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竹茹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安胎止呕

竹茹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安胎止呕

竹茹入胃经,对于孕期女性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食入即吐以及胎动不安现象,用竹茹可以起到一定的安胎止呕的功效,此外,若是胃内有热导致膈肌痉挛出现呕吐的话,用寒凉的竹茹也有一定的止呕效果。

什么人适合吃柠檬

适合一般人食用。吃柠檬还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能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死。柠檬生食还具有良好的安胎止呕作用。因此柠檬是适合女性的水果。

打嗝的中医食疗

1.橘茹饮: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饼30克,生姜3克,白糖适量。以上诸品,加水煎熬2次,了250克,加入白糖即成。本方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尤宜于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之呕吐之功效、嗳气频繁、心烦易努者服用。

2.芦根竹茹汤:芦根50克,竹茹30克。上两味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饮服。本方有清热和胃止吐之功效。适用于胃热呕哕、反胃、口渴、心烦等症。

3.竹茹粳米粥: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去渣留汁,再放入洗净粳米煮为粥。可做早外主食,本方有清热益胃止呕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胃虚积热的反胃呕吐。

4.竹茹公英饮:竹茹30克,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将竹茹、蒲公英加水煎汁,滤煎液中加入白糖适量即可。本方有清热消炎。降逆止呕之功效。二药性较平和,清热而不伤胃,故为治疗胃热呕吐反胃之良药。

5.青梅酒饮:青梅酒适量,色泽青绿,味美香醇,随意饮服之,治疗肠胃炎呕吐、腹疼等病症。

6.乌梅橘皮茶:乌梅5枚,橘皮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食服之。本方有和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烦渴、呕逆等。

7.乌梅冰糖饮:乌梅12克,冰糖30克,上两味,加水适量,入瓦锅煎汤饮服。适用于胆道蛔虫症引起的呕吐。

柠檬切开了能存放多久

一般还是需要冷藏,切开后也要及时吃。

鲜柠檬维生富含维生素C,是美容的天然佳品,能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具有美白的功效。此外,柠檬生食还具有良好的安胎止呕作用。因此柠檬是适合女性的水果。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安胎

竹茹清热力缓,能够用来安胎。胎动不安多是因为热盛,使用竹茹清热,治胎动不安。另外如果是妊娠呕吐也可以使用竹茹缓解。

新生儿经常打嗝吃什么

1、橘茹饮: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饼30克,生姜3克,白糖适量。以上诸品,加水煎熬2次,了250克,加入白糖即成。本方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尤宜于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之呕吐之功效、嗳气频繁、心烦易努者服用。

2、芦根竹茹汤:芦根50克,竹茹30克。上两味水煎去渣,每日分2次饮服。本方有清热和胃止吐之功效。适用于胃热呕哕、反胃、口渴、心烦等症。

3、竹茹粳米粥:竹茹50克,粳米50克,将竹茹水煎15-20分钟。

防止宫外孕2次发生的食疗方

1、土金双倍汤

原料: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做法: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即可,每日一剂,连续白天服用2次。

功效:土金双倍汤具有健脾益肾、降气安胎之功效,尤其对胃阴不足型女性治疗效果更佳。

2、安胎凉膈饮

原料: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做法: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即可,每日1剂,连续白天服用2次。

功效:安胎凉膈饮具有养阴轻微之功效,尤其对胃阴不足型女性治疗效果更佳。

3、竹茹汤

原料: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做法: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竹茹汤具有清热化痰、和胃止呕之功效,尤其对痰湿化热型女性治疗效果更佳。

竹茹功效与作用 抑菌

竹茹对枯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蓖、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柠檬水的功效与作用 安胎止呕

柠檬含有芳香挥发油成分,泡水喝有很好的安胎止呕作用,适合胎动不安的孕妇,以及消化不良等人群食用。

小孩流鼻涕可以用紫苏泡澡吗 理气安胎

紫苏和艾叶都有安胎理气的功效,而且艾叶作为妇科常用药材,对于怀孕女性所表现的胎气上逆、胎动不安等反应,用紫苏艾叶煮水内服煎水外用泡澡能起到一定的理气、安胎、止呕的功效。

新鲜柠檬切开可以放多久

一天左右。

鲜柠檬维生富含维生素C,是美容的天然佳品,能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具有美白的功效。此外,柠檬生食还具有良好的安胎止呕作用。因此柠檬是适合女性的水果。

竹茹的药用价值

竹茹的功效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竹茹的药用价值

【药名】竹茹

【别名】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

【来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性味】甘;微寒。

【归经】脾经;胃经;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

【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用药禁忌】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竹茹的药用附方

1、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2、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3、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4、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5、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6、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7、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8、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9、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10、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竹茹的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公斤,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公斤,用麦麸2公斤。

竹茹的配伍应用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竹茹的鉴别方法

药材性状: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1、竹茹同药材。

2、姜竹茹形如竹茹,表面黄色。微有姜香气。

竹茹的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

炮制方法

1、竹茹: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周。

2、姜竹茹: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竹茹的副作用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切开的新鲜柠檬可以放多久

