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子进东西怎么办 安抚宝宝
宝宝鼻子进东西怎么办 安抚宝宝
宝宝鼻子进异物后,家长要注意尽量安抚孩子,不让他哭,否则异物会往深部进入的,一旦掉入气管,容易造成窒息甚至死亡的。
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安抚奶嘴的利弊之优点解析
1.能够缓解宝宝的哭闹情绪,宝宝爱哭是一种天性,利用安抚奶嘴缓解宝宝的哭泣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利用安抚奶嘴也可以让宝宝尽快的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帮助父母更好的看护宝宝。
2.利于宝宝的口腔发育。当宝宝在两岁左右期间,宝宝具有一定的情绪,要是通过安抚奶嘴吮吸,就能够缓解宝宝在外界中所感受到的紧张情绪,帮助宝宝增加安全感。育儿专家表示,宝宝的吮吸动作能够增加宝宝的快乐情绪,让宝宝的舌头和唇部有一定的接触,增加宝宝的唇部运动。
3.有效防止宝宝吮吸手指。当宝宝没有安抚奶嘴的时候,宝宝就会找其他的东西吮吸,这是一种习惯,比如我们会看到宝宝存在着吮吸手指的习惯,宝宝平时玩玩具以及抓东西,手都会被弄脏,宝宝吮吸手指很容易造成宝宝的肠胃出现不适的症状。
4.防止宝宝出现不恰当的睡姿。当宝宝吮吸安抚奶嘴时,一般都是乖乖的躺着,一般不会趴着睡觉,这也就间接的降低宝宝发生猝死的概率,另外宝宝在吮吸时,也可以利用鼻子更顺畅的呼吸。
安抚奶嘴的利弊之缺点解析
1.影响到母乳喂养。当宝宝吮吸安抚奶嘴时,就会造成不能够吸到东西的错觉,那么妈妈们进行母乳喂养,宝宝也就会产生错觉,导致母乳喂养的速度比较慢。
2.减少宝宝与妈妈的互动。当宝宝哭闹的时候,我们都是利用安抚奶嘴哄宝宝睡觉,而不是妈妈们利用拥抱或者是亲吻的方式哄骗宝宝,这样就减少了妈妈与宝宝的互动机会,妈妈对于宝宝的了解也会更少。
3.宝宝对妈妈的信任减少。当宝宝吮吸安抚奶嘴时,却发现没有吸到任何的食物,这个时候宝宝就会体会到妈妈的欺骗,从一定的程度上分析,宝宝对于妈妈的信任度就会降低。
2个多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1)吮手指是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到了2到3个月时,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婴儿学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用小手在眼前摇动,眼盯着自己的小手看,这是看手游戏;另一个是吸吮手指,因宝宝最初是以舌头感知外界物体的,有些宝宝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
(2)吮手指是宝宝的心理安慰剂。宝宝往往在自己的某种需求达不到满足时,如饿了却等不到奶吃时或宝宝需要妈妈的爱抚了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开始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这一时期的吮指并不需要纠正。
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有一段对手特别感兴趣的阶段。宝宝们会把手放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嘬,或者把所有够得着、拿得起的东西放在嘴里。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这是极不卫生的坏习惯而去强行纠正。其实宝宝吃手、啃东西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现象,是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必然结果。
当宝宝吃手、啃东西时,父母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卫生。父母要勤为宝宝洗手,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
(2)防止异物伤害孩子。在宝宝能够得到的地方,不要放纽扣、豆子等,防止异物堵塞宝宝的气管引起生命危险。
(3)注意宝宝“孤独”引起的吃手。有的宝宝由于缺少爱抚,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所以当宝宝已可以伸手抓到玩具,并表现出对不同形状、响声有明显偏好的时候,仍有吃手、啃东西的习惯时,说明宝宝感到“孤独”,需要与大人交流了,这时应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下子大家也都知道了2个多月宝宝吃手应该怎么办了,2个多月的宝宝还很娇弱,所以,家长只有通过了解宝宝当时的情绪来引导他,陪伴他,而不是直接阻止他。还有要注意在宝宝身旁,不要放置一些小的异物,以防宝宝吃手的时候,将其他物品放入口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新生儿睡觉很轻怎么办
