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疫苗不良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
流脑疫苗不良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
个别热接种流脑疫苗后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症见皮疹、血管性水肿喝过敏性休克,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面色苍白、乏力、心跳加快或眩晕,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其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流脑疫苗有副作用吗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 —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流脑疫苗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副作用,如果有,一般都是低烧,极少数为高烧。一般孩子在打针后48小时发热到达高峰,以后逐步恢复正常,如体温居高不降,应速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另外,患有发烧的儿童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注射这种疫苗的。接种流脑疫苗后的反应比较轻微,偶尔有人出现短暂低热,有些大孩子偶尔出现过敏反应,即在接种后的十几个小时皮肤出现疱疹等,此时应请医生诊治。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晕和压痛,但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不用特殊处理。发烧时不能用退烧药,只能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即用冰袋、凉毛巾降温)。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
流脑是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等形式,使病菌随飞沫进入其他人呼吸道而感染。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接种疫苗后,有人会出现接种部位的反应,包括红肿痛等,一般1~2天后会自行消失;少部分人会有发热;个别人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面色苍白、乏力、心跳加快或眩晕,但此种情况非常罕见,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要马上就医,与并疫苗接种单位联系。
关于流脑疫苗接种时间就说这么多,希望家长能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以免感染。
流脑疫苗的作用
流脑疫苗有什么用?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都有哪些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是什么样的?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有哪些?流脑疫苗接种后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有什么用?
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
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
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流脑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有效手段。
一、流脑疫苗有什么用?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流脑疫苗是针对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研发出来的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预防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果你所在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地区,而且宝宝的抵抗力不是太好,那么建议选择接种流脑疫苗。
二、流脑疫苗的种类及规格
A群流脑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自流脑疫苗使用后,对控制、降低流脑的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基本控制了流行。 为基础免疫接种流脑疫苗时必须使用的疫苗。规格为每安瓿300μg多糖,每人用剂量含30μg。
A+C群流脑疫苗:本疫苗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及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群流脑疫苗一般用于2周岁以后的儿童或成人,2岁以下儿童接种流脑疫苗不得使用A+C群流脑疫苗。规格为每安瓿小瓶100μg(1人用剂量),含A群及C群多糖各50μg。
三、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四、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与程序
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按照最新扩大免疫程序规定,流脑疫苗接种4剂,1、2剂用A群流脑疫苗,儿童自6月龄-18月龄接种第1剂,第1、2剂为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第3、4剂次为加强免疫,用A+C群流脑疫苗,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不少于3年。
五、流脑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
1)启开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释液溶解,摇匀后立即使用;
2)安瓿破裂、瓶内有异物者不得使用;
3)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4)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六、流脑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流脑疫苗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接种后虽能预防疾病,但这也并不说明它就没有一些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流脑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流脑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人接种流脑疫苗后无不良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个别热接种后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接种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注射10-24小时,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什么是A十C疫苗
1、什么是A十C疫苗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有效手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血、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
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是发病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月龄—18月龄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
2、A十C疫苗接种时间
2.1、A群流脑疫苗: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2.2、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按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接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A十C疫苗的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A十C疫苗的种类
1、A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适用于6月龄~2岁儿童。婴儿在6~18月龄时接种第1、2剂次(2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2、A+C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有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3、A+C群流脑结合疫苗
该疫苗现为二类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适用于6月龄(部分厂家疫苗可从3月龄开始接种)以上儿童、成人。
4、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为二类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推荐前往流行区旅游或居住在流行区的人群、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军人等接种。
注射A十C疫苗的注意事项
1、属于肌注防疫针,一般有发热,精神不振,一般3天可以缓解,需要精心护理细心照顾,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2、有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有过敏史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不能进行接种。
3、正常接种后留观15-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可在1-2天内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4、接种24小时内不要洗澡,接种后在接种地点观察半小时无反应后,方可离开。多给孩子喝水,接种部位有肿胀的话,及时进行局部的热敷就可以。
5、如果孩子正处于生病期间,或者有严重过敏情况以及在服用免疫制剂的都要及时向医生说明。
6、接种后要给孩子提供清淡的饮食,不要吃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海产品、鸡蛋也要尽量少吃。
7、有的宝宝接种后会出现发烧、精神不振、局部硬结等情况,不用担心,这是疫苗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流脑疫苗不良反应 局部红肿、疼痛
个别儿童注射流脑疫苗后,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还可能出现轻微瘙痒,硬结等不适。这类反应一般出现在接种后的24小时之内,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这种轻微的红肿,疼痛无需处理,如果较严重可用热毛巾敷注射部位。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一览
