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不是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是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是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是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是“膏”的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的病变。大家都听说过“膏肓”吧,“病入膏肓”就是病比较严重。

颈椎病一般拔罐能治好吗

治疗颈椎病穴位(一)气滞血淤型

症状:颈项、肩臂疼痛、,甚则发射至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

取穴:(1)大椎、肩井、肩外俞;(2)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二)肝肾畏亏型

症状:四肢麻木无力,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取穴:(1)大椎、肝俞、肾俞;(2)风池、肩外俞、大杼、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拔罐治疗颈椎病穴位(三)风寒外袭型

症状:颈强脊痛,肩臂酸楚,因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加重。或有手臂麻木发冷。

取穴:大椎、风门、风池、肩井、外关、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拔罐的方法对于治疗颈椎病的治疗确实会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我们要知道是颈椎病是一种特别难彻底治愈的疾病,所以我们在拔罐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时。还是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定颈椎脱节的情况。在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心脏排毒穴位 按压少府穴

少府穴位于手掌心,握拳时无名指与小指指尖之间。少府穴被看做是心脏要穴,经常按压能够帮助心脏排毒。

心脏病急救按什么穴位

1、中冲穴

位在中指指端末处,可用大拇指按压。

2、极泉穴

位在腋窝动脉应手处,按穴时用大拇指往腋窝上直接按压。

3、至阳穴

在背部两肩胛的下缘连线中点,按压时应在第七胸椎棘实下陷中。心绞痛有甚者可配经处奇穴“痛灵”(位于手背3、4掌指关节下一寸处)。急救时按压穴位应连续用力刺激,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穴位;力度准确时,一般在40秒后即可见效。

4、内关

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5、神门

位置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小手指侧腕横纹处);

6、合谷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一只手手心握另一只手面,用拇指按揉)。

心脏病穴位按摩方法

天泉穴此穴名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对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的治疗和调节血压高低都很管用。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

伏兔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这时可以赶紧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曲泽穴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以上的心脏病穴位按摩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缓解自身出现的心脏疾病,可以帮助我们促进呼吸顺畅,还可以有效的加速血液循环,可有效地避免因为心脏病的问题给我们自身带来的下肢动脉硬化的情况,可以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

糖尿病穴位按摩

按摩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小手指内侧上延至手前掌的横线处取穴。按摩时,手掌朝上伸手,右手食指托住鱼际穴背面,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鱼际穴上,指甲保持垂直于鱼际穴,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平稳用力按压,最好配合按摩动作,使鱼际穴周围有酸胀感,乃至分别放射至小手指指端与手腕处,这种传导性的酸胀感持续不断,方能显效。

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约3~5分钟。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膑骨下外侧膝眼下3寸,于胫骨嵴外一横指处取穴。按摩两侧足三里穴可以同时进行,取坐姿,双膝稍微曲屈,左右手拇指分别放在各自一侧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各自握住一侧的胫骨,然后拇指稍微曲屈,垂直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松,频率约2秒钟1次,按压力度要适当加大,按揉结合。按摩时不仅要出现酸胀感,而且要有酸胀上下放射之感。

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约4~6分钟。

按摩左侧胁部

在左肋骨和上腹部用右手手掌轻轻平行按摩;或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叩击左肋骨和上腹部,以使腹内的胰腺随之微微振动,以增强胰腺功能。

每日按摩、叩击多次,每次1~3分钟。只按摩、叩击左侧。

按摩腹部

先将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蜷起并抱成球形,两小指朝下,两拇指朝上,两掌跟朝内,并将两掌跟放在大横穴上(大横穴在肚脐两侧乳头直下处),小指放在关元穴(腹正中脐下三寸处)上;大拇指放在中脘穴(肚脐上四寸处)上。接着双手轻轻往下一压,随之上下快速地颤动,每分钟要超过150次。一般要求在饭后半小时或睡前半小时进行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其原理是,通过振腹按摩可以理气活血,升清降浊。坚持经常按摩腹部,不但可以有效地降血糖,还能降血压,治疗便秘。

按摩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四横指)。按摩时一只手的四根手指握住外踝的三阳交穴,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而且分别放射至膝盖和足跟部位。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按着再做右侧。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约3分钟。

毛巾按摩后背

按摩时取一条洁净的干毛巾,左右手分别捏紧毛巾两头,左手在上时,按摩左侧后背;右手在上时,按摩右侧后背,直至按摩到后背有阵阵发热之感为止。

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每侧按摩2~3分钟。

这几种穴位按摩,看似简单,但如能持之以恒,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均能起到有效作用,关健是力量要到、取穴位要准、按摩的时间要足够。

心脏病急救按啥穴位

1、中冲穴

位在中指指端末处,可用大拇指按压。

2、极泉穴

位在腋窝动脉应手处,按穴时用大拇指往腋窝上直接按压。

3、至阳穴

在背部两肩胛的下缘连线中点,按压时应在第七胸椎棘实下陷中。心绞痛有甚者可配经处奇穴“痛灵”(位于手背3、4掌指关节下一寸处)。急救时按压穴位应连续用力刺激,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穴位;力度准确时,一般在40秒后即可见效。

癫痫病穴位割治疗法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专家们一直在研究有关治疗脑瘫的治病方法,有的方法应用到临床经验少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许多痛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积累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下面小编就来带我你们一起了解一下癫痫病穴位割治疗法。

