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头顶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婴儿头顶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宝宝囟门何时关闭正常

因为宝宝囟门关闭过早与脑发育不良有关。那么,究竟宝宝囟门何时关闭正常呢?绝大多数婴儿前囟门应于生后18-24个月闭合,有个别宝宝会闭合稍晚,只要身长、体重、头围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也不必担心。除了关心宝宝囟门闭合的时间外,还会了解宝宝囟门张力的大小。在医学上,囟门张力大小相较囟门关闭早晚对诊断宝宝脑发育健康指导意义更大一些。

如何呵护宝宝囟门

1.不要给宝宝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很容易引起宝宝头部及囟门变形。此外,想要宝宝的头型完美,就要经常为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宝宝喜欢光线,如果他习惯侧向某一边睡,可以在另一侧用光吸引他。

2.保护好宝宝的头部,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不慎擦破了头皮,应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3.在夏季外出,要给宝宝戴好遮阳帽,防止热透过囟门引起中暑;在冬天外出应戴较厚的帽子,在保护囟门的同时又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4.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可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门处刮划。如果囟门处“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后润湿浸透2-3小时,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洗净后扑以婴儿粉。

囟门是什么

什么是囟门

宝宝刚刚出生后,头顶前端靠中间位置,存在柔软的骨头未合缝处,这个地方被称为囟门,俗称顶门。囟门会随宝宝年龄增长而闭合,形成完整颅骨。

囟门的分类

· 静囟门

位置:婴儿头顶前部靠中央位置,菱形的十字骨缝合交处。

特征: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组成,是头颅最大的骨缝交点,呈钻石型,可用来判断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 后囟门

位置:在头顶后半部中央的骨缝交点处,在头枕后部。

特征: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尺寸小,闭合早,呈三角形,不易察觉。

宝宝的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婴儿在刚出生时有两个囟门,一个是静囟门,另一个是后囟门,一般后囟门在出生就已经是很小,有甚至是在刚出生时就闭合了,最晚的一般也不会超过四个月闭合的。婴儿在头顶的顶部有一个我们有时会经常看到在跳动的地方,柔软的有时会跳动的地方,那个地方在医学就是称之为囟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静囟。

宝宝的囟门的产生是因为宝宝在刚出来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会存在着一定的缝隙。宝宝囟门的大小,每个宝宝都会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是在1.5*2厘米。宝宝在出生扣囟门那里有的会会结痂,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用手去抠。

宝宝囟门的闭合,这就标志着宝宝头部的发育接近于一个完善的状态,保护好宝宝的囟门是很重要的,所以妈妈们平常一定要护理好。

囟门的闭合时间早晚,一般情况下是跟宝宝的颅骨发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是医学们在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根据,囟门闭合时间的时间并不随意的,也是有着一定的要求及讲究的,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属于正常的,它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一个重要窗口信号。

宝宝囟门的闭合时间一般是一岁到一岁半时间闭合的,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或过晚都是不正常的,过早或者是过晚是宝宝生长发育异常体现,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要细心观察这个重要的窗口,如果发育囟门闭合时间的异常一定要及时去咨询医生,并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

如果宝宝囟门闭合的时间过早的话,那么表明宝宝的脑部发育存在着一定的不健全,宝宝有可能小头畸形;如果宝宝的囟门闭合时间过晚的话,那么也同样也引起重视,一般在一岁半过后就是属于比较晚闭合的,太晚的话则有可能导致宝宝佝偻病,小儿痴呆病,脑部积分等。宝宝的囟门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信号,直接反应着宝宝的身体情况,如果是营养不良的宝宝,宝宝的囟门还有可能产生囟门凹陷的症状。总之,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囟门情况,如果有发现异常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点的检查,以确定宝宝的身体健康情况。

平常给宝宝的使用的枕头一定要注意,不能太硬,不然的话容易引起宝宝囟门变形,还有就是如果要想让宝宝的头型更加的完美,一定要记住不能让宝宝只睡一侧,要经常翻身;宝宝囟门的清洗也要注意,不能用有刺激性的肥皂,要用宝宝专门用的洗发液。

