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荆芥可以代替荆芥穗吗

荆芥可以代替荆芥穗吗

可以代替。

荆芥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而荆芥穗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是同一种植物,具有同样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荆芥是可以代替荆芥穗的。

但由于植物部位不同,药效会有所区别,并且用于治疗的话,都是联合用药的,不可由自身随意将药物进行替代,需得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荆芥穗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荆芥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7厘米,宽2.1-4.7厘米,先端钝至锐尖,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3厘米,细弱。

花序为聚伞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花萼花时管状,长约6毫米,径1.2毫米,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长1.5-2毫米,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长约7.5毫米,冠筒极细,径约0.3毫米,自萼筒内骤然扩展成宽喉,冠檐二唇形,上唇短,长约2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具浅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心形,边缘具粗牙齿,侧裂片圆裂片状。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花柱线形,先端2等裂。花盘杯状,裂片明显。

荆芥穗与荆芥的区别

荆芥穗是荆芥的花穗部分,只是植物的一部分,整体呈圆柱形,长度大约有3-15厘米左右,而荆芥指的是全株植物,地上部分晒干都可入药,所以荆芥穗与荆芥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在药理成分和功效作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生荆芥与荆芥炭和芥穗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这两个功效主要是生荆芥的功效,除了生荆芥外,还有用荆芥炭和芥穗这两种属于荆芥,但是又和生荆芥的作用稍有不同的药。

生荆芥,就是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

芥穗,这个是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

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常识。

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分清如何应用。

荆芥穗的含量测定

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nm。理论板数按胡薄荷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胡薄荷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20分钟,滤过,滤渣和滤纸再加10ml甲醇,同法再超声处理一次,滤过,加适量甲醇洗涤2次,合并滤液和洗液,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薄荷酮(C10H16O)不得少于0.080%。

荆芥穗的作用与功效 荆芥穗可以泡水喝吗

可以。

荆芥穗中的有效成可以通过泡水的方式析出,所以荆芥穗也可以用来泡水喝,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与水温有关,所以荆芥穗泡水时最好使用刚煮沸的水浸泡,所能达到效果会更好一些。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荆芥穗虽然可以泡水喝,但毕竟是一种药材,要是服用不当的话,是有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因此荆芥穗在泡水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

荆芥和荆芥穗的功效区别

没有区别。

荆芥指的是荆芥全草,荆芥穗指的是荆芥的花穗,所以荆芥和荆芥穗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所指的部位不同罢了,在成分和功效作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都含有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右旋柠檬烯等化学成分,都是性味辛、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的药材,在临床上,都是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所以荆芥和荆芥穗在功效上没有区别的。

火麻仁怎么食用 小米薄麻粥

食材:火麻仁50克,薄荷50克,荆芥穗50克,小米150克。

做法:

1.先将火麻仁洗一洗,倒锅内炒至熟,去皮,研细。薄荷、荆芥穗分别洗一洗。

2.沙锅放水煮薄荷叶和荆芥穗,去渣,取汁。

3.小米淘洗净后,加入火麻仁末,倒入汁,兑水,一同煮成粥,即成。

功效:滋养肾气,润肠清热的功效。

荆芥穗的制法

荆芥: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荆芥穗:摘取花穗。

芥穗炭:取净荆芥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荆芥炭:取荆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褐色。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和荆芥穗的功效区别 荆芥对胃刺激吗

根据情况看。

在荆芥没有与胃相关的功效,但也没有与胃相关的禁忌,正常服用,一般是不会对胃造成刺激的,并且将荆芥作为蔬菜吃的话,荆芥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对提升胃肠健康还有一定功效。

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荆芥作为药物服用的话味苦,部分胃肠功能比较敏感的人群,服用的时候,是有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这个苦味而出现反酸、呕吐现象的,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胃肠粘膜受损,因此荆芥是否会对胃肠产生刺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看。

相关推荐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退热

荆芥穗有助于发汗,帮助发烧患者尽快退烧。睡觉前煎服一剂荆芥,发一阵汗,睡觉过后会感觉浑身轻快很多。

面瘫适合吃什么 荆芥小米粥

先将荆芥穗、薄荷各15克,豆豉50克,加水煎至沸5分钟,去渣取汁,入白色小米100克熬成稀粥。每日早晨服用,以代早餐。荆芥能祛风凉血,可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孕妇可以吃荆芥