1、新生儿睡觉很轻怎么办
1.1、音乐:有节奏的声音或音乐能帮助安抚新生儿,甚至洗衣机或吸尘器的嗡嗡声也能帮助平静一些。
1.2、安慰宝宝:无论是乳房、瓶子、婴儿自己的手指还是奶嘴,吮吸总是能起到安抚作用,或者用童车或背兜让婴儿依偎着你。
1.3、运动:在手臂或摇篮里摇动婴儿,或者把他放在婴儿车里推动。
新生儿睡觉很轻怎么办
2、婴儿睡觉轻是怎么回事
2.1、缺微量元素是婴儿睡觉轻的原因之一
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2、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是婴儿睡觉轻的原因之二
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宝宝老爱咬东西怎么办 安抚宝宝情绪
针对宝宝通过咬东西发泄情绪的情况,父母可以提醒孩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宝宝知道他不开心可以告诉妈妈,让大人帮他,不一定非咬东西不可。
安抚奶嘴怎么戒掉
1 安抚奶嘴怎么戒掉:减少使用次数
采取规定使用时间和范围的方法。 刚开始,你可以和宝宝约定,只有在家的时候才用奶嘴。随着他逐渐适应这个习惯,你可以进一步缩小范围,比如只在卧室里使用,或者每天只能吸几次,只有某一个时间段可以吸。
小贴士: 宝宝可能会产生抗拒情绪,你一定不能妥协,要坚持始终如一地实行新规则。但千万不能突然强行取消使用奶嘴,或者在奶嘴上涂抹刺激性食物等过激方法,遵从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来。
2 安抚奶嘴怎么戒掉:转移宝宝注意力
1、多和宝宝说话 当宝贝非要安抚奶嘴时,妈咪可抱抱他,和他说说话,待宝贝逐渐适应了,妈咪就不用这样做了。
2、跟宝宝做游戏 天气晴朗的时候,带宝宝去公园,小鸭子花皮球等玩具都带上,和宝宝一起玩游戏;不适合外出的天气,那就在家里讲故事、唱儿歌,做各种亲子游戏吧。
3 安抚奶嘴怎么戒掉:给宝宝安全感
有些宝宝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才依赖安抚奶嘴的,那么,平时父母需要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宝宝,给他更多的关爱,多花时间来满足宝贝的需求,多陪陪他,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
小贴士: 对睡前必含安抚奶嘴才能睡觉的宝贝,妈咪可给他讲故事,待睡熟后将安抚奶嘴拿出,不可让宝贝含着安抚奶嘴睡。
4 安抚奶嘴怎么戒掉:以宝宝喜爱的卡通人物作榜样
摆出宝宝喜爱的卡通人物,然后父母认真地和宝宝说他喜爱的这个卡通人物也没有使用奶嘴,宝宝要以它为榜样。如果宝宝喜爱这个卡通人物,一定会以它为榜样的。
5安抚奶嘴怎么戒掉:赞扬加鼓励
宝宝晚上一定要含着奶嘴才肯睡觉。妈妈不妨这样做,先让她含着奶嘴睡觉,待她熟睡之后,轻轻拿走。在宝宝第二天醒来之前,悄悄放在她床边。
如果宝宝哭闹着寻找安全奶嘴,要了解他需要安抚奶嘴的原因,也许是妈妈批评了她,又或者是她感到害怕?要让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给她更多的拥抱和爱抚,让她不需要安抚奶嘴也能能平静下来。
当宝贝做得很好时,别忘了要开心地赞扬她,鼓励她。
6安抚奶嘴怎么戒掉:不要吓唬、处罚宝贝
采取这种方式对待宝贝,只会“欲速则不达”,同时会给宝贝的心理带来负面作用。纠正不良习惯需要过程,当孩子有进步应及时表扬。
注意:
孩子3-4岁大时,最好要改正其吸吮安抚奶嘴或手指的习惯。
7安抚奶嘴怎么戒掉:其他方法
1、以毛巾、棉被、枕头、固齿器……等东西替代安抚奶嘴,但必须留意这些东西需时常保持清洁、干净;
2、父母的态度需坚定,不可因宝宝一时的哭闹,又将奶嘴宝宝的嘴巴里塞;
3、对于较大的宝宝,可告诉他如如果他不再吸奶嘴就可以得到奖励。
4、喂食副食品时,尽量以汤匙代替奶嘴。
安抚奶嘴的作用
抚奶嘴就是妈妈乳头一种替代品,在宝宝哭闹时,睡觉时给宝宝吸吮,帮助宝宝安静的一种工具。而且是宝宝在长牙齿的时候,最安全、最好的缓解牙龈痒的工具。其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进入了口腔期,宝宝通过嘴巴的吸吮,会帮助宝宝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了用营养性吸吮的方式帮助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
