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针刺手法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
1.可向上(后颈方向)或向下(尾骶方向)横刺1.0-1.5寸,其针感向上可达项部,向下可走至背腰部,以治胸段背肌疾患。
2.向内(脊柱方向)斜刺1.0-1.5寸,可时针感走向心胸,胸胁,上肢,对其所达之处的疼痛收效显著。
3.向外(肩胛骨方向)斜刺1.0-1.5寸,可使针感走向胸胁,上肢,治胸胁,肋间,上肢疾患。
针感:酸胀在附近,和捣针方向。
郄门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郄门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太渊,列缺,合谷,脾俞,太白,针补肺俞,脾俞,余穴针刺泻法,健脾化湿,化痰止咳,治疗痰湿浸肺之咳嗽痰多。
2.配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中府,风门,尺泽,足三里,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清热祛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壅肺之哮喘,咳嗽痰多。
3.配列缺,尺泽,风门,肺俞,阴陵泉,针刺泻法,针刺加灸,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喘。
4.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灵道,神门,厉兑,隐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内扰之心悸,失眠,多梦。
5.配百会,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
6.配百会,风池,太冲,内庭,行间,印堂,针刺泻法,清泻痰火,治疗痰瘀化火之头痛,眩晕。
7.配支沟,阳陵泉,针刺泻法,行气导致,治疗饮食积滞便秘。
8.配中脘,内关,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治疗寒滞中焦之胃痛,呕吐,呃逆。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指(拇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大椎针刺注意事项 大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门,列缺,支正,合谷,外关,风池,针刺泻法,散寒解表,治疗风寒外袭之感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哮喘等。
2.配尺泽,鱼际,曲池,内庭,合谷,针刺泻法,解表清热,治疗风热外袭之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肺炎喘嗽等。
3.配合谷,肺俞,针刺补法,益气姑表,治疗表卫不固之感冒,自汗。
4.本穴清热泻火,解毒祛暑。配曲池,商阳,内庭,关冲,商阳,关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病邪入气分;配曲池,曲泽,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邪蒙蔽心包之神昏谵语;配水沟,百会,十宣,曲池,委中,委中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中暑;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治疗湿热蕴结肝胆之阳黄;配外关,合谷,内庭,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呕吐;配合谷,太冲,阳陵泉,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小儿高热惊风。
5.配劳宫,水沟,大钟,本神,太冲,鸠尾,丰隆,筋缩,针刺泻法,熄风化痰,定惊宁神,治疗风痰阻窍,痰热扰心之癫狂,痫证,项强肢搐等。
6.配后溪或间使,针刺泻法,宣阳解表,祛邪止疟,治疗正疟;配内庭或合谷,针刺泻法,疏表清热,祛邪止疟,治疗热疟;配太溪或复溜,针刺补法,扶阳祛邪止疟,治疗寒疟;配合谷,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健中,扶正止疟,治疗劳疟;配曲泽,委中放血,针刺泻法,清心解热,镇痉止疟,治疗脑型疟疾。
7.本穴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动全身之气血,具有强壮补虚培元穴性。配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针刺补法,治疗五劳七伤;配肾俞,太溪,涌泉,肺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骨蒸潮热;配合谷,足三里,脾俞,针刺补法,治疗放疗或化疗引起的虚损。
8.配风池,天柱,大杼,肩髃,肩外俞,列缺,后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湿,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筋脉拘急之痉病,颈项痛,肩背痛等。
华盖准确位置图 华盖穴常用配伍
1.本穴宣肺理气,止咳平喘,配肺俞,脾俞,丰隆,太白,合谷,针刺泻法,可加灸,治疗湿痰侵肺咳嗽;配大椎,中府,孔最,针刺泻法,治疗痰热咳嗽;配尺泽,列缺,风门,肺俞,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饮停肺咳喘。
2.配支沟,日月,行间,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解郁,治疗气郁血滞胸胁痛。
3.配膻中,内关,丰隆,巨阙,针刺泻法,化痰降浊,治疗痰浊胸痛。
冬天可以做针灸吗 针灸有什么好处
1、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刺孔最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孔最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肺止血,善治热伤肺络之咯血,衄血等出血疾患。配曲泽,合谷,肺俞,鱼际,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针刺泻法,治疗肺经蕴热鼻衄;配太冲,肝俞,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肝火犯肺之咯血;配尺泽,鱼际,百劳,然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阴虚火旺之咯血。
2.配少商,合谷,内庭,关冲,少商,关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泻肺胃,消肿利咽,治疗肺胃热盛之咽喉肿痛。
3.配鱼际,扶突,天鼎,太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风热失音。
4.配合谷,大椎,针刺泻法,疏风解表,泄热止痛,治疗风热袭表之热病无汗,头痛。
