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尖鱼哪些人不能吃
沙尖鱼哪些人不能吃
痛风患者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而沙尖鱼中含有较高的嘌呤类物质,若是痛风患者食用较多沙尖鱼可能会诱发痛风或是加重痛风症状。
沙尖鱼中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这种物质虽然能防止胆固醇黏附于血管壁上,但是会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是很不利的,还可能会加重其症状。
一般鱼肉都是性温的食物,吃多了本就容易导致内火蓄积,而且沙尖鱼是高蛋白食物,若是吃得多,而且缺乏维生素C,会使体内的胶原蛋白合成出现问题,从而可能会引起一些上火症状,对于阴虚火旺者更是可能加重其症状。
食用沙尖鱼的注意事项
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
沙尖鱼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这样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食用沙尖鱼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不宜食用沙尖鱼的人群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友并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沙尖鱼,沙尖鱼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尖鱼,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皮肤病患者:皮肤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沙尖鱼是因为沙尖鱼中所含的蛋白质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对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痒起块等,或使原来的皮肤病复发、加重。所以皮肤科医生视沙尖鱼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沙尖鱼的做法
沙尖鱼的做法之一:香酥沙尖鱼
(1)香酥沙尖鱼的材料:
沙尖鱼,盐,白胡椒粉,面粉,蛋液,面包糠,千岛沙拉酱
(2)香酥沙尖鱼的做法:
1、沙尖鱼洗净
2、用盐和白胡椒粉腌10分钟入味,拍上干粉
3、沙尖鱼先沾蛋液
4、再粘面包糠
5、平底锅放油
6、半煎半炸至金黄
7、挤上千岛沙拉酱或番茄酱
沙尖鱼的做法之二:干烧沙尖鱼
(1)干烧沙尖鱼的材料:
沙尖鱼,青红椒,姜,蒜,料酒,生抽
(2)干烧沙尖鱼的做法:
1、沙尖鱼洗净,用盐腌20分钟入味
2、平底锅烧热油,小心放入沙尖鱼
3、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色
4、青红椒切圈,蒜切片,姜切丝,红椒切圈
5、煎好的鱼备用
6、锅内留底油,爆香姜蒜
7、下入青红椒炒至断生
8、把煎好的鱼倒入
9、加料酒,水,生抽小火焖一下收汁
沙尖鱼的功效与作用 防止血栓形成
沙尖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沙尖鱼鱼肉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高的人非常适合吃。据有关资料介绍,沙尖鱼中含有一种具有5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治疗心脏病有特效。
如何挑选沙尖鱼
1、掐鱼肉。新鲜沙尖鱼的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的沙尖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2、摸鱼体。新鲜鱼的沙尖鱼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3、看鱼腹。新鲜鱼的沙尖鱼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4、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5、.观鱼形。污染重的沙尖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6、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的沙尖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沙尖鱼哪些人不能吃 沙尖鱼的做法
材料:沙尖鱼,冬菜,姜,豆瓣酱,香葱,蒜。
1、葱、姜、蒜头、冬菜切碎,备用。
2、沙尖鱼去鳞洗净,摆好盘。
3、均匀的洒上冬菜碎和姜碎。
4、锅中水开后,将沙尖鱼放进去蒸10分钟。
5、炒锅中下油,将蒜蓉和少量豆瓣酱下锅,煸炒一下。
6、然后将酱料淋在鱼上即可。
材料:沙尖鱼、蒜苗、姜。
1、先把沙尖鱼洗干净,撒一点点盐上去,蒜苗姜片切好备用。
2、锅里油稍微热了,把沥干的沙尖鱼倒进去。
3、让锅热了后下清水,把姜片先放进去煮。
4、煮到汤变白可将蒜苗放进锅中,煮开后即可出锅。
沙尖鱼的营养价值 养肝补血
沙尖鱼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对于贫血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沙尖鱼的宜忌人群
沙尖鱼,为鱚科海鱼,经济性食用鱼又是著名的沙岸游钓鱼种。鱼肉质细嫩,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鱼肉脂肪含量低,供热能低,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那么沙尖鱼的宜忌人群有哪些?
宜:沙尖鱼营养价值高,不具有什么副作用,因此一般人均可食用沙尖鱼。
忌:
1、海鲜过敏者不宜食用沙尖鱼。
2、肝硬化患者:沙尖鱼富含20碳5烯酸,因此肝硬化患者不宜食用沙尖鱼,若再食用沙尖鱼,容易引起出血,使病情急剧恶化。
3、出血性疾病患者:沙尖鱼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尽可能少吃或不吃沙尖鱼。
4、皮肤病患者:沙尖鱼中所含的蛋白质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对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痒起块等,或使原来的皮肤病复发、加重,因此皮肤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沙尖鱼。
沙尖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沙尖鱼是沙丁鱼吗
沙尖鱼不是沙丁鱼。
沙尖鱼是鲈形目鱚科鱚属的一种鱼类,是一种海鱼,体呈细长圆柱形,头呈锥形,口小,眼大,鳞片细小极易脱落。鱼体背部黄棕色,腹部淡,尾鳍微凹。是一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多毛类的蠕虫、小虾等动物;性胆小,易受惊吓,当被惊扰时会潜入沙中躲藏。
沙丁鱼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身体侧扁平,银白色,背鳍短且仅有一条,无侧线,头部无鳞。沙丁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沙尖鱼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沙尖鱼营养丰富,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沙尖鱼中的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海水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牛磺酸,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2、沙尖鱼富含的蛋白质,可以帮助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生病或身体有伤口的时候,也可以帮助复原及愈合。
3、沙尖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有防止血小板粘连、凝聚的功能,因此它可以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中风。
如何挑选沙尖鱼
沙尖鱼也叫沙丁鱼,沙椎。生活习性是在海滩(水下)的沙子里钻洞,身子埋在沙子里,只露一个头出来,在涨潮退潮时吃冲上来的虫,虾等食物。常用钓饵虫(沙蚕)和虾肉。吃口猛,吃钩就是死口,建议钩子不要太小,伊氏尼三号就可,太小了容易吞到肚子里不好摘钩。了解了沙尖鱼的习性,怎么选杆子就明朗了。可以用手杆,建议四米五以上,不要漂,挂饵后满杆抛出去,慢慢在水里拖动,会感觉到强烈的咬口。另一种是抛杆抛出去慢慢收线,感知到咬口时刺鱼。海杆矶杆都行。 总之沙追很好钓,基本上什么杆都可以。