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转移特点
胃癌术后转移特点
1、胃癌术后转移与手术治疗不够彻底有关。
临床上有少数医生为了减少患者的手术损伤面,不适当地缩小了胃癌根治手术的范围,从而使腹腔内残留了少量肉眼难以发现的癌肿组织或转移淋巴结,加上术后又忽视了综合治疗。尽管患者在术后近期看起来恢复得不错,因其留有隐患,过了一段时间(术后1年以内),就会死灰复燃。
2、胃癌术后转移与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
由于癌细胞和毒素的作用,患者术前多有机体免疫能力下降的情况,即体内免疫细胞识别和杀伤癌细胞能力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和麻醉的干扰,因此患者术后的免疫力普遍低下。若术后不及时提高患者免疫力,就易于复发转移。心理失衡、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都会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
3、胃癌术后转移与患者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如果患者对病前以不良饮食习惯未加改变,仍会对术后残存胃或吻合口产生不良刺激。胃癌手术后饮食总而言之,胃癌术后转移的原因较复杂,一个患者可能有多种胃癌术后转移因素存在。且因病情不同和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复发迹象。对于胃癌术后转移,一是尽量避免其发生,二是在万一发生之际,能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以求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4、胃癌术后转移与癌肿细胞的类型有关。
由于癌肿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对胃癌化疗的敏感性和抗药性不同,恶性程度也不相同。一般认为恶性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磷状细胞癌少见。
5、胃癌术后转移与患者年龄有关。
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组织细胞的代谢旺衰不一。老年人的代谢率趋于低下,其患胃癌的恶性程度亦相对较低,与之相反,年轻患者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也差。
6、胃癌术后转移与癌肿晚期有关。
早期发现胃癌,及时手术治疗,疗效就比较理想,目前5年、10年的生存率已超过90%,而处于胃癌中晚期(进展期)的,癌肿组织已穿透胃后,侵及腹腔和邻近组织器管,如肝、胰、结肠、肠 系膜或经淋巴管向远处转移,因此在手术中就难以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以致腹腔内含残留数量不等的病灶,这样在术后不久便会出现复发转移,疗效就不尽人意,其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下降到70~50%和30~20%左右。
胃癌术后转移特点:以上有关外爱术后发生转移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胃癌术后发生转移由一个科学的认识,即便胃癌术后也要提高警惕才能更好的预防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情况发生。
胃癌术后转移
1、手术治疗
对胃癌肺转移病人,手术对部分病人有可能延长生存期。凡胃原发肿瘤得到控制,肺外无其他部位转移,病人一般情况及肺功能能耐受手术的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肺转移癌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健肺为原则,尽量做局部或楔形切除。
对于可以做手术的患者,一般建议联合CLS多细胞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前抵抗力,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清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及微小病灶,防止转移与复发。
2、放射治疗
对孤立或局限在1~2处的肺转移灶,用根治剂量(≥60Gy)照射后,可使部分病例的肺转移灶完全或长期控制。在放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如肺或其他部位出现新的转移灶,则放疗适可而止或行姑息性放疗。对两肺多发性广泛转移,则较少放疗。
鉴于放疗的副作用和局限性,临床上同样会联合CLS多细胞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它可以在增强放疗的敏感性的同时,提高放疗耐受性,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来说更为安全。
3、单独使用CLS多细胞生物免疫治疗
CLS多细胞生物免疫治疗,是采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没有副作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伤害,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实现带瘤生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胃癌转移的正确治疗方法
目前胃癌临床分期多采用TNM分期,对于患者来说一般不似TNM分期这么精确,最普遍的是以癌症是否侵袭到胃壁肌肉为分界,只将胃癌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其中晚期,也经常被称为胃癌转移,早期是局部病变,采用以手术这种局部治疗手段基本可以治愈,胃癌转移后由于涉及脏器较广,已经不是局部治疗一种方法所能治疗的,需要多学科中西医综合治疗。
一、胃癌转移的化疗与中医药结合
化学药物对于较大的原发肿瘤控制率不但不佳,还可能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所以也不能独当一面地根治胃癌。同时由于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传统的FAM方案虽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但临床上发现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无积极影响。相比化疗而言,中医药近期疗效较低,但远期疗效较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有报道用中药健脾益肾颗粒配合化学药物治疗胃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23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白血球下降者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免疫学检查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体重也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中药补益肝肾之品在配合化学药物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扶正解毒作用,对于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亦有价值。化疗药物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同时也损伤祖国医学中的肝、肾二脏,使用补益肝肾之品,正好能赶到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上能得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乃是祖国医学独到之处。
二、胃癌转移的姑息性切除手术
胃癌姑息性切除手术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提倡,此后很多报道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和术后生存质量。但直至目前为止,仍有几乎相同数目的学者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利益。
我国晚期胃癌病人比例较高,目前存在胃癌的手术治疗过度之嫌。胃癌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要根据个体情况做如下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是不必要的;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是必要的。对于肿瘤切除是否更有利于术后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已有研究证实单纯化疗与中医治疗治疗对晚期肿瘤的有效性,而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可能不利于化疗与中医药的进行。
三、胃癌基本不采用放射治疗的原因
胃和其四周的器官(如肝、肾、脾、和小肠等)对放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肿瘤在接受照射的期间,正常组织也可能被严重破坏;利弊的衡量下既然没有相当的好处,一般避免用之。
在其它以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所进行的癌症医疗研究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以前,胃癌的治疗还得依靠西医手术、化疗与中医药治疗法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精益求精,以谋求病人存活率的提高。
四、胃癌转移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脾胃气虚贯穿于胃癌整个过程。而肾主藏五脏之精气,补虚当补肾。目前已经证明脾虚证为胃癌的主要证型,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胃癌转移的治疗方法
胃癌转移后由于涉及脏器较广,已经不是局部治疗一种方法所能治疗的,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共同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治疗胃转移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姑息性切除手术、中医治疗和化疗与中医药结合治疗。
姑息性切除手术
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对于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没有必要。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化疗与中医药结合
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可以将化疗与中医药治疗结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另外,胃和其四周的器官对放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肿瘤在接受照射的期间,正常组织也可能被严重破坏,一般胃癌发生转移应避免放疗。
胃部良性肿瘤 化疗
第一,姑息性切除手术
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对于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没有必要。
第二,传统疗法治疗
传统疗法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第三,化疗与传统疗法药结合
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可以将化疗与传统疗法药治疗结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良性胃癌能治好吗?良性胃癌有哪些治疗方式呢?
