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导致难产的四种胎位
易导致难产的四种胎位
难产是指母亲的生产过程进展异常缓慢,难产对母亲及胎儿的罹病率及死亡率均提高。孕妇难产泛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某些情况,导致婴儿本身产生问题,或因母亲骨盘腔狭窄、子宫或阴道结构异常、子宫收缩无力或异常所导致。以下这四种胎位很容易引起难产,应该引起重视:
1、枕后位:胎头枕骨位在产妇骨盆的后半部,胎脸朝上,由于胎头无法适当地嵌入子宫下段,产程将会拉长。
2、颜面位:胎儿的先露部是颏部(下巴),因为胎头完全仰伸,使胎头后枕骨往胎儿背部靠拢,阴道内诊时可以摸到胎儿的嘴、颏、鼻、眼等脸部器官,其发生率约为0.2~0.3%。颜面位常发生于过小的胎儿,或胎儿过大与产妇骨盆大小不成比例时,以致胎头无法适当屈曲;有时胎儿颈部有异样如长瘤时,也容易发生。
3、额位: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其发生率约占0.02~0.03%,阴道内诊时可摸到胎儿的额头,有时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囊性淋巴瘤。
4、复合位:胎儿的手与头部或臀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或胎儿的脚与头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其发生率极低。
导致难产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难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出现任何一种都可能会干扰正常分娩。
1.产力
产力主要指分娩时宫缩力大小,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胎儿和胎盘逼出。一般来说,子宫的收缩都有规律性,但是在生子时子宫收缩力过大或者过小,都容易造成难产。
2.产道
产道其实是指生产婴儿的通道,取决于产妇骨盆的大小和形状。而准妈妈的软产道也非常关键,这两者有一者异常,很可能会导致难产。
3.胎儿
胎儿的大小和胎位都会对是否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胎儿发育过大,可能会导致其在产道中无法出来;胎位异常,臀位或者横位都可能会导致难产,因此一旦发现胎位异常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胎儿异常,如胎儿患有先天性肿瘤,连体婴儿等,也会影响生产,不过这一般是可以在产前查出。
4.产妇心理
产妇的心理准备也很重要,只有在分娩前做好情绪铺垫和知识扩充,才能在面临难产时很好地配合医生。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或者过度恐惧,就难以配合治疗,导致难产。
准妈妈吃过量水果易导致难产
水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但是,大部分水果的铁、钙含量都较少,如果长期拿水果当正餐吃,易患贫血。尤其是孕期准妈妈,切记你此时需要全面丰富的营养,单一的进食水果,对自己和胎宝宝都是十分有害的。
专家认为,准妈妈多吃一些水果是有好处的,但吃过多的水果,并没有益处。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准妈妈多吃水果,可以减轻妊娠反应,促进食欲,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好处。
然而,有些准妈妈为了生一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几乎把水果当饭吃,有的甚至一天吃下二三公斤,这种饮食是极不科学的。
一般水果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水分、纤维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和矿物质,但是,粗纤维素含量及其特殊营养成分不如根茎绿叶类蔬菜,并缺少维生素B12,所含的氨基酸也不全面。长期依赖水果作为唯一的营养来源会产生不少弊病,如贫血等。其实,每天饭后吃一个水果,保证营养摄入量就够了。
近年来临床发现,孕妇过量食用水果除容易引发高脂血症外,还有导致妊娠期糖尿病上升的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一些孕妇孕期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通常在产后两个月内恢复正常。它的发病原因多数是因为饮食不当,过量吃水果是最大诱因。
医生建议:孕妇吃水果 每日最好不超300克
要吃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摄取不同的营养素,才能达到营养的均衡。孕妇更不能把水果作为主食,应该遵循时令而多样化地选择鲜品。水果每餐1-3个,蔬菜日摄入量400克,其中绿叶蔬菜应占1/2。
营养学家推荐的营养方案是“一杯牛奶、两个鸡蛋、三两肉类、400克主食、500克蔬菜水果,外加适量食用油和豆制品”。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取500克水果已经足够。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外,其他营养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极易造成热量积聚,导致肥胖等疾病。近年来,孕妇因暴食水果而引发妊娠糖尿病的例子屡见不鲜。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12.5公斤左右属于正常,如过量摄取糖分将使孕妇的体重超标、胎儿过大,分娩时容易发生大出血。超重的“准妈妈”产后体形很难恢复。另外,妊娠糖尿病如不及时控制,首先影响母亲健康,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10年后可转变成2型糖尿病,还容易引发孕期感染、流产、早产、死产及羊水过多;其次对孩子生长发育有严重危害,血糖高的孕妇容易使胎儿巨大,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
怀孕几个月可以定胎位
一般在6个月尾胎到7个月多位就会开始固定下来。所以到7个月的时候要去做产检,看下胎位是不是正常的。如果那时不是正常胎位,也可以在那个时候开始矫正过来的。
胎儿出生前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我们知道,子宫内的胎儿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于胎儿头部比胎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 上的]姿势。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
不过,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就属于胎位不正了。至于那些分娩时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脚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横位)等等,更是胎 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妇本来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以臀位为例,容易导致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或分娩时的出头困难,从而会危及胎儿的安全。
4种胎位造成难产
胎儿先露的部位就是胎位
在怀孕期间或分娩的时候,于准妈妈腹中胎儿身体的某部位,最靠近准妈妈的子宫出口(子宫颈口)处,称为胎儿先露部,此部位就被称为胎位。通常胎儿生长至28周以前,浮游在羊水中可自由活动;但是过了8个月后,身体变大,胎儿头部渐渐变重而会朝下,临近生产时大都固定为头朝下的姿势,所以分娩的时候,约有96﹪的胎儿是从头部先生出来的,因而被称为正常胎位--头位。
头部是胎儿身体当中最大的部位,俗语说:“头过身就过”,所以头位较能顺利自然经阴道分娩。
“枕骨前位”是最能顺产的姿势
头位为了沿着准妈妈骨盆腔轴达到顺利自然的阴道分娩,其头部的姿势会尽量俯往胸前,让胎头的后枕骨做先锋,才能较快速通过产道而生出来,此种姿势称为“枕骨前位”,胎头的枕骨靠近产妇骨盆的前半部,是最能顺利生产的头位正常姿势。
不良姿势的头位也叫胎位不正
若胎位是正常头位,但却保持不良的姿势,也会影响产程。
这些不良姿势的头位,有时亦归类为胎位不正,包括:
第1种. 枕后位:
胎头枕骨位在产妇骨盆的后半部,胎脸朝上,由于胎头无法适当地嵌入子宫下段,产程将会拉长。
第2种. 颜面位:
胎儿的先露部是颏部(下巴),因为胎头完全仰伸,使胎头后枕骨往胎儿背部靠拢,阴道内诊时可以摸到胎儿的嘴、颏、鼻、眼等脸部器官,其发生率约为0.2~0.3%。颜面位常发生于过小的胎儿,或胎儿过大与产妇骨盆大小不成比例时,以致胎头无法适当屈曲;有时胎儿颈部有异样如长瘤时,也容易发生。
