪肺

猪肺味甘,微寒,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等引言钙元素,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效,中医常用猪肺配制食疗药膳,治疗肺虚咳嗽,咯血等症。

中医如何治疗口臭

1、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

治则: 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

2、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3、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 先煎) 。

4、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

中医治口臭神奇药方

近代中医对口臭的看法及治法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临症备要》中指出:“口内出气臭秽,多属胃火偏盛,常在温热病及口疮、牙宣等证中出现,用加减甘露饮。若口臭如馊腐,则为消化不良,不可作纯热证治疗,经常口有秽气,用藿香煎汤时时含漱。食韭蒜后口臭,清茶送服连翘末二钱或嚼黑枣数枚能减。”

可以看出,近代除了注意到口疮、蛀牙及肠胃消化不良也会引起口臭,更将口臭防治运用到社交礼仪,在吃完重口味的食物,如韭、蒜等,也有消除口气的方法。

自制香口除臭方以下介绍几个简易制作的方子,有兴趣者不妨试试。

【广济芎藭汤】

组成:芎藭、当归各一两,独活二两,细辛、白芷各半两。用法:诸药捣罗为散,每用半两,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后吐。作用:治口臭齿风痛。

【治口气臭秽方】

组成:桂心、甘草、细辛、橘皮用法:上各等分,治下筛,以酒服一钱匕,瘥止。作用:止气臭秽。

浅表性胃炎的食疗

药膳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天然药物与日常食物,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烹制成既美味可口,又有一定疗效和养生作用的特殊膳食。其药性、食性兼而取之,二者相辅相成地发挥着药物和食物综合作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上多有食欲不振、纳少等消化不良症状,且该病反复发作,长期服药又极易败伤胃气,因而施用药膳治疗该病尤为适宜,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

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疗法有如下几种:

1、白术猪肚粥(《圣济总录》)

煎服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同白术、生姜加水1000ml,煎煮取汁约600ml,再加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

适应症: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2、豆蔻馒头(《大众药膳》)

烹制:将白豆蔻研为细末,待面粉发酵后,一起加入制成馒头。

适应症:脾胃气滞的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或胃脘冷痛,恶心呕吐等。

3、曲末粥(《多能鄙事》)

煎服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适应症: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

中医治疗口臭

1、黄连胶囊: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2、黄芩片: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匮肾气丸: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4、伤湿止痛膏: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

口服中药治疗口臭

脾胃实热型:

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小便赤,大便燥结;口里有腐臭味,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治疗上要清脾胃实热。

药方为清胃散加减:黄连6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当归6克,生石膏30克,山栀10克,大青叶10克,仙鹤草15克。

阴虚火旺型:

牙龈出血。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盗汗,大便于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上要滋阴清火。

药方用玉女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15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怀牛膝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丹皮15克,旱莲草10克,山茱萸10克。

相关推荐

口臭的中药治疗方法

1、薄荷 10 克,白术 15 克,石菖薄 10 克,煎水代茶饮。 2、母丁香。丁香洗净,含于口中1 粒。主治湿热、龋齿食滓腐烂之口臭。 3、大黄、冰片各等量。将大黄炒炭研末,加冰片混匀,每日晨起以本方 刷牙漱口。泻热降火,爽口除臭。 4、木香 10 克,公丁香 6 克,藿香、白芷各 12 克,粉葛根 30 克。水煎, 分数次含漱,每日 1 剂。不宜久煎。芳香化湿,清胃除臭。 5、佩兰 15 克。水煎服,每日1 剂,每次煎 5~10 分钟,含漱或内服,芳香比湿,除臭爽口。

中医治疗口臭的方法

中医治疗口臭,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引发原因来治疗口臭的,中医认为很多的口臭不是因为口腔的原因,而是身体内部的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才伴随着引发的口臭,所以下面我们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治疗口臭的方法。 中药治疗:不仅仅要清除脏腑实火,更重要的是要调节人体的脾胃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平衡口腔环境,肃清口腔细菌。清理为主,调补为辅,标本兼治,彻底肃清口腔有害细菌,均衡口腔小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口臭的发生。 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治疗癌症的中医药膳