5.配尺泽,肺俞,曲池,风门,大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6.配少商,尺泽,丰隆,太白,肺俞,太白针刺补法,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浊阻肺,肺失宣降之咳嗽气喘,喉间痰鸣,痰稠量多等。
7.配风门,肺俞,尺泽,足三里,丰隆,四缝,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白色或黄色粘液,余穴针刺泻法,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治疗痰热阻肺之小儿顿咳痉咳期。
8.配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平喘,治疗痰热气喘。
9.配曲池,手三里,天井,外关,阳池,合谷,针用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腕痛,上肢不遂等。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该肌由副神经和第3,第4颈神经支配。
4.菱形肌:该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第5颈神经组成。
5.上后锯肌腱膜:上后锯肌由第1,第2,第3,第4肋间神经支配。
6.竖脊肌(骶棘肌):该肌由脊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到穴区肌肉的神经主要是第3,第4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竖脊肌的深面有横突棘肌等背深部小肌肉。
膈关的准确位置图片 膈关穴的作用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舒筋活络,宁心安神,活血通络。
主治病证:
1.胃失和降之饮食不下,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嗳气,胃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脊背强痛,胸胁胀满,肋间神经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下脘,璇玑,足三里,公孙,针刺平补平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食积饮食不下,胃痛。
2.配天突,内关,胆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降逆止呕,治疗胃失和降之呕吐,嗳气,呃逆等。
3.配膻中,巨阙,内关,天突,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治疗气郁胸中之噎膈。
4.配三阴交,肺俞,针刺泻法,益气养阴,疏风止痒,治疗风邪外袭之荨麻疹,皮肤瘙痒。
5.配大椎,肩髎,天宗,秩边,京骨,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背痛,脊强难俯仰。
风门怎么进针 风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列缺,迎香,支正,风池,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2.配大椎,尺泽,鱼际,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感冒。
3.配列缺,合谷,外关,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治疗外感风寒之咳嗽。
4.配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治疗痰热犯肺之哮喘。
5.配迎香,列缺,印堂,合谷,尺泽,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通鼻窍,治疗风热鼻渊。
6.配合谷,列缺,风池,针刺补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治疗营卫不和,肺气虚弱之自汗。
7.配风池,三阴交,血海,曲池,膈俞,风市,针刺泻法,祛风解表,调和营卫,凉血消疹,治疗风热发疹。
8.配太冲,神门,大陵,针刺泻法,清热熄风,治疗热盛生风之痉症。
9.配大杼,天宗,天柱,肩外俞,肩井,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舒筋除痹,治疗风湿痹阻经络之肩背痛,项强等。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宣肺止咳,为治疗咳嗽要穴。配列缺,合谷,外关,风门,针刺泻法,针后加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百日咳;配尺泽,曲池,大椎,外关,针刺泻法,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配脾俞,丰隆,太白,列缺,合谷,针刺泻法,健脾化湿,止咳化痰,治疗痰湿咳嗽;配天突,丰隆,尺泽,合谷,列缺,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配太冲,尺泽,针刺泻法,平肝清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嗽;配复溜,尺泽,太溪,太渊,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阴伤咳嗽。
2.配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寒解表,治疗风寒感冒。
3.配风池,风门,肺俞,足三里,气海,关元,针刺补法,益气解表,治疗气虚感冒。
4.配中府,太渊,足三里,针刺补法,调补肺气,治疗肺气虚弱之自汗。
5.配太溪,复溜,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阴虚潮热,盗汗。
6.配上星,印堂,阴虚,太渊,针刺补法,补益肺气,治疗肺气虚弱之鼻渊。
7.配太溪,鱼际,照海,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咽喉肿痛。
9.配然谷,百劳,尺泽,鱼际,孔最,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宁嗽止血,治疗阴虚火旺之咯血。
10.配曲池,血海,肺俞,针刺泻法,散风消疹,治疗风邪外袭之风疹,皮肤瘙痒等。
天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天泉穴常用配伍
1.配巨阙,膻中,郄门,丰隆,太渊,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化痰降浊,治疗痰浊心痛,胸满。
2.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治疗气滞血瘀之胸痹,胸背痛。
3.配中府,天突,肺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饮咳嗽。
4.配曲泽,曲池,天府,间使,青灵,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