穴位组织割治疗法(穴位割治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脑瘫、癫痫及神经症(包括神经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20多年来我们对祖国医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发展,穴位割治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观点,从针刺疗法演变而来,其功能在于疏通经络,宣导气血阴阳协调,定痫止痛之目的。

穴位割治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割治可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所选用穴位系心包之络穴,属于经外奇穴,主治癫痫,针刺此穴对癫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肾腧穴能滋补肾心、强健脑髓。第三组的大椎穴属督脉,是治疗癫痫的要穴;长强穴、腰奇穴擅治惊痫抽搐、狂病,皆有较好的镇静止痉作用。结合口服系列特效药物配穴位割治用于治疗癫痫,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之功效。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脑瘫的穴位割治疗法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加上康复训练,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另外病人平常生活压力不要过大。

保护心脏可按摩三穴位

我们常用的按摩心脏病的日常保健穴位有三:

一是内关穴,其位于手掌腕侧横纹正中直上2寸两筋间(可用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标准)可用拇指侧按入。

二是神门穴,其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端梢方凹陷处,可用拇指端点按入。

三是膻中穴,其位于胸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处,可用拇指指端按压或用大鱼际平揉。

保健按摩方法是:按摩频率每分钟60-8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摩每穴1分钟左右,一般以点按或平揉手法为宜。此三穴自我按摩方便,随心随时随意,若平时心脏有不适的时候,可立即点按此三穴治疗,为及时就医赢得时间。

实践证明,如果坚持按摩不仅能起到预防保健的功效,而且对降血脂、降血压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关推荐

心脏病患者按压劳宫穴有助保护心脏

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通过胸部后,经侧腹、手的内侧、手掌、中指一直连续下来,按摩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有助于保护心脏,使心脏机能正常运转。 劳宫穴在手掌心,位于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当心脏病患者出现心火重、血压升高、失眠时,按摩劳宫穴均有较好疗效。 1、清心火: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劳宫穴,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按压的力度以手心有酸麻感为度,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改善心神不宁、烦躁不安。 2、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可因生气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神门穴

位置:伸手,掌心向上,小指与无名指侧。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至有酸感,休息5秒继续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神门穴是精气神的“神”之进入处,神门穴通畅则心静神宁,同时该穴位还是治疗心脏病的要穴,有调节内脏器官的作用。在心悸,心脏不适的时候,按压该穴位能减轻痛苦。

按摩什么地方对心脏好

少冲穴:少冲穴为手少阴心经的经穴,有关心脏,神经的病症都可以通过少冲穴来治疗,该穴有醒神开窍,清热息风的功效,常被用作心脏病的急救穴,也是心脏保养的穴位,长期坚持按摩,可能有效缓解各类心脏病,热病,昏迷,心悸,心痛等症状,掐按该穴,能紧急救治中风猝倒,心脏病发作。 经穴定位: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伸小指,沿指甲底部与指桡侧引线,其交汇处即是。 内关穴: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该穴是心脏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和胃降逆,适宜于胸胁痛,上腹痛,心绞痛,晕车,头痛,手臂

滋养五脏的穴位 哪些穴位养生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按摩心脏最好的部位 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经常用到的穴位,对于心脏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内关穴在我们的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大约是我们的两横指的宽度。所以在碗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就是内关穴。按摩此穴位对于心脏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对于有心慌、胸闷、胸痛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在我们没有事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按摩此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按摩此穴的方法比较简单,直接用拇指按揉该穴位,力度适中即可,平时保健按摩2-3次,每次按摩5-10分钟即可起到保健心脏的作用。

按摩哪个部位对心脏好 心俞穴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向两边旁开1.5寸。 按摩方法:向下浅按约0.5寸,按压5秒,待有酸胀感,休息5秒再按压,一共20次。 按摩功效:按摩此穴可畅通心之气血,适宜健忘,心烦者,易受惊吓者经常按摩。

冠心病按摩什么穴位好 膻中穴、肺腧穴

用拇指做一指禅点按法按压膻中穴、肺腧穴15分钟,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强新药及其他药物。

冠心病按摩什么穴位好 内关穴

当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时,用力不停点按内关穴,每次3分钟,间歇1分钟,能迅速止痛或调整心律。

老人小腿粗患心脏病风险低

研究人员指出,小腿的粗细与向大脑供血的关键通道———颈动脉密切相关,小腿越粗,颈动脉出现斑块或阻塞的危险就越小,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目前,他们已经将小腿周长作为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新指标。 专家告诉我们:踢踢小腿肚能防心脏病 腿肚子又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老年人可用拐杖和一条腿支撑地面,用另一条腿的脚面依次踢打腿肚子的承筋穴或承山穴(承筋穴位于小腿隆起处,膝盖后侧中央约5个指幅下方;承山穴位于小腿中央),然后交换进行,共做100次,可预防心脏病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按什么穴位

1、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按什么穴位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 按摩内关穴能帮助你在胸闷气短的时候舒缓心情。手掌向上能看到手掌中间有两条筋,两条筋的中间就是内关穴的所在。内关穴是心脏保健重要穴位,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因此胸闷气短时可以临时帮你调理气息宁心安神。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按什么穴位 2、按摩内关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