第3种. 额位:
当胎头呈不完全仰伸姿势时,额头部位将成为胎儿的先露部。其发生率约占0.02~0.03%,阴道内诊时可摸到胎儿的额头,有时也会发现有脐绕颈或颈部有囊性淋巴瘤。
第4种. 复合位:
胎儿的手与头部或臀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或胎儿的脚与头部同时位于子宫下段,其发生率极低。
妈咪的最怕:胎位不正
什么是胎位不正?
所谓胎位,通俗地来说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胎儿出生前在于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我们知道,子宫内的胎儿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于胎儿头部比胎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上的姿势。
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不过,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就属于胎位不正了。至于那些分娩时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脚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横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妇本来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以臀位为例,容易导致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或分娩时的出头困难,从而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再如横位,由于分娩时先露部分不能紧贴宫颈,对子宫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致使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产、胎儿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儿生长过慢、脐带太短、子宫畸形、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多胎等。所以发现胎儿胎位不正后必须详查胎儿与准妈妈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矫正的方式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都可以发现。发现胎位不正后不必惊慌,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钟,连续做1周,胎位可以转正。其姿势是,在硬板床上,胸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开裤带。
2.用艾卷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 20分钟,连续做l周。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3.如果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见效,可考虑从外部进行倒转,让胎儿来个180度的翻转,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具体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后,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当然做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儿早剥。假如胎儿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固执”的孩子立着生了。
4. 验方自疗法
a.车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温水吞服。1周后复查,未转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无效改用它法。
b.苏叶、黄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c.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川断、枳壳、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d.饮水疗法,适用于胎周较小的胎儿。方法是:每小时饮1碗水,每天10碗,连饮3天后休息3天,再做检查,看胎位是否纠正。
自疗注意事项
a.患妇不宜久坐久卧,要增加诸如散步,揉腹,转腰等轻柔的活动。
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怀孕妇女不必焦虑愁闷。情绪不好不利转变胎位。
c.忌寒凉性及胀气性食品,如西瓜、螺蛳、蛏子、山芋、豆类、奶类等。
d.大便要畅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准妈妈的是,上述疗法如果能够帮您将异常胎位转正固然很好,如果转不了也不必紧张,因为现代医学已经有较为先进的方法保障胎儿及孕妇的安全。不过,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胎位检查的重要性
胎儿出生前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我们知道,子宫内的胎儿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于胎儿头部比胎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上的]姿势。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不过,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就属于胎位不正了。至于那些分娩时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脚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横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妇本来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以臀位为例,容易导致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或分娩时的出头困难,从而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再如横位,由于分娩时先露部分不能紧贴宫颈,对子宫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致使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死亡。
怎样知道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不利于顺产,相当于在孕妇本来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设置了顺利产出的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会在生产时导致用力不畅,胎儿难以顺利娩出,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死亡,危及胎儿的安全。
怎样知道胎位正不正呢?
1、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帮助检查。准妈妈们可以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检查,在孕检时,医生用手摸就能摸出是头位还是臀位。
2、B超检查是最快、最准确和清晰的方式了。B超能准确探清胎儿的臀位、横位及胎儿大小、胎头位置等。一般情况下,孕妇在怀孕时都要定期到医院做孕检,在进行孕检时,通过B超就可检查胎位,及时发现胎位不正还可以通过一些针灸治疗,纠正胎位专用的动作练习等方式进行纠正胎位。
3、孕妇在怀孕时也可以自己试着检查一下,初步判断胎位。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一致;宫底部可触到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肚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