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的日常保健
肺动脉高压的日常保健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
1、为防止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晕厥,尽量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平时可以尝试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平地散步。避免在餐后、气温过高和过低下运动;
2、肺动脉高压患者需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膳食营养要均衡,避免过于肥胖,更要杜绝酗酒和吸烟;
3、由于缺氧会使肺血管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病情。所以,肺动脉高压患者尽量不要到氧气稀薄的高海拔(即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地区;
4、为了防止肺动脉高压病情加重,育龄期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应注意避孕。以免怀孕和生育导致病情加重;
5,呼吸道感染很可能会给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致命的危险,所以平时患者需积极治疗和预防感染,尤其注意气候的变化,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肺动脉高压标准值是多少
肺动脉高压时,因为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病程中,肺动脉高压常呈进行性的发展,目前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大于25毫米汞柱,或者是在运动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大于30毫米汞柱。此外,诊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需要满足上述两个标准以外,还应该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或左心舒张末压小于十五毫米汞柱。 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可根据静息肺平均肺动脉压水平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为二十六到三十五毫米汞柱,中度为三十六到四十五毫米汞柱,重度为大于四十五毫米汞柱。 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如果打算诊断肺动脉高压,推荐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大于四十毫米汞柱。
怎样对肺动脉高压进行正确的诊断
根据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应注意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鉴别。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已引起右心肥大、劳损或右心衰竭者比较容易诊断PH,但病人病情往往危重,已到了疾病的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好。因此,应做到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寻找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是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心脏杂音有助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但肺动脉高压时原有的心脏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肺 动脉高压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若同时有左房大或左室肥厚常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X线检查也有特征性,同时有助于寻找肺动脉高 压的原因。X线对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肺静脉血流再分布及KerleysB线反映肺静脉高压。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二尖 瓣狭窄,左房增大并可发现瓣膜钙化。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心脏结构改变。右心导管检查可测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估测是否为可逆性。选 择性肺动脉造影(包括DSA),以寻找血栓、血管畸形、发育不全或狭窄。对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也可行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凡病人出现无法解释的运动性呼吸困难,运动中发生昏厥者,应疑及本病。若P2亢强,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可确诊。
特别提醒:儿童肺动脉高压更易被误诊
儿童肺动脉高压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另外还有家族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
儿童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与成人相同,有活动耐力下降和呼吸困难等。但也有其特殊性,孩子更喜欢跑来跑去,年龄较小的患者常常不能自行表述呼吸困难、胸闷等 症状,故而常因晕厥、气促、心率快、咳嗽、易感冒、活动后口唇青紫等就诊。以晕厥就诊的患者经常被误认为神经系统疾病,从而被建议做脑电图等神经系统检 查,常常被误诊为癫痫或精神异常。如果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应想到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可为患儿做心脏彩超,以及时发现肺动脉高压。因为有些孩子的死 亡原因可能被归于肺炎、哮喘、癫痫或婴儿猝死综合征,所以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
在我们所诊治的患者中,儿童患者约占肺动脉高压患者总数 的13%,其中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约占儿童患者总数的63%,常见的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为26%;结缔 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大约占11%,可由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
根据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应包含两部分:①确诊肺动脉高压;②确定肺动脉高压的类型和病因。
肺动脉高压七大病因总结
肺动脉高压既是一种疾病,又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肺动脉高压是指孤立的肺动脉血压增高,比很多恶性肿瘤更加凶险,如果患者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超过20mmHg,或活动时肺动脉平均压大于30mmHg即可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是什么?
