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妈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妈妈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妈妈如果能控制住焦虑不发脾气,跟孩子好好讲话,和她约定下次起的更早一起在上学途中赏秋色,既说服并安抚了孩子,也不至于让自己一大早生闷气,岂不皆大欢喜? 可是说起来容易,自己有时也难免控制不住体内的怒气,孩子只是做了与她年龄相称的事,却不幸成了我的出气筒。
我默许她玩手机结果摔碎屏幕的时候、我允许她画画结果颜料粘在地上桌上的时候、我答应让她洗自己的衣服结果泡沫满天飞的时候...... 心情好时完全不计较,说没关系没关系妈妈依然爱你;心情低落时却大声说她笨说她不省心,吼完看着她慌乱不知所措的小眼神,又觉得自己特失败特欠抽,为什么就不能做个温暖如春风的妈妈。
职场妈妈不容易,每天面对工作压力、婆媳矛盾以及家里那位把孩子丢给亲妈和老婆的孩儿爹,分分钟觉得有气无处出;全职妈妈看起来只是照顾一个小孩子,却是更易动怒的群体--没收入造成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发展的焦虑,24小时看孩子的琐事带来厌烦感和疲惫感,爸爸做甩手掌柜时产生的无力感以及对夫妻情感的怀疑。 所有矛盾有意无意的习惯用孩子说事。
多少次,你是把自己的气借故撒在了孩子身上? 当你在书房对着电脑苦想方案想不出时,娃缠着你要你陪他玩,结果被你骂:“没看到我正忙吗怎么这么不懂事”;晚上你故事讲了无数遍困得眼睛睁不开时,娃精神百倍吵着还要听还要听,你忍不住冲他发了火;跟老公吵架后情绪低落时,娃打翻了牛奶瓶溅到刚拖的地板上,正好成了你打他一顿的导火索。有时甚至不需要理由,骂孩子的话张口就来。 “反正他这么小看不懂我的私心,反正他还没学会记仇,反正他又不会拿我怎么样,反正我是他的全世界他离不开我。”恃宠而骄在老公那里过了有效期,还好,有孩子在。
1岁小孩怎么教育
1、1岁小孩怎么教育
1.1、教育1岁宝宝不要心慌忙乱
第一次成为妈妈都会倍感骄傲,但是在教育一岁宝宝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非常的苦恼,因为一岁的宝宝还不知道自己的表现是对是错,家长在教育一岁宝宝的时候都会心慌和忙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种情况下,就要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想让自己的宝宝能够知道它的对和错,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一岁宝宝该如何进行教育?我们一定要选对方法。不能够去顺着宝宝也不能够自己先忙乱。
1.2、教育1岁宝宝的重点
当孩子出现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去给予阻止,从家长的行为上我们能够去进行控制,在阻止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抱起孩子,能够让孩子得到一种安全感,,尽量的去通过皮肤进行接触,让孩子能够平静下来,然后我们再告知孩子发生的状况,要慢慢的和孩子进行沟通,最好是放慢自己的语速,这样孩子能够去听懂家长的意见。
如何应对宝宝的小牛脾气
安抚情绪后再对症下“药”
面对宝宝的小牛脾气,爸爸妈妈首先要尽量理解他们,然后再了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她)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一、移情教育。所谓的移情教育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让宝宝体验小朋友拿到最小苹果时的心情。移情教育能让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变得更友好,更谦让。
二、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认为在一种行为之后马上给予奖赏强化,这种行为就会增强。当孩子关心别人做出谦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认同宝宝的表现。采取多赞扬的方法,让他体验其中的快乐。
三、消退法。消退法是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当爸爸妈妈发现宝宝脾气暴躁时,要多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以便找出宝宝叛逆举动的原因,尽早消除。对宝宝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提出批评,并可以采取措施,教育宝宝学会如何处理矛盾的方法。
用冷处理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 当宝宝首次出现无理行为时,爸爸妈妈就不应妥协,更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用买玩具或买吃的东西来买“和平”。宝宝从无知到有知,到完全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去教育,让宝宝逐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由家长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由自己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适当强制性地让他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可能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这些育儿知识冷门但实用
1.爸爸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如果爸爸的脾气火爆,宝宝易哭闹。因此,当父亲的各位,请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吧。
2.孩子常挨打,智商与情商会降低。有的爸妈不懂如何育儿,教育孩子只会使用棍棒。小编要提醒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常沟通,打骂体罚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让他的智商和情商落后。
3.孩子发烧别用酒精擦拭皮肤。爸妈用酒精擦拭宝宝身体不能带走热量,反而会渗透进皮肤造成酒精中毒。
4.耳温枪的作用只能显示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想要知道宝宝体温具体多少度,最好使用水银温度计。
