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透疹止痒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透疹止痒
牛蒡子清泄透散,能够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麻疹透发,可以用来治疗麻疹不透或者透而复隐等症状。此外,牛蒡子还能散风止痒,常可配伍荆芥、蝉蜕、苍术等一起用来治疗风湿引起的疮疥、皮肤瘙痒等症。
干薄荷叶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宣毒透疹
干薄荷叶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牛蒡茶什么味道 牛蒡茶能降血糖吗
没有明显效果。
牛蒡茶的主要材料是牛蒡,牛蒡是常见清热解毒类型的中药材,服用牛蒡茶不具备降糖的作用,牛蒡茶的主要作用是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可以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等症的治疗,饮用牛蒡茶对调节血糖的功效不大,如果个人血糖高,建议去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食用浮萍的注意事项
浮萍科草本植物紫萍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池沼均有产,以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产量大。6~9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传统认为浮萍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等功效。
浮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后世本草多有收载,因其生于水面,浮于水上,或湖边,属草类,故名。全国各地池沼均有产,以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产量大。均为野生。
风热感冒:本品辛寒,质轻上浮,有宣肺发汗,疏散风热之功,较宜于风热感冒,发热无汗等症,可与薄荷、蝉蜕、连翘等同用。若风寒感冒,恶寒无汗,亦可与麻黄、香薷、羌活等发散风寒药同用。
麻疹不透:本品辛散,能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薄荷、蝉蜕、牛蒡子等同用。
风疹瘙痒:本品辛散,具有祛风止痒之功,可用治风邪郁闭肌表,风疹瘙痒。偏于风热者,多与蝉蜕、薄荷、牛蒡子等辛凉类疏风止痒药同用;偏于风寒者,多与麻黄、防风、荆芥等辛温类祛风止痒药同用。
水肿尿少:本品上可开宣肺气而发汗透邪,下可通调水道而利尿消肿,故以治疗水肿尿少兼风热表证者为宜,可单用,或与麻黄、连翘、冬瓜皮等同用。
牛蒡粥的做法窍门
原料: 牛蒡根30克(或牛蒡子打碎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牛蒡根煎汁去渣取汁100克;粳米煮粥,入牛蒡汁,调匀,加白糖矫味。
用法:每日服2次,温服。
功效: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消肿。适用于腮腺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以及麻疹透发不快。
宜忌:小儿气虚、腹泻者慎用。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粳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
功效:小儿感冒咳嗽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黏稠的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一般是热性感冒。
牛蒡子的临床应用
一、治急性咽喉肿痛
牛蒡子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对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方用:牛蒡子15玄参10紫花地丁10野菊花10金银花15丹皮10大黄10吉更6薄荷3甘草3克。水煎日一剂,3天为一疗程。风热外袭者加柴胡、连乔、葛根;肺胃实热者加黄芩、知母;咽痛甚者加射干、板兰根;热甚加生石膏;痰粘稠者加瓜蒌子、天竺黄。
二、治风热感冒
牛蒡子疏散风热,上能宣肺窍去痰,下能通大便泄热。常用于风热感冒兼有喉痒、咳嗽、痰多不爽、大便干燥者。药用:牛子9至12克,桑叶15克,水煎200毫升一次服用,每日一至二剂。此方用于风热外感,以鼻塞、喉痒、咳嗽为主症者,一般效果较好。若风热感冒以发烧、头痛为主者,宜配用薄荷6克,柴胡9克以增强发散风热之力。
三、治疗喉源性咳嗽
牛蒡子祛痰止咳、利咽散结,善治喉源性咳嗽。药用:牛蒡子,银花,桔更各12克,沙参、麦冬、青果、胖大海、蝉衣各10克,木蝴蝶6克,丹参15克。日一剂,咽痛加射干;咳嗽有痰加陈皮、法半夏;病程长加僵蚕、桃仁、红花。
四、治出疹性疾病
牛蒡子古称“痘疹要药”,既能清热、散结、解毒,又能疏风
清肺、透疹。临床上用于出疹性疾病,如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有一定疗效。
(1)用于麻疹初起,风热郁于肌表透发不畅者,效果较好。药用牛子6克,干葛6克,蝉蜕3克,薄荷3克,荆芥3克。水煎日一剂分三次服。
(2)用于小儿风疹,药用牛子6克,炒荆芥2克,煎服或用牛蒡子全草煎汤洗澡。
五、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牛蒡子清热解毒,用于小儿腮腺炎有较好的效果。药用牛蒡子、板兰根、蒲公英各10克,金银花、连乔、僵蚕、玄参、陈皮各8克,柴胡、条芩、升麻、薄荷各6克,黄连、全蝎、甘草各3克。每天一剂,分二次水煎各取50毫升混合后分四次口服,三天为一疗程。
长荨麻疹可以要小孩吗 怀孕了长荨麻疹怎么治疗好
及时就医,推荐中药治疗。
孕妇在孕期患有荨麻疹的,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着想,一定不要拖延病情,要赶紧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谨慎使用药物治疗,不要盲目用药,否则可能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建议采取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也非常好,比较适合孕妇。下面为各位孕妈妈们推荐几种效果好的荨麻疹止痒药方,使用前请遵医嘱。
配方:地肤子25克、白芷、荆芥、百部、防风、花椒、赤芍药、透骨草各20克,艾叶15克,独活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加水两升,浸泡30分钟煎煮5~1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盆内,外洗全身,每日1剂,,早、晚各洗擦1次。药渣煎煮两次用。
功效:祛风利湿、解表消肿、杀虫止痒,主治荨麻疹见效佳。
配方:大枫子20克,苦参、牛蒡子、防风、荆芥、泽兰、赤芍药、花椒、白鲜皮、鹤虱、生川乌、生草乌、皂角各15克,牡丹皮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加水适量浸泡,煎煮去渣取汁,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浸渍患处。每次1小时,临睡前将药渣再煎,再浸洗1次。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透疹消肿、杀虫止痒,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各种癣。
配方:夜交藤200克、苍耳子、白蒺藜各200克、白鲜皮、蛇床子各50克、蝉蜕2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工成粗末,加5升清水浸泡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温热后用消毒毛巾浸取药汁外洗患处。每剂可用3~5次。
功效:祛风燥湿、通络透疹、杀虫止痒,主治急性荨麻疹。
薄荷的功能主治
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该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⒉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⒊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该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⒋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该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牛蒡根跟牛蒡子一样吗 牛蒡子能泡水喝吗
可以。
从中医角度来说,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脾、胃经,并没有毒性,是可以用来泡水喝的,并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另外,牛蒡子中含有纤维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能够补充人体营养成分,还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牛蒡子泡水用量不宜过多,以免使人体寒气过甚,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情况,一般建议3-8克。
薄荷有什么功效 消炎止痒
薄荷质轻透散,主入肺经,肺主皮毛,可以促进毛孔的开泄,使郁积于毛孔里的疹毒透散,它的清凉感可缓解皮疹的瘙痒感。研究显示,薄荷油外用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可单用,也可与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苦参等透疹止痒之品水煎,内服结合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