肺动脉高压病因1、血管收缩
丛样病变形成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最终的血管形态学改变;而其早期为小动脉中层肥厚和无平滑肌的细动脉肌型化,这提示血管收缩可能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初始机制。血管扩张药物能降低某些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进一步支持血管收缩机制参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雷诺病经常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合并存在,也有利于血管收缩的病因机制。
门电压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不能提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含量,但能增加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内钙水平,表明某些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平滑肌细胞KV通道缺失或下调,提示钾通道异常可能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中起一定作用。
肺动脉高压病因2、肺血栓栓塞
组织学上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不同于致丛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中层肥厚较轻,内膜纤维化呈偏心性,从不发生扩张性病变,类纤维素动脉炎及丛样病变形成,与致丛性肺动脉病不同。
肺动脉高压病因3、家族因素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家族进行了充分的基因性质调查,认为家族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是常染色体占优势的疾病,伴不完全的外显率和基因早现遗传。进一步认定基因缺陷位于一个特殊的染色体,对家族性肺动脉高压的基因解释涉及三核苷酸复制的更大延伸的突变。
肺动脉高压预防措施和预防恶化
肺动脉高压病因4、药物与饮食
口服避孕药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尚不明确,某些患者发病可能与其有关。多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没有不规则的用药和异常饮食的历史。1967~1970年在欧洲应用节食药aminorex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突然增加10倍。这些人可能是遗传易感或与常用药物,如可改变肝脏代谢的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有关。他们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预后较好,停药后多数恢复。
肺动脉高压见于哪些疾病
肺动脉高压可见于多种疾病:
第一大类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有特发性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家族性的肺动脉高压。 以及相关疾病所导致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 如胶原血管病、门静脉高压、HIV感染、药物或毒素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骨髓增生异常、脾切除术、血红蛋白病也可以导致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静脉性肺动脉高压,多于左心系统疾病伴发的肺动脉高压,如左房,左室性心脏病,左心瓣膜性心脏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这一类与低压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另一类是慢性血栓或栓塞性的肺动脉高压。 比如肺动脉近端或远端血栓栓塞,部分如肿瘤、寄生虫、异物等也可导致肺栓塞,从而造成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症状
1.症状 包括原发病的症状及肺动脉高压引起的症状,肺动脉高压本身症状是非特异的,轻度肺动脉高压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有以下表现:
(1)劳力性呼吸困难:由于肺血管顺应性下降,心输出量不能随运动而增加,体力活动后呼吸困难往往是肺动脉高压的最早期症状。
(2)乏力:因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缺氧的结果。
(3)晕厥:脑组织供血突然减少所致,常见于运动后或突然起立时,也可因大栓子堵塞肺动脉,肺小动脉突然痉挛或心律失常引起。
(4)心绞痛或胸痛:因右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灌流减少,心肌相对供血不足。胸痛也可能因肺动脉主干或主分支血管瘤样扩张所致。
(5)咯血:肺动脉高压可引起肺毛细血管起始部微血管瘤破裂而咯血。
(6)声音嘶哑: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2.体征 当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引起右心房扩大,右心衰竭时可出现以下体征:颈静脉a 波明显,肺动脉瓣区搏动增强,右心室抬举性搏动,肺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叁尖瓣区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右心室性第3、4 心音,右心衰竭后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严重肺动脉高压,心输出量降低者脉搏弱和血压偏低。
肺动脉高压有哪些临床表现
1患有肺动脉高压的人就会出现身体乏力,这主要是因为肺动脉高压引起了心脏血液输出量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身体的各个组织氧气得不到及时供应,所以就导致了身体乏力。肺动脉高压的人有时候甚至能够晕厥。
2患有肺动脉高压的人出现晕厥现象,就是因为肺动脉高压能够导致人体脑组织供血不足,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右肺动脉高压,如果突然运动,此时大脑耗氧量会急剧上升,由于氧气得不到及时控制,会突然因为大脑缺氧而晕厥。
3肺动脉高压疾病患者还会出现心绞痛或者是胸痛现象,并且患者还会出现变得嘶哑,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肺部动脉主干对心脏造成压迫所致,还有可能压迫到喉返神经,从而就引起了上述症状。
肺动脉高压能治吗
