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趴着睡会流口水 正确的午睡方式是什么
为什么趴着睡会流口水 正确的午睡方式是什么
1、尽量躺在椅子上,以减少用手枕着头部睡觉的不适症状。
2、每次午睡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佩戴隐形眼镜者,最好先把镜片摘下来,再开始睡午觉,以免眼睛感觉酸涩。
4、睡完午觉马上起身洗把脸,再喝上一杯热茶,含糖的甜饮料会让身体容易疲倦,尽量不要喝。
睡午觉起来头疼是怎么回事 调整睡姿
午睡的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头疼。
有的朋友采用的是趴卧或者是俯卧的方式,直接趴在办公桌上睡觉,这样的方式对于睡眠是不好的。因为趴在桌子上睡觉,会导致头部供血不足,但人睡醒之后会出现乏力,头晕,眼花的症状,都是因为大脑缺氧。趴着睡还会挤压到眼球,容易诱发眼病,总之尽量不要采用这种睡姿。仰卧在椅子上睡觉比较好。
宝宝流口水正常吗
宝宝流口水正常吗?很多时候,宝宝流口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等到成长发育健全后自然会好。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并不会流口水,这是因为新生婴儿的唾液腺不发达。生后第1周,其唾液的分泌量一昼夜为50~80ml(成年人为1000~1500ml),仅够湿润口腔黏膜,故此时看不到婴儿流口水。一般宝宝3个月时,口水的分泌量才会明显增加。 宝宝4~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会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并致唾液明显增多。不过这时候宝宝还不会流口水。
一般宝宝流口水多发生在乳齿萌生时。乳齿萌生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
宝宝在高兴、嬉笑时,也会将分泌出来的口水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将手指、橡皮奶头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宝宝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不适,并刺激牙龈上的神经,而这也会导致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随着乳牙的萌出,宝宝的牙槽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能借吞咽来调节口内唾液量,并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口水自然停止。
如果碰到宝宝牙齿长齐了却还是不停流口水的情况,那么妈妈们就需要带宝宝去接受治疗了。
正确的午睡方式
1、 最好仰卧或侧卧
正确午睡的睡姿,原则是不压迫内脏器官,这样才有利于休息,像伏案而睡这种睡姿是直接否决的。建议采取仰卧位或右侧位睡姿,这对身体最好。而办公室白领午睡最好能睡床上或沙发上,若条件不允许,可以准备一个旅行用的充气颈枕,午睡时套在脖子上,再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放松地坐着便可享受午睡了。
2、注意保暖勿受凉
不要以为午睡时间短,就可以忽略午睡保暖的步骤。王彤教授说,人在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保暖不当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所以午睡时要注意免受风寒,除了避免在空调、电扇直接吹向身体的地方睡觉,最好能在身上盖张小毯子以保证睡眠时的温暖。
3、散步揉肚少不了
对很多上班一族来说,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是争分夺秒的,但时间再宝贵,吃完饭也要散散步,揉揉肚,活动一下筋骨,等胃部的饱胀感消除后再躺下休息。
4、醒后要有缓冲时间
一般午睡后,人在初醒时会有些许恍惚感,此时不要着急马上工作,尤其是复杂或有危险性的工作。最好先喝一杯水,清醒一下后再投入工作。
王彤教授建议说,对于中国目前普遍的工作时间来说,午睡是个好习惯,建议午休时劳动者们都躺一下,即使没有睡着也是一种放松。躺下是对身心的短暂调整,就算有五分钟、十分钟的短暂睡眠,都能让下午精力充沛。
小知识:解析午睡全过程
6分钟:记忆开始增强。一项德国的研究发现,6分钟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进而腾出更多的“空间”盛装新知识了。
20—30分钟:最佳午睡时间。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发现,午睡24分钟,即可使工作表现提高34%,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此外,这个时长还有助于减缓心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英国卡皮奥南丁格尔医院睡眠治疗师纳瑞娜·瑞姆拉罕说:“即使你没有真的睡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就会有好处。”20分钟的类似瑜伽最后的冥想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0分钟:如果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那么一次40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你进入浅睡眠状态,帮你给大脑充电。此外,每天午睡45分钟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帮助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体质。如果要睡40—45分钟,最好定个闹钟。因为午睡超过45分钟,会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因“睡眠惯性”导致醒后身体疲惫、迷迷糊糊。