5.宝宝要多多练习爬行,宝宝爬多了学走路很容易。爸妈让孩子学走路着急,要慢慢来,学走路是自然而成的事情。
6.给孩子把尿其实作用并不大。孩子还小,尿裤子是正常现象,如果爸爸妈妈把尿,会影响他的骨骼发育。到了1岁左右,让他自己学会上厕所就可以了。
7.让宝宝喝骨头汤进行补钙,其实没有多大的作用。骨头里的钙质是碳酸钙,溶解进汤汁里。如果想给宝宝补钙,还是老老实实吃钙片吧。
8.如果父母给宝宝使用塑料奶瓶,最好3个月换一次。塑料奶瓶易变质,为了宝宝的健康着想,定期更换是最好的办法。
9.宝宝发烧要散热,不要捂汗,越是捂汗,宝宝退烧就越困难。
10.想要知道宝宝生病没有,可以观察他的舌头。宝宝发病的信号往往能从舌头上看出来,比如舌头发红、舌苔变厚等等。
11.宝宝睡觉不要整夜开着灯。如果宝宝睡觉怕黑,父母可以开一盏小夜灯,等到宝宝适应后再关掉。
12.宝宝发烧38.5度以上才能使用退烧药。如果宝宝是低烧,最好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洗澡、温水擦拭身体等等。父母要记住,退热贴只能让宝宝舒服,并不能退烧。
宝宝烦躁不安应该怎么办
一、移情教育。所谓的移情教育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好典范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让宝宝体验小朋友拿到最小苹果时的心情。移情教育能让宝宝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变得更友好,更谦让。
二、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认为在一种行为之后马上给予奖赏强化,这种行为就会增强。当孩子关心别人做出谦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认同宝宝的表现。采取多赞扬的方法,让他体验其中的快乐。
用冷处理让宝宝学会自我控制
当宝宝首次出现无理行为时,爸爸妈妈就不应妥协,更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用买玩具或买吃的东西来买“和平”。宝宝从无知到有知,到完全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保持一种明理是非的态度去教育,让宝宝逐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由家长来决定,哪些事情可以由自己决定,哪些事情可以和家长共同协商决定。
当宝宝无理取闹时,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适当强制性地让他休息片刻、换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一个轻柔的暗示、暂时的冷落,可能会产生效果。久而久之,宝宝就知道发脾气的方法没有效果了,就会停止用该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在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再慢慢地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教会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绪
首先,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坏情绪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危害。青春期的孩子强烈需要他人的理解和接纳,当他人不是认为他的情绪莫名其妙,而是体谅并接纳他的情绪时,他心中的怒气就会消减一大半,并且他还会意识到自己的坏脾气。
其次,家长可以帮孩子找到正确的渠道发泄怒气。当孩子发怒时,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出生气的环境,并试着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这样孩子还是生气,家长暂时不要理睬孩子,要让孩子明白家长不会被他的怒气所控制。另外,家长还可以教孩子一些消除怒气的方法,让孩子对着自己的毛绒玩具发泄怒气,或者让孩子去打打篮球等。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由于受到体内荷尔蒙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很容易激动。每当这时,孩子需要的是他人的认同和接纳,或者同情,而不是来自家长的呵斥、嘲笑和不问青红皂白的阻拦。作为家长,要改变方法,试着给孩子更多理解和帮助,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脾气变得越来越好的。
对孩子发火后如何快速修复关系
有时候我们难免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大动肝火。但愈小的孩子愈不了解成人,愈容易将所有的错归咎在自己身上,而且会想:“爸妈不爱我了”。当孩子的心被我们伤害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跟孩子重修旧好呢?杨澜在谈子女教育时说过,不要做情绪化的妈妈。或许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可你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生活的不满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首先你要跟自己和好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看着孩子受惊吓唯唯诺诺的样子,冲动过后的父母又懊悔又心酸,很多家长在“风暴”过后,都忍不住用尽方式去弥补、修复亲子关系。
家长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了解自己,以至于下次同样被冲动的情绪冲昏头脑,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以“学到经验”的心态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1.反思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孩子重修旧好前,不妨自己先反思当时管教失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因为某件烦心事而心情很差?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一再说教很多次都没用,觉得自己失去耐性了?