2、安抚奶嘴会促使宝宝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体内,嘴呼吸则办不到。这时候就需要些东西让孩子“闭嘴”,安抚奶嘴就是很好的选择。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过程中,能让他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促使他学着用鼻呼吸。
3、非营养性吸吮是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安抚奶嘴,很多宝宝会通过吮指来达到目的,很容易因为手指不净而生病,或者将手指吸吮脱皮。稍大一点如果还有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其牙床发育。
4、研究发现,安抚奶嘴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概率达到60%。这是因为,安抚奶嘴会让宝宝保持仰卧或者侧卧的睡姿,不会因为俯卧而增加猝死的几率;同时,吃安抚奶嘴会帮助宝宝习惯用鼻子呼吸,扼制细菌和粉尘进入口腔,有效地防止“病从口入”。
5、专家认为,2岁以内可以不用戒掉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因为它可以用来训练宝宝吸吮及吞咽的能力,特别是对低体重的早产儿,可帮助其口腔、肠胃蠕功能完善,同时达到自我安抚的功能。
宝宝吃手指原因
宝宝吃手指有以下原因:
(1)吮手指是智力发展的信号:宝宝到了2到3个月时,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婴儿学会了两个动作,一个是用小手在眼前摇动,眼盯着自己的小手看,这是看手游戏;另一个是吸吮手指,因宝宝最初是以舌头感知外界物体的,有些宝宝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
(2)吮手指是宝宝的心理安慰剂。宝宝往往在自己的某种需求达不到满足时,如饿了却等不到奶吃时或宝宝需要妈妈的爱抚了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开始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这一时期的吮指并不需要纠正。
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有一段对手特别感兴趣的阶段。宝宝们会把手放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嘬,或者把所有够得着、拿得起的东西放在嘴里。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这是极不卫生的坏习惯而去强行纠正。其实宝宝吃手、啃东西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现象,是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必然结果。
当宝宝吃手、啃东西时,父母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卫生。父母要勤为宝宝洗手,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
(2)防止异物伤害孩子。在宝宝能够得到的地方,不要放纽扣、豆子等,防止异物堵塞宝宝的气管引起生命危险。
(3)注意宝宝“孤独”引起的吃手。有的宝宝由于缺少爱抚,以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所以当宝宝已可以伸手抓到玩具,并表现出对不同形状、响声有明显偏好的时候,仍有吃手、啃东西的习惯时,说明宝宝感到“孤独”,需要与大人交流了,这时应引起父母的注意。
这下子大家也都知道了2个多月宝宝吃手应该怎么办了,2个多月的宝宝还很娇弱,所以,家长只有通过了解宝宝当时的情绪来引导他,陪伴他,而不是直接阻止他。还有要注意在宝宝身旁,不要放置一些小的异物,以防宝宝吃手的时候,将其他物品放入口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奶嘴使用注意事项
1妈妈要做到每天清洗宝宝的安抚奶嘴,每天用婴儿专用洗洁精清洗安抚奶嘴。如果碰到脏东西或掉在地上要马上把它清洗干净。如果外出不方便洗的话坚决不能给宝宝用。
2宝宝用的安抚奶嘴上不要怕掉系绳子,宝宝在使用的时候如果绳子过长,绳子可能将孩子的脖子胳膊绕住,还可能绕在儿童床上,让宝宝窒息。
3安抚奶嘴是要定期更换的,有裂纹的、有小孔的和上面的东西不齐全的安抚奶嘴要及时更换。一般两个月就要换一次新的,如果宝宝吸吮的力度很大,就要更频繁的更换。
宝宝安抚奶嘴真的可怕吗?