多吃一些还有还有一些营养物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食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护理也是比较关键的戒除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治疗愈发的疾病同时那对于一些先天性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测和治理。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已引起右心肥大、劳损或右心衰竭者比较容易诊断PH,但病人病情往往危重,已到了疾病的晚期,治疗困难,预后不好。因此,应做到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寻找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是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心脏杂音有助于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但肺动脉高压时原有的心脏杂音可能减轻或消失。肺动脉高压心电图表现为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若同时有左房大或左室肥厚常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可能是心源性。X线检查也有特征性,同时有助于寻找肺动脉高压的原因。X线对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肺静脉血流再分布及Kerleys B线反映肺静脉高压。肺血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二尖瓣狭窄,左房增大并可发现瓣膜钙化。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判断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心脏结构改变。右心导管检查可测定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估测是否为可逆性。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包括DSA),以寻找血栓、血管畸形、发育不全或狭窄。对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也可行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凡病人出现无法解释的运动性呼吸困难,运动中发生昏厥者,应疑及本病。若P2亢强,结合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后即可确诊。
以上就是肺动脉高压如何进行治疗,多吃一些一些营养物质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食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护理也是比较关键的戒除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增加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运动。
肺动脉高压治疗
1、病因治疗
除少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外,绝大多数肺动脉高压均属于继发性。在肺动脉高压早期原发病治愈后肺动脉高压是可逆的。在晚期,原发病控制后肺动脉高压则相应下降。如COPD应积极控制感染,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排痰引流,改善通气,肺血栓栓塞应采用抗凝治疗,肺结缔组织病或胶原病应采用皮质激素治疗,二尖瓣病可行瓣膜置换或瓣膜扩张术,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行缺损修补或导管结扎切断缝合术,积极纠正心力衰竭等都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关键。
2、扩血管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是使患者肺动脉压下降,心排血量增加,缓解症状,增强体力。理想的肺血管扩张药应是选择性的松弛肺血管平滑肌并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提高PaO2。但目前临床应用的扩血管药物均对体循环有较强的作用,因而影响动脉血压,甚至使PaO2下降,故在确定长期应用血管扩张药以前最好行心导管检查,观察急性药物试验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如果肺血管阻力减少20%以上,心输出量增加或不变,肺动脉压降低或不变,体循环血压无变化或下降不足以引起副作用,才可长期服用。用药3~6个月后复查心导管或无创伤性检查,了解药物长期作用,如有应用指征应及早使用,肺血管阻力可明显下降,当发展到晚期绝大多数肺血管狭窄或闭塞,那时再用扩血管药物,只能降低体循环阻力,更易引起低血压。
(1)直接扩张肺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常用药物有肼屈嗪(肼酞嗪)、硝普钠、硝酸甘油和长效硝酸酯制剂。
①肼屈嗪:能直接松弛平滑肌,减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心排血量增加。其优点:口服与注射效果几乎相同,长期服用者效果更好,对心脏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用药后射血分数增加,二尖瓣反流减少,运动后引起增高的肺毛细血管楔压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服药后不仅心排出量增加,动静脉氧压差减少,平均肺动脉压下降。用法为10~25mg,3次/d,以后递增至50mg,每6小时1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20mg酌情重复,每天不超过200mg为宜。
②硝普钠:是一种强效、短效、速效、低毒的血管扩张药,使动脉和静脉松弛扩张,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下降,增加心肌灌注及供氧。用法为避免血压过低,应从小剂量开始,先以15μg/min静脉滴注,无效时每5~10min增加1次,每次增加5~10μg/min,一般剂量为25~250μg/min,最高剂量300μg/min。因对体动脉压下降比肺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时间短,必须静脉给药,故限制了临床应用。
③硝酸甘油:是平滑肌强有力的扩张药,对静脉作用明显,肺血管床扩张,肺动脉压下降。用法为舌下含化,0.3mg/次,根据病情也可静脉滴注,对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肺动脉高压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