90分钟: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半小时的睡眠可以让你睡足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进入深度睡眠,修复身体。加州大学的马修·沃克博士在研究后发现,90分钟的午睡,可以对身体进行一次很好的修复。
午睡的正确姿势 趴着午睡的危害
1、趴着睡的话容易压迫人手臂的多处神经,起来以后上肢容易有绵麻的感觉,有时还会感到酸痛。
2、趴着睡觉的时候也容易对眼球造成压迫,所以有时候在午睡后容易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现象。
3、长期趴着睡觉还容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从而影响睡觉时人正常的生理活动。
职场午睡姿势你对了吗
伏案而睡有何害
中午适当的休息,能够缓解疲劳,让下午的工作充满精神。但睡觉姿势不正确,可能会让人越睡越累。
伏案而睡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不适,例如长时间把头部枕在手臂上,手臂的血液循环受阻,神经传导受影响,极易出现手臂麻木、酸疼等症状;
经常趴着睡觉是会压迫到了我们的眼球,这样就会造成眼压过高,等您醒来后有有一小段时间视力是模糊的,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眼睛变形,严重的会患上青光眼;
趴着睡觉还会压迫胸部和内脏器官,会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如果吃了午饭就立刻趴在桌上午睡,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胃部胀气。
而且办公室里空调温度较低,伏案午睡导致身体保暖不当,也许睡醒后感冒也跟着来了。
正确午睡提醒
一般上班的人午睡最好能睡在床上或沙发再或者能躺椅上睡觉,要采取平躺仰卧或者侧卧的方式睡觉才是最好的选择,午睡也要在饭后20分钟至半小时以后。
午睡时间以15分钟至30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
时间太长,人体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下午醒来后反倒头脑昏沉,影响工作。
没有条件躺着午睡的上班族,可以在办公室准备U形枕,午睡时套在脖子上,让颈椎处于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再找一个有靠背的椅子,放松地坐着闭目休息。
一岁宝宝睡觉流口水怎么护理 睡觉姿势不当引起
一岁宝宝如果睡觉姿势不当,如长时间侧睡或趴睡,压迫到面部神经,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口水。而且由于挤压,侧睡时宝宝嘴巴是微微张开的,这样口水增多的时候,来不及吞咽下去,自然就会流出来了。最好帮助宝宝仰躺着睡,这样宝宝睡觉流口水的情况就会好很多。
正确午睡方式应养成
1、理想的午休方式是在安静避光的地方侧卧。
2、如果条件不能回家午睡,可以尽可能地在桌子上躺着午睡,而不要趴着桌子午睡。
3、如果不方便躺在桌椅上午睡,不妨带个U形枕,午睡时垫在脖子上,靠着椅背睡觉,这样可以减小挤压,不仅让眼睛,还能让颈椎等其他部位真正松弛休整,更容易入睡。
4、午饭之后不要马上午睡,午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为什么趴着睡会流口水
像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都容易引起流口水。
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觉时流口水。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
这可能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后天不良习惯,如啃指甲、吐舌、咬铅笔头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觉流口水。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口为脾窍,涎出于口,涎为脾之液。”即为脾统摄液体,当脾胃虚寒、阳气亏虚会引起脾功能失调,无法运化津液,造成睡觉流涎的症状。成年人脾虚多是从小就造成的,小儿时脾虚流口水,长大后也较易发生脾虚流口水的情况。
3个月婴儿流口水的原因是什么
这么大的宝宝流口水正常的.因为宝宝在两个多月之前是没有唾液分泌的,三个月开始分泌唾液,宝宝还不太会吞咽,所以流口水或者乳牙正在萌出阶段也会流口水.不要给宝宝随便吃东西,现在是科学育儿而不是经验育儿,应该是正常的。
流口水在小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只注意护理就可以了。
流口水的状况到宝宝年龄稍长、吞咽能力及嘴唇的闭合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芽、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会有所改善,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有的宝宝长牙比较早的,我有个邻居他家的两个宝宝就是在2个月就开始流口水,4个月就长了两颗牙。口水溢出,皮肤受罪,所以不能对宝宝的口水掉以轻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