新生儿的囟门能碰吗

新生儿的囟门有两个地方,其中前囟门最为重要,位于头顶额部上面正中央,被视为宝宝健康状况的“窗口”。前囟门在宝宝1-1岁半的时候会自然闭合;后囟门在宝宝2-3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闭合。

囟门是什么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而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衔接处存在缝隙,而且在头顶以及枕后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下面是脑膜,然后是大脑和脑脊液。能感受到跳动的地方,是脑脊液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略凹陷。

新生儿前囟门正常值

新生儿前囟门在宝宝头顶中央靠前一点的地方,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的一块菱形间隙,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宝宝12~18个月的时候闭合。

新生儿的囟门能碰吗

很多人认为新生儿的囟门不能碰,有的人甚至认为新生儿的囟门被碰了宝宝会变哑巴,其实这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因为囟门虽然软乎乎的,而且细心观察还会看到一跳一跳的,但实际上它比看起来要坚实得多,外层的保护膜足以应付一般的触摸,每日的生活护理,如洗头、理发也不会伤及宝宝的大脑。

新生儿囟门的异常情况

1、囟门凹陷

囟门凹陷,多见于宝宝拉肚子或发烧导致脱水时,或营养不良极度消瘦时。

囟门凹陷下去,最多见于宝宝的身体内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前囟门由此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

为了降低颅内压,使用了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代谢紊乱。

2、囟门凸出

囟门凸出可能是颅内压过高,多见于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必须注意的是是否有发烧、抽筋、呕吐等其他症状的出现。

3、囟门早闭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很小或闭合过早,常见于小头畸形。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4、囟门迟闭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在宝宝18个月以后还没有闭合,就是囟门迟闭,这种情况一般见于佝偻病或呆小病患儿。

宝宝囟门迟闭也有少数是因为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所以宝宝如果出现囟门迟闭的现象就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5、囟门过大或过小

(1)囟门过大

宝宝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宝宝囟门过大,最大可能是宝宝存在着先天性脑积水,也可能是宝宝患有先天性佝偻病。

先天性脑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几天后,前囟门通常就会逐渐大了起来。

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2)囟门过小

宝宝囟门过小,主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形;另外也可能是颅骨早闭所造成,特别是矢状缝早闭,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被称为舟状畸形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

父母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囟门

小儿出生以后,颅缝尚未长满,形成一个没有头骨和脑膜的菱形空间,医学上叫囟门。头顶常有两个囟门,位于头前的叫前囟门,约2.5厘米x2.5厘米,6~7个月骨化后逐渐缩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位于头后部的叫后囟门,约0.5厘米X0.5厘米,生后2—4个月自然闭合。

提起宝宝的囟门,很多人都认为是禁区,不能摸,也不能碰。必要的保护是应该的,但如因此连清洗都不允许,那反而会对新生儿健康有害。婴儿出生以后,皮脂腺的分泌加上脱落的头屑,常在前、后囟门部形成结痂(因为这里软,脏物易于存留),不及时清洗会使其越积越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有时还会引发脂溢性皮炎。要是结痂后用手去抠,那就更糟,很容易损伤皮肤而感染。

正确的保护是从新生儿期开始即经常清洗,清洗的动作要轻柔、敏捷,不可用手抓洗,用具要清洁卫生,室温和水温适宜,和洗澡一起进行。如果前、后囟门已经结痂,可用消毒过的植物油或0.5%金霉素膏涂敷痂上,24小时后用细梳子梳一两次即可除去。除去后要用温水、婴儿香皂洗净。

宝宝头型不正怎么办 宝宝头型不正的原因

1、产道挤压:进行阴道自然分娩时,由于产道的挤压作用,可能导致宝宝头部变形。

2、长期仰睡:婴幼儿时期长期以同一姿势仰卧睡眠,也可造成头部形状改变。

颅骨愈合前,婴儿头部有两个较软的部位,也就是“囟门”。囟门的存在有利于胎儿顺利通过产道,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婴儿时期大脑快速生长。因此,在囟门闭合前,婴幼儿头部形状可塑性较强。