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用安抚奶嘴,但是安抚奶嘴也有一些争议,比如说影响孩子牙齿的发育,但也会给妈妈一个安静的空间,安抚奶嘴真的那么“可怕”吗?
安抚奶嘴的使用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安抚的奶嘴对宝宝的负面影响很大。许多妈妈认为安抚奶嘴的存在,就是一种错!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安抚奶嘴的问题,让大家正确地认识一下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传说中的带娃神器,用还是不用? 权威机构得出的结论也是,利弊兼有,给出的建议也是,用不用你自己看着办!
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呢? 看完利弊,也许你就有了自己的决定。 小编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安抚奶嘴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宝宝在1岁前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敏感期—口欲期,由于宝宝的口腔比手脚等身体其他器官发育更早更完善,所以宝宝一开始是用“口”感知世界的。 外在表现就是TA会第一时间“尝”所有能尝的东西,包括麻麻的乳房、TA自己的手、衣服等等,同时不同宝宝在口欲期的欲望程度不同,有些宝宝会非常严重。
所以,安抚奶嘴的出现满足了宝宝在口欲期的两种需求: 满足生理需求 从我们日常情况来说,安抚奶嘴的介入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让TA不要总是疯狂吃手,也就是用安抚用品(奶嘴)替代安抚动作(吃手) 帮助入眠,吃安抚奶嘴会让宝宝“闭嘴”,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让睡眠更加自然安稳,同时也是哄睡神器,能让宝宝迅速安静下来并减少宝宝夜醒的次数,让TA顺利再接着睡,所以也会有妈妈觉得有了安抚奶嘴相当于雇了个保姆…… 满足精神需求,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吮吸与拥抱、喂奶三者并列,都是久经考验的最能让宝宝舒服的事。
安抚奶嘴更像一个一直陪伴在宝宝身边的“老朋友”,帮助敏感的宝宝适应多变的环境,并提供精神安慰,对于宝宝的成长具有正面的暗示效果。
为什么八个月宝宝口臭
健康孩子口腔里生长的正常细菌在处理食物残渣时,可能造成真正的口臭。食物残渣会存在于牙缝、牙周、舌头上或宝宝喉咙后部的扁桃体表面。
与唾液起反应的细菌也会造成口臭,尤其是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清洁口腔的话。这是我们早上起床时嘴巴里都会有味的原因之一。睡了一夜觉后,我们嘴里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了一种臭味,直到我们刷牙或漱口后才能消除。吃东西和喝东西也有助于清理口腔中这些讨厌的东西,所以让你的宝宝更频繁地喝水,吃水果、无糖干面包片或无糖饼干类的零食也会有帮助。
如果宝宝吮自己的大拇指,吃安抚奶嘴或吮咬被单,那可能就是他有口臭的原因。反复接触唾液和口腔细菌的东西会有股味儿,而且说不定还会沾上其他东西,比如食物残渣。如果宝宝吮大拇指,一定要让他经常用香皂洗手。如果他吃安抚奶嘴,就要经常冲洗或用沸水消毒。同样,也要经常清洗宝宝最喜欢搂抱的玩具或被褥。当然,你还可以鼓励他改掉这种吸吮的习惯,但是这说起来往往要比做容易多了。
口腔不卫生,牙垢、牙龈炎或牙齿脓肿都可能会造成口臭。不过,宝宝可能害怕去看牙医,所以大概让普通医生检查一下他的牙齿和牙床会更容易。
医生首先要检查的很可能是宝宝的鼻子,看里面是否有异物,比如一小块食物残渣或一个小玩具部件插到了他的一个鼻孔里。这种问题唯一的症状大概就是有口臭或持续流鼻涕。鼻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也会造成有口臭。
家长帮助宝宝戒掉安抚奶嘴
1、减少宝宝无聊时间
宝宝在无聊的时候,会特别依赖奶嘴。我们要增加跟宝宝互动玩耍的时间,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游戏的乐趣,让宝宝转移了注意力,他们可能就想不起来安抚奶嘴了。
2、让宝宝有安全感
在帮助宝宝戒除安抚奶嘴期间,我们需要对宝宝付出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来满足宝宝的需求,不让他缺乏安全感。当宝宝做得很好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奖励,及时与他沟通,了解他需要安抚奶嘴的原因,因为宝贝有时会因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才对安抚奶嘴表现出依赖。
3、杜绝使用恐吓的方法
