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怎么推拿 痄腮常用推拿手法
痄腮怎么推拿 痄腮常用推拿手法
1.清胃经:患儿仰卧,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米昂在患儿拇指掌侧第一节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从。
2.推肾经:患儿仰卧,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从患儿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直推200次。
3.揉二马:二马位于小儿掌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患儿仰卧,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托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指端揉其二马100-300次。
4.揉板门: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往返按揉300次。
5.揉小天心:患儿仰卧,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托住患儿前臂,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凹陷处按揉,反复操作300次,注意用力均匀,力度适中,以患儿可以忍受为度。
6.推三关: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着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直面沿患儿前臂桡侧,从患儿的腕部向肘部直推,反复操作200次。
7.清天河水: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食指,中指螺纹面沿患儿前臂正中自腕部推向肘部,反复操作100次。
8.退六腑:患儿仰卧,推拿者站于患儿侧方,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直面沿患儿前臂尺侧,从患儿肘部向腕部直推,反复操作300次。
9.揉涌泉:患儿仰卧,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托住患儿足跟,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揉患儿涌泉穴50-100次。
腮腺炎不能吃什么
1、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2、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3、胡椒: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4、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5、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狗肉:性温,味成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8、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9、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10、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慢性鼻炎怎么推拿 宝宝鼻炎辩证加减推拿
症见鼻塞严重,流涕色白而清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推三关300次,清肺经100次;按揉曲池穴1分钟;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以透热为度;点揉大椎穴1-3分钟。
症见鼻塞不利,嗅觉失灵,口鼻气热,流涕色黄而稠,发热恶风,有汗口渴,时有咳嗽;舌质红,苔薄黄。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清肺经200次,清天河水300次;按揉风府,曲池穴各1分钟,提拿肩井穴部位5-10次,手法刺激应稍轻;热重者,可蘸酒平擦背部1-3分钟。
症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有臭味,嗅觉差,头痛,伴随心烦不安,头晕耳鸣,口苦胁痛;舌质红,苔黄。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清肝经300次,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揉总筋100次,按揉太冲,三阴交各1分钟;推擦涌泉20次。
症见鼻塞不利,鼻涕量多,或稀或黏,嗅觉迟钝,头部发沉,伴随疲倦乏力,食欲缺乏,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
推拿方法:在常用推拿手法基础上,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摩脐2-5分钟;按揉足三里1-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症见鼻塞时轻时重,鼻涕色白量多,无臭味,嗅觉减退,伴随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咳嗽有痰;舌质淡,苔白滑。
推拿手法:在常用手法基础上,加揉外劳宫300次,推三关300次;摩肚脐2-5分钟;按揉肺俞,脾俞各1分钟;按揉足三里1分钟。
腮腺炎患儿该多吃的食物
1、冬瓜:性凉,味甘淡,能清热、解毒、消痰。《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痈肿”。从病理属性来说,腮腺炎是“热毒痈肿”之症。所以,患腮腺炎期间多吃些冬瓜,最为适宜。
2、绿豆:性凉,味甘,是一味最为理想的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的药食兼用之品,解痄腮的风瘟热毒尤为有效。绿豆的皮,又叫绿豆衣,也能解热毒。《随息居饮食谱》说它“清风热,消肿胀”。故痄腮患者食之亦宜。至于绿豆芽、绿豆粉,性皆属凉,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患有痄腮的小儿同样适宜服用。
3、菠菜:性凉,味甘。清代名医黄宫绣指出:“言能解热毒、酒毒,因寒则疗热,菠菜气味既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由此可见,痄腮患儿系感受风温热毒,故宜食之。
4、萝卜:性凉,能化痰热、解热毒,患有痄腮的小孩,宜用生萝卜洗净后捣汁饮用,也适宜用鲜萝卜煎汤服。
怎样预防小儿腮腺炎
冬春季为小儿腮腺炎高发季节,痄腮多为风湿邪毒侵袭,从口鼻而入,郁阻少阳经络,结而不散,聚于腮部所为,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无病时应该特别注意保养,注意防范,下面为您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从中受益。
卧床休息:痄腮时身体变弱,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保证一个好的睡眠,痄腮期间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场
所,避免与小儿腮腺炎患儿接触一定要多喝水,睡眠一定要充足!