荆芥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身干,色黄绿、茎细、穗多,无泥杂者为佳。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

什么中成药治感冒 风热感冒用中成药

该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 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芦根所组成。 方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为方中的主药;薄荷,淡豆豉和荆芥穗能发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辅药;桔梗,牛蒡子,甘草能宣肺止咳,祛痰,并能清利咽喉;淡竹叶可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而且清润不腻,所以银翘解毒丸是治疗风热感冒的常用药。 服法用量:每丸重9克,每次2克,日服2次;片剂,每片重0.55克,每次4-5片,日服2次,用温开水或芦根水送服。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方

1、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6~7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作面条放入汁中煮熟。每日空腹食1次。有解热生津、祛风开窍功效,适用于中风所致言语謇涩、神志昏愦、手足不遂,或预防中风以及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 2、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3、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

荨麻疹涂什么止痒有效

1、炉甘石洗剂 复方炉甘石洗剂主要成份为炉甘石、氧化锌,是一种皮肤外用化学药制剂,粉色混悬液。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适用于荨麻疹、痱子等急性瘙痒性皮肤病。涂抹时摇匀,取适量涂于患处,每天3~4次。应注意皮肤有破损不能使用。 2、马齿苋 材料:新鲜的马齿苋适量。 做法:马齿苋清洗干净,最好用盐水浸泡几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清洗好的马齿苋捣烂,如果能取其汁的话更好,把捣烂后的马齿苋或汁液直接敷涂于荨麻疹患处5—10分钟,每天可进行1—3次,直到荨麻疹的痛、痒及疹子等症状消除。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

治疗皮肤瘙痒4种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紫甘蔗皮方 材料:紫甘蔗皮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先将紫甘蔗皮烘干,然后研成细末。 用法:将紫甘蔗皮细末和香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即可。 外用偏方2、四味外洗液 材料: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艾叶90克。 做法: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瘙痒处,每天1次,连用3-5天即可。 外用偏方3、荆芥穗方 材料:荆芥穗30克 做法:取一个纱布袋,荆芥穗烘干后放到里面包好。 用法:将荆芥穗均匀的撒在瘙痒的地方,用手掌来回揉搓到有热感为止。 外用偏方4、花椒水 材料

肛门湿疹的偏方治疗

苦参外洗方 组方: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做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每日1剂。 功效:风湿热邪流注肌肤。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苦参芒硝方 组成:苦参、芒硝各60克,白矾50克,蛇床子30克,花椒、艾叶、荆芥各15克。每日1剂,煎水熏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功效:主治肛门湿疹。 银花牛蒡子方 组成:金银花20克,牛蒡子、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各15克,荆芥穗、防风、僵蚕、浮萍、生甘革各10克,薄荷、

荆芥能生吃吗 吃荆芥上火吗

在对症、适当的前提下不会上火。 荆芥是常见中药材,性质温和,味道偏辛,归肺经、肝经,应用荆芥可以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麻疹、风疹等疾病,从性质和功效来说,荆芥更适合体质虚寒的人来调理身体,可以起到祛风散寒,促进出疹,加快身体的恢复的作用。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宜服用荆芥,服用荆芥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引起眼红、口干、牙龈肿痛、尿黄、烦躁等症状,不利于健康。

火麻仁怎么吃

四仁通便茶 食材:炒杏仁、炒柏子仁、炒火麻仁、炒松子仁各15克。 做法:将上述4味药捣碎放入保温杯中,用适量开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 功效:润肠通便,宁心益智。 注意事项:小儿慎用。 紫苏麻仁粥 食材:紫苏子、火麻仁各12克,大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将紫苏子、火麻仁洗净研细,以水煎取汁;将药汁与大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烧沸,小火慢煮,至米熟粥成;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用于老人、孕妇、产妇或体弱者大便不通。 小米薄麻粥 食材:火麻仁50克,薄荷50克,荆芥穗50克,小米150克。 做法: 1.先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