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感染流脑,近年来,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是发病的主要人群。所以预防流脑首先家长要了解流脑疫苗接种时间。
流脑是通过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打喷嚏、咳嗽等形式,使病菌随飞沫进入其他人呼吸道而感染。
流脑疫苗接种时间:婴儿在6~18月时接种第1、2剂,两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3岁时接种第3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年;6岁时接种第4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年。
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接种疫苗后,有人会出现接种部位的反应,包括红肿痛等,一般1~2天后会自行消失;少部分人会有发热;个别人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面色苍白、乏力、心跳加快或眩晕,但此种情况非常罕见,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要马上就医,与并疫苗接种单位联系。
关于流脑疫苗接种时间就说这么多,希望家长能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以免感染。
打完流脑疫苗后有什么反应吗
接种流脑疫苗后,一部分人会出现一些轻微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短暂性发热,极少数出现腋窝淋巴结肿胀。 这些反应一般在24小时后可逐步消失,不用管它。
发热教高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退热和对症治疗,一般也会很快好转。
有些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过敏性紫癜等,极少数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时,应该及时看医生,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
另外需要警惕的是,以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注射流脑疫苗后可能诱发癫痫和抽搐。
流脑疫苗不良反应
局部皮肤反应
注射流脑疫苗后会在注射部位会出现暂时的疼痛。除了疼痛外,注射局部有时会出现红肿、轻微瘙痒和硬结等不适。局部的皮肤反应一般在注射后24小时内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反应,这种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大。
处理办法:注射后局部出现轻微红肿、瘙痒无需处理。而红肿较严重的话,可以用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除了热敷,还要注意勤换衣物,保持卫生,避免破损后受到细菌感染。如局部感染时可涂龙胆紫药水。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可通过热敷或自行在一天内消失。着名儿科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介绍,任何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出现发热、注射局部硬结等反应,但不会留有后遗问题。
发热
发热是注射流脑疫苗后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5%-10%的儿童在接种4-10天后发烧,轻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为重的。
处理方法:接种流脑疫苗后要多给孩子喝水,并每4小时测试宝宝的体温,多休息,暂时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宝宝发烧了,一般来说是不建议使用退烧药物的。崔玉涛特别表示,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即使是高热,也不能使用抗生素,否则疫苗就白接种了。由于疫苗本身是细菌、病毒的灭活体或部分成分,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类似病毒、细菌的感染过程,但不会引起真正的疾病,而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或病毒。对于这种发热只需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度加服退热药物。
其他常见反应
除了上述的局部皮肤反应和发热外,还有一些朋友会出现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约5%的儿童接种后1-2周,会产生红疹,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 、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 等症状,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
什么体质不能打新冠疫苗
1、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不能打新冠疫苗,此类人员无法产生足够滴度的保护性抗体,会致使疫苗接种失败。
2、如果疾病正处于不稳定期或者急性发作期,比如肺炎、肺结核等急性发作期,不建议打新冠疫苗,不仅可能会影响到疫苗的发挥,还有可能致使疫苗的不良反应和病情都有所加重。
3、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也不建议打新冠疫苗,由于缺乏相关研究,接种之后对婴儿和胎儿的不良影响无法准确得知,为了避免出现相应的严重后果,现阶段最好不要打新冠疫苗。
4、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不能打新冠疫苗,以免诱发过敏和不良反应。
5、感染过新冠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的患者或疑似新冠感染患者以及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如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接种者的要求标准,建议将自身情况提前告知医生,等咨询医师后再决定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打疫苗究竟安全吗
疫苗在路上,请“冷静”处理
为了使疫苗被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各国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但在疫苗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疫苗脱离冷藏环境而处于常温的情况。这是否会导致疫苗的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呢?
其实,每种疫苗都有一个在非冷藏环境下保证质量的时间极限。目前,世界上对温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灰减活疫苗,该疫苗在37℃下48小时内仍可正常使用。因此在疫苗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即使有个别环节出现数小时脱离冷藏环境的情况,只要没有达到“37℃48小时”这种程度的温度暴露,疫苗就能正常使用。
那么,要如何识别疫苗到底在不同温度下暴露了多长时间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开发出了一种名为疫苗热标签(简称VVM)的指示装置。VVM是一张带有化学物质的圆形贴纸,可以贴在疫苗瓶上。疫苗在持续的温度暴露下,VVM会发生反应并显色,显色到一定程度,疫苗就必须报废。
有不良反应就是不安全吗?
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不过,安全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
疫苗以极小的剂量作用于人体,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热以及接种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等;第二类是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过敏反应;第三类是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造成的感染。前两种不良反应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像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多数无需处理或可以对症处理即可自愈。第三类不良反应因疫苗性质不同而不同。多数减活疫苗不会造成致病的人体感染,但有两种疫苗有可能造成致病的人体感染,分别是卡介苗和脊灰减活疫苗。卡介苗是一种活细菌疫苗,接种后可引起接种侧手臂的腋下淋巴结炎,这个发生率在万分之几;脊灰活疫苗可造成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永久性残疾,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1/25万左右。
但有些疾病不可能是疫苗导致的,比如流脑疫苗不会导致脑炎,因为流脑疫苗都不含活病毒或细菌,没有引发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有些儿童在接种过流脑疫苗后患脑炎,这种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会被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因果关系”。这样使得家长对疫苗有错误的认识,而对其他疫苗也因噎废食,这反而会增加孩子患病的风险。
减活疫苗PK灭活疫苗,谁更胜一筹?
疫苗主要有两大类:减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活疫苗是将细菌或病毒传代培养,将其致病力减到很低的程度,进入人体以后会产生一定的短暂的增殖,类似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过程,只刺激免疫反应,一般不会使人发病,比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等。而灭活疫苗则是用甲醛等将病原杀死,绝对没有致病力,比如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减活疫苗因其生产成本低、接种操作简便以及免疫效果比灭活疫苗好等优点,在市场上的份额要远远大于灭活疫苗,但它却有致命的缺点。除了减活疫苗中活细菌或病毒可能会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造成感染外,还有一个罕见但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减活疫苗会在人体内繁殖后排出到外环境中,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强的病毒,这种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
目前来看,疫苗衍生病毒的问题尚不严重,但从长远的角度,人类若想要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诸如脊灰这类的疾病,必须停止使用减活疫苗。
预防接种自发明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是目前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不可否认,预防接种确实存在风险,而我们不能因为小概率的风险,就忽视预防接种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