合理饮食:一定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可口的饭菜,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
注意口腔护理:饭后及睡觉前后,要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
禁吃食物:痄腮期间最好不要吃鱼、虾、蟹等发物不要吃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及不易咀嚼碎的食物。
腮腺炎不能吃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是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流行性疾病,除了治疗和休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起来看看腮腺炎不能吃什么吧。
1、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2、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3、胡椒: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4、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5、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狗肉:性温,味成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8、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9、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10、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痄腮的推拿手法 痄腮的临床表现
1.初病时怕冷发热,头痛恶心,咽喉疼痛,1-2天后以耳垂为中心漫肿疼痛,边缘不清,局部发硬,皮色不红,压之疼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
2.腮腺管口可见红肿,腮腺肿胀经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1-2周。
3.发病前2-3周有痄腮接触史。
小儿腮腺炎不宜多吃的食物
1.鸡肉: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2.鲤鱼: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
3.桃子: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证实证,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4.胡椒:性大热,味辛辣,王孟英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5.黄鱼: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此乃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6.羊肉: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7.丁香: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丁香。
8.带鱼: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9.龙眼肉: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小儿腮腺炎宜吃食物
宜食绿豆汤、赤豆粥、藕粉、白菜、白萝卜、鲜黄花菜汤、马齿苋,均有清热消肿作用。鸡、鸭蛋可以冰糖炖食,蚕蛹可以煮食,既补充营养又有治疗作用。腮腺炎患儿宜吃下列食物。
1.冬瓜:性凉,味甘淡,能清热、解毒、消痰。《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消热毒痈肿”。从病理属性来说,腮腺炎是“热毒痈肿”之症。所以,患腮腺炎期间多吃些冬瓜,最为适宜。
2.金银花:性寒,味甘,尤擅清热解毒。民间也常用金银花煎水服用或制成金银花露治疗腮腺炎、麻疹、痱子等小儿疾病。所以,凡患有腮腺炎的儿童,最宜用金银花15~30克煎水代茶饮。
3.苦瓜:俗称癞葡萄。性寒,味苦,能清暑涤热、泻火散结、止渴解毒。《生生编》说它“除邪热”。尤其适宜夏天患有痄腮的儿童食用。
4.绿豆:性凉,味甘,是一味最为理想的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的药食兼用之品,解痄腮的风瘟热毒尤为有效。绿豆的皮,又叫绿豆衣,也能解热毒。《随息居饮食谱》说它“清风热,消肿胀”。故痄腮患者食之亦宜。至于绿豆芽、绿豆粉,性皆属凉,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患有痄腮的小儿同样适宜服用。
5.赤小豆:性平,能消肿、解毒、和血、排脓。《药性论》中称它“消热毒痈肿”,凡小儿患痄腮肿痛时,宜用赤小豆煨汤频饮,颇有效果。如用赤小豆外敷,其效亦佳。
6.菠菜:性凉,味甘。清代名医黄宫绣指出:“言能解热毒、酒毒,因寒则疗热,菠菜气味既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由此可见,痄腮患儿系感受风温热毒,故宜食之。
7.萝卜:性凉,能化痰热、解热毒,患有痄腮的小孩,宜用生萝卜洗净后捣汁饮用,也适宜用鲜萝卜煎汤服。
8.丝瓜: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凡患小儿热毒之症,如痄腮肿痛、麻疹水痘、无名肿毒等,均宜服食。
9.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生津的功用。痄腮患儿发热、腮部红肿胀痛、口渴烦躁之时,食之尤宜,可洗净后嚼食,也可洗净切片凉拌食用。
10.香蕉: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澜肠的作用。《本革纲目》中说它能“除小儿客热”。加上香蕉柔软,易于咀嚼;又能解热病烦渴,故痄腮患儿发热腮肿、口干烦渴之时,食之尤宜。
11.胖大海:性凉,味甘淡,有清热、利咽喉、解毒的作用。它不仅对咽痛失音有良好效果,痄腮患儿以之泡茶频饮,也颇适宜。除上述食物之外,患有痄腮的儿童还宜食用菜瓜、番茄、茼蒿、荠菜、黄芽菜、水芹菜、蕹菜、莼菜、甘蔗汁、草莓、慈姑、薄荷、菊花、梨子、西瓜、地耳、芦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