一天左右。

一般还是需要冷藏,切开后也要及时吃。鲜柠檬维生富含维生素C,是美容的天然佳品,能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具有美白的功效。此外,柠檬生食还具有良好的安胎止呕作用。因此柠檬是适合女性的水果。

竹茹橘皮汤的制作方法

橘皮竹茹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之功效。主治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

组成

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

用量

橘皮、竹茹各15g,大枣5枚,生姜9g,甘草6g,人参3g。

竹茹橘皮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方义

呃逆之证,皆因胃气不能和降而起,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方证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胃虚宜补,有热宜清,气逆宜降,故立清补降逆之法。方中橘皮辛温,行气和胃以止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以止呕,皆重用为君药。人参甘温,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生姜辛温,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共为臣药。甘草、大枣助人参益气补中以治胃虚,并调药性,是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诸药合用,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且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对于胃虚有热之呃逆、干哕,最为适宜。

运用

本方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胃热呕逆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以养阴和胃;兼胃阴不足者,可加麦冬、石斛等养胃阴;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

禁忌

呕逆因实热或虚寒而致者,非本方所宜。

附注

附方:丁香柿蒂汤

组成:丁香6g,生姜、柿蒂各9g,人参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主治:胃气虚寒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者。

竹茹橘皮汤的功效和制作方法

出处:《症因脉治》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3]

2、方论选录吴昆《医方考》卷3:“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相关推荐

怀孕初期健康养生食谱

1、安胎鲫鱼姜仁汤 营养分析:此汤可以安胎吐、醒胃。对于妇女妊娠期间吐不、胎动不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又能增加孕妇的食欲。 制作方法: ①鲫鱼去鳞、内脏,洗净;春砂仁洗净,沥干,研末,放入鱼肚;生姜去皮,洗净,切丝待用。 ②洗净炖盅,将鱼放入再放入姜丝,盖上盅盖隔水炖2小时,加猪油、精盐、味精调味,稍炖片刻即可食用。 2、清蒸砂仁鲈鱼 营养分析:该菜肴具有醒脾开胃,利浊作用,适用于孕早期孕妇出现的恶心吐、不思饮食的情况。 原料:鲈鱼250克,砂仁10克,生姜10克,料酒、精盐、麻油、味精各适

胃火旺怎么调理降低胃火的方法 芦根竹茹粥降胃火

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绿豆10g。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有清热化痰,除烦,功效,通过食用此粥可有效缓解胃热吐等症状。

习惯性流产患者应该怎样保胎治疗

一、习惯性流产保胎治疗 1.妊娠曾有1次堕胎病史,体态丰盈,脉来洪滑有力,容颜红润,舌质淡、苔薄。证属胞宫蕴热,以四君子汤化裁。人参改用党参,加沙参、麦冬、五味子、黄芩、竹茹煎服。 2.素有1~2次习惯性流产病史,孕妇瘦弱骨蒸,面色少华,精神不沛,脉来弦细而滑,舌质绛无苔。证属血热耗津,宜四君子汤化裁。原方去人参,加石斛、胡连、知母、青蒿、竹茹、乌梅、黄芩、柴胡煎服。 3.素有1~3次习惯性流产病史,孕妇恶阻腹胀,面容憔悴,脉来紧而兼滑,舌质淡、苔白。病在胃脘,寒郁停滞,宜四君子汤加苏叶、厚朴、木香、砂仁

卵巢妊娠吃什么好

一、饮食 1、土金双倍汤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 【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2、安胎凉膈饮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胃。 【组成】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竹茹功效作用 涤痰开郁

竹茹味甘微寒性润,具有很好的清肺化痰效果,另外对于胆虚痰热郁结、烦闷不宁、不得眠等症状也有很好的开宇开郁缓解之效。

清热化痰的中药有哪些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白前:降气祛痰,咳;用于肺气壅实之咳喘气逆,痰多。 瓜蒌: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咳嗽,燥痰咳喘,胸痹,解胸,乳痈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竹茹:清热化痰,除烦咳,凉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痰火心烦失眠,胃热吐,妊娠恶阻,胎热胎动,血热吐血,衄血,崩漏。

老年人酒精中毒

1、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2、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3、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4、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吐等症。 5、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散寒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逆。 7、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

痰滞型妊娠恶阻怎么办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吐痰涎,胸膈满闷,不思饮食,口中淡腻,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痰湿之体,或脾虚停饮,孕后血壅气盛,冲气上逆,挟痰饮上泛,故吐痰涎;膈间有痰饮,中阳不运,故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故有头晕目眩;饮邪上凌心肺,则心悸气短。舌淡胖,苔白腻,脉滑,也为痰饮内停之征。 治疗法则:化痰除湿,降逆。 方药举例:青竹茹汤(《济阴纲目》)。 鲜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生姜 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降逆;竹茹除烦;茯苓、生姜健脾温胃,渗湿

哪些中药有醒酒的功效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散寒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

竹子全身皆可入药不同部位不同功效

竹叶 又称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胆、胃经,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 、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症。《药品化义》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促进记忆、改善睡眠、抗癌症、美化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