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1、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婴儿出生后,头顶有一块凹起的部分,叫做卤门。囟门是由于宝宝出生时,骨骼还未发育好,骨缝还没有完全闭合造成的。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

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

婴儿头部有凹陷是怎么回事

2、婴儿头部有凹陷什么时候闭合

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最迟约生后6~8周闭合。前囟出生时斜径大约有1.5~2.5厘米。出生后,随着头部的发育,头围逐渐增大,前囟也会有增大。生后6个月,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而渐渐变小,通常在1岁~1岁半闭合。极少数宝宝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致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前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宝宝在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患此病的宝宝前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婴儿前卤门大小多少正常

婴儿前囟门正常的是斜径为2.5厘米。婴儿的头顶部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 医学上称之为囟门。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一个称静囟,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1~1。5岁闭合;另一个称后囟,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

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颅内的脑脊液和身体的血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的脑脊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节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循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营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营养,合理喂着。

宝宝卤门小代表什么症状

如果囟门早闭会阻碍大脑发育。可能是孕期补钙过量造成的。婴儿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在宝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闭合。前囟门在宝宝1-1.5岁时闭合。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前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你的宝宝42天,囟门只有0.5*0.8厘米,显然闭合的太快。 可能与母亲孕期补钙太多有关,还有可能宝宝本身骨融合过快。建议带宝宝做健康体检,咨询保健医生。

只要头围正常卤门早闭也没关系,因为即使是1.5岁闭合了,头围仍会增长。现在钙营养状况好,闭合早的也多了,以前体检的少 .一 般情况下,前囟门在1-1岁半左右就基本闭合了,如果闭合得太早,必须测量宝宝的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到5-6月的时候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要请医生鉴别。

囟门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头颅特殊生理结构。人的头颅是由6块颅骨组合拼装而成。在发育的过程中,最初头顶和枕后两个“结合部”的缝隙较大,形成了两块只有结缔组织和头皮覆盖,却没有骨质掩护的“缺口”,颇似房顶的天窗。在医学上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随着生长发育,后囟门于出生后2-4个月“关门闭户”,通常人们所说的“囟门”或“天窗”,主要指前囟门。

囟门的存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囟门不仅能在胎儿出生经过产道时改变头部的形状,避免发生颅内损伤;还可保证颅骨随大脑的发育而不断扩大。前囟门大多在12-18个月时闭合。也有少数正常婴儿在5-6个月时前囟门就提前闭合了,但这并不表示头颅不再增大。头颅骨之间呈犬齿状嵌合,较为松动,随着脑部发育增大,头颅骨仍可随之放松扩展,大脑还是可以得到充分发育,直到13-14岁,儿童大脑发育才基本停止,骨缝之间嵌合也融合固定。研究人员曾对5-6个月时囟门闭合的婴儿进行多年随访,并作了诊断性的智力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孩子的智能均在正常水平。极少数婴幼儿是因为大脑发育差而引起囟门早闭。在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小头畸形。这种婴儿不仅头围明显低于正常值,全身发育也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如4个月还不会抬头,8个月还不会坐,比较容易鉴别。

以上的几种解释都是对于宝宝卤门小的科学合理的解释哦,那么当我们的宝宝卤门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进行治疗,只有很好的治疗才可以让我们的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否则宝宝卤门小的这种症状可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一种现象哦。

婴儿头型多久定型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发育较快,一般来说,宝宝在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前囟门会闭合。宝宝的前囟门闭合以后,头形就定型了,很难再有所改变。

囟门闭合的时间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如果囟门关闭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囟门迟闭,有少数是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相关推荐

婴儿卤门闭合该怎么办呢

人的头颅由6块形状不同的扁骨构成。新生儿的颅骨未发育完全,骨与骨间有一定的裂隙,还未完全骨化的部分形成了间隙,这就是囟门。宝宝出生时,前囟门约 1.5平方厘米的面积是由头骨中的额骨和顶骨围成,到两三月时随头围增大而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1岁到1岁半时闭合;后囟门出生时很小或接 近闭合。很多儿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门的变化,医生一般将囟门称为窥测疾病的“窗口”,在宝宝体检时,医生也会特别注意囟门的外观、闭合迟早,看是否存在异常 情况。 前卤门闭合早,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脑部发育有问题。即使闭合了,大多数