癌症是现在社会人类的杀手,在不断的与癌症斗争中,医学研究者发现中药中许多传统的偏方对癌症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一、胃癌 1、断肠草(即胡蔓藤),水煎代茶饮。 2、白木耳10克,加冰糖30克,水煎熟食,每日1剂,常服。 3、紫草根30~4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4、蟑螂数只,摘去肠脏,如烧叉烧一样烧熟服,或再研粉调食均可。 5、韭菜30克,大蒜15克,瘦猪肉45克,煮熟常服。 二、食管癌 1、猕猴桃根250克切成小段,洗净后酒内浸1周后饮用,每日服3次,每次15克,常服。 2、猫胎盘,焙干研末,早晚各服

治疗口臭我选中药

口臭的发生除与口腔卫生有密切关系外,中医认为脏腑积热亦是主要原因,常因胃热、痰热、食积等因素引起。 一、胃热口臭常见于温热病,或患有口疮、慢性牙周炎,或平时喜欢辛辣厚味者。患者口唇红赤,口渴饮冷,口中气味臭秽;或可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有龋齿、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赤、舌苔黄、脉搏有力。 药物治疗可用生石膏30克(先煎),黄连、丹皮各9克,生地15克,当归6克,夏枯草、蒲公英各12克,煎水内服。如果病情较重,可用大黄、薄荷(后下)各6克,芒硝9克(冲服)、山栀子、淡竹叶各9克,黄芩12克,连翘18克,白

喝什么茶可以治疗口臭

喝什么茶可以治疗口臭?喝茶是我们中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中医认为:茶叶性味甘苦而涩、微寒、无毒,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治痢、除火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效,现代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分析,茶叶中有很多对人有益的成分,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治疗口臭 步骤/方法 1、荸荠茶。有清热消积治疗口臭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目赤溲黄患者饮用。 2、竹叶茶。有清热解毒,清除口臭的作用,适用于因为湿热、肝郁引发的口臭患者,同时伴随咽喉痛者治疗效果尤其好

口臭中医治法

1、肝火旺盛型口臭 主要表现为目视不清、眼干、耳鸣、眼里分泌物多。可以通过多吃荠菜、油菜或西红柿来调节。 2、肺火旺盛型口臭 主要表现为口、唇、舌、咽部的干燥不适。可采取冰糖煮梨水服用,可加入少许银耳、莲子、百合,既好喝又可滋阴降肺火。 3、心火旺盛型口臭 主要表现为情绪急躁、失眠、口舌生疮,可服用三黄片配合知柏地黄丸,平时可以用竹心(莲子心)煮水喝来降心火。 4、胃肠积热型口臭 主要表现为腹胀、口臭、便秘。在症状轻的时候吃一些苦瓜、山楂等,较重时可以用保和丸等药物。 出现口臭最好到专业医院检查诊治,在明

中医药膳有效治疗脾虚

1、脾气虚: 【临床表现】 主症: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副症: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四肢浮肿。 舌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药膳】参苓粥 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药茶】扶中茶 组成:

失眠药膳食疗

不少人都认为,失眠不是大问题,只要补交就行了。但中医认为,长期的失眠,是一种疾病,它会伤害你的身体健康。那么,失眠该如何解决? 从中医的角度考虑,失眠,也是一种疾病,如果不注意调理,也会影响你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发生。专家发现,利用疾病药膳治失眠,效果会很不错。 日常也可做几款药膳来改善症状: 1.黑芝麻、核桃肉、桑叶各50克,金橘15克。将上述药捣烂成泥,蒸成膏状。每天服用两次。 2.虾壳15克,酸枣仁、远志各9克,水煎服,每天一次。 3.小麦100克,甘草18克,大枣15枚,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中医治疗口臭的方法

肝火旺盛病人 可见急躁易怒,口苦,目赤,舌边红等症状。可用少量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酌加养阴之物如石斛,日常当茶饮。如嫌味苦,可调适量蜂蜜糖,减轻苦味。成药可选择丹栀逍遥丸或者龙胆泻肝丸口服。脾胃火盛病人 可见有口腔溃疡、多食易饥,舌红等症状。可用川连、麦冬、防风、石膏等合煎,每曰饮用,清胃泻火。成药可选择黄连清胃丸或牛黄清胃丸口服。肺火偏盛病人 可有咳嗽少痰,胸闷、舌红等表现。桑叶、桑白皮、沙参、黄芩等适量煎汤或泡茶饮用。成药可选择羚羊清肺丸口服。心火偏盛 心烦、舌尖红,口舌生疮、尿黄等症状。灯芯花

治疗口臭的中药偏方

1、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2、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3、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4、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5、藿香、佩兰各6克水煎取药汁含漱口。 6、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7、丁香2克含口中。 8、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9、连翘6克研为细面用绿茶冲服。 10、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