例如用处罚或骂宝宝的手段,或者在安抚奶嘴上涂抹一些辣味或有异味的东西,这些方式只会弄巧成拙,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4、让宝宝嘴巴动起来
当宝贝的小嘴闲着想吮奶嘴时,可以让他唱歌,或者多跟宝宝说话,教他念儿歌,说单词,他的小嘴巴动个不停,自然就减少了含奶嘴的时间了。
5、了解宝宝的其它需求
别让安抚奶嘴成为替你看管孩子的保姆,一到想让他安静时就想起这个救星。如果孩子哭闹或缠着你,想一想其它的解决办法,看看他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拿安抚奶嘴堵住他的嘴。
6、让宝宝拿掉奶嘴再说话
宝宝嘴里含着奶嘴时,说话含糊不清,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时间长了,他可能就习惯于用手去指想要的东西或嘟嘟囔囔说不清楚,这样会影响他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告诉他,你含着奶嘴我就听不清你说话了,这样宝宝就知道了。
7、想睡个好觉还有其它方式
依靠安抚奶嘴让宝贝睡个好觉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他已经习惯了中途醒来找奶嘴,就需要你来帮他慢慢放弃这种做法。不过这样一来,或许会有几个晚上你们都睡不好,但只要你付出更多的爱和关怀,或是帮他建立一个新的夜间安睡模式,你和他就会享受一整夜美好的睡眠了。
8、转移注意力
在宝宝哭闹时,多抱抱他,多和他说说话,陪他玩玩,睡前给他讲故事。
9、寻求援助
如果对宝宝讲过多次而宝宝还是不改,可以带他到医生那里,请医生配合。医生一边给宝宝做检查,一边告诉宝宝安抚奶嘴有些什么不好的效果,如会让他变得不好看了;如果宝宝已经上幼儿园,就请老师帮他做做思想工作。
安抚奶嘴的优缺点
优点
1、心理学专家认为,从宝宝出生到2岁左右进入了口腔期,宝宝通过嘴巴的吸吮,会帮助宝宝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除了用营养性吸吮的方式帮助生长发育之外,更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而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
2、安抚奶嘴会促使宝宝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体内,嘴呼吸则办不到。这时候就需要些东西让孩子“闭嘴”,安抚奶嘴就是很好的选择。欧美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的过程中,能让他养成闭口的习惯,自然就促使他学着用鼻呼吸
3、非营养性吸吮是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安抚奶嘴,很多宝宝会通过吮指来达到目的,很容易因为手指不净而生病,或者将手指吸吮脱皮。稍大一点如果还有这样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其牙床发育。
4、最新的研究中,通过对500个有小婴儿的美国家庭的对比调查发现,安抚奶嘴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概率达到60%。这是因为,安抚奶嘴会让宝宝保持仰卧或者侧卧的睡姿,不会因为俯卧而增加猝死的几率;同时,吃安抚奶嘴会帮助宝宝习惯用鼻子呼吸,扼制细菌和粉尘进入口腔,有效地防止“病从口入”。
5、专家认为,2岁以内可以不用戒掉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因为它可以用来训练宝宝吸吮及吞咽的能力,特别是对低体重的早产儿,可帮助其口腔、肠胃蠕功能完善,同时达到自我安抚的功能。
弊端
1、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由于宝宝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吮吸反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如果父母一直给宝宝含个奶嘴,无疑是在强化这一反射,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
2、在不停吮吸奶嘴的时候,空气随着宝宝的吞咽动作从两侧嘴角进入口腔,进而进入胃里,当胃承受不了奶和空气的容量时便会收缩,引起小儿溢乳;
3、小儿不断地吮奶,其胃肠道也条件反射地跟着蠕动,频繁的蠕动易使宝宝发生肠痉挛,引起腹痛;
4、口腔科医生认为,长期使用安抚奶嘴,会影响宝宝上下颌骨的发育,也会使宝宝形成高腭弓,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观的嘴唇外观。
5、成为妈妈敷衍宝宝的替代品。宝宝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亲人的拥抱、亲吻,减少了亲子间互动,使妈妈不再了解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