骨骼发育关键时期

1、头颅骨发育: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在出生时约1.5—2cm,6个月变小,1—1.5岁时闭合。 后囟: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于3—4个月时闭合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应颅骨骨化过程。 前囟检查在儿科临床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克汀病;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前囟凹陷见

婴儿护理从头开始

一、不随意抚摸按压宝宝的头部 宝妈们都知道新生儿的头颅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前囟门呈菱形,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此处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有轻微的搏动。前囟门一般在宝宝1岁到1岁半的时候闭合。 后囟门是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闭合的很早,有时甚至摸不到。 宝宝的囟门非常重要,宝妈及家人切记不能随意抚摸、按压新生儿的头,尤其是囟门的地方,否则有可能会对宝宝的大脑造成损伤。 二、

婴儿囟门凹陷怎么回事

宝宝在出生时由于骨化不完全,头顶额部有一个菱形未闭的凹陷,像一个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也叫前囟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囟门大约为1.5×2厘米大小,从表面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 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囟门就会渐渐变小,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闭合了。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感觉到跳动,这是宝宝的脑脊液压力随着心脏跳动、血压的变化,与脉搏一致所表现出

新生儿脑膜炎都会有哪些症状呢

新生儿抵抗力低而且免疫功能也还不完善,也还没有什么防御能力,如果这时候新生儿的皮肤破损后活字典致病菌附着在皮肤上就会滋生成为感染灶,成为侵入体内的门户。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表现:不吃奶、吸奶无力、呕吐、多睡、不停地吵闹,当换尿布提起双下肢时会突然尖叫、惊哭、双眼发直、挤眼、歪嘴、吐沫,面部肌肉不对称抽动,某一侧肢体突然抽动或活动差,发热,前囟门膨出。 前囟门是观察新生儿颅内疾病的窗口,新生儿主要解剖特点是前囟门尚未闭合,头颅各骨缝愈合不牢。前囟门也叫大囟门,位于头顶两块顶骨和两块额骨之间呈四边形,正常为2

新生儿身体发育的15项指标

体重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身长 平均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 头围 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胸围 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头部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腹部 腹部柔软,较膨隆。 皮肤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

婴儿护理四敏感部位

一、妈妈如何呵护宝宝的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小小囟门是反映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周岁之内的宝宝,妈妈尤其要细心观察这个小窗口,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宝宝不适时,观察囟门还有助于确定病情。 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

新生儿出生护理常识 囟门

新生儿的头部前后各有一处柔软的区域,称为囟门。 前囟位于头顶正中靠前的位置,呈菱形,一般在18~24个月内闭合。后囟位于枕部,呈三角形,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经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囟门闭合前可以轻轻触摸、梳头、洗头,不用担心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婴儿囟门能不能洗

囟门是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后囟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闭合,前囟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闭合。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给婴儿洗头时。囟门处可以洗,但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有的婴儿前囟头皮有一些黄褐色油腻性鳞屑,是婴儿脂溢性皮炎,可用消毒棉花沾点石蜡油或炼过晾凉的植物油涂在鳞屑上,待其软化后再用消毒棉花轻轻拭去,千万不能强行揭下。这种病可以自愈,只要不感染可不必涂什么药。洗头时,因婴儿的皮肤娇嫩,宜用刺激性小的中性肥

脸部骨骼发育不良的原因

坏习惯:小婴儿就是有这个牛本事,即使闭着眼睛也能用嘴找到妈妈要奶吃。过去我们总提倡婴儿和妈妈分床睡,是为了避免大人捂着宝宝了,其实这样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孩子和家长同床睡时孩子会自然地长时间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 长此以往,这种睡姿会使孩子的头、面部习惯性地向一侧倾斜,形成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一侧脸大一侧脸小),俗称歪脖子。姿势性斜颈一般都是由于不良睡姿、抱姿哺乳习惯或一些眼科异常影响形成。 根据头围大小、前、后囟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