2.重新整理思绪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发脾气的原因,接下来就是要重新思索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例如:发现自己特别在意孩子顶嘴,是因为他讲话的态度令人不舒服?还是自己不容许孩子有个人想法?我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3.安定自己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你不妨采用冷处理方式,比如你发现自己将要爆发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或者喝杯水,给自己缓冲的时间。你也可以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整理一下情绪。
跟孩子和好六个步骤
当你已经顺利地找到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且已经对下次同类事件准备好预案,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
1.向孩子坦诚你的错误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比如:“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2.让孩子知道你学到的经验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然后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在求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讲,你会不会了解呢?”这样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3.问问他,你想妈妈下次怎么办孩子喜欢受到尊重的感觉。当孩子确实屡教不听,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你不妨主动出击,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孩子想妈妈怎么做。“当妈妈很生气时,如果以这件事来说,你希望妈妈怎么说,你才会了解呢?”“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不想妈妈发脾气,你要怎么做呢?”
4.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孩子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也做错事了。
5.回到事情原点,就事论事孩子对于你刚才的情绪失控表示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同样的应激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就应该针对这件事,好好给他上上教育课,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比如:“刚刚妈妈叫你吃饭收玩具时,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如果再一次,你可以怎么做,不会让妈妈觉得你在骗我。”然后讨论这件事可以怎么解决,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该怎样做得更好了。
6.谢谢孩子的原谅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不随便发脾气,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孩子情商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情商就是控制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而父母心表达得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具体的表达方法往往只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能力培养上。家长们不惜血本花钱进重点学校、请家教、去各种培训班,只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以后能有个幸福的人生,但是,许多人都忽略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孩子情商的提升。
现在的孩子大多觉得不快乐,觉得课业负担和压力重。特别是孩子的青春期,由于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还有学业上的日益加重的压力,都会使孩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
据一份22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实际上我国中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达15%-20%,表现形式以亲子矛盾、伙伴关系紧张、厌学和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现象为多。这些问题的发生,大多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多是源于其心中常涌出的各种非理性情绪。确实,十四、五岁的孩子处于令许多家长和老师头痛的叛逆期。张博士说,这也是一个人形成高情商的最佳年龄。因为青春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
专家说,情商并不是天生的,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训练。近年来,专家在暑假推出的情商夏令营就是旨在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我心理觉察能力和认知水平,学会自我情绪控制,改善不适当的情绪行为,让孩子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具理性信念的人生观,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让孩子找回失却的欢笑,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优良的学习成绩和技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是孩子的情商教授
当家长们明白了情商的重要,并听说了张博士开的情商夏令营时,都很迫切地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参加,希望张博士能把孩子教成高情商的人。但专家却告诉大家,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可以是孩子的情商教练。她举办的情商夏令营不仅仅是和孩子们互动,也和每一位家长互动。在每一次开营仪式上,她让每一位小营员向父母颁发“情商教授”聘书——不能辞职、不能退休,做终生的教授。
“有高情商的父母,才有高情商的孩子”,是张博士的鲜明主张。所以,她在对孩子的情商培训中,每天都会布置一项亲子作业。比如,她教会孩子们怎样区分幽默、自嘲和讽刺、嘲笑、挖苦,让他们用形体、动作和语言来演绎幽默,然后,回到家中让孩子再对家长进行培训,把家长那张严肃,甚至于“凶巴巴”的苦脸,变得幽默、诙谐起来。专家发现,许多父母都只是想要把孩子带大,把他们培养成人,但常常忽略情商教育,他们很少考虑,怎么幸福快乐地把孩子带大,怎么让孩子开开心心地成人。
专家特别告诫父母,别带着情绪管孩子。比如,某天放学回家,孩子说:“我数学考了59分。”做父母的如果开口就骂:“考这么差,还有脸回来说?”这样,一定让孩子很逆反:这么凶,她到底是不是我亲妈?其中的危机是孩子被骂得狗血喷头,一点学习兴趣都没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当孩子的顾问,帮孩子分析问题,并鼓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重新恢复自信。
只要学习兴趣还在,分数是可以补回来的。她曾经在一群孩子中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成绩一塌糊涂,也没有任何的特长。是老师眼中的“差生”、“落后生”。他的妈妈也对他很失望:你这么不争气,我的心都要碎了……男生赶紧过去揉着妈妈的胸口,说:“妈妈,我拿胶布把你碎了的心粘起来。”
专家说,这是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如果让她投资的话,这个孩子最值得投资。专家说,为人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能力之外,“做孩子的情商教练”也是天赋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