一、胃癌的化疗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胃癌患者,只进行手术治疗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作为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化疗,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胃癌的放疗
胃癌患者在治疗胃癌时采用不仅可以放射治疗可以缓解贲门癌梗阻症状和减轻不能切除病变的慢性出血,帮助患者解决复发转移问题。
三、胃癌的生物治疗
生物免疫疗法是胃癌术后治疗中的全新领域,医学界给予了生物免疫疗法很高的评价,与放化疗相比,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胃癌有其自身的特点,经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的胃癌患者疗效好,作用持久。
胃癌多久转移如何转移
1.淋巴结转移
专家指出,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是胃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胃癌可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胃癌转移的先后顺序可分为3组:第一组:距离瘤体最近,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结,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粘膜下层时。第二组:系引流浅淋巴结的深组淋巴结,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结转移。第三组: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也可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而言,发生第三组淋巴结转移时胃癌患者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2.直接转移
胃癌的直接转移即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可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饥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3.血行转移
胃癌细胞或癌栓可经血液循环转移至全身其它器官,在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它们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胃癌如何治疗呢
1、姑息性切除手术
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对于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没有必要。
2、传统疗法治疗
传统疗法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3、化疗与传统疗法药结合
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可以将化疗与传统疗法药治疗结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胃癌转移的症状
专家说胃癌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早期只要服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错过了早期的治疗,会导致胃癌的症状出现转移,甚至是扩散,到那时会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那么胃癌转移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胃癌骨转移症状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或是有胃炎病史的人,如突然感觉腰、腿部疼痛,可别不在意,长时间腰、腿痛很可能是胃癌骨转移的征兆。
胃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肿瘤不同,它在早期就可能向全身转移和扩散。一般通过血液循环,癌细胞可转移到脊柱骨上生长,从而造成患者腰痛伴下肢放射性酸胀、麻木等胃癌骨转移症状。
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虽到医院进行了X线检查,但却忽略了向骨科医生说明消化道病情,容易误诊误治。事实上,有些早期肿瘤转移,通过X线是不能完全显现的,如果按着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症状治疗,其效果并不明显,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
晚期胃癌转移的途径
①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黏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横结肠、空肠、及腹壁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处。
②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贲门旁淋巴结。晚期癌肿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③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脑、脑膜等处。
胃癌转移还能活多久
胃癌发展到肝转移,已经是比较严重的地步的了,本来胃癌已经是比较难治的疾病,肝转移的恶化,更是增加了治疗难度,很打击病人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大部分都考虑还能活多久了。
只要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胃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中医治疗胃癌有其独特的优点,依据其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按脾胃论治,可有效改善症状,同时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肝癌转移有何特点
原发性肝癌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转移,特别是肝内转移是其区别于其他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转移的途径大概有以下几种:
(1)肝内转移:原发性肝癌多发生肝内转移,在CT上我们可以看到,在1个大的肝癌周围可有1个或多个小的肝癌病灶,或在肝脏的其他部位看到类似现象,这些小的肝癌病灶我们称为肝内转移灶。肝内转移灶的出现说明肝癌在原来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病灶,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肝癌在生长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而在门静脉内形成癌栓,一旦门静脉癌栓脱落,就很容易在肝内播散形成肝内转移灶。
(2)肝外播散:肝癌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淋巴途径,向肝外转移到肺、肾、骨、脑等,称为肝外转移。肝外转移最多见的是肺转移。出现肝外转移也说明肝癌已经发展到晚期阶段。
(3)直接侵犯:肝癌可以直接侵犯其周围的脏器如膈肌、胸腔,引起胸腔积液,或者癌细胞脱落到腹腔内形成种植性转移灶,引起腹水等临床症状。
胃癌转移途径都有哪些呢
胃癌转移途径:
胃癌转移途径之一:腹腔转移
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胃癌晚期腹腔转移是胃癌常见的并发症,对胃癌的腹腔转移是常见的,而且还可能出现腹水,治疗更加的困难。
胃癌转移途径之二: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胃癌转移途径
胃癌转移途径之三: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胃癌转移途径之四:直接转移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饥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胃癌的转移是不定向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胃癌就会侵袭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对胃癌的转移有所了解,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对胃病有所提防,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胃癌转移的治疗方法
姑息性切除手术
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对于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没有必要。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化疗与中医药结合
化疗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可以将化疗与中医药治疗结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另外,胃和其四周的器官对放射线十分敏感,所以肿瘤在接受照射的期间,正常组织也可能被严重破坏,一